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過生日都講究儀式感,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連一個幾歲的孩子都知道過生日要提前策劃,或者提前和父母要求生日禮物,這種作風是堅決不可取的。
最近和好朋友小爽聊天聊起孩子在幼兒園過生日的事情,小爽和我講了去年他家孩子過生日的事情,讓她尷尬到不行。原來去年小爽兒子過生日她專門定了一個雙層蛋糕到幼兒園,目的就是怕學校的孩子太多,不夠吃。沒想到等孩子回到家問起蛋糕好吃麼,孩子卻說今天並沒有吃過蛋糕。
小爽聽到孩子這樣說,自認為是老師獨吞了,生氣的立即拿起手機給幼兒園的園長撥去了電話,要投訴老師,結果園長不僅沒有怪罪老師,還對小爽進行了一番教育。事實並不是小爽想的那樣,老師之所以沒有給孩子吃是因為當時是個炎熱的夏天蛋糕送到學校的時候,已經是孩子們午休的時間,老師只好把蛋糕凍到冰箱,但是那天冰箱裡的東西太多了,等可當孩子睡醒覺以後,發現蛋糕已經有點化了,阿姨吃了兩口感覺不太新鮮了,就不敢給孩子吃了,阿姨們吃了一些之後都全部丟了。
老師原本是想等明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和小爽說,可還沒等到明天,小爽就打去了投訴電話。最後小爽聽完園長的教育,自己內心很過意不去,連連和人家賠禮道歉,並且還說以後做事會多考慮考慮後果。
給孩子過生日,不主張過度的奢侈浪費,不建議搞特殊的儀式感
1、孩子容易出現攀比心理
家長給孩子買蛋糕過生日這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如果有更多的小夥伴來一起分享,那收到的祝福肯定也會越多。但家長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個幼兒園有很多個孩子,如果每個孩子過生日家長都送來一個蛋糕慶祝。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比誰家的蛋糕好看,誰家的蛋糕好吃。一旦孩子注意到這些細節的時候,攀比心理就會出現,慢慢的就不只限於比較蛋糕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2、蛋糕容易變質,吃壞身體,老師和家長不好交代
很多蛋糕都是用奶油或者是水果做成的,這種食材講究的是新鮮,保質期是很短的。家長給孩子送到幼兒園時如果不能及時地享用,那肯定就會變質。這種變質的東西給孩子們吃了,會出現很多不良反應,甚至會食物中毒。
到時候,家長一定會質疑幼兒園和老師的專業性。想來園長和老師肯定不想看到孩子們因食物的問題而導致身體受到傷害,也不想聽到家長們的責罵和埋怨。
3、在幼兒園過生日,要先徵求老師的意見
有些幼兒園可能並不方便讓孩子拿蛋糕到幼兒園裡過生日,考慮會一個孩子帶蛋糕到幼兒園,其他的孩子也會回家和家長要求,紛紛想效仿,或者是學校每天的生活安排時間很緊湊,沒有時間給孩子過生日,又或者是學校沒有相應的冰箱不方便存放等等。
這樣給孩子過生日更有意義
1、給孩子做「我從哪裡來的」教育的好機會
孩子小時候都會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有些媽媽會敷衍孩子,說是從垃圾堆撿到的,充話費送的等等不實的話。
可以在孩子生日時提前拿來繪本當是生日禮物 ,比如《寶寶的誕生》就是講孩子如何被孕育,如何出生的。而在生孩子這一天媽媽會經歷什麼?
2、做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
比如在生日這一天孩子立下一個規則:每天運動半小時。或者是生日這一天開始每個月給孩子100元的零用錢,開始鍛鍊孩子的財商,又或者是在生日這一天開始給孩子分床睡,說明孩子長大了,可以獨立自主的生活了。
3、讓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裡過
生日這天也可以孩子最大,父母可以給孩子組織一個小型的聚會,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的喜愛,讓大家來一起慶祝孩子在這一天來到這個世界。
用物質換來的滿足感會稍縱即逝,只是一時滿足孩子的虛榮心理而已,這才是世界上最廉價的東西。其實富養並不是特指用金錢和物質堆砌起來的,我們還是要傳承我們大中華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要攀比,不要給孩子搞所謂的儀式感。其實在孩子的心理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話題討論:作為父母的您,對於孩子過生日這件事情怎麼看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