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家族與唐代最強藩鎮的恩怨

2020-12-16 騰訊網

一、羅紹威登上魏博軍節度使之位

公元898年,羅弘信逝世,時年62歲。其子羅紹威繼承魏博大位。這種父位子承的情況在割據藩鎮中雖時常發生,但是像魏博這樣成為定製確是很少見,陳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指出,唐代自安史亂後,「雖號稱一朝,實成為二國」,「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財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別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財政等與長安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其民間社會亦未深受漢族文化之影響,即不以長安、洛陽之周孔名教及科舉仕進為其安身立命之歸宿。」21(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三聯書店,2001年4月,137頁)可見魏博軍鎮的獨立程度,仿如一國。其實在羅弘信成為節度使時,其子羅紹威也被加封為節度副使、加左散騎常侍。

也就是說,羅紹威繼承羅弘信之位,朝廷早就安排好了。那麼是不是朝廷安排好了,魏博軍就要執行呢?顯然不是,魏博之前有朝廷任命的節度使韓簡,在一次對外兵敗後,當時的澶州刺史樂彥禎搶先佔領了魏州。魏博士兵支持他取代韓簡,韓簡也被部下所殺。唐僖宗認可樂彥禎為留後,同年稍遲的時候又任他為全權節度使。22(司馬光,《資治通鑑》卷255,中華書局,1956年)從韓簡和樂彥禎的登位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雖然都是朝廷任命,可是一旦魏博軍民不滿,還是會被推翻。羅紹威的繼位雖然和朝廷有關,但是更多的因素還是羅弘信在處理魏博軍關係時得到了軍民信任,所以羅弘信一死,羅紹威繼位也沒人反對。史籍對羅紹威的描述是「紹威好學工書,頗知屬文,聚書數萬卷,開館以延四方之士。」23(歐陽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中華書局,2000年1月,275頁)「(羅)紹威形貌魁偉,有英傑氣,工筆札,曉音律。性復精悍明敏,服膺儒術,明達吏理。好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致。」24(薛居正,《舊五代史·梁書十四·列傳四》,中華書局,2000年1月,127頁)與其父從小當兵相比,羅紹威算是喜歡舞文弄墨,這樣一種書生性格也讓羅紹威在日後處理與魏博軍關係時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讓日久難治的魏博牙軍因為羅紹威的計策而成為歷史。

二、羅紹威整治魏博軍

我們說魏博軍「年代浸遠,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其兇戾者,強賈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變易主帥,有同兒戲,自田氏已後,垂二百年。主帥廢置,出於其手,如史憲誠、何全皞、韓君雄、樂彥貞,皆為其所立。優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誅。」28(劉昫,《舊唐書·列傳一百三十一》,中華書局,2000年1月,3192頁),而羅紹威父親羅弘信之所以能夠得到牙軍擁護,是因為屈服於牙軍,符合了牙軍利益。反之牙軍本身就是一群職業僱傭兵,只要給足他們利益,他們就會聽從領導人擺布。年輕的羅紹威又是怎樣對待牙軍的呢?在親眼目睹牙軍的殘暴後,他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一邊繼續給牙軍福利,一邊又開始整頓軍務。他深知牙軍的本質,也明白只有控制甚至消除牙軍,自己的地位才能保住,才能延續羅氏家族的統治。而另外一件事,更是讓其堅定了剷除牙軍的信心。史籍記載「天祐二年七月十三日夜,牙軍裨校李公佺作亂,威僅以身免。公佺出奔滄州。自是愈懼,遣使求援於全忠,密謀破之。」29(劉昫,《舊唐書·列傳一百三十一》,中華書局,2000年1月,3192頁)也就是說,當時羅紹威統治還不是很穩固,如果以前羅紹威還只是疼恨牙軍殘暴的話,那這次李公佺叛亂差點要了羅紹威的命,卻是讓羅紹威下定決心除掉牙軍。

