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綜藝節目慘沒落 哈韓國哈大陸漸成風潮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10年前,臺灣的綜藝節目還是大陸各大節目,爭相模仿的對象,曾幾何時,現在的臺灣綜藝節目,除了《康熙來了》還能保持收視率之外,已經沒有其他可以稱道的節目了,有點類似當年的香港電影,只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粗製濫造,結果最終只能大敗收場。

  反觀韓國綜藝節目,可說是不惜工本,製作費之龐大令人難以想像,以超人氣的《Running Man》為例,每集主持連嘉賓就有9到12人,每位主持至少有一位攝影師跟隨,還有額外的攝影師負責拍攝環境,以及搖控直升機拍攝。

  但最後剪輯出來的播放時間,卻只有90分鐘,換句話說,每位主持的平均鏡頭,其實只有10分鐘左右,為了爭取更多曝光率,主持之間便存在無形的競爭,各自必須竭盡所能搞笑搏出位,確保節目質量。

  看看這些韓國或大陸受歡迎的綜藝節目,如何用心製作,或許是臺灣綜藝節目,該好好反省檢討的時刻了。

  《Running Man》打遍全亞洲無敵手

  《Running man》是韓國SBS電視臺的周末娛樂節目,由韓國一線主持人劉在石,搭配6位固定班底:池石鎮、金鐘國、哈哈、Gary、李光洙、宋智孝演出,每集都會有至少一位以上的特別來賓,除了偶像團體之外,還有許多韓劇演員參與,讓觀眾看到演員們很少暴露、私下非常自然率真的一面。

  但不僅特別來賓,即使是固定班底,每個人的性格都做了特別的角色設定,譬如宋智孝和Gary是著名的「周一情侶」(節目在周一錄像),金鐘國則是幾乎不會落敗的「老虎」,至於池石鎮、李光洙和哈哈,則被設定是背叛的一方,經常鬧出許多笑話,增加節目可看性。

  每集節目的遊戲方式都不一樣,一開始是在韓國各地拍攝,後來甚至跑到大陸長城、香港、越南闖關,日前也到臺灣的六福村,卻只是拍攝一個遊戲小環節,排場之大可以想見。

  但這節目並不只是靠大成本而已,連攝影師都比其他節目累上好幾倍,每集都必須跟著主持或嘉賓,邊扛著超重攝影機,邊跑邊拍,完全被當苦力使用。而且有一陣子,《Running man》的收視率掉得很厲害,可是製作單位還是下重本,完全不縮編,一直在節目上做改變,直到最後「收復」收視率。

  不像臺灣的綜藝節目,只要收視率一下降,經常就是收編再收編,成本一再降低,最後只有最「經濟實惠」的談話性節目,可以存活比較久而已。

  《我們結婚了》讓偶像更受歡迎

  《我們結婚了》本來是韓國MBC製作的農曆新年特別節目,是以藝人「假想結婚」為賣點的實境綜藝節目,沒想到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與關注,最後成為固定在每周六晚上播放的節目。

  由於出演者大多來自當紅偶像團體,使得假想夫婦私底下,以及節目上的互動,備受媒體及觀眾注目,並同時達到宣傳效果。

  而觀眾也藉由藝人扮演的「假想夫婦」,觀察其在婚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節目並經常利用「任務」,增加夫妻倆的互動,呈現新婚生活的甜蜜或者摩擦。除此之外,節目也透過事後訪談,了解藝人當下的想法或感動,增添節目的真實與趣味性。

  此外,節目也激起觀眾對於藝人結婚生活的好奇,讓觀眾發現偶像不為人知的一面,相反的,藝人也可以透過節目,塑造出不同於以前的新形象。

  在收看的過程中,觀眾往往會漸漸喜歡上假想夫妻的演出,與他們自然互動所流露出來的情感,因此每次只要一有「新婚夫妻」,收視率反應常常會比較好,帶起大家的新鮮感。

  《花樣爺爺》感人又有趣

  《花樣爺爺》是韓國tvN電視臺的一文件背包旅行綜藝節目,由韓國著名老演員李順載、申久、樸根瀅、白一燮參演,這四個老人年紀加起來有200多歲,再搭配一個年輕挑夫、也是知名演員的李瑞鎮,組合而成。

  這是這些有著五十年演藝生涯的老演員們,頭一次出演旅遊綜藝節目,也是韓國有史以來,演員平均年齡高達74歲的高齡綜藝節目,可以想見,對年輕人來說都不簡單的背包旅行,對這些老演員是多大的挑戰。

