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千古名人——「執政官」伯利克裡來說,高等妓女阿斯帕西婭實在是太有魅力了。
這個年齡比伯利克裡小兩倍的絕色佳人,是一位了不起的雄辯術教師、哲學家,連西方第一位道德哲學家蘇格拉底也常來找她切磋。
柏拉圖甚至說:阿斯帕西婭是蘇格拉底的老師,教他演說術。
西方哲學宗師、長相醜陋的蘇格拉底,常和其他政客名流一樣,帶著自己的妻子,來到歡樂之家,問道於阿斯帕西婭。
很多我們聽說過的知名人物,比如三大悲劇大師裡的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哲學家普羅塔哥拉、阿納克薩戈拉……都與阿斯帕西婭過從較密。
這到底是多麼攝人魂魄的女子啊!
阿斯帕西婭二十五六歲時就已經不用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招攬絡繹不絕的政經文化各界名流了。
她培養了一批弟子,開了個風月會所——「歡樂之家」,這裡每天門庭若市,連政客都來尋歡作樂,同時,向她尋求治國之道。
為了她,不惜頂著輿論壓力的執政者伯利克裡,毅然與妻子離婚,搬到阿斯帕西婭家裡,一直以夫妻名義,同居至死。
普魯塔克說,伯利克裡每天離開家和回來時,都要親吻「妻子」,這在當時風俗下,足顯出這位雄才大略者對阿斯帕西婭有著深深的愛。
城邦不認可他們的婚姻(因為阿斯帕西婭沒有雅典公民權)。本就因為頭型畸形,被喜劇家嘲笑「洋蔥頭」的伯利克裡,再次被譏諷。政敵們開始如下誹謗,意圖藉機把他拉下馬:
首先,攻擊自然哲學家阿斯帕西婭「瀆神」,讓她面臨被審判危險。
其次,伯利克裡的好友——著名的哲學家、天文學家阿納克薩戈拉也被批評不敬神。
第三,伯利克裡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的雕塑家菲迪亞斯被控貪汙(伯利克裡讓他雕塑神像)。伯利克裡也面臨被牽連(共謀貪汙)的風險。
【由於伯利克裡的頭是畸形,所以雕塑家菲迪亞斯給他雕的塑像,都是帶帽子的】
此時的伯利克裡,可能希望一場大事,比如一場戰爭,來轉移視線,避免民眾對他的起訴和罷黜。
大事來了。
據說,在距離雅典70公裡以外的另一個城邦(薩摩斯),另一個風月會所出了一個名妓,搶了歡樂之家的生意。阿斯帕西婭派人把她搶了過來,引發薩摩斯的不滿,戰爭可能由此而生。
伯利克裡堅決要武力對抗,導致薩摩斯尋找雅典的勁敵——斯巴達的幫忙。雅典和斯巴達各自聚攏了一批投靠者(屬邦)。
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此拉開序幕,上百個城邦牽扯進去,延續約30年。
戰爭前期,雅典處於優勢,但戰爭第二年,雅典發生瘟疫,人口大減。伯利克裡的兩個兒子都死於瘟疫。
他僅剩下與阿斯帕西婭所生的兒子,但卻不能合法繼承他的一切,因為伯利克裡為了對抗政敵客蒙,推出了一個政令:非雅典公民所生的子女,不能獲得雅典公民權,客蒙的兒子因此而被認定為私生子。
同樣,現在伯利克裡與(無雅典公民權的)阿斯帕西婭所生的兒子,也只能同等待遇。
伯利克裡在公民大會哀求,人民被他的真情打動了,為了感謝這個為城邦做出巨大貢獻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意了他的請求:他的兒子獲得了公民權,可以合法繼承他的財產。後來,他的兒子甚至獲得了雅典公職。
不幸的是,伯利克裡不久也死於瘟疫。他的兒子很快也被處死。
【如果不是瘟疫,如果不是伯利克裡也死於瘟疫,也許戰爭的結果不是雅典敗落。瘟疫源於伯利克裡一方面擴大了城邦領土,另一方面推進民主的結果:給大量平民以公民權。這兩個因素使得很多人密集居於雅典城,活動擁擠、空氣流通差...】
大將軍客蒙為雅典建立了巨大的功勳,為雅典擴大了較多領土(殖民地),但他是貴族政治的擁躉,而伯利克裡受阿斯帕西婭的政見影響,擁護民主政治。兩夫妻認為,民主政治才是符合人性、人道的歷史大趨勢。
在伯利克裡執政期間,雖然對外堅持霸權主義,不斷擴大殖民地、欺凌其他弱小鄰邦,但是對內,則擴大人民的福利,一生反對貴族專權。
伯利克裡死後,奇女子阿斯帕西婭沒有放棄民主政治的抱負,仍然希望在雅典擴大民眾利益。
令她欣慰的是,在伯利克裡的推動下,民主的雅典終於興起了反對貴族政治的浪潮。曾經卑劣的、被認為不適合擔任高管的平民,在從政時,也能獲得普通投票者的支持。
【阿斯帕西婭、伯利克裡、蘇格拉底三人坐而論道】
她選擇了另一個男人——呂西克勒斯。
雖然他是一個羊肉販子、說話還結巴,但阿斯帕西婭看到了他的雄心壯志、仁慈愛民之心,也看到他是可塑之才。
在阿斯帕西婭的教導、幫助下,這個羊肉販子居然草根逆襲,最終成為雅典的執政者,繼續推行伯利克裡(嚴格意義上也是阿斯帕西婭)的民主道路。
遺憾的是,呂西克勒斯第二年戰死了。
我們無法想像此時阿斯帕西婭的心情。
現在,歡樂之家已經崩毀,女主人被迫逃亡,遠走他鄉,不知所蹤。
沒有了靈魂伴侶的蘇格拉底悵然若失。
有人說,蘇格拉底自此變了心性,變成話癆,每天在街上遇到人,就逮住問個不停(尤其是不放過年輕人),喋喋不休地盤問天文、地理、人文……
他的雄辯口才,駁倒所有人,讓人感到無知、被羞辱,同時,大家感到他骨子裡原來是徹底的「不敬神」,簡直是毒害青年嘛!
這兩條罪名最終將他送入監獄、飲鴆而亡。
弔詭的是,蘇格拉底主張的政治,不是民主路線,而是哲學家為王。
【這本名作出自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的柯布裡克,很多奇葩人物,非常耐人尋味】
更遺憾的是,被詬病為「阿斯帕西婭唆使伯利克裡發動的伯羅奔尼撒戰爭」,耗時約30年,不僅將處於巔峰時期的雅典推入徹底的敗落,而且,即使斯巴達城邦最終獲勝,但整個希臘各城邦損耗過大,不復強大,完全失去了與波斯抗衡的可能性(要不是波斯內部不斷禍起蕭牆,希臘乃至整個南歐可能併入波斯版圖),整個西方歷史在此作為一個分水嶺,走向另一條道路。
馬其頓王國出人意料地快速崛起,亞歷山大大帝只用了十三年的時間,便統一了希臘全境,橫掃中東地區,甚至是後來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埃及全境,蕩平了波斯帝國。最後,亞歷山大大帝的大軍甚至是開到了印度河流域,此時除了古代中國以外,其餘三大文明古國已被亞歷山大收入囊中!
據統計,當時亞歷山大所徵服的地域面積,大致有500多萬平方公裡之多!但可惜天妒英才,公元前323年6月初,還不3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便在巴比倫病逝。不過,他的遠徵使得古希臘文明得到了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