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 | 五嶽歸來不看山,承德歸來不看廟

2021-01-10 澎湃新聞
河北承德 | 五嶽歸來不看山,承德歸來不看廟

2020-06-14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避暑山莊周圍有12座喇嘛教寺廟,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故被稱為「承德外八廟」。是供西方、北方少數民族的上層來覲見皇帝時禮佛和居住。

五嶽歸來不看山,承德歸來不看廟,如果您來承德可以開啟白天看廟,晚上睡覺之旅。上午遊臨覽小布達拉宮和班禪行宮。中午吃飯休息,下午普寧寺、普樂寺、安遠廟。時間緊的話安遠廟可省。

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

普陀宗乘之廟是外八廟中最大的一座,俗稱小布達拉宮,是為了迎接乾隆60大壽和第二年皇太后80大壽修建的。

就在為乾隆祝壽前一日,來了一隊衣衫襤褸的一行人,在這裡受到了乾隆熱烈的接見,他們就是萬裡回歸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一行,電視劇《東歸英雄傳》就是描述這個故事。

五塔門,上立黑、白、黃、綠、紅五座喇嘛塔,每種顏色代表一個教派。這是典型的漢藏結合的大門,乾隆的設計,拉薩可沒有這種建築,按中式開有三門,只有皇帝才能走中門,乾隆無時無刻不在顯示著大清國的威嚴。

大紅臺確有布達拉宮的氣勢

登上大紅臺共有104級臺階,據說每登上一級,可以減少一種苦難,在人的一生中共有108種苦難,除了「生、老、病、死」四種不能左右, 登上臺階把所有的苦難通通踩到腳下。

萬法歸一殿是寺廟的主殿。萬法歸一的意思是天下萬法,終歸於此。它位於群樓中心,有四面朝聖之意,也隱含了皇權的中心地位。

1930年有一個外國人從北京驅車前往承德,深深被萬法歸一殿宏偉的氣勢所折服,他就是發現樓蘭古國的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曾受聘於國民政府,為籌措修筑西北鐵路的資金,去遊說一位居住在芝加哥的瑞典籍富豪,富豪提出一個交換條件,要在中國找一個一流的喇嘛廟,並運至芝加哥參加1933年的世界博覽會。斯文向國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拆卸萬法歸一殿參加芝加哥博覽會,國民政府表示不同意,最終決定在芝加哥按照1:1的比例複製這一富麗堂皇的金殿。萬法歸一殿的複製工程耗時一年,梁思成先生親自測量繪製圖紙,又在北平等地挑選了200餘名工匠,共仿製部件28000個。還親赴美國監督複製品的還原工程。1933年萬法歸一殿的複製建築在芝加哥博覽會展出,引得各國人士爭相參觀,一度掀起了東方熱。

眩目的金頂,猶如一座金山。

須彌福壽之廟(班禪行宮)

此廟是依照西藏日喀則班禪所居住的扎什倫布寺而建,是專為迎接六世班禪來承德向乾隆祝賀七十大壽而建的。它是外八廟中落成最晚的一座寺廟。

六世班禪得知乾隆帝要舉辦七十大壽慶典的消息後,要從西藏進京給乾隆賀壽,乾隆爺高興啊,因為100多年前,達賴喇嘛曾經萬裡進京,朝拜其祖上順治帝,而今班禪要給自己賀壽,說明自己功德無量啊,所以乾隆爺十分重視班禪之行。在西藏達賴住布達拉宮,而班禪住紮什倫布寺,為了讓六世班禪到承德有種回家的感覺,乾隆爺不惜重金,為六世班禪修建了這座須彌福壽之廟——班禪行宮。

八條騰躍欲飛的鎏金龍栩栩如生

琉璃萬壽塔,寓意祝乾隆皇帝七十大壽,故此又稱萬壽塔。

普寧寺

一座漢藏結合的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後半部為藏式。

大乘之閣。閣內供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高22.28米,雕工精細,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雕像。這裡香火很旺。

普佑寺與普寧寺一牆之隔,1964年,普佑寺因雷擊起火,大部分建築毀於火災,當時僅存山門及四座配殿。可見石頭被火燒後的裂紋。

可以逛逛普寧街。

安遠廟(方亭子)

安遠廟,其寓意是「安定遠方」,安遠之名應該和寧遠城(今伊寧市)建城有一定的關聯,因其仿照新疆伊犁河畔毀於戰火的的固爾扎廟所建,故當地人俗稱「伊犁廟」。

該寺可圈可點的就是寺裡的壁畫,但不讓照像,如果您有時間還是親自來看看!