三、羅紹威剷除牙軍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牙軍的桀驁難制讓羅紹威採取了一些措施控制牙軍,但是牙軍依舊猖獗甚至叛亂,逼得羅紹威不得不除掉牙軍。羅紹威在魏博鎮內雖是統帥,但是卻無法有效的調動軍隊消除牙軍。這時他想到了曾經在自己繼位之初,幫助自己穩定政權抵禦幽州劉仁恭入侵的朱溫30,(歐陽修,《新五代史·卷一·梁本紀一》,中華書局,2000年1月,4頁)。自從朱溫幫忙之後,羅紹威對朱溫很是尊敬。《舊五代史》記載「(朱溫幫忙抵禦劉仁恭之後)自是紹威感太祖援助之恩,深加景附。紹威見唐祚衰凌,群雄交亂,太祖兵強天下,必知有禪代之志,故傾心附結,贊成其事,每慮牙軍變易,心不自安。31(薛居正,《舊五代史·梁書十四·列傳四》,中華書局,2000年1月,128頁)從這裡可以看出,羅紹威對朱溫的感激之情和歸附之心,但是卻害怕牙軍變亂。其實在李公佺叛亂之前,羅紹威已經派手下楊利言找了朱溫,欲借兵誅牙軍。朱溫當時正在攻打鳳翔所以沒有同意派兵,但是卻許諾日後會幫助羅紹威。所以,在李公佺叛亂之後,羅紹威更加害怕牙軍,堅定剷除之心後,決定再次派人向朱溫求兵滅牙軍。32(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六·兵考八》,中華書局,1986年)

既然剷除魏博牙軍的內在動因已經有了,那麼就來談談外部條件。朱溫為什麼會「無私」的幫助羅紹威呢?前文已經談到,在羅弘信時期本來魏博是希望保持中立,但是無奈當時戰亂紛飛,任何人任何軍事集團都不可能處於世外。而在幾次戰敗後,羅弘信算是徹底歸附了打著維護唐朝正統的朱溫集團了。這樣來看,羅弘信時期與朱溫關係就是盟友,再加上魏博軍所處之地十分重要,讓朱溫也格外重視同羅氏家族的關係。幫助羅紹威剷除牙軍不僅能讓他更忠心於自己,而且能削弱魏博軍的整體實力更好的控制魏博軍鎮,進而利用魏博牽制李克用集團及幽州劉仁恭集團。所以,對朱溫來說剷除牙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別忘了此刻還有一個勢力的存在,那就是唐王朝,雖然已經是半過夕陽的破落朝廷了,但是在當時還是有一定影響力,不然後邊怎麼會有李克用集團建立「後唐」尊其為正朔,就連朱溫稱帝前也是打著維護唐朝威嚴的旗號。那麼唐王朝在這場滅牙兵運動中又扮演著怎樣一個角色呢?張國剛先生認為唐朝藩鎮大致可分為四類,而在諸多藩鎮裡面,唯有河朔七鎮是完全不聽中央調遣,自立長官、截留賦稅、養蓄重兵,與唐政府分庭抗禮。33(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42頁)唐朝後期統治者們雖屢次決心削藩,然而無奈安史之亂後國力甚微,無力剷除藩鎮威脅。而這次羅紹威一心剷除牙軍,歸附朱溫,讓朝廷也很高興。至少在目前來說,朱溫還是尊奉朝廷的,歸附朱溫就相當於歸附朝廷。唐王朝可算名義上結束了魏博軍鎮的割據狀態,也難怪在羅紹威逝世時,唐哀帝會哭著說:「天不使我一海內,何奪忠臣之速也!」。34(薛居正,《舊五代史·卷五·太祖紀五》,中華書局,2000年1月,55頁)

各種因素條件都已經成熟,公元903年朱溫藉口到魏州弔唁自己死去的女兒(當時朱溫女兒安陽公主嫁給了羅紹威長子,結果英年早逝),與羅紹威裡應外合共同圍剿魏博牙軍,8000餘牙軍和家屬被殺害。魏博其他軍聞牙軍被殺,迅速叛亂,但是無奈魏博軍鎮精銳牙軍已經被全殲,魏博鎮內其他州軍也在半年內被朱溫平叛。至此延續二百餘年的牙兵之患被朱溫羅紹威根除,而魏博藩鎮的實力收到了嚴重削弱再也無力抵禦外部入侵,完全依附了朱溫集團。羅紹威剷除牙軍得以實現,也贏得了唐朝忠臣的稱號。但是卻沒能因此保住羅氏家族在魏博的統治權。

四、失去「利齒」的魏博軍

無論對於朝廷,還是對於羅紹威誅殺牙軍似乎都是利大於弊。朝廷因為牙軍被殺,間接收復了「河朔三鎮」之首魏博軍鎮,結束了200餘年的牙兵之患;羅紹威因為牙軍被殺,也剷除了威脅自己統治的勢力;朱溫也通過幫助羅紹威剷除牙兵而獲得了他的信任,並間接利用魏博軍牽制了自己最大的對手李克用集團。剷除牙軍表面上看著是皆大歡喜的事,但是卻讓魏博軍鎮從此陷入萬劫不復。