  但累歸累,老爺爺們在節目中閒聊時的字字珠璣,卻感動所有觀眾,像是「當作最後一次旅行,要好好地玩」,或者「年輕時沒有錢出國遊玩,等到賺了錢卻也老了」,這些話聽完真的覺得要及時行樂,也不要覺得我現在還年輕就虛度光陰,真的每次出去玩都要當作是最後一次。

  《爸爸去哪兒》引爆旅遊熱潮

  《爸爸去哪兒》是大陸湖南衛視,從韓國MBC電視臺節目《爸爸 你去哪兒》,引進該節目版權並製作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

  原版本的節目形態,是讓五位明星父親與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莊,或條件惡劣的環境生存數日,或者過夜旅行體驗過程,而湖南衛視的版本,則增加了考驗明星帶孩子的能力,讓觀眾更重視親子間的交流與互動。

  自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並引發大陸對綜藝節目的再思考,有評論預測2014年的電視綜藝節目,音樂選秀將逐漸淡出屏幕,而「親子」「互動」型的綜藝節目,則會陸陸續續增加出現。

  而且該節目也促進了旅遊熱潮,每集節目到不同地點拍攝,就會讓該地瞬間爆紅,成為旅遊景點,據悉,有一回拍攝地點在牡丹江雪鄉,被媒體曝光後,當地旅行社馬上組織了「爸爸去哪兒雪鄉探班團」的旅行套餐,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我是歌手》賽果扣人心弦

  《我是歌手》也是大陸湖南衛視,從韓國MBC引進的大型歌唱真人秀節目。由7名知名歌手同臺競賽,每場由500名現場觀眾,決定歌手的名次,也因為觀眾投票結果的不確定性,讓這檔節目成為扣人心弦的謎題。

  與以往歌唱選秀節目不同,《我是歌手》參加的不是無名小輩,而是一批曾經發行過唱片的實力歌手,這些歌手同臺競技,壓力可想而知,所以,他們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狀態參與其中,無論是改歌編曲或現場演唱,都必須投入最大的熱情,這便是該節目好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以往的綜藝節目,即使現場有觀眾也常常被忽略,但《我是歌手》卻一反常態,把觀眾作為一個最大的看點,讓觀眾有參與感,反而更能引起電視機前觀眾的期待。

  《最美和聲》打動人心

  《最美和聲》是北京衛視,購買美國ABC電視臺《Duets》版權,而引進的一檔歌唱真人秀節目。

  節目中每一季都有四位導師,他們與《中國好聲音》類似之處在於,當導師喜歡那位選手,就可以按鈕,但那個按鈕是會伸出麥克風的,讓導師跟臺上歌手一起和音或合唱,不過當超過一位導師跟選手合唱時,就由選手決定導師和和音。

  該節目創造了一個全新形式,其關鍵詞是團隊,由明星和草根歌手組合成一個團隊,必須精誠合作,才能戰敗對手,這顛覆了以往參賽歌手是唯一主角的局面,此一創新模式,一推出便獲得好評。

  雖然說參賽選手的歌唱水平相當重要,足以影響節目成敗,但比這個更重要的,卻是要能打動人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最美和聲》集合了《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的優勢,兩者兼顧,透過質量和情感,俘虜越來越挑剔的觀眾心。