普樂寺(圓亭子)

普樂寺雖然是一座喇嘛教的寺廟,但卻不設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護。當地老百姓認為它很神秘,說修建這座廟宇,供奉各種歡喜佛,是專門供皇子們學習的。

進大門左手邊這棵松樹曲線優美吧,雙臀微翹倒置於土中,為配合大殿內的佛像,這裡的樹也長得妖嬈。人家有名字,叫禪定樹。

主殿旭光閣,外觀極似北京天壇祈年殿。佛經上講,曾有一惡魔,整日行兇作惡,觀音菩薩就化作一個漂亮的女人接近他,惡魔最後棄惡從善了。所以歡喜佛是作為徵服邪惡的一種象徵。

原標題:《河北承德 | 五嶽歸來不看山,承德歸來不看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究竟是誰說的?
    五嶽歸來不看山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源於《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說到徐霞客,大家可能會想到黃山。如果要問:黃山最著名的廣告語是哪條?那麼,非這兩句莫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中國山東--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
    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風光
  • 千萬不要上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當!
    上世紀初安徽黃山市歙縣人汪鞠卣據此歸納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意思是五嶽是我國山裡最美的,從五嶽回來後,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而「黃山歸來不看嶽」,意思是黃山比五嶽更美麗,從黃山回來,五嶽也不要看了。這一通今達古的句子,朗朗上口,從而廣為傳播,影響廣泛!
  • 大美黃山_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相傳徐霞客在來到黃山的時候寫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詩,從此黃山就名聲鵲起了,因此黃山在中國山川中佔據了很高的地位,因此黃山成了中國四大名山中的一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創造的奇蹟吧!
  • 為什麼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比五嶽好在哪裡?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後來人總結明代徐霞客旅行家所說的,博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意思是登過黃山之後,其他山跟黃山相比已經不值得一提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泰山主要是以雄大為特出特點,基底比其他五嶽山勢要大,沒有這麼陡,以人文歷史地位文明,山上很多石刻,各朝歷代的皇帝名人石刻聞名。這一點黃山上也有石刻,比較聞名的一覽眾山小就是。衡山在湖南衡陽市,在湖南中部偏東南方向,山勢非常的秀麗,植物植被非常的豐富,而黃山比較聞名的是黃山上的松樹,有非常多,在巖石中生長,最出名的應該是迎客鬆了,據說樹齡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誰說的?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旅遊:遊黃山,品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韻味!
    可以說每個去過黃山的遊客都會不忍心離去,可能是只有瀏覽過黃山的人才能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高聳入雲,什麼是真正的敬畏壯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後的感受,也是世人對黃山最普遍的印象。黃山大大小小八十二座山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黃山雄踞於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黃山市境內,距離市區60餘公裡,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其實還有一句:料應未上七星巖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認真說起來,這句話也只是後人根據徐霞客遊記以及後續的一篇佚名作者的詩文提煉總結而得到的。當年徐霞客途經黃山遊覽之後,感慨:「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到了清代的時候,有一位比較著名的官員陳建侯(他有一篇隸書,至今為止依然刻錄在桂林的石象鼻山上面),曾經留下過這樣一篇詩文:五嶽歸來不看山,料應未上七星巖。意思很好理解,說的是看過五嶽之山後以為天下沒有什麼名山可看了,其實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七星巖上面的美景。對於這個七星巖的景區,評價是相當高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南歸來不看花,其實還有一個
    #雲遊中國#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遊客經常談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你們知道去過雲南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花了?其實也可以不用看耶穌光了」。
