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龍躉和淡水魚花鰱如何混養出高收益?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海水魚龍躉和淡水魚花鰱如何混養出高收益?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作者:李奕雯 水產養殖網 2015-10-22 18:08:00

珠海市之山水產發展有限公司是供韓及供港澳食用水生動物出口註冊備案企業,年營業額超過3000萬元。公司位於珠海鬥門區白藤大閘工程管理區,擁有1000畝池塘。

龍躉是之山水產的主打養殖產品之一。經過多年的摸索,之山水產總結出了以淡養龍躉為主,搭配養殖大頭、鯔魚、黑鯇為輔的養殖模式。採用這種養殖模式,不但養出的魚品質好,而且還使公司養殖業保持了較高的利潤。該公司總經理麥平陽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這樣養成的龍躉產量高,病害少,其它配角魚也都個大、肉質鮮美、外觀好,特別是大頭魚肉質鮮甜,簡直可以賽過龍躉肉。

大塘混養&nbsp

淡化標粗VS鹹水標粗

龍躉為海洋底層肉食性魚類,而大頭魚、黑鯇是淡水魚類,要把它們養在同一個池子,可是要花費一番功夫的。第一步要下的功夫就是標粗,讓各類魚苗都適應新的鹽度環境,以提高成活率。龍躉苗需要進行淡化標粗,整個過程鹽度逐漸變淡,讓其適應較低鹽度的水環境,而大頭和黑鯇則相反,是由淡到鹹的一個標粗過程。

麥平陽介紹說,龍躉一般在中秋前後開始標粗,將規格10~15cm的龍躉苗,按照150尾/m3密度放入室內水泥池中,一般從5格鹽度(加備註鹽度約8~9‰)開始逐漸淡化,2個月過後長至半斤,水體鹽度降至1格左右(鹽度約1.5‰),就可以準備過塘養殖了。大頭魚、黑鯇的標粗工作可以早些,在每年7、8月的夏天當地河口水鹽度較低時,開始進行大頭魚的標粗,整個過程慢慢加入有一定鹽度的河口水,讓其適度鹽度,當大頭魚長至4~5兩即可進行過塘。而鯔魚是廣鹽性魚類,對水體鹽度變化適應強,且珠海當地養殖較多,不用特意標粗養殖。

龍躉大塘網箱養殖&nbsp

龍躉網箱暫養

魚苗過塘養殖時間以11月底12月初為佳,池塘中龍躉養殖密度為500尾/畝。由於龍躉是肉食性魚類,為了避免混養的其它品種被龍躉吃掉,初始階段要把龍躉養殖在大池塘的網箱中。一般在大塘中放3~4個5m×5m或8m×8m的木質網箱,根據網箱的大小放入600~1000尾龍躉。網箱外水域,按照30尾/畝的密度放入大頭魚種苗,放入鯔魚苗20尾/畝,黑鯇苗種10尾/畝。

龍躉經濟價值較高為主養品種,投餵石斑魚顆粒飼料即可。大頭魚主要活動於水體中上層,以濾食浮遊動植物為生;鯔魚雜食性,可以吃龍躉剩餘下來的飼料殘渣;黑鯇活動於水體中下層,主要用於清除池塘中的螺類,這樣幾個魚種混養在一起能夠各取所需,合理利用水體空間,也能構建起一個小小的池塘生態環境圈。

拆冬棚後全面混養

各種魚入塘後不久就要準備越冬了,雖然大頭魚、黑鯇類不需要冬棚也能過冬,但龍躉過冬是需要搭建冬棚。沾龍躉的光,大頭、鯔魚、黑鯇也可以享受冬棚的溫暖環境,冬天仍舊能夠快樂生長。

龍躉要在網箱中養多長時間,才能跟其它魚親密遊在一起呢?麥平陽告訴記者:要等到第二年開春拆去冬棚後,才可以把龍躉從網箱中放入池塘,與其它魚一起混養。也許經過一個冬天的相互「取暖」,魚兒們都培養出了感情,找到了最合適的共生方式,這時即使把龍躉從網箱放出來,也只吃飼料而不會捕食其它混養魚類。