相關焦點

  • 臺灣綜藝節目的沒落,人禍還是天災,原因就在這裡
    臺灣綜藝節目以前是何其的強大,基本上大陸所有的年輕人都在看臺灣的綜藝節目,但是現在呢?還有多少人在關注臺灣的綜藝節目呢以前臺灣的綜藝節目是很多港臺藝人都爭先參加的,不過是宣傳電影、唱片、演唱會。第三、節目新穎,大膽創新,當時臺灣綜藝節目創新力度很大,新意層出不窮,是臺灣綜藝節目強大的一大元素
  • 《哈哈哈哈哈》綜藝節目馬上要上映了,陳赫說來這個節目草率了
    《哈哈哈哈哈》綜藝節目馬上要上映了,陳赫說來這個節目草率了由陳赫、鄧超、鹿晗三人參加的綜藝節目《哈哈哈哈哈》官宣了,只不過和其他節目官宣時,要告知觀眾上映日期不同,《哈哈哈哈哈》節目組在官宣海報上寫道:湊合著期待吧!顯得也是相當的佛系了。
  • 《哈哈哈哈哈》節目漸入佳境,臺鈴電動車再次打出「綜藝牌」
    作為節目官方指定電動車,臺鈴電動車繼今年接連贊助《奔跑吧》、《中國好聲音》之後,再度加碼爆款綜藝,攜手《哈哈哈哈哈》持續拉升品牌聲量,實現了網絡傳播勢能的爆炸式增長。   臺鈴與《哈哈哈哈哈》綜藝的契合度上,也擁有內在的共通點。
  • 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俊峰】大陸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日前在臺大舉辦的音樂節活動,遭到一些臺大學生和「臺獨」分子的鬧場。但與「獨派」的「仇中」情緒相比,島內民眾對大陸熱門綜藝節目的熱衷和支持更為明顯。
  • 臺媒:與大陸電視沒法比 臺灣綜藝節目問題出在哪裡
    寬帶盒子送上各國或地區精採的節目單,終於有了不一樣的選擇,但是這些新競爭者的加入,是更增加了本地內容創作者的經營困難,還是可以跳脫韓國綜藝的框架和巧婦無米的悲情呢?傳統電視收視人口逐年遞減、老化,但實際上很多節目,並未受到仍然留在電視機前觀眾的青睞。
  • 讓臺灣年輕人又愛又恨的大陸綜藝
    青衫溼    《中國有嘻哈》的爆紅不是一枝獨秀,是大陸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的一朵。正如張震嶽所說:「臺灣還沉浸在小清新、小確幸氛圍裡。」 年輕人早已對臺灣綜藝節目失去了期待,他們對新聞資訊的攝取轉向facebook,INS,對綜藝節目的需求也轉向了綜藝發達的韓國與同宗同文的大陸。
  • 東森涉嫌違法直播《我是歌手》 大陸節目在臺熱播引發爭議
    他們將會與授權的韓國MBC電視臺採取法律行動。東森新聞部總監孫嘉蕊說,因節目中有4位臺灣歌手參賽,是全臺觀眾關注的大事,「我們是站在服務觀眾的立場,才做特別報導。」對此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表示,大陸任何節目若整集要在臺播出,需經「陸委會」或「文化部」同意;他表示「NCC」的確接到民眾投訴,將調閱錄影帶審查是否為整集直播,再審視是否違法。部分臺灣觀眾質疑東森新聞臺直播整集節目的做法,如同免費幫大陸廠商做廣告。對此,「NCC」發言人虞孝成說:「接到投訴,但看來沒有太大問題。」
  • 韓國綜藝節目主持人稱牛郎織女是韓國神話故事
    最近幾年,韓流在國內算是帶起了一大波的風潮,不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歌曲、明星,都吸引了不少人成為了韓粉,實話實話,韓國在娛樂產業方面確實有著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但是獨有的那種所謂的民族自豪感也會屢屢鬧出笑話。
  • 韓國綜藝大神——羅PD的節目,快來pick一下啊!
    韓國綜藝大神——羅PD的節目,快來pick一下啊!話說小編看藝也有好多年了,從最初的《X-man》、《情書》、到《兩天一夜》,再到《runningman》這些節目基本都有追過,但要說最愛看的要數韓國綜藝大神——羅PD(羅英錫)的節目了,簡直就是每期必追,一看就停不下來啊!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韓綜大神——羅PD牛X轟轟的作品!
  • 大陸綜藝節目逆襲臺灣 電視人:錢多完勝點子多
    《我是歌手》的熱浪還沒有結束,隨後播出的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湖南衛視《中國最強音》又接連通過臺灣電視新聞滾動播出,掀起島內「大陸綜藝節目逆襲,臺灣綜藝節目怎麼辦」的「口水仗」。  臺灣電視節目因市場狹小、政策限制等原因,面臨空有創意領先卻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的難題。
  • 《哈哈哈哈哈—很高興遇到你》節目上線啦!實在是又心酸又好笑
    《哈哈哈哈哈》(全稱:哈哈哈哈哈—很高興遇到你)是愛奇藝、騰訊視頻出品的公路行進式戶外真人秀,由鄧超、陳赫、鹿晗擔任固定MC。節目由鄧超、陳赫、鹿晗三位MC組成的兄弟旅行團開啟一段由東到西、穿越中國的真實旅行。
  • 臺知名綜藝節目製作人:臺灣綜藝危在旦夕(圖)