首先來看羅紹威的表情,在朱溫完全誅殺掉牙軍平叛了魏博各州軍隊之後,「自是紹威雖除其逼,然尋有自弱之悔。」((薛居正,《舊五代史·梁書十四·列傳四》,中華書局,2000年1月,128頁)顯然,羅紹威已經看出魏博軍鎮因為此事受到嚴重削弱。他自己只是想剷除牙軍維護自己的統治,卻沒想到殺掉牙軍之後魏博各州軍隊都奮起抵抗,結果卻讓朱溫一舉殲滅了大量魏博軍,使魏博軍從此一蹶不振。而恐怕令羅紹威更想不到的是,從此魏博軍鎮成了朱溫集團的「後勤部隊」。史籍記載「(殺牙軍後)不數月,復有浮陽之役,紹威飛挽饋運,自鄴至長蘆五百裡,疊跡重軌,不絕於路。又於魏州建元帥府署,沿道置亭候,供牲牢、酒備、軍幕、什器,上下數十萬人,一無闕者。」((薛居正,《舊五代史·梁書十四·列傳四》,中華書局,2000年1月,128頁)這番記載不僅表現出魏博軍鎮財力雄厚,更從另一方面體現魏博軍鎮已經完全淪為朱溫的物資供應基地,在日後的許多戰爭裡朱溫不是向魏博要兵,就是向魏博要物資,讓羅紹威苦不堪言。雖然疼恨,但無奈如今的魏博軍已經不是曾經那支能夠割據一方的英勇之師了。而「牙軍死,魏兵悉叛,紹威勢益孤,太祖(朱溫)乃欲奪其地,紹威始大悔。」

其次來看看朱溫,他當然是樂不可支,輕而易舉的得到了魏博軍鎮的控制權。他明白此刻的魏博軍已經是虎落平原任人宰割了。他也毫不客氣,把物產豐富的魏博軍鎮當成了自己的物資儲備庫。更重要的是,朱溫有了魏博之後,便有了篡代朝廷的一大資源,羅紹威也明白如今自己別無退路,只有一心向梁,不然自己的地位都難保。例如,朱溫篡代即位,建都洛陽,羅紹威取魏博良材建五鳳樓、朝元前殿,浮河而上,立之於京師。讓朱溫也十分感慨「吾聞蕭何守關中,為漢起未央宮,豈若紹威越千裡而為此,若神化然,功過蕭何遠矣!」。像這樣伐木為朱溫修宮殿,運輸糧食的事情多不勝數。史書還記載「先是,河朔三鎮司管鑰、備灑掃皆有閹人,紹威曰:「此類皆宮禁指使,豈人臣家所宜畜也。」因搜獲三十餘輩,盡以來獻,太祖(朱溫)嘉之」((薛居正,《舊五代史·梁書十四·列傳四》,中華書局,2000年1月,128頁),可見羅紹威為了討好朱溫硬是想盡了各種方法,從另一方面來講又體現出他內心的恐懼和對自己地位的保護欲。不知是知道羅紹威形成不了威脅,還是羅紹威傾心尊從感動了朱溫,朱溫竟然沒有趁勢奪去羅氏的魏博大位。

那麼被剝奪了牙軍的魏博軍此刻又是怎樣一番場景呢?來看看《新五代史》的記載「紹威自以魏久不用兵,願伐木安陽淇門為船,自河入洛,歲漕谷百萬石,以供京師。」((歐陽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二十七》,中華書局,2000年1月,275頁),魏博軍很久沒有參戰,居然要用上貢糧食的方式來為國家做貢獻。魏博軍的戰鬥力下降肯定是事實,再加上當時朱溫用兵都只會派自己信任或者親軍出徵,自然而然的魏博軍就被邊緣化。魏博軍鎮當時物產豐富和軍事位置重要才是朱溫所看重的。而對於朱溫來說誰當魏博首領似乎都一樣,只要服從自己便可以,所以在羅紹威去世時,朱溫還是任命了羅氏家族的人為魏博首領。因為這一方面能麻痺魏博軍民穩定魏博內部關係,而另一方面便於對魏博的控制。

