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葡萄酒圈也一樣,充斥著各種雞飛狗跳的狗血劇情,但也有許多感天動地的熱血追求。所以今天我們一邊看名莊的八卦,一邊感動於他們對葡萄酒的愛與堅持。
法國波爾多柏圖斯
波爾多酒王,不是大家都認識的「葡萄酒網紅」拉菲,而是與它隔河相望,在另一岸波美侯產區的帕圖斯,本名PETRUS。
很多年前,柏圖斯只是波美侯中上遊選手,哪兒輪得到它稱王。直到1925年,艾德蒙魯巴夫人(Madame Edmond Loubat)購得酒莊,利用自己的名流圈子,柏圖斯迎來自己的第一春。借用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訂婚和正式婚禮,魯巴夫人用自己高超的社交手段,把柏圖斯引入了英國上流社會。
夫人去世後,與她合作的莫意克(Moueix)家族慢慢接管了酒莊。20世紀60年代,莫意克家族將帕圖斯酒莊引入美國,帕圖斯受到了總統甘迺迪的青睞。一夜之間,柏圖斯受到美國上下的追捧。這是柏圖斯的第二春。
自此,柏圖斯坐穩了波爾多老大哥的第一把交椅。
柏圖斯產量低,平均年產量30,000瓶,不及拉菲的1/6,還沒有副牌。在不好的年份,這家酒莊就不釀酒了,比如1991年……
我們剛剛說到莫意克家族,幾十年前買下酒莊的人叫瓊,全名叫Jean-Pieree Moueix,現在的掌門人是他兒子克裡斯安,全名Christian Moeuix。
然後驚喜額是,大概很多人不知道柏圖斯的老闆娘是個華裔美女。老闆娘叫陳曉瑞,從小跟著父母去了美國。她祖父是中國駐德國大使,她外祖父的爺爺是清朝時的兩廣總督李翰章大學士,李翰章就是李鴻章的二哥,算起來老闆娘也是系出名門。兩個人在看畫展的時候認識,互相併不知道對方身份。我又相信愛情了!
法國勃艮第羅曼尼·康帝
勃艮第酒王,非羅曼尼康帝莫屬。羅曼尼康帝酒莊擁有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和拉塔希(La Tache)兩個特級園,在勃艮第眾多特級園也擁有土地,非常地主式豪氣。
這家酒莊生產的葡萄酒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沒有之一。
1760年原經營者債務纏身,於是出售酒莊。當時最赫赫有名的兩位競爭者,一位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親王路易弗朗索瓦德波旁 (Louis Francois de Bourbon),也被稱為康帝親王(Prince de Conti);另一位則是朝野影響力極大,法國國王寵愛的情婦龐巴杜(Mme de Pompadour)夫人。
左為康帝親王;右為龐巴杜夫人,當然最後康帝親王贏得了所有權,龐巴杜夫人從此不再喝勃艮第,轉身投入香檳的懷抱這是後話。中間經歷起起伏伏,總之到1942年,德維蘭家族和勒樺家族一前一後獲得了康帝酒莊的共同經營權。四十多年前,倆個家族派出了代表一起管理康帝,一個是奧貝爾德維蘭(現任莊主),另一個是拉露勒樺。
但是二人的經營理念大不相同,顯然現任莊主偏好穩紮穩打,尊重傳統的營銷模式。而勒樺老太太則很有想法,在釀酒和市場營銷上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於是他兩經常掐架,因為經營權的問題都告到法院去了…
一來二去,老太太也覺得煩,於是一拍大腿不幹了!然後,她從康帝出來創立了勒樺酒莊,賣得也不比康帝便宜,還很受歡迎……也是個厲害的老太太。
義大利西施佳雅
義大利現代酒王,當我們談到西施佳雅(Sassicaia)和聖圭託酒莊(Tenuta San Guido Estate)的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詞語不外乎創新、開拓。
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在當年不過是一個實驗性的項目,項目的領導者是義大利葡萄酒行業的先鋒人物——馬裡歐侯爵(Mario Incisa della Rocchetta)。
馬裡奧侯爵深以為所在產區波格利(Bolgheri)和波爾多相近,於是八十多年前他主導了這個項目。要選種子當然選最好的,於是侯爵腆著臉從朋友那裡引進了赤霞珠葡萄樹,這個朋友就是當時拉菲的莊主羅斯柴爾德男爵。
