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躲過多次物種滅絕,如今因為人類,它們將面臨滅絕!

2020-12-16 又帥的日常

在地球上進化4億年時間,如今正面臨滅絕,和人類有直接關係!

人類除了對宇宙之外的事情感興趣之外,對大海深處的生物極為感興趣,因為科技有限,大海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說起大海大家都會聯想到鯊魚,甚至有很多電影都和鯊魚題材有關,很多人非常害怕鯊魚會攻擊人類等等,然而近幾天科學家發布了一項新數據,或許在未來地球上再也不會出現鯊魚的身影了,為何海洋霸主會消失呢?

現代版活化石

鯊魚作為地球上古老生物之一,被稱之為現代版活化石,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化石大約在4億年前,也就是說4億年前地球上已經有鯊魚的身影,由此可以看出鯊魚是一種極為強大生物。這4億年中地球持續變化,甚至連恐龍也在這個過程中滅絕了,它們成功逃脫了地球上大災難,人類不得不佩服它們,它們和恐龍一樣,在海底中稱霸王,截止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已經有300多種鯊魚仍然存在。

看起來鯊魚似乎並沒有任何天敵可以制約它們,因為在這4億年中它們經歷了很多惡劣環境和多次物種滅絕,都能存活下來,事實上近幾年來鯊魚的數量一直持續減少,特別是近100年內,鯊魚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背後原因和人類有很大關係。

鯊魚為什麼會滅絕呢?

其實鯊魚滅絕和人類有主要關係,這幾年科技的進步讓人類大力發展工廠,工廠的出現後不斷向海洋中排放生活垃圾,這些生活垃圾不僅影響了鯊魚在海洋中的地位,影響了其他生物在海洋中的生存,所以不僅僅是鯊魚出現了功能性滅絕,其他生物一一消失,最近幾年海洋生態系統受到了嚴峻破壞,全都和人類有直接關係。

除了人類的活動行為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繁殖能力不強,地球上有很多經歷過物種滅絕的生物,它們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是因為它們的自身繁殖能力實在太強了,鯊魚和它們相比來說,成長周期極為緩慢,並且成活率非常低,這就導致它們加快滅絕。