在羅氏家族統治時期魏博軍鎮是由興盛到衰落的演變時期,是由割據一方到歸附中央的轉折時期。羅弘信因為歷史的幸運登上了魏博節度使之位,在中立政策無法實現之際選擇與朱溫結盟,這給魏博軍鎮帶來了生存空間,也避免被吞併的後果,但是其殺死李克用之子,斷送了魏博與李氏集團的最後一絲關係,也讓魏博今後在戰略選擇上少了很大的空間。而羅紹威擁有超過其父的知識和才學,卻沒有其父對魏博牙軍的忍耐能力。或許是年少繼位,或許是牙軍真的桀驁難制,羅紹威引狼入室的方式雖然剷除了牙軍威脅,卻給自己和魏博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魏博軍也一蹶不振,從此沒了那個能夠在河北與中央抗衡的割據政權,有的只是名義上歸附唐廷實際上成為朱溫「物資倉庫」的魏州博州。從此魏博軍鎮再也沒了以往的輝煌,到最後完全淪為小州小郡。

相關焦點

  • 羅氏家族與唐代最強藩鎮的恩怨
    這種父位子承的情況在割據藩鎮中雖時常發生,但是像魏博這樣成為定製確是很少見,陳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指出,唐代自安史亂後,「雖號稱一朝,實成為二國」,「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財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別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財政等與長安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其民間社會亦未深受漢族文化之影響,即不以長安、洛陽之周孔名教及科舉仕進為其安身立命之歸宿
  • 羅氏家族「溏心風暴」式豪門恩怨
    香江豪門望族多,從來也不缺「溏心風暴」式的恩怨,有公公與媳婦相爭、兄弟相爭、母子相爭等各種類型的案例,鷹君集團羅鷹石家族就是母子相爭的代表。最近又有一件全城關注了好幾年的豪門爭產案宣判了。鷹君集團已故創辦人羅鷹石遺孀羅杜莉君(人稱「羅老太」),2016年入稟控告管理羅氏家族信託的滙豐國際信託,惹起家族爭產風波。「羅老太」羅杜莉君。她質疑滙豐信託偏袒其三子羅嘉瑞,又多次不按其指示增持鷹君股份,以致不斷購入鷹君股份的羅嘉瑞威脅家族信託身為鷹君最大股東的地位及權益。
  • 羅氏家族「溏心風暴」式豪門恩怨
    香江豪門望族多,從來也不缺「溏心風暴」式的恩怨,有公公與媳婦相爭、兄弟相爭、母子相爭等各種類型的案例,鷹君集團羅鷹石家族就是母子相爭的代表。最近又有一件全城關注了好幾年的豪門爭產案宣判了。鷹君集團已故創辦人羅鷹石遺孀羅杜莉君(人稱「羅老太」),2016年入稟控告管理羅氏家族信託的滙豐國際信託,惹起家族爭產風波。「羅老太」羅杜莉君。她質疑滙豐信託偏袒其三子羅嘉瑞,又多次不按其指示增持鷹君股份,以致不斷購入鷹君股份的羅嘉瑞威脅家族信託身為鷹君最大股東的地位及權益。
  • 「最美港姐」朱玲玲再陷豪門恩怨,香港鷹君羅氏家族相煎太急
    「最美港姐」朱玲玲的新婆家,市值超過600億港元的香港鷹君集團背後的羅氏家族正上演著一場格外激烈的豪門「宮鬥劇」,母子反目、兄弟相煎,再次證明了現實遠比電視劇更精彩。不過,很難想像這場豪門爭鬥「大戲」真的能隨著羅家的家庭會議走向大團圓結局,畢竟羅氏兄弟的恩怨已經持續了數十年。鷹君創辦人羅鷹石﹙中﹚,次子羅旭瑞﹙左三﹚、三子羅嘉瑞﹙左﹚及四子羅康瑞。右一、右二及左二分別為長子 羅孔瑞、幼子羅啟瑞及長女羅慧瑞。
  • 「最美港姐」朱玲玲再陷豪門恩怨,香港鷹君羅氏家族相煎太急
    「最美港姐」朱玲玲的新婆家,市值超過600億港元的香港鷹君集團背後的羅氏家族正上演著一場格外激烈的豪門「宮鬥劇」,母子反目、兄弟相煎,再次證明了現實遠比電視劇更精彩。不過,很難想像這場豪門爭鬥「大戲」真的能隨著羅家的家庭會議走向大團圓結局,畢竟羅氏兄弟的恩怨已經持續了數十年。鷹君創辦人羅鷹石﹙中﹚,次子羅旭瑞﹙左三﹚、三子羅嘉瑞﹙左﹚及四子羅康瑞。右一、右二及左二分別為長子 羅孔瑞、幼子羅啟瑞及長女羅慧瑞。