隨著天氣回暖,龍躉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養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水質管理,之山水產會定期使用自己培育的光合細菌調節水質。在投餵上嚴加把控,一般按照魚體重2%投料,小魚期每天投餵一次,大魚期時改為兩天投餵一次。第一次冬棚過後,再養殖24個月左右,才能達到平均15斤/尾的上市規格,如果市場需求大規格魚,可留塘養殖幾個月再上市。

光合細菌培育

直供酒樓,服務酒樓

「達到上市規格後,採用分批括魚的方式收穫,龍躉畝產約10000斤,大頭魚畝產約450~500斤,鯔魚畝產約150斤,黑鯇畝產約60斤。我們與周邊很多高檔海鮮酒樓都有長期合作關係,上市的魚直接供應給酒店,然後跟酒店一起按售價分成。」麥平陽透露,高檔海鮮酒店為了提供最鮮活水產品,大多設有玻璃缸暫養池,這樣既可證水產品鮮美,又能為顧客提供觀賞選購場所。但酒樓裡的人大多不會暫養和打理水產品,暫養名貴水產品造成的損失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之山水產看準了這商機,與酒店合作,直接運送成魚到酒店,並提供技術人員幫助管理酒店水簇箱,運輸死亡、暫養等損失由公司自負,只要求按酒店最終銷售金額分成。龍躉價格在酒店5年前可達160元左右,雖然目前售價只有50~60元左右,但是收益還是可觀。

「龍躉和大頭魚混養這種模式,是這十多年養殖過程中,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龍躉不用說了,上檔次一點的酒席必點。用這種方法養出來的其它魚也很好銷,大頭魚可以說肉質比龍躉還好,大多直銷澳門,價格賣到12元一斤,特別受歡迎。」麥平陽自豪地告訴記者。(李奕雯)

