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豪門望族多,從來也不缺「溏心風暴」式的恩怨,有公公與媳婦相爭、兄弟相爭、母子相爭等各種類型的案例,鷹君集團羅鷹石家族就是母子相爭的代表。
最近又有一件全城關注了好幾年的豪門爭產案宣判了。
鷹君集團已故創辦人羅鷹石遺孀羅杜莉君(人稱「羅老太」),2016年入稟控告管理羅氏家族信託的滙豐國際信託,惹起家族爭產風波。
「羅老太」羅杜莉君。
她質疑滙豐信託偏袒其三子羅嘉瑞,又多次不按其指示增持鷹君股份,以致不斷購入鷹君股份的羅嘉瑞威脅家族信託身為鷹君最大股東的地位及權益。
今年5月22日,香港高等法院駁回了羅鷹石遺孀羅杜莉君(以下稱「羅老太」)訴訟請求,並下令羅老太支付被告滙豐信託的訴訟費。至此,羅鷹石家族爭產案第一階段落幕。
羅鷹石家族發家史
鷹君集團已故的掌門人羅鷹石老先生在上世紀60年代創立鷹君集團,雄踞香港地產界一方;歷經風雨,2003年香港經濟復甦,旗艦地產項目朗豪坊建成,集團穩步發展。
羅鷹石和羅老太一共生養了6子3女,長子羅孔瑞、次子羅旭瑞、三子羅嘉瑞、四子羅康瑞、五子羅鷹瑞、幼子羅啟瑞,長女羅慧端、次女羅慧琦和三女羅鴻鏇。
羅氏家族六子三女皆為香港商界精英,除了自立門戶在上海做舊區改造生意而為自己掙得百億身家的羅康瑞外,還有香港富豪酒店主席羅旭瑞,以及鷹君如今的掌門人羅嘉瑞。
有「上海姑爺」之稱的瑞安集團創始人羅康瑞2008年迎娶「最美港姐」朱玲玲、並在當天於香港公證允諾共享財富而成為城中佳話。
其父羅鷹石深情重義,出生於1913年,幼時便往返於中泰之間,25歲帶著3萬多港元匯票來香港打拼,靠經營洋雜貨、布料貿易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他一生只有一個妻子——杜莉君。
1963年創立鷹君,「鷹君」這個名字正是取自其愛妻羅杜莉君的名字。
而讓這個家族一飛沖天的決定,當屬1972年香港股票市場突然開放之時,羅鷹石將鷹君公司的地產業務上市集資,並改名為鷹君地產,之後利用股票吸納社會大眾資本,用於開拓更大規模的房地產項目。
1977年,鷹君地產購入尖沙咀麼地道地皮,並建立第一間富豪酒店。次年,羅鷹石趁著地價低迷,購入灣仔鷹君中心的地皮。
同年5月,次子羅旭瑞協助父親,將企業名下的酒店業務組合成富豪酒店,之後將其分拆上市。
接著,他又通過發行新股,收購了小型地產上市公司永昌盛公司,並將其更名為百利保投資。
就這樣,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裡,羅氏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從一家擴大到了三家,家族財富也大幅度飆升。
這些舉措,讓其父親羅鷹石欣慰不已。
趕上香港地產發展的黃金時期,鷹君地產迅速發展成為香港大型地產發展商之一。其總部設在香港,旗下住宅、寫字樓、商場和酒店物業遍布亞洲、北美洲、澳紐區和歐洲。在全球還擁有一批豪華品牌酒店,如「朗庭」、「朗豪」、「逸東」等。
1989年,鷹君集團盈利達10億港元,創歷史最高記錄。
1991年鷹君集團市值35億港元,列入香港20大財團的第19位。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在鷹君羅氏家族連番急速擴張的背後,暗藏著巨大的危機。
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泡沫,二兒子專長大顯,在業內聲名大噪,深受羅鷹石看重,成為鷹君集團第二大熱門繼承人選,也為家族內爭埋下伏筆。
對於羅氏家族來說,剛剛擴張不久,又迎來了資本退潮,羅鷹石的長子羅孔瑞突然遭到香港廉政公署起訴,並由此被判入獄三年,羅鷹石宣布將長子列入「永不錄用的黑名單」,失去了接掌家族企業的機會。
為了擺脫債務,羅鷹石決定出售資產,卻遭到了次子羅旭瑞的堅決反對。
為了拉攏新的力量來對抗次子,從而在家族董事會上獲取支持,羅鷹石緊急召回遠在美國行醫的三子羅嘉瑞,改由他來應對家族財政危機。
羅旭瑞則離開鷹君集團自立門戶。
後來,政策好轉,鷹君地產開始起死回生,羅旭瑞孤注一擲的舉動,也得到了顯著回報。
七十歲的羅鷹石,他和妻子杜莉君一起,委託滙豐設立了家族信託基金。
這份信託的受益人,除了妻子杜莉君之外,還包括羅鷹石的五子一女。其中,次子羅旭瑞不在信託受益人的行列。
2006年,羅鷹石去世時,指定老三羅嘉瑞作為龐大的家族財產接班人。
但是到了2016年底時,羅老太在二子羅旭瑞和六子羅啟瑞等人的勸說下,對三子羅嘉瑞發動了爭產戰爭。
羅老太后來曾親口對媒體說過,「家族矛盾起源於三子羅嘉瑞在家庭會議上提出讓兒子羅俊謙加入董事會,但這一提議被其他兄弟姊妹以經驗不足為由反對。」
港媒對這場家族恩怨,形象地形容為「860億撼250億」。
今年5月22日,香港高等法院陳嘉信法官下達了正式的判決書,他駁回了羅老太的兩份申請,並下令羅老太需支付滙豐信託訴訟費。
香港高院的裁定對於維護香港信託業的信用聲譽提供了法律基礎,給香港的富豪家族吃了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