  • 臨西現唐代藩鎮割據時期魏國墓志銘 墓主人康公武藝高強
    原標題:河北發現唐代藩鎮割據時期魏國墓志銘文化歷史研究人員日前在河北臨西縣萬莊村一農戶家中發現了一方唐代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的魏國墓志銘。雖經歷12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仍舊保存完好。當地文史專家認為,該墓志銘對於研究唐代中後期的藩鎮割據狀況和當時河北地域風情具有參考價值。
  • 湘潭羅氏家族:串起近代湖湘政治文化群英譜
    羅氏家族代表羅典雕像。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麗 攝影 方陽)在湘潭的名人世家裡,羅氏家族是其中一個不得不提的顯赫家族。這個在教育方面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家族,串起了近代湘人真正風光的百年。羅宏告訴我們,按照遺囑上留下的線索,他順藤摸瓜,進一步深入挖掘羅氏家族的故事,繼而發現父母羅氏和賀氏兩個家族分別是晚清嶽麓書院山長羅典和雲貴總督賀長齡的後裔。 據史料記載:明代洪武初年,大量江西人移民到湖南,羅氏先祖跟著這股移民潮遷到了當時的湘潭鼓磉洲。從第五代先祖羅瑤開始,羅氏家族開始顯望。 相關資料曾這樣描述羅氏家族:「五世羅瑤顯,湘中首富。
  • 湘潭羅氏家族:串起近代湖湘政治文化群英譜
    羅氏家族代表羅典雕像。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麗 攝影 方陽)在湘潭的名人世家裡,羅氏家族是其中一個不得不提的顯赫家族。這個在教育方面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家族,串起了近代湘人真正風光的百年。10月14日,我們聯繫上了湘潭羅氏第二十代傳人、廣州大學教授羅宏,請他為我們講述羅氏家族的歷史與輝煌。 重視教育 羅宏作為湘潭羅氏第二十代傳人,集教授、作家、評論家、電視策劃和知名編劇於一身。這些年來,羅宏一直致力於湘潭鼓磉洲羅氏家族史的研究。
  • 藩鎮體制——唐代中期戰爭的制度根源
    藩鎮,亦稱方鎮,《新唐書》曰:「夫所謂方鎮者,節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於邊將之屯防者」。一般來說,唐代節度使是一個「使職」,為唐代中後期的地方軍政長官,而藩鎮或方鎮則更傾向於意指節度使所控制的地域和武裝集團。
  • 香港羅氏家族成都遭遇黑社會械鬥
    12月29日下午,成都一夥手持槍械的人員在香港羅氏家族的富豪大酒店與現場施工人員發生激烈械鬥。打鬥持續了近20分鐘,直至警察趕到才被制止。事後警方逮捕了17名參與械鬥人員。據現場工人介紹,打人者均為當地黑社會成員。當天下午,香港羅氏家族位於成都市新都區的富豪大酒店施工現場突然出現近20個持械人員,與現場工人發生激烈械鬥。
  • 唐代藩鎮割據的亂象,和唐朝的粗略故事
    唐朝藩鎮割據有多亂? 這個問題足讓唐代開國皇帝李淵從他的皇穴裡滿血復活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本回合分解: 李淵:乃隴西李氏後人(實乃老子後代),隴西李氏乃秦朝就存在的武將軍人世家。
  • 鷹君羅氏家族掀爭產風暴
    文 | 陸璟縱觀香江,隔幾年都會上演豪門爭產,從新鴻基郭氏兄弟到龔如心家族, 一向低調的鷹君集團(041)掌控者羅氏家族亦在今年母親節上演「尋母記」,就此揭開家族爭產疑雲。已故鷹君集團創辦人羅鷹石的遺孀羅杜莉君(羅老太)去年底入稟法院要求撤換家族基金信託人滙豐國際信託,九名子女分為兩派,均以「孝順媽媽」之名隔空傳話,同根相煎,成為全港市民茶餘飯後的焦點。家族信託能守住勤苦打拼來的財富,卻管不住人心,這場家族之爭,會有真正的贏家嗎?惟有拭目以待。香港羅氏家族向來以低調、儒雅聞名,每周例行家庭聚會。
  • 合盛矽業擬定增25億,羅氏家族為何全數認購?
