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南,「小吃」兩個字是第一個竄進腦海裡。用臺灣朋友的話,就是因為我們嘴挑,口味高,才造就了臺南這些有名的小吃。臺南小吃名堂確實多,品種繁多,乾濕軟硬鮮甜冷熱魚肉葷素,相比於臺北、臺中的小吃又能自成一格,可以說,臺南小吃載譽寶島。
臺南又名「府城」,是臺灣最早發展的地區,自然物富民豐,食材豐富。每個不起眼的小門面都追求貨真價實,用心製作,保留了傳統古早味之餘也開拓創新菜式,都蘊藏著令人讚不絕口神魂顛倒的美味。加之歷史的沉澱和文化的繁榮,飲食業發展蓬勃。
在臺南,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餐廳小館,還有星羅棋布的美食攤位。無論店面或大或小,你隨意走進一家店坐下來,都有可能是一間百年老店,吃到一份讓你絕不後悔的招牌美食。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蔡瀾也愛吃的臺南小吃,也了解一下最受歡迎的小吃是哪些,吃過的朋友們快來投票吧,沒吃過的童鞋們趕緊馬克一下,下次出發去吃吧!
牛肉湯
當日清晨現宰的溫體牛肉,在天亮前直送店家,未經過冷凍的牛肉,肉質格外鮮美。
懂吃嘴又刁的臺南人,僅燒滾一鍋熱湯,將新鮮牛肉切成薄片放在碗裡,將熱湯衝到碗裡將肉片燙至半生熟。
推薦位於保安路的阿村第二代牛肉湯,牛大骨與整顆蔬果熬煮的湯頭味道濃鬱鮮美,現宰溫體牛肉淋上熱湯後直接端上桌,略帶厚度的肉片,配上薑絲與醬油膏,加一碗白飯及一盤芥藍炒牛肉,小吃也變成一頓豐盛的正餐。
豆花
臺南隨處分布著一些有幾十年歷史的豆花店,而且豆花的紅豆、綠豆、珍珠、芋圓、地瓜和手工湯圓等各式配料,都是店家每天親手自製,再加上自製熬煮的糖水,吃起來更有清甜幸福味。
位於安平區的「同記豆花」,是一家四十幾年的老店,由一臺小豆花車發家,靠著遵古製法的細膩豆花,累積了越來越多顧客,發展至今成為遠近馳名的名店。
位於安平觀音對面的周氏豆花綠豆湯,是周氏夫婦在這裡經營了超過20年的老店,店家以一顆關懷在地和客人的心情,做出料多實在的古早味豆花和冰品,深獲顧客喜歡。
蝨目魚料理
真正出身臺灣的,首推蝨目魚。來自臺南學甲的蝨目魚,其美味風靡南臺灣,有「不食蝨目魚,枉作臺南行」之諺。
肥嫩嫩鮮茲茲的蝨目魚可以煮湯可以熬粥,可以幹煎,更可以做成遠近馳名的蝨目魚丸!更不用說魚皮,魚骨都能入菜。
現在臺南市區專賣蝨目魚料理的店家,阿憨鹹粥是臺南鹹粥久負盛名的老店,僅以一味蝨目魚即熬煮出華麗絢爛的鮮美滋味,飄香三代至今。點餐後舀起高湯加入汆燙過的蝨目魚肉片與鮮蚵仔,再點入蒜酥香菜提味,深諳魚性的手藝讓鹹粥味道鮮美無比,嘗過難忘。
有一天,他忽然發現這道點心看上去有點像棺材,於是就決定命名為「棺材板」。因為製作特別、口味特殊,再加上名稱的怪異,這道點心成為臺南至今盛行的特色小吃。
到臺南,一定要試試如此特別的棺材板。各種食料都非常新鮮,健康又美味。
碗粿
別看碗粿其貌不揚,卻可說是深深代表這臺南!
「碗粿」從字義上看來,就是以碗裝盛米漿炊熟成形的料理。而一向對吃十分講究的臺南人,在米漿裡加入香菇、油蔥酥、醬油、菜脯等炒料炒香後,與米漿混合攪拌後,一一倒入排列整齊的陶碗裡,放在木製的方形蒸籠裡,蒸炊20分鐘左右完成。
吃碗粿最享受的就是那蒸騰撲面而來的米香,各家的配料有些許出入,醬油膏口味也各有特色。
鱔魚面
臺灣任何地方都能吃到鱔魚面,但唯獨出自臺南的鱔魚面特別好吃。不管是幹炒鱔魚面或是勾芡鱔魚面,都是饕客們來臺南必吃的美食!
推薦阿輝炒鱔魚意面,它是2011年米其林綠色指南推薦餐廳之一。新鮮鱔魚以洋蔥、胡椒粉、米醋與糖熬煮的湯汁勾芡,配上酥炸過的意面,以蒜頭、高麗菜、洋蔥與青蔥段以大火翻炒上桌,蔬菜與鱔魚爽口清脆,包覆著湯汁酸甜鹹辣的飽滿滋味,是臺南才有的地道味道。
臺南的美食絕不僅僅於此,去一趟臺南的吃貨之旅,真的是十個胃都不夠用,每次都撐到肚子被褲子勒住才停得下來!所以後來小編改穿裙子了。
去臺南尋覓美食,以上6款,哪一個是你的最愛、首選呢?
*圖文整理自網絡
「行程大師全球召集令」活動接近尾聲!8月31日-9月1日,開放所有參賽者線路,進行最後衝刺拉票!衝刺拉票!衝刺拉票!參賽者積極拉票!圍觀朋友積極為參賽者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