(本文已被瀏覽 13499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花鰱和白鰱如何區別
    作為一個偏愛食用淡水魚的資深吃貨,大叔我是非常喜歡吃鱅魚和鰱魚的,尤其是喜愛鱅魚,但是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會區分鰱魚和鱅魚,因為在名字上他們太相似了,花鰱和白鰱。今天大叔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花鰱和白鰱的區別。白鰱魚屬於鰱魚,花鰱魚屬於鱅魚,他們都是鯉魚科的淡水魚。首先我們從花鰱和白鰱的外形上來區分一下:頭:花鰱,又被稱為胖頭魚,所以它的頭很大,相當於體長的1/3,而且頭部比較圓,嘴也是非常大的,上頜稍向前突;白鰱魚頭小,而且有些偏扁,相當於體長的1/4,嘴部很小,下頜稍向前突。
  • 今年常規淡水魚行情差 明年養殖戶如何變
    價格方面,受養殖戶出魚量增加的影響,塘口收購價格略有下跌,像武漢白沙洲這樣的大型交易市場各個品種的淡水魚價格漲跌互現,不過幅度都比較小,1月份的最後一周,白沙洲市場草魚價格上漲1.33%、鯿魚價格上漲1.28%、白鰱上漲價格0.74%、鯉魚上漲價格0.59%,青魚價格下跌3.12%、鯽魚下跌價格2.48%、花鰱下跌價格1.57%,由於這幾個常規淡水魚價格本身就偏低,這麼小的漲幅跌幅基本上等於維持弱勢穩定
  • 黃鰭鯛金鼓魚金鯧魚等五魚混養 養出好收成
    大家推薦的理由有三:產量高,病害少,出品的黃鰭鯛肉質細嫩。到底該基地有什麼養殖秘訣,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實地探訪了海鷗島石樓海鷗水產養殖基地。「我們養黃鰭鯛成功的關鍵是『黃鰭鯛+金鼓魚+鯧魚+鱸魚+鱅魚』這五種魚的混養模式。」養殖場負責人鄭先生一語道破黃鰭鯛高產的奧秘。
  • 淡水魚上市量繼續增加 主產區出魚情況暫時穩定
    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283 次 我要評論 到了十二月中旬,湖北湖南江蘇等淡水魚主產區養殖戶出魚量都呈現慢慢增加的態勢,尤其是草魚花鰱白鰱魚的出魚量相對強勢
  • 大湖養殖,花鰱如何增產增效?40個噸桶立在塘頭!
    草魚行情好的時候,並不在意花鰱的產量與效益,實際上在江西省精養池塘的花鰱產量能夠超過300斤以上的佔比不高,而花鰱產量低於300斤以下客戶非常普遍,甚至畝產不到150斤。而主養魚的行情低迷的時候,花鰱的行情一直還比較穩定,在5-6月份花鰱行情走高到6-6.5元/斤,因此在行情低迷的時候,花鰱的貢獻就突出了,其經濟收益高反而可以彌補虧損。
  • 黃鰭鯛+金鼓魚+鯧魚等五個品種大混養,養出好收成
    大家推薦的理由有三:產量高,病害少,出品的黃鰭鯛肉質細嫩。到底該基地有什麼養殖秘訣,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實地探訪了海鷗島石樓海鷗水產養殖基地。「我們養黃鰭鯛成功的關鍵是『黃鰭鯛+金鼓魚+鯧魚+鱸魚+鱅魚』這五種魚的混養模式。」養殖場負責人鄭先生一語道破黃鰭鯛高產的奧秘。
  • 2017年最後兩周淡水魚市場銷量明顯增加,部分主產區魚價微漲
    本周重慶市場淡水魚的銷量略有增加,市場淡水魚交易價格有漲有跌,其中白鰱價格穩定,3斤以上花鰱微跌兩毛錢,2.5斤以上草魚漲了五毛錢,5斤以上草魚銷量也增加了、報價6.4元/斤,小規格湘雲鯽魚下跌兩毛錢,江蘇鹽城等地的黃金鯽價格從前一陣子的四塊多漲到了5.3元/斤左右,流通商表示主要是因為最近一陣子江蘇一帶黃金鯽的到貨量開始減少,前兩三個月存塘量消耗的非常多。
  • 一水兩份收益!這樣「立體混養」的模式養蝦,值的我們借鑑!
    箱籠被一截一截地拉出水面,裡頭一隻只大個頭的大閘蟹橫七豎八爬得飛快。另一邊的漁網裡,足有兩三斤重的羅非魚活蹦亂跳,一網足有數斤重。近年來,乾塘鎮因為生產優質「坡地藕」而遠近聞名,坡地種藕與蓮藕加工產業已經頗具規模。
  • 「立體混養」獲成功!蓮藕田裡養蝦蟹,一水兩養增收益
    箱籠被一截一截地拉出水面,裡頭一隻只大個頭的大閘蟹橫七豎八爬得飛快。另一邊的漁網裡,足有兩三斤重的羅非魚活蹦亂跳,一網足有數斤重。近年來,乾塘鎮因為生產優質「坡地藕」而遠近聞名,坡地種藕與蓮藕加工產業已經頗具規模。
  • 半斤活鯽魚10元一斤 20斤花鰱10元一斤 淡水魚寒冷季搶佔海鮮市場
    天氣降溫,青島氣溫降至零下10度以下,菜市場實在沒有多少新鮮海鮮了,淡水河鮮不失時機的搶佔海鮮市場,一些鮮活的淡水魚進入菜市場,以其鮮活性進入吃貨視野。圖中一條重達20斤的花鰱的價格是10塊錢一斤,一條也得200塊錢。
  • 縮骨大頭: 成本相當 魚價比普通花鰱高一倍