    臺灣綜藝「疲倦」很無奈  僧多粥少 惡性循環  不論是《我猜猜猜》、《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這些響噹噹的欄目,還是吳宗憲、張菲、張小燕、陶子這些紅極一時的主持人,臺灣綜藝節目曾經是大陸綜藝節目學習的榜樣。但近年來,臺灣綜藝節目一年不如一年,風光不再。
  • 大陸千年一遇的天菜!這是歐陽娜娜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而是最近臺灣一檔名為「年代新聞」的節目中,歐陽娜娜被盛讚!說她對大陸來說是「千年一遇的天菜」(天生是某某的菜的意思)「她這樣的天菜,在大陸來講實在是,千年難得一遇,所以她大紅特紅。」5歲開始學鋼琴, 6歲拉大提琴,7歲以全臺第一的成績考入世紀少年交響樂團。2011年就是全臺灣大提琴比賽第一名。2013年考取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還是全額獎學金。
  • 《5哈》綜藝:鹿晗的錢,怎麼會在冰箱裡呢?
    最近追一個挺有趣的綜藝節目——《哈哈哈哈哈》,簡稱《5哈》,追這個節目最初原因,是因為「天霸動霸」組合而追的,為什麼呢?毫無疑問,陳赫和鄧超組合的「天霸動霸」,就是搞笑的代名詞啊。看了幾期下來,真的粉這個節目了,首先在這個節目裡陳赫和鄧超自帶笑點,很值得追,另外在節目安排方面,感覺是比較有「懸念」的,看了讓人猜不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陳赫一早起來就說:「昨晚沒睡好!」小陶虹就問:「為什麼呢?」
  • 臺媒稱赴臺自由行大陸遊客猛跌八成:「明年會很慘」
    原標題:臺媒稱赴臺自由行大陸遊客猛跌八成:「明年會很慘」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臺媒稱,大陸從8月1日起停辦來臺自由行的G籤,各省市大陸遊客團來臺限額也大致確定。最近幾天申辦入臺證的大陸遊客數目明顯下滑。
  • 臺媒稱赴臺自由行大陸遊客猛跌八成:"明年會很慘"
    蔡英文(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從8月1日起停辦來臺自由行的G籤,各省市大陸遊客團來臺限額也大致確定。最近幾天申辦入臺證的大陸遊客數目明顯下滑。據臺灣《旺報》8月21日報導,以8月20日為例,截至下午6時30分,大陸遊客團申請入臺證只有2398件,僅達過去同期的五成三,自由行更只剩下1013件,大跌八成。創開放大陸遊客來臺自由行八年來最大跌幅。
  • 臺媒稱《Running Man》將赴臺灣取景
    原標題:臺媒稱《Running Man》將赴臺灣取景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4日報導,韓國實境遊戲節目《Running Man》靠著驚險刺激的爭奪大戰,加上主持群獨樹一幟的搞笑風格,跑遍世界各地出外景創下超高收視率,所到之處更引起追星風潮,如今臺灣粉絲有福了
  • 內地演藝圈綜藝影視百花齊放,吳宗憲感嘆臺灣娛樂圈沒落:太狹隘
    綜藝方面也逐步有了《聲臨其境》、《幻樂之城》、《奇葩說》、《圓桌派》等節目,電影也有了像《流浪地球》、《哪吒》這樣的佳片,甚至動漫版《魔道祖師》也受到空前熱捧。無論電視綜藝還是電影動漫,最近幾年可以說都有代表作品出來。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關鍵詞:娛樂化;本土化改造;借鑑 一、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發展概述 (一)大陸:穩中求進 大陸於20世紀80年代引進綜藝節目,當時最具代表性也是唯一的綜藝節目是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2010年後,湧現出《我要上春晚》《夢想合唱團》及2013年廣受好評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多元化節目。 地方臺由湖南衛視最早推出綜藝節目,1997年的《快樂大本營》掀起了「快樂」熱潮,隨後北京衛視《歡樂總動員》、安徽衛視《超級大贏家》開啟綜藝娛樂路線。2004年作為綜藝發展史上的轉折,以《超級女聲》等節目進入選秀時代。
  • 臺藝人炮轟大陸綜藝:臺灣20年前就玩過 有夠難看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當天,臺灣的「綜藝大炮」徐乃麟在其主持的新綜藝記者會上,點名批評大陸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雖然外景不錯,但內容不佳;《極限挑戰》「有夠難看」。他說,韓國的綜藝《Running man》和大陸的許多綜藝節目都在玩臺灣20年前玩過的內容,大陸的綜藝就是靠錢砸,請來許多大牌,但節目內容並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