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成為下個「世界工廠」?我國製造業採取新動作,實施重大調整

2020-12-12 騰訊網

由於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加之人口眾多,勞動力低廉等因素,從20世紀末開始,中國就一直是「世界工廠」。龐大的人口造就了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製造」的商品從中國流往全世界。

不過近年來,實體經濟哀鴻一片,各種報導也是屢見不鮮,我國製造業面臨最大考驗。然而與實體經濟相比,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仿佛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各類網紅、直播、P2P平臺、開發商湧現,無數人從中淘金,對於做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們來說著實有些不公。

但製造業,依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製造業的推動。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國製造業的產值幾乎是美國、德國和日本的總和,佔據全球30%市場。從數據上來看,世界上50%以上的家用電器、60%的水泥、70%的防彈衣、80%的空調、90%的個人電腦都是中國製造。除此之外,全球的手機製造企業幾乎都在中國落座,為全球輸送了近9成的手機。而隨著疫情的爆發,更是讓世界各國看到了我國製造業的強大,大多數國家的呼吸機、口罩等醫療產品都是由我國產出的。

在國外,經常有節目以「中國製造」為噱頭,採訪路人對中國製造有什麼看法。不少外國人表示,對中國製造還停留在「廉價」、「質量差」的印象中,甚至還有一些激進的人表示看不上中國製造,家裡一件中國製造的產品都沒有。不過經過調查發現,這些人家中從衣服到家具再到電器,絕大部分產品的背後都印著「MADE IN CHINA」。除此之外,在某日本節目中,日本人發現甚至連本國的棺材,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中國製造。因此,參與節目的日本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從生到死,沒人能離得開中國製造。

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可謂是十分艱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製造業還處於發展的初期,並沒有什麼優勢。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我國引入了外資來大陸建廠。這些企業的到來,不僅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為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的製造業也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近幾十年來,我國在製造業的發展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製造業迅速發展,並很快成為了「世界工廠」,超高的性價比,讓世界各國的企業和人民都愛上了「中國製造」。雖然從高端製造業上來看,我國和美國、德國等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目前正在加快向高端製造業的轉型。

我國製造業開始新動作

近年來,隨著我經濟的不斷發展,正在逐漸擺脫「廉價勞動力」這一標籤,各大企業自然需要開始尋找下一個「根據地」,而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前來投資建廠。甚至還有哈佛教授預言,越南或將在未來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後,越南趕超中國的說法就一直在蔓延。

不過事實上,雖然有不少企業轉投越南、印度的懷抱,但對於我國製造業的影響並不是太大。相較而言,我國製造業發展較為成熟,基礎產業鏈也十分完善,雖然從價格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優勢,但總體而言還是最為全面的。除此之外,我國對於製造業的發展,又有了新動作。近期,有關部門提出,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村居民提供就業機會。

此則消息一出,不少人都表示很「困惑」:說好的高科技,高領域發展呢?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是一種「退步」麼?畢竟從總體上來看,製造業的產業結構大多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型升級。在很多人看來,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較低,勞動力需求大,生產成本高,理應被逐步淘汰才對,為何又要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雖然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確需要進行轉型升級。但事實上,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國家來說同樣十分重要。

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較高,不適宜發展傳統製造業,而是應當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而對於其他三四線城市或是小縣城來說,並不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將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遷移到這些地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高端製造業很重要,但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說是製造業的基礎,是高端製造業發展的基石。除此之外,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解決「穩民生,穩就業」的問題,讓人們有活可幹,有錢可賺。

此前,美國曾實行去工業化,將一些勞動力密集、門檻利潤較低的中低端製造業遷移至其他國家,本土只保留高端製造業。產業轉移,導致美國本土製造業衰退,雖然產業看起來一片繁榮,但實際已經空心化,底層勞動力更是哀嚎一片。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美國決定重拾製造業。