    縮骨大頭: 成本相當 魚價比普通花鰱高一倍2016-03-07 21: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縮骨大頭又叫縮骨鱅、縮骨花鰱等,縮骨大頭並不是一個品種,而是鱅魚幼苗階段因生態環境突變而引起的生理突變,由於其脊椎骨後半部被壓縮,致使鱅魚不能正常地生長,變成畸形,表現在外形上就是縮骨大頭比我們常見的鱅魚身體短,整個魚體呈胖圓形,遊動時較為遲鈍。縮骨大頭外型畸形了,有些人覺得不美觀,那在養殖模式上又有什麼特殊要求呢?
  • 冰鮮海鮮和鮮活淡水魚 你選擇哪一個?淡水魚還有天然價格優勢
    在這寒冷季節裏海鮮市場鮮活的野生海鮮幾乎沒有了,冰鮮倒是不少,可惜口感還是有差異的,河鮮就在這個時候開始搶佔市場了,以其鮮活和廉價吸引了部分海鮮吃貨的眼光。圖中是兩條鮮活的野生鯉魚,每條都是3-4斤左右,上面那條肥厚的鯉魚據攤主講是鯉魚的一種品種,口感比下面普通鯉魚要好一些,價格都在8塊錢一斤,相比海鮮又是凸顯。
  • 混養烏頭魚 抓黃金時間
    深圳(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東莞(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等地的養殖戶,凡在海水魚塘中讓四各人魚和羅非魚搭配混養烏頭魚的
  • 三類淡水魚含有豐富的DHA,價格便宜營養還高,別再說你不知道
    三類淡水魚含有豐富的DHA,價格便宜營養還高同事曉琳這幾天特別苦惱,家裡的小寶寶已經快一周歲了,受到特殊時期的影響,現在海魚特別難買,不僅價格貴,很多還都是冷凍的,不夠新鮮。「都說海魚DHA含量高,對孩子智力發育好,現在想買卻買不到,只能幹著急,哎!」
  • 魚價講「出身」 同樣是花鰱但價格相差一倍多
    &nbsp&nbsp&nbsp&nbsp長江禁捕,市場上的淡水魚銷售如何?是否會影響市民吃魚?&nbsp&nbsp&nbsp&nbsp昨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對重慶市部分超市和農貿市場進行了走訪。
  • 日本核洩露致海水汙染 大湖股份淡水魚受青睞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洩漏,包括之前的英國石油墨西哥灣洩漏事件,使得人們對於海水養殖的擔憂增加,淡水養殖的優越性慢慢體現出來。」方正證券農林牧漁行業研究員陳光堯博士分析說。 他甚至大膽預測,日本核洩漏和英國石油洩漏對海洋的汙染,可能影響人們對海鮮產品的青睞,而轉向消費以大湖股份這樣以野生放養為代表的淡水魚類。
  •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2015-04-11 19:0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白鰱、花鰱魚種:目前華中地區的白鰱、花鰱養殖主要是在草魚池塘套養,放養模式最近幾年沒有大的變化。今年受苗種養殖面積下降和不利氣候的影響,產量略有下降。  三、不同品種成魚2015年行情預測  白鰱:預計白鰱加工產業2015年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化。
  • 氣溫高抬升淡水魚價格 降價或等到國慶後
    央廣網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韓曉 上海臺梁衛浩)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監測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開始,北京等地的淡水魚價格就開啟了一路小漲的走勢。以鯽魚為例,這兩天,鯽魚的價格已經賣到了每斤8塊多,比去年同期高出了17%。淡水魚價格為何高漲?這與炎熱天氣有關麼?進入夏季,淡水魚的銷售迎來了高峰期。
  • [每日農經]海蝦和淡水魚混養更賺錢(20140828)
    劉暢:哦,合著這個塘裡是混養的啊。哎,你看,可是我摸到的這隻蝦呀,這也不是河蝦,看起來像是一隻海蝦。可是這曹縣呢地處中原,離最近的海岸線至少也得幾百公裡吧,這裡怎麼會有海蝦呢?  劉暢不愧為是農業記者,她說的沒錯,確實是海蝦,就是巿場上常見的南美白對蝦,原產於南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上養殖產量高、養殖多三大優良蝦種之一。它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離水存活時間長等特點。
  • 淡水魚無法在海水裡存活,江河水流入海後,其淡水魚都去了哪裡?
    魚類有淡水魚和鹹水魚兩大體系之分。淡水魚都在江河湖泊中生活,鹹水魚則生活在海裡。為了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它們的器官進化出了不同的功能。除了一些可以同時生活在鹹淡水域的魚類外,由於滲透壓的作用,一般的淡水魚是無法在海水中存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