終於如願種下赤霞珠以後,前20多年的西施佳雅雖然沒有上市,但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回事。當地市場已經習慣了酒體輕淡的本地葡萄酒,因此對開始幾個年份的西施佳雅葡萄酒並不歡迎。到了20世紀70年代,1 968年酒款正式送上江湖,然後就開始衛冕武林盟主的地位。
在西施佳雅成就盛名的道路上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一是1978年的《品醇客》盲品大賽上,西施佳雅力壓33款來自世界各地的波爾多混釀葡萄酒,獲得勝利。二是在上世紀90年代,西施佳雅被提升為法定產區級葡萄酒(Bolgheri Sassicaia DOC),這對於一款一直被當做地區餐酒(IGT)的葡萄酒來說是偉大的勝利。(但我覺得酒莊沒有很care這個事)
最後你不知道的事,2005年,西施佳雅跟隨宇宙飛船進入了太空,成為第一款「上天」葡萄酒。
老酒王:關於義大利酒王說多兩句,傳統的義大利葡萄酒王,應該是碧安帝山迪酒莊Franco Biondi Santi。這款就很正兒八經的,用本地葡萄品種布魯奈羅(桑嬌維塞)釀造,大家應該也很熟悉。喜歡義大利傳統風格的酒友,可以點擊你可以擁有全宇宙,我只需擁有義大利,文中有提到更多的義大利葡萄酒知識文化。之前去義大利就常常驚嘆於義大利葡萄酒的性價比,比如這款拿到Decanter95分的義大利巴貝拉紅葡萄酒,只是入門的平價選手,隨便敞開錢包喝啊!
西班牙貝加西西里亞
西班牙的酒王跟義大利的名字有點像,叫貝加西西里亞,英文名字Vega Sicilia。從1864年開始,酒莊最初是叫「萊坎達酒莊」 (Bodegas de Lecanda),後來又更名為「埃雷羅酒莊」(Antonio Herrero),直到20世紀初期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的酒莊名。
但那時酒莊也只是某些年份酒不錯而已,遠不及酒王的地位。1982年,阿爾瓦雷斯(Alvarez)家族購得酒莊,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提升。他們的Unico年產約6萬瓶,以配額的形式分給客戶,這一手飢餓營銷玩得很6。
貝加西西里亞的成功,還是一個「政府允許我裝逼」的故事。酒莊所在的產區叫做杜羅河谷,這個產區的主打品種也是丹魄。對比裡奧哈的如日中天,杜羅河谷就像個十八線小明星,默默無聞了幾百年,好不容易在1982年升級為DO。
先前莊主除了丹魄,還折騰過很多國際品種。這讓制定酒法的政府好生為難,按照DO制度規定了杜羅河谷只能種丹魄的,這家酒莊的酒就連DO級別都評不上哈哈。最後相關部門寫多了一條法律,特批貝加西西里亞酒莊種其他品種一起釀酒。
酒莊最終借著丹魄和赤霞珠,釀出了西班牙的酒王。
美國作品壹號
作品一號的出現,離不開兩個創始人的努力,一個是來自法國木桐酒莊的老大,也就是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另一個叫羅伯特蒙大維,也就是美國蒙大維酒莊的創始人。
羅伯特蒙大維是個話題人物,他們家其實是開酒莊的,羅伯特是個獅子座型人格,揮金如土各種高調。他弟弟皮特是個金牛座型人格,低調節儉,兩人從小不合,碰面就是火星撞地球。
羅伯特釀酒超有天賦,老爸留下來的酒莊發展得蒸蒸日上,1965年還得到總統接見。羅伯特為此買了件貴到飛起的貂皮大衣送老婆,皮特再次指責哥哥奢侈虛榮。羅伯特心想我疼老婆怎麼了?一生氣給了弟弟一記耳光……家裡的老母親也公開支持小兒子,將羅伯特趕了出去。淨身出戶的羅伯特表示不服,和家人打了13年的官司......牛逼的人一般都會一直牛逼下去,所以後來羅伯特利用人脈資源,創建了自己的蒙大維酒莊。
後來遇到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那是1979年的一天,二人第一次合作釀酒,一拍即合,次年就一起建立了酒莊。1982年兩位大佬開始討論給共同的娃起名字,最終命名為 「OpusOne」,寓意生命的樂章。酒標就用裡兩個人的頭像,一個朝向東方,一個朝向西方。你們聽我這樣說,是不是也覺得這個事情gaygay的哈哈。
澳大利亞奔富葛蘭許
奔富葛蘭許來自澳洲鼎鼎有名的奔富酒莊,這款酒完全採用西拉釀製,喝起來卻不像同樣主打西拉的羅訥河谷葡萄酒,更像是頂級的波爾多。因為獨特的風格,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虜獲了所有人的心。
