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玻璃的宿命就是破碎。但是上海玻璃博物館即將在七周年慶上呈現的全新年度特展「破碎」(BRKN)所要探索的:破碎,並不一定是消極的,它也可以擁有積極向上的含義,並成為希望和新的開端的象徵。以玻璃為出發點,展覽「破碎」(BRKN)將考察有限物質與無限觀念之間的奇妙認知鴻溝。
玻璃,總是要碎的
It is the fate of glass to break
「玻璃,總是要碎的。」這句法國諺語經常出現在文學、電影和音樂作品中。這條格言本身,以及它在各種藝術媒介中反覆出現,揭示的便是玻璃的內在脆弱性,是如何促使藝術家在創作中超越視覺局限的。破碎的玻璃,作為一個有力而反覆的隱喻出現在許多語言中,並在各種層面上產生共鳴。以此為出發點,展覽「破碎」(BRKN),將探索粉碎、破碎和破裂的事物,能如何道出心碎和希望,以及兩者之間的一切。
它使我們的弱點暴露無遺
Glass exposes our vulnerabilities
「破碎」這個詞語本身便充斥了負面的涵義,尤其是在形容玻璃的語境中。玻璃碎片是危險的:它們可以充當武器,也可以帶來痛苦,甚至是致命事故的罪魁禍首。簡而言之,它使我們的弱點暴露無遺。
玻璃的脆弱性正是我們自身的映照, 但同時,「打破」的行為也可以成為一種積極的變革力量:粉碎禁忌、打破記錄、衝破枷鎖…這些行為都包含著二元性。在此次特定的展覽背景下,我們所關注的,是包括玻璃在內事物的破碎,其物質層面的破滅,與其潛在的假設、陳規和狀態之間所存在的認識鴻溝。
音樂,是一種能豐富展現玻璃隱喻的媒介
Music. A medium rich in glass metaphors
本次展覽的所有展品皆由上海玻璃博物館創作,其中也包含了非視覺元素:音樂,能豐富展現玻璃隱喻的媒介。在此次展覽中,音樂的情感力量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組裝置都將對應一曲獨特的音樂。在博物館和藝術裝置這雙重的環境之下,這些對你而言或許耳熟能詳的歌曲,將充滿另類的、甚至令人訝異的詮釋。
換一種視角,以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
Take an alternative look at the world around you
「破碎」展覽由上海玻璃博物館設計總監迪爾曼·圖蒙(Tilman Thürmer)擔任策展人。作為「國際玻璃創意設計展」(Keep it Glassy)的第三個系列,本次展覽將提供觀者另一種視角去審視他們周圍的世界,特別是對於玻璃這種材質。自2011年開館以來,上海玻璃博物館不僅是一個玻璃創作的平臺,也是一個致力於探索藝術、建築和設計理念的空間,而所有的這一切,都與玻璃的無限可能性緊密關聯。
作為上海玻璃博物館七周年之際的獻禮之作,展覽「破碎」(BRKN)將於2018年6月23日,在上海玻璃博物館一個全新的非凡空間開幕。
為慶祝上海玻璃博物館順利度過了七年之癢,我們不僅設計了「破碎」的格言,還精心炮製了一場藝術大PARTY(爬梯),在爬梯的過程中,不僅有好吃好喝、好玩好看,還有各路藝術大咖們與你同行,歡迎你一起來嗨翻天!
23日爬梯攻略:
18:00 參觀上海玻璃博物館
19:00 滬上最in的熱玻璃表演
19:30 參觀新展BRKN 破碎,攜手百名藝術大咖成為現場第一直擊人
20:30 彩虹禮堂 after party (憑票可免費獲得兩張drink coupons)
上海玻璃博物館
熱玻璃表演
彩虹禮堂
PARTY地址:
上海市寶山區長江西路685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