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河內(嘉林)—南寧」區間運行的國際列車停靠在嘉林火車站(攝影 閆建華)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據《參考消息》駐河內記者楊威、閆建華11月28日報導,越南是中國的近鄰,北與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越南成為中國與東協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連接兩國之間的道路在承載互聯互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連接中越兩國的通道主要由公路和鐵路組成,兩趟國際列車通行於越南和中國之間。一是從河內出發至北京的列車,被稱作M1/2,這趟列車由越南方面管理,每周二、五由河內火車站出發,每周四、周日抵達北京。另外一趟列車為2009年1月1日開通的河內至廣西南寧的直通旅客列車MR1/2,這趟列車由中國方面運營管理,是標準軌中國臥鋪客車。
根據河內嘉林火車站統計,2009年,乘坐M1/2列車的乘客為9432人次,2010年升至23868人次,到了2012年,這一數字已攀升至38110人次。儘管乘客數量不斷上升,卻仍然達不到預期,這可能與乘客途中要在夜間兩次通過邊檢有關,當然還與票價略高有關。
記者在今年8月份利用休假機會乘坐MR1/2列車往返於中國和越南。這趟國際列車車票與普通車票不同,是冊頁票本,有封皮和票頁,列車目前只售軟臥票,票價是根據當日該國貨幣與瑞士法郎匯率換算來定,單程軟臥票價在73萬越盾左右(約合人民幣210元)。
嘉林火車站是越南首都河內通往南寧的起始站,面積並不大,像中國國內縣城裡的小站。列車於越南時間晚上21點40分(北京時間22點40分)在嘉林火車站發車,第二天上午10點30分到南寧站。列車車體是紅白相間的中國車廂,上有中國國徽,列車運行區段指示牌上用中越兩種文字寫著「河內(嘉林)——南寧」。
對於運行在標準軌(軌距是1435mm,這也是國際標準軌距)上的中國列車如何適應越南米軌(指1000毫米以及小於1435毫米大於1000毫米的軌距)的問題,據列車乘務員介紹,為開通中越之間的國際列車,從友誼關進入越南境內至嘉林火車站這一區間,在越南米軌的旁邊加上一條軌變成標準軌,這樣列車就可以直接往返中越兩國。
整個列車由八節車廂組成,車廂內比較整潔乾淨,床鋪也很舒適。在這趟國際列車運行途中,乘客要在凌晨時分上下兩次,分別在越南同登和中國憑祥兩個車站辦理出入境手續。臨近到站,乘務員都會一一通知,帶著行李下車進行過關檢查。
除卻鐵路交通外,越中之間還有兩條重要的公路,一條是從越南首都河內向北,由諒山省的同登經友誼關與中國廣西的憑祥相連,另一條是從越南首都河內向西北,由老街出境與中國雲南的河口相連。
今年9月末,越南內排—老街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這條高速公路全長245公裡,從2009年起開工建設,總投資超過14.6億美元。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河內至老街的通行時間從原來的10至12個小時縮短為2至3小時,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這一項目是大湄公河次區域以及從中國昆明到越南河內和海港城市海防南北經濟走廊中重要的一環,可以通過高速公路直接與中國昆明相連。
參加了通車儀式的亞行官員表示,這條路的開通將為越中雙邊貿易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也使現有的大湄公河次區域交通走廊變成了真正的經濟走廊。
此外,11月22日,連接越南北部廣寧省芒街市與中國廣西東興市的北崙河公路二橋開始動工興建。這條長618米、寬27.7米的公路橋預計將於2015年建成通車,用以滿足越中雙方日益增長的貨物、人員交流需求,將越中合作推向新的高度。而不久後,越南下龍-芒街高速公路也將開工興建,以服務于越中雙方貨運及客運需求,促進越中兩國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