海外網9月12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9月12日上午10:00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就近期熱點進行回應。
深圳衛視記者提問稱:我的問題也是有關居住證的,臺灣當局聲稱大陸方面通過制發居住證,收集臺灣居民的個人資料和指紋信息,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安峰山表示,此次制發的臺灣居民居住證內置晶片、登記指紋,主要是為了證件的便捷使用和防止冒用。在信息化的時代,這樣的做法十分普遍,大陸居民的身份證也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居民身份證的識讀設備進行快速核驗,使得持證的臺胞能夠方便地乘坐火車飛機、辦理旅客住宿以及金融業務。另一方面,也可以防範這個證件被別有用心的人冒用,給持證的臺胞權益帶來損害。同時,居住證所使用的晶片採用的技術十分先進,可以有效地保護晶片內登載的個人信息不會被竊取或洩漏,這一點請臺灣同胞放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提問發言人,對於大陸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民進黨當局聲稱是大陸單方面的「統戰」作為,影響臺「安全」,並正在研擬所謂的「反制措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指出,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是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一件好事。我們出臺這項政策,旨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本著「執政為民」的宗旨,落實「兩岸一家親」理念,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灣同胞做好事、辦實事,是率先與臺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落實「同等待遇」邁出的重要一步,是積極回應廣大臺灣同胞的訴求,為臺灣同胞排憂解難,切實解決多年來困擾臺胞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的具體措施。需要說明的有三點。
一,臺灣居民居住證不同於大陸居民身份證。臺灣居民居住證是臺灣同胞在大陸使用的身份證件,是為了解決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化問題,不涉及政治權利和義務的調整。二,臺灣居民居住證的申領不需要具有大陸的戶籍,也不需要放棄臺灣的戶籍。三,臺灣居民居住證的申領完全採取自願原則,是否申領完全由臺灣同胞自己決定,沒有任何強制要求。
安峰山表示,總之,便民、利民,讓持證臺胞能享受國家和居住地提供的三項權利、六項基本公共服務和九項便利,享受同等待遇,就是這項政策的意義所在。無論大陸為臺灣同胞做什麼好事,民進黨當局都要刻意歪曲抹黑、限制阻撓,這是民進黨的本性決定的。
有記者提問及,居住證推出後,臺胞證功能是否會被弱化?居住證期限為五年,若五年內臺胞返臺或到大陸其他省市工作生活,還要重新辦證嗎?另外,會出現居住證跨省無法同等享受公積金及購房等政策的情況嗎?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二者並行不悖,居住證並不取代臺胞證。
安峰山表示,在這裡我要澄清一點,臺灣居民居住證便利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生活的證件,而臺胞證是臺灣同胞往來大陸的證件。居住證與臺胞證是並行不悖的兩個證件,居住證並不取代臺胞證。居住證正式啟用後,不會影響臺胞證原有的功能,也不會影響臺胞此前憑臺胞證所享有的權益。
安峰山說,在居住證有效期內,臺胞返臺後回大陸居住地或遷居,其證件仍然有效。居住證上承載的由國家提供的各項權利、公共服務和便利在大陸各省市都可享受,不會因地域問題受影響,由居住地提供的各項權利、公共服務和便利在居住地外則需按各地規定處理。
有記者提問關於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進展情況及亮點。
安峰山表示,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條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加緊推動落實,不斷取得積極進展。暑期我們已先後四次介紹了有關部門和省市出臺的具體實施辦法。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一些新進展。
9月3日,四川省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70條具體措施,在擴大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加強人文交流等方面,為臺灣同胞提供當地居民同等待遇。8月28日,浙江省湖州市發布《湖州市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實施辦法》,在投資和經貿合作、創業就業、文化交流、生活待遇等4方面推出60條具體措施。9月10日,廣東省珠海市發布《關於促進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深化經貿合作、促進社會文化交流、支持臺胞就學實習就業創業、便利臺胞居住生活等4個方面推出52條惠及臺胞措施。此外,在兩岸影視交流合作方面,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的人數有所增長,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收到多家製作公司提出的合拍意向,多家臺灣製作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與大陸合拍電視劇、電視紀錄片。在臺灣同胞加入大陸專業性行業協會方面,多位臺灣同胞相繼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參與大陸文化發展建設和兩岸文化交流。在方便臺灣同胞在大陸應聘方面,智聯招聘、前程無憂、58招聘等人才招聘網站已開放對臺接口,臺灣同胞可直接使用手機號碼註冊登錄,享受和大陸同胞一樣的求職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