  • 文遺故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本圖集共精選10張圖片,均為本人所拍,因去的時間,剛好是金秋10月,所以風景很美哦,大家往下看吧!光明頂黃山氣象站——光明頂地勢平坦,是黃山看日出、觀雲海的最佳地點之一黃山四絕——雲海,很難得此次能看到雲海,雲海無邊無際,就像漫漫的人生之路哦。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6座名山你都去過幾個?
    泰山五嶽獨尊,華山險峻奇峰,衡山五嶽獨秀,恆山道教聖地,嵩山少林淵源。黃山松石雲海。是我國著名的山脈,也是如今名勝風景區,你有去過幾個?1,泰山又稱為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五嶽之首,在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和淄博三市之間,主峰玉皇頂海拔為1545米,有「五嶽獨尊」的稱呼。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
    2017年2月,從南京連夜坐火車來到了雄踞安徽南部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於世!竹林幽靜處,疊疊樓梯層,一步一腳印,終有登頂時。開始登山!前半截的黃山景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唯一可以享受的只有過程中的大汗淋漓,中段往上就不一樣了,各種活靈活現的怪石、盎然屹立於峭壁上的奇松,嘆為觀止!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漫遊黃山仙境當不虛此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兩句出自古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漫遊黃山仙境的兩句詩,可謂流傳數百年仍被人津津樂道。至於這兩句的意思,是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只五座山就包攬了天下所有河山的特點,凡是只要看過五嶽名山,也就等同於看過其它山了。
  • 旅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不來你就後悔吧
    天都峰: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齊!短短兩句話,足以證明天都峰在文人墨客心中存在的地位,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海:無論哪個季節來黃山都能有不一樣的視覺衝擊,冬季來到黃山自然不能錯過雲海了,站在山頂俯視腳下,白茫茫的一片,仿佛自己在天宮,身臨其境。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黃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奇山。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攻略
    那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話還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後來也是先後去了五嶽名山,但是也很好奇黃山的霸氣,到底是什麼樣的自信讓人發出這麼的感嘆呢。很久之前是因為不信九寨歸來不看水,但是去了真的是折服了。所以這次還是覺得要去一趟黃山。所以做了好多準備,包括查資料,了解她的前生今世。這其實是一份雲遊的旅行攻略,由於疫情關係行程一直未能如願。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黃山到底厲害在哪裡?
    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作為國人心中最為神聖的五座大山,黃山卻能夠超越它們,由此可見他對黃山的評價非常高。竟然是什麼樣的景色打動了遊歷天下的徐霞客,讓他覺得黃山有實力跟五嶽一較高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為什麼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今天有答案了
    說起爬山那肯定要去黃山瞧一瞧,看看它那「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名是怎麼得來的。爬山的目的一個是鍛鍊身體,另一個就是欣賞風景了。眾所周知,黃山有奇松、怪石、溫泉、雲海四絕,有很多文人墨客去描寫黃山的一景一物,可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在親身感受之後才能得到滿足,紙上的東西在現實面前總是少了點顏色。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到了才明白?
    說起黃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去年國慶節,公司組織去了趟黃山旅遊。10月1日一大清早,我們乘著大巴車,來到了黃山腳下的雲谷寺站坐纜車。哇,那兒人山人海,早就排起了長龍。等了許久,才坐到了纜車。看!那邊的石頭像一個香脆可口的仙桃;這邊的石頭像只展翅高飛的雄鷹;還有那邊的像仙人指路。不時的旁邊探出一棵棵迎客松的腦袋,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迎客松高約十米,粗壯的樹幹中部伸出了兩條寬大的樹枝,好像伸出了兩條手臂。迎客松的頂部和「手臂」上長了許多碧綠碧綠的葉子,頂部的葉子像迎客松奇特的頭髮,「手臂」上的葉子好像端給遊客的小點心,在歡迎海內外的遊客來黃山遊覽。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