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3月18日電(記者吳濤)即將掛牌的廣東自貿區,讓廣州市南沙區未來前景和發展空間備受關注。記者在南沙採訪了解到,處於珠三角幾何中心的南沙,正依託廣闊的港口岸線資源,加快構建港鐵聯運、河海聯運和空港集疏運三大交通體系,努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港。
南沙區發改局局長翁殊武說,南沙港的腹地是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的珠三角地區,進入21世紀,南沙的海港地位顯得越來越突出。
今年2月,位於南沙的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龍穴造船廠為荷蘭道克懷斯航運公司建造全國最大半潛船「白槍魚號」成功交付。「白槍魚」不僅是國內最大噸位的半潛船,也是世界第二大噸位的半潛船。
廣船國際海工公司副總經理周聖平說,半潛船是裝備運輸類船舶,屬於造船業中的高端板塊,「白槍魚」號半潛船的建成,代表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水平走到了國際先進行列,也顯示我國海洋裝備製造業水平的進步。
海洋裝備產業是南沙臨港工業中的重要板塊。除此之外,南沙還擁有良好的汽車等產業基礎,廣州汽車製造產量位居全國前列,也是國家重要的汽車出口基地。雄厚的工業基礎將成為南沙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港的重要支撐。
目前,國務院已批准南沙作為汽車整車進口的口岸。「南沙港區已建成3個汽車滾裝船舶位,去年汽車進口數量已達30多萬臺,未來還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翁殊武說。
南沙擁有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集國家戰略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港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廣東省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範區功能為一體。再加上廣州作為全國十大港口之一的因素,優勢十分突出。
據介紹,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港,南沙正在加快建設港鐵聯運、河海聯運以及空港集疏運三大港口交通體系。目前,疏港鐵路建設已投入了100多億元,同時南沙與香港機場、白雲機場建立合作關係,運輸通道正在加速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