由此可見,傳統製造業對於一國的發展是多麼重要。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實現平穩而長遠的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東施效顰的越南妄想超越我國,為什麼沒能成為新「世界工廠」?
    中國在近些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我國在製造業和工業方面的雙向發展也是讓我國的科技領域越來越發達,而且加上我們中國的製造工藝有著高質量高效率的基礎,所以我國也是被其他國家稱為「世界工廠」。越南在這一方面也是在效仿我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照葫蘆畫瓢,而且在人文風情上也是與我國有著相似的聯繫,越南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在製造業方面能夠取代我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但是其他國家對於越南的行為都表示他們只是在東施效顰,與我國在根本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越南始終無法替代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原因。
  • 越南欲成下一個「世界工廠」!製造業卻暴露弊端,仍離不開中國
    近10年來,靠著年7%左右GDP的增長速度,越南正被越來越多海外資本寄予厚望。然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到來,使得越南失去了以往實現其經濟目標的信心。據市場5月21日最新消息,越南有關代表人士表示,預計2020年GDP增速為5%,不及目標的6.8%。此外,為了進一步提振經濟,越南打算出臺更多政策來吸引外國投資者。
  • 越南和印度,誰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網友:都不可能!
    與此同時,越南和印度兩國的製造業也在快速發展,於是不少人開始討論,越南和印度,究竟哪一個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2015 年 10 月底,蘋果公司在越南開設分工廠, 計劃投資 10 億美元,將蘋果的亞洲研發中心設在越南。富士康也在越南設廠,這些都給越南的加工製造業又注入了一波新的活力。
  • 大力發展製造業,越南稱要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有可能嗎?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這幾年來,我國人民對越南的國內發展關注頗多,為什麼會對這樣一個國家給予特殊關注呢?就是因為越南一直想要複製我國的成功之路。在他們看來,他們有超越我國的實力,還幾次在國際社會上和我們公開搶生意,甚至痴人說夢地想要取代我國在世界上的大工廠地位。越南經濟增長情況不過,越南這種想法,並沒有對國人產生威脅,反而只會引發我們的嘲笑,可越南的經濟究竟發展到什麼地步,竟然敢和中國叫板了?
  • 越南將成下個「世界工廠」?外企搬遷的背後,這些弊端正在暴露
    近年來,一些企業為了更大的利益,選擇到了越南去發展,很多人看到這樣場景後也紛紛表示:越南將成下個世界工廠。隨著外企不斷搬遷,越南的一些弊端也正在暴露。中國製造走出國門我們都知道,經過我們多年的付出,我國製造業發展十分迅速,甚至也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稱號。
  • 越南製造業為何會一路逆襲?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不可能
    越南已經成為了多國眾多企業的投資熱地,2000年以來越南整體保持5%以上的GDP增長率,越南長達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離不開製造業的崛起。雖然中國一直以來是大家公認的全球製造工廠,但是現在隨著我國的產業鏈升級,製造業轉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國際貿易上的種種摩擦,外企在大陸辦廠的利益在不斷的下滑,很多外企轉而搬到越南。
  • 世界工廠夢破滅,越南製造業短板眾多,外企後悔當初離開中國
    一直依賴,越南都有一個世界工廠的夢想,他們一直想要取代我們國家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如今,這個夢想卻破滅了,越南製造業短板眾多,因為當地發展的原因,導致了很多當初離開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想要重回中國。
  • 「越南製造」成爆款,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第二季度,美國在我國的訂單就減少了310億美元,而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約140億美元都被「世界工廠」的熱門「候選人」越南搶走了。據了解,在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增加了40%,出口規模也達到了206.95億美元。
  • 東南亞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眾所周知,多年來中國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如今隨著國內人工的不斷上漲,外企的經營負擔加重,一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開始逐漸撤離,搬遷到東南亞地區,因此很多人都看好東南亞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認為東南亞地區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如果從規模來說,東南亞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製造業接連撤離轉至越南,越南製造對中國製造業的威脅究竟有多大
    製造業巨頭紛紛離開中國,近幾年已成為趨勢。去年10月,三星關閉了位於廣東惠州的工廠,這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三星的下一個目的地,仍然也是越南。無獨有偶,日本電子巨頭索尼也關閉了其在北京的智慧型手機工廠,將自己的生產線也轉移到了東南亞。除此之外,蘋果也逐步關停相關產業鏈工廠,準備去往越南。其他諸如高通、阿迪、耐克等製造業巨頭們紛紛離開中國市場。
  • 最美風景線在越南上演?世界工廠頭銜要被奪走?如今越南美夢破碎
