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是一座有著3000年歷史的古城,更是一座安靜的小城,沒有長三角其他城市的繁忙與擁擠。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三山、茅山和眾多名勝古蹟,更有絕美古村古鎮。我們今天說到的這座西津渡古鎮也是鎮江魅力的一角,其雖不及周莊,甪直出名,但景致以及歷史底蘊卻也是非常獨特而又深厚。
西津渡古鎮是舊時鎮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江南第一渡」。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清廷與帝國主義列強籤訂《天津條約》,鎮江因此於1861年4月正式開埠,外國殖民勢力主要也是從西津渡開始向鎮江腹地滲透。因此,這裡匯聚了古代瓜洲和近代鎮江的歷史風貌,獨特的昭關石塔、坡道石板上的板車車轍,都在默默講述著這座因渡而興的城。
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如果從雲臺山腳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話,西津古街實際上是一條依附於雲臺山麓的棧道,雕簷翹角的亭臺樓閣仿佛是以一顆顆古樸典雅的傳統建築為「珍珠」鑲嵌在雲臺山麓上的精美「項鍊」。
一道券門之隔,門裡門外的建築卻恍若隔世,門外是大道通衢,兩旁是高大、宏偉、瑰麗,或中或西或中西混體的建築,門內卻轉瞬間化作小巧古樸的中式閣樓、亭臺、塔廟,中間夾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彎曲小道。這條古街全長約1000米,建於六朝時期,經歷了唐宋元明清5個朝代,古街的樣貌保存得非常好,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有「一眼看千年」的稱謂。
林林種種的各式店鋪,青石板路上深淺不一的車轍,證明著這條街昔日的繁華。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時期所建,靠近頭道券門的木結構店鋪已經適應了現代商業氛圍,成為了當地古玩字畫的交易場所。兩側磚木結構,飛簷雕花的窗欄一律油漆成朱紅色,給人以「飛閣流丹」的感覺,很顯滄桑。
行走在青石鋪就的路上,看兩邊店鋪古舊門窗歲月的痕跡,沁在濃濃的歷史滄桑中。這裡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原英國領事館、觀音洞、雲臺閣、戲臺,能完全符合你探古求史的願望,西津渡絕對值得一遊。整個渡口的格局和建築都能體現出它千年的歷史底蘊和曾經輝煌一時的繁華;其次,這地方真的太舒服了,遊客不是很多,沒有嘈雜的吵鬧聲。
雖說多少有些商業化,但歷史風貌保持得還是很好。無論是街道、石塔還是樓閣,若不是有兩三遊人經過,真的好像穿越了一樣。有三個景點收費,但不去也無妨,免費的就很好逛,拍照拍到停不下來。景區內還有個小山坡,體力ok的話可以去爬一爬,然後俯瞰層層疊疊的建築,感覺很棒。
那麼,你是否喜歡到古村鎮遊玩,感受歷史的韻味?對於現在國內充滿商業氣息的古鎮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歡西津渡這樣的古鎮?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到這裡走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