釀葛蘭許的這個人,叫做馬克思舒伯特,英文名叫Max Schubert。這個年輕人,15歲就到奔富做了一個馬夫。負責運酒,工作特別努力,奔富的經理就提拔他做了釀酒實驗室的助理。於是他一路上升為釀酒助理,公司還贊助他去讀了大學,主修釀酒。
二戰後Fino雪利酒流行起來,舒伯特因為要證明自己身為德國後裔對澳洲的愛,還去參了軍,後來感染了痢疾回來……奔富莊主去世後,夫人接管了酒莊。夫人酒莊很欣賞小夥子的天賦,又資助他去西班牙學釀酒。舒伯特從西班牙一路學到波爾多,然後深深為波爾多的風格著迷。
於是他一回來就開始用波爾多品種混釀西拉,發現不行。一來奔富的赤霞珠產量有限,二來法桶太貴了經不起他這樣折騰。舒伯特於是開始用西拉釀造葛蘭許,還嘗試了不同的橡木桶、不同的風格,特意珍藏了5年才裝瓶。
但是!上市以後大家竟然不喜歡,這酒賣不出去……
舒伯特一遍又一遍還在嘗試改進,卻收到了酒莊的書面通知,勒令他停止葛蘭許的釀造。不要再搞事情了,新任經理還說,舒伯特故意釀出這麼多賣不出去的葡萄酒,奔富的形象都一度受損。
然後舒伯特堅信葛蘭許風格一定會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新風尚。於是瞞著奔富總部的人,偷偷地繼續釀。幾年以後,這種風格終於以強大的陳年能力打動了市場,葛蘭許後來也被讚譽為澳大利亞酒王。
智利活靈魂
在作品一號的成功後,羅斯柴爾德男爵再接再勵,把主意打到了智利頭上。於是和智利最大的幹露酒莊一起,在1997年創建了活靈魂,算起來至今不過20年而已。
活靈魂取名一出法國喜劇《費加洛婚禮》,這齣劇因為莫扎特改寫為歌劇而出名,活靈魂就是來自主人公的名字,叫Almaviva。「Almaviva」意為「活靈魂」,在西班牙文中「alma」的字面意是「靈魂、生命」的意思,那麼合起來就翻譯成「活靈魂」。
活靈魂酒莊的酒標也很特別,酒標上的圓形圖案表示的是馬普徹人時代的地球和宇宙。這個標識出現在一種宗教典禮時所用的鼓上,表現了酒莊對智利歷史和文化的尊重。
智利葡萄酒歷史不長遠,但是近現代迅速崛起,大部分人對智利葡萄酒的認知還是大量、廉價的代名詞。近二十多年來,許多有想法的智利莊主,在「優質」方面下了苦功夫,才有了活靈魂、桑雅、查威客等等頂級酒款。
至於活靈魂為什麼奪得「酒王」稱號,我們就要看人家的背景了,一個是財大氣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一個是智利最大的幹露酒莊,這不就是「強龍」和「地頭蛇」的結合嘛……人家說是酒王就是吧!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德國伊貢·穆勒TBA
德國酒王是伊貢穆勒,本名Weingut Egon Muller Scharzhof,原本屬於修道院,最早還是羅馬人在這裡種葡萄釀酒。法國大革命後,教會和貴族的葡萄園被充公拍賣了。1797年讓-雅克科赫(Jean-Jacques Koch)趁機購得此酒莊。
這個人逝世後,酒莊被他7個孩子瓜分遺傳。其中,他的女兒伊莉莎白嫁給了費力克斯米勒(Felix Muller),夫妻二人在繼承原有土地的基礎上,額外購買了土地擴大酒莊。之後,酒莊便一直為米勒家族所有,至今傳承至第五代後人。
伊莉莎白的兒子伊貢米勒一世(Egon Muller I)很積極參加世界博覽會,比如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打好了基礎。二世去世得早,酒莊在其妻子和兩個女兒的管理下熬過了艱難的戰爭歲月。三世從英國念完書回家接管了酒莊,到1991年才正式把酒莊交給自己的兒子四世。經歷了五代人的堅持啊……
這家的酒當然用德國代表葡萄品種雷司令釀製,最貴的酒是逐粒精選葡萄乾(簡稱TBA)。這款酒只在最好的年份生產,產量僅有寥寥兩三百瓶。Wine-Searcher數據顯示,這款酒375ml平均稅前價格高達十萬元(98,449),是世上最昂貴的甜酒,沒有之一……
不知不覺碼了四千多字
我真的是一個蠻八卦的東籬先生
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分享
我能不能喝齊八大酒王就
.
.
.
.
.
靠你們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