    引言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實力是從弱到強的過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更是成為了一個製造業強國,在整個過程當中也是讓世界各國都看在眼裡的!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變強,也是讓很多國家都看到了中國製造的魅力。但是隨著工廠撤離中國到達越南,難道世界工廠的頭銜要被越南奪走了嗎?但讓人意外的是最美的風景線在越南陸續上演,如今他們的美夢也將要破碎了!中國製造我們都知道,在以往的時候我們發展緩慢,在有著十分龐大的人口市場,憑藉廉價的勞動力也是吸引了眾多外國企業到中國進行建廠。
  • 想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越南的軟肋在哪?
    通過之前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越南確實正在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開放引進外資、釋放人口紅利、升級產業結構、政策持續鼓勵四大增長動力乃至穩定的政治體制、勤勞的人民群眾等等都與我們相似。以至於越南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言論甚囂塵上。那麼,越南真的能取代中國嗎?越南的軟肋在哪裡呢?
  • 「世界工廠」2個預備選手大PK:3大維度全面分析,印度和越南誰勝率大?
    實際上,近幾年來,以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地區以及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由於各種優勢因素組合,已經成為了全球製造型企業新的心頭好,甚至還引發了外界對於「誰將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討論。那麼,從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印度與越南誰勝出的機率會更大?
  • 疫情下,越南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嗎?這篇文章說得太好了
    關於中國製造業,這些年不少人都再說中國失去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但是,無論是此前的中美貿易摩擦,還是這次的疫情,中國的製造業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轉移。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中國有著獨特的巨大優勢。(這個下文會分析)而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從越南開始說起。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外部世界有很多預測,說越南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 工廠從我國遷到寮國、越南、泰國,表明我國是倒退了還是進步了?
    我的一個朋友去年給我講過關於國內工廠外遷事宜,據她講,去年有兩千多家工廠外遷了,遷到寮國、越南、泰國那邊,她說做外貿的都清楚。我問她外遷的原因,她說那邊的減免稅政策更有優勢等。朋友去過那邊幾次,稱東西都特別便宜,她批發的衣服都是按堆賣,一堆衣服才5元人民幣。
  • 大量外企關閉在華工廠,「世界工廠」要拱手送越南?中國發聲了
    在七零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的溫飽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影響日益擴大……所有這些的背後,都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現在我們已經是超越美國的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以美元計價,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在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此後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
  • 越南這下滿足了?以為能瞞天過海,卻被美一把大火「燒」出原形
    由於製造業的發展,也被他們稱為了「世界工廠」,當我國製造業不斷受西方國家追捧之後,也讓他們不淡定了,甚至下令讓本國企業撤離我國市場。其中越南就成為了眾多企業眼中的「香餑餑」,本以為越南能藉此機會提高本國的製造業,沒想到卻出現了一些小把戲,本以為能瞞天過海,卻被美國一把大火燒出了原形。
  • 深圳製造業巨頭在越南建廠,有3萬5員工,工廠明年可完工!
    又一製造業巨頭外遷,深圳真容不下製造業了嗎?網傳深圳長盈精密公司已在越南租地建廠,明年工廠建設可完工。了解長盈精密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不是低端產業小公司,屬於有35000員工的上市公司,主做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新能源車等產業的配件,這些絕對算高精尖行業!
  • 製造業去了越南,為什麼不去中國西部?
    開放的效果很顯著,在日本廉價資本的灌溉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跟進下,四小虎形成了三個相對高端的製造據點:第一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半導體聯盟。得益於淡馬錫的雄厚財力和西方的產能轉移,新加坡的半導體產業自1960年代開始崛起,坐擁當時世界第三大半導體製造商特許半導體,世界第三大和第十大封測廠:星科金朋和UTAC(優特半導體)。
  • 越南製造業問題「暴露」?束手無策後,轉身「求助」中國伸援手
    這幾年時間中,我國製造業成為了很多人討論和關注的重點行業。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發展和進步,如今我國製造業在全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還被稱為「世界工廠」。但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卻遭遇了印度、越南,以及其它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