    結合羅氏家族過去在資本運作上的歷程,此次定增或許是不喜愛股權融資的羅氏家族,在公司出現較大財務壓力時的自救行為。5月19日,合盛矽業拋出融資計劃,擬向羅燚、羅燁棟發行不超過1.32億股,募資不超過2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羅燚、羅燁棟為合盛矽業實控人羅立國的子女。
  • 僕固懷恩:唐朝中興第3名將,因衝動拉開藩鎮割據序幕
    可悲的是,僕固懷恩一時衝動,為藩鎮割據拉開了序幕,葬送了盛唐時代,也害苦了自己。僕固懷恩,鐵勒人,唐朝著名將領。七七六年,唐玄宗胡作非為,逼迫哥舒翰率二十萬新兵出潼關與燕軍會師,結果潼關被攻破。沒有潼關,長安無法鎮守,唐玄宗只好一路逃往四川,途中強迫楊貴妃自殺。
  • 揭秘香港千萬綁架案羅氏家族背景資料:資產超十億元
    揭秘香港千萬綁架案羅氏家族背景資料:資產數以十億元計,羅氏針織因炒賣成衣配額發家  這不是電影!香港前晚揭發驚天綁架案。一幫劫匪上周六在西貢清水灣豪宅入室打劫,搶去200多萬元(港元,下同)財物。懷疑見財起心,隨後綁架屋內一名29歲女子,向其家人勒索逾4000萬巨款。
  • 不止藩鎮割據:學者共話中晚唐史的風景
    首師大歷史學院的張禕認為,藩鎮割據涉及割據和集權、文治和軍管兩個層面的問題,唐朝衰落未必是宋人的一種建構,從長時段看,是總體發展的趨勢,藩鎮可能是結束唐代動亂的新興力量。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夏炎肯定了張國剛等學者的學術貢獻,關於宋人藩鎮觀,他同意張禕的觀點,進一步指出宋人藩鎮觀主要是歐陽修的看法。
  • 瀘州敘永「羅氏家族」:上大學前 先來祠堂背家訓
    儀式每個準大學生發600元筆墨費已經連續舉辦了5年羅竹說的「成人禮」,事實上是「羅氏家族子女升大學歡送會」。住在敘永縣落卜鎮的羅敏考上成都一所大學,她沒能前來參加「歡送會」,但事後,羅先文等家族長輩得知她父親生病,家境困難,於是立即組織了一場家族內的捐款,並補發了600元的筆墨費。羅先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羅氏家族子女升大學歡送會」已經連續舉辦了5年,目前已經有32名學生參加了歡送活動。
  • 鷹君羅氏家族爆爭產疑雲 羅嘉瑞共持有超60%股權
    據香港明報報導,鷹君集團(0041)創辦人羅鷹石去世超過10年,家族遺產的分配一直未引起爭議,但近日有報導指,羅鷹石遺孀杜莉君去年底突然入稟法院,要求撤換家族基金信託人,或將引起一連串爭產風暴。羅鷹石遺孀入稟撤換信託人據聯交所資料,截至昨日,羅氏的家族信託持有鷹君33.48%股權,連同個人持股,羅嘉瑞合共持有60.48%,而杜莉君持有34.37%。鷹君集團則在今日下午於中環冠君大廈舉行股東大會,但議題與此事無關,主要為審閱去年財務報告與股息,及討論重選杜莉君與羅啟瑞等人為董事。鷹君昨天收市市值265億元。
  •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千年的皇帝,萬年的土司。土司的職位一向以血緣為紐帶世襲更替,但是不像中原王朝上百年就會發生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化,歷史上長達千年的土司家族就有數個,而動輒七八百年的也不在少數,所以「萬年土司」雖然是種誇張的說法,卻確實反應了我國歷史上土司家族傳續久遠的特點。而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地區的土司之中,尤其以貴州水西安氏土司家族,發跡的年代最早,歷史上還一度建立羅氏鬼國,最後成為貴州地區最重要的土司家族之一。
  • 春節新風丨五千人團年宴叫停 羅氏家族成員奔走幫困
    湖南日報2月15日訊(記者 王文隆)本報2月12日頭版報導了瀏陽市鎮頭鎮的羅姓村民本打算大年三十舉辦5000人的家族團年宴,被當地鎮村黨組織及時叫停並妥善引導的事件。今天是大年三十,記者到鎮頭鎮實地走訪發現,這場規模盛大的團年宴確實已經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