一些地方很多居民對鯊魚感到恐懼,害怕鯊魚會對人類發起攻擊,於是開始對鯊魚進行大量捕殺,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海洋中多種鯊魚都出現了功能性滅絕,剩下的數量已經不能讓它們進行正常繁衍了,對此科學家才預言,或許再過幾十年的時間,鯊魚會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相關焦點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46億年的時間了,而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至今也已經走過30多億年的歷史,人類如今雖然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但是放眼整個地球的歷史,人類區區百萬年的時間真的是彈指一瞬間的事。
  • 在地球上活了4億年,鯊魚開始「功能性滅絕」,人類是幕後黑手
    ,未來地球上或許再也沒有鯊魚了,因為它們已經開始出現「功能性滅絕」。鯊魚是一種在地球上演化非常成功的生物,從4億多年前的志留紀至今,地球上發生了多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是非常慘烈的,至少會有70%的生物從地球上被徹底抹去,不過,鯊魚作為海洋中的「大塊頭」,它們每一次都成功躲過了,這是非常厲害的。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在地球上活了4億年,如今生物學家宣布:鯊魚開始「功能性滅絕」
    鯊魚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發現,最早在4.1億年之前,鯊魚就已經出現在地球的海洋之中,在漫長的時間裡,鯊魚經過了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一直到今天,仍然有300多個種類存活,不過,當人類崛起後,鯊魚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 滄龍和蛇頸龍都已經滅絕,為什麼鯊魚卻不滅絕?
    而經過對比,你會發現這其中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像恐龍那麼兇猛的動物,反倒沒能躲過災難,而在海洋領域中,一直充當中級獵食者的鯊魚,卻能夠衍生下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鯊魚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存在,存在的時間甚至比恐龍還要早,但是其在遠古時代的海洋中,卻只能充當獵食者的食物。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距離人類最近的恐龍大滅絕的原因至今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導致其它幾次滅絕的原因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說物種大滅絕一事聽上去非常可怕,但是仍然有很多生物存活了下來,尤其是海洋生物,當它們藉助了天然的屏障後,理應可以讓不少物種得以存活,然而發生在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的滅絕事件竟讓96%的海洋物種滅絕,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事件所產生的原因一直不明,令人意外的是《自然-地球科學》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曾指出
  • 遠古鯊魚意外躲過大滅絕
    科學家發現,一些小型鯊魚在遠古海洋中遨遊的時間比科學家原先預計的要長得多,它們一直存活到了1.2億年前。這表明,深海環境可能在「大滅絕」事件中為許多掠食者提供了庇護所。  大約2.5億年前,地球上有約90%的海洋生物物種消失,這一事件被稱為二疊紀與三疊紀滅絕事件。在地質年代的5次大型滅絕事件中,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因此又被稱為「大滅絕」。
  • ■ 第六次物種滅絕來臨?
    據預測,如果按現在每小時3個物種滅絕的速度,40多年後的2050年,地球上1/4到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
  • 根據ICU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已有31種物種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最新更新已宣布31種動植物物種滅絕。 ICUN星期四宣布,這一總數包括丟失的鯊魚,被列為極度瀕臨滅絕或可能已滅絕,最近一次記錄是在1934年。失落的鯊魚棲息地在南海(世界上最被開發的海洋地區之一)中,已經被廣泛捕魚了一個多世紀。
  • 混得最差的國寶:考拉麵臨功能性滅絕,已成瀕危物種,還有救嗎?
    考拉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大熊貓800萬年),但如今的地位確實已經遠遠不及大熊貓了。考拉有多珍貴考拉又名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現存最原始的物種之一。由於澳大利亞板塊的相對獨立性,考拉也因此成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4500萬年前,澳洲大陸脫離了南極板塊,開始向北漂移,氣候開始劇烈變化。
  • 世界上最大的蛙類,體長1米,卻被人類端上餐桌,如今面臨滅絕
    ,在非洲就有一種蛙類真的是顛覆了人類對於蛙類的認知,因為非洲的這種蛙類體型真的是超級巨大的,它被人們叫做非洲巨蛙。非洲巨蛙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蛙類,成體的它一般可以達到33釐米,但是如果將它的四肢全部拉伸開來的話,它的體長可以達到1米,光是想一想如此體型的非洲巨蛙都會覺得極為可怕,不過如此龐大的非洲巨蛙雖然讓人很是驚訝,但是它帶給人類的更多的是欣喜。
  • 物種滅絕,不只是地球生命的重新洗牌
    而地球氣溫不正常的波動都會導致一批又一批無法適應變化的物種走向衰亡。毫無疑問,如果要為物種滅絕造一座審判臺,人類將會成為「首席被告」,與此同時,一直與人類形影不離的的老鼠、松鼠、灰兔、寵物貓狗也要被送上審判臺,因為傳播疾病、「挖牆腳」、與其他動物爭奪食物資源、捕食其他生物,對自然閉合的生物鏈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非洲聖赫倫那島上的烏木就是因為遭到人類飼養的山羊的啃食瀕於滅絕。
  • 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有時由於氣候因素,有時由於人類的幹預,或由於自然悲劇,甚至由於無法解釋的原因,某些動物物種正面臨從我們的星球上消失的危險。這絕對是一個壞消息,尤其是當某個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是由於人類的錯誤行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迫使我們認真思考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所扮演的角色。這一次,V哥就要為你帶來: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 天生兇殘對人類卻溫順,巴基斯坦沙貓因受人類寵愛而滅絕
    12月2日消息,巴基斯坦沙貓對其他物種兇殘,卻對人類生性溫順,這成為它們的一大弱點,捕捉後進行人工飼養,更是十分溫和,因此過去在巴基斯坦一直就有人把沙貓當寵物進行飼養。到20世紀初,做為寵物飼養的巴基斯坦沙貓更是盛級一時,不過人工飼養條件下的沙貓不能繁殖,且極容易感染一種呼吸道疾病而死去。人們為了獲得沙貓必須到野外去捕捉,這給野外沙貓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 未來100年近20%大型海洋生物或將陸續滅絕!
    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它們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捕食較小的生物,通過排洩糞便和屍體食化過程向海洋生態系統傳輸營養物質,同時一些大型海洋生物會遠程遷徙,對於均衡海域生態系統發揮一定作用。通常海洋大型生物是指體重超過45公斤,它們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直接威脅。
  • 白喉秧雞已滅絕13萬年,如今現身海島,科學家:需警惕大規模滅絕
    地球上存在著非常多的生物,而所有的生物其實都面臨著生存考驗,這些考驗不僅僅來源生物本身之間的競爭,還來源於環境對於生物的影響,如果沒有辦法適應環境,那麼最後所面臨的其實就是滅絕,而地球其實也經歷過好幾次的生物大滅絕。
  • 二疊紀大滅絕發現新證據,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面臨著一樣的問題
    人類和二疊紀時期的生物,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是,它們已經滅絕,我們還有時間。現在的自然界裡,從數量和種類來看,昆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果不是體型限制了它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不是人類了,而是昆蟲。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這也意味著,從此刻開始,北白犀正在和人類說著再見。很快,世上再無北白犀。1973年出生的「蘇丹」,兩歲時在地處今天的南蘇丹的尚貝公園被捕獲,雖然離鄉背井,但也躲過被獵殺命運得以存活。「蘇丹」的整個生命期幾乎都是在圈養中度過,為防無孔不入的偷獵者,它的晚年生活在武裝警衛之下。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並且由於它們經常出入人類的住所,所以這些細菌就有可能會帶到我們的食物上。因此,蒼蠅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害蟲。雖然蒼蠅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害蟲,但是由於蒼蠅種類和數量眾多,尤其是還有一些蒼蠅是以植物為食的,所以它們能夠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因此,蒼蠅在生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有一些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但在2019年之前就永遠地消失了。在新的2020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