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俊峰】大陸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日前在臺大舉辦的音樂節活動,遭到一些臺大學生和「臺獨」分子的鬧場。但與「獨派」的「仇中」情緒相比,島內民眾對大陸熱門綜藝節目的熱衷和支持更為明顯。很多臺灣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第一時間收看大陸電視節目,有島內網友稱,兩岸綜藝節目兩相對比,高下立判,臺灣節目「潰敗到完全沒面子」。

高收視率

臺灣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節目,早年通過網絡傳送到大陸、香港,甚至全球華人,令臺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綜藝王國」。但近年來臺灣綜藝節目陷入低潮,大陸綜藝節目不斷「登島」,引發臺灣年輕一代熱捧。臺灣《旺報》24日報導稱,作為臺北與上海「雙城論壇」的文化交流品牌,大陸當紅的音樂真人秀《中國新歌聲》(原《中國好聲音》),2015年及2016年走遍臺灣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區,獲得臺灣民眾及年輕學子熱烈追捧,也讓大陸民眾通過活動直播及媒體報導,感受臺灣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今年活動舉辦前,臺灣的大學生紛紛在臉書上轉發消息,直呼「好想去!」

2013年,臺灣當局宣布開放大陸綜藝節目赴臺後,大陸綜藝節目就以旋風之勢迅速在島內形成氣候。當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播出《中國好聲音》,首播以0.88的好成績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0.77),收視排在第一位。隨後,八大電視臺、TVBS-G臺也相繼播出大陸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有著不錯的收視率。特別是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更是席捲臺灣。報導稱,《我是歌手》第一季總決賽那天,臺灣東森電視臺於當晚7時發出公告,告知觀眾該臺晚間10時的節目《關鍵時刻》將停播,原因是對《我是歌手》進行全程直播,有數據表明,當晚東森電視臺贏得了2.15%的高收視率——平均每分鐘有48萬名觀眾收看,比平時增長了近220%。還有臺灣媒體報導稱,隨著《爸爸去哪兒》親子節目在臺熱播,親子教育議題備受關注,節目中的明星親子檔互動,讓許多父母重新檢視自己的育兒方法,是現在難得兼具娛樂及教育意義的好節目。

「中時電子報」報導稱,2017年愛奇藝豪擲2億元人民幣打造的《中國有嘻哈》,目前為止已累計16.2億次的播放量,連續17天高居微博網絡綜藝節目排行冠軍。節目中一句「你有free style嗎」,更成為時下兩岸年輕人最夯的用語;連嘉義縣長張花冠為營銷梅山太平雲梯拍攝的影片中,也跟風用了「free style」的嘻哈梗。而臺灣藝人「西進」大陸投身綜藝節目,也提升了大陸綜藝節目在臺灣的熱度。2015年,由於有臺灣歌手黃麗玲的參與,湖南衛視開播的《我是歌手3》在臺灣的報紙、電視臺和網絡上引發不小關注,就連制播這一節目的大陸影音網站「芒果TV」也成為臺灣App下載排行榜的冠軍。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

大陸網絡綜藝節目中,由臺灣藝人蔡康永擔任主持的脫口秀節目《奇葩說》也在島內引起廣大關注。有島內媒體曾報導稱,最早像江吉雄這樣的製片人,後來是歐弟、蔡康永這樣的主持人,然後是小甜甜、寇乃馨、瑤瑤這樣的綜藝明星,逐漸進入到大陸綜藝界,很大程度上成為大陸綜藝節目發展壯大並「反哺」島內社會的重要因素。而越來越多的臺灣普通人參與到大陸綜藝節目,也成為島內民眾追捧的「另類原因」。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開播至今,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嘉賓參與。有人曾統計過,《非誠勿擾》上男嘉賓牽手成功率最高的地區排行榜,臺灣位居榜首。臺灣《聯合報》報導稱,《非誠勿擾》火到,每回節目播完的隔天,很多白領族都在辦公室「回放」一遍男女主人公的驚人語錄。

模仿大陸

早在臺灣放開大陸綜藝節目「登臺」前,2009年,有媒體披露,島內電視臺為了節省成本,大興「山寨」之風,對大陸綜藝節目全盤照搬,如2008年8月「中視」推出的《舞林大道》被發現模仿上海東方衛視的《舞林大賽》,在島內很紅的《超級星光大道》實際上是大陸《超級女聲》的翻版,2009年推出的「挑戰101」也被爆是模仿湖南衛視的節目。此外,諸如臺視的《百萬大歌星》源於浙江衛視一檔記歌詞的節目等等,在島內也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2014年6月,全球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曾發布調查顯示,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以歌唱比賽為首的大陸綜藝節目,在臺播出共計1208小時,高達近七成臺灣民眾看過,為播出頻道帶來較高收視。臺灣《工商時報》日前報導稱,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網綜節目制播數量達264個,大陸制播95個,高居全球第一。2017年大陸網綜更是百花齊放,包括今年夏天最火的《中國有嘻哈》《中國新歌聲》《極速前進》等都是島內討論聲量相當高的節目。據介紹,來臺的大陸綜藝節目以競賽綜藝為主,佔播出量的86%,其中絕大多數為歌唱比賽類,其次是信息綜藝節目。在競賽綜藝類中,參賽選手或決定選手去留的評審均可見臺灣知名歌手或製作人,也加深臺灣觀眾對該類節目的關聯性,拉抬收視。

哀鴻遍野

在大陸綜藝節目火遍兩岸的同時,曾經號稱「領先大陸20年」的臺灣綜藝卻步步衰退。2016年,大陸綜藝節目井噴,出現至少400檔綜藝節目,而臺灣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陸續停播了《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幾大超十年的老牌節目,整體綜藝狀況一片蕭條,哀鴻遍野。2015年,臺灣《中國時報》曾在報導中直截了當地做了一個對比,製作《我是歌手》的湖南衛視2013年盈利63.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臺灣所有電視臺一年收入的總和。收益豐厚,自然捨得製作投入。與大陸強大的資源配置相反,臺灣綜藝人仿佛回到作坊式製作模式,每集幾萬元的製作費用,最貴的《康熙來了》單集製作費也只有10萬元人民幣,而大陸綜藝節目製作費平均在150萬元人民幣,讓臺灣綜藝宛若「萬劫不復」。

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稱,大陸綜藝節目製作費越砸越多,總成本是臺灣的十幾倍,導致臺灣電視臺乾脆直接向大陸購買節目版權,「反而省時省力還更能賺錢」。如今島內年輕人只在網絡中觀看節目或影視劇,家中電視幾乎不打開,而臺灣綜藝節目仍以傳統電視臺作為載體,自然無法與大陸綜藝節目大行其道的網絡平臺對抗。

相關焦點

  • 臺知名綜藝節目製作人:臺灣綜藝危在旦夕(圖)
    臺灣綜藝「疲倦」很無奈  僧多粥少 惡性循環  不論是《我猜猜猜》、《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這些響噹噹的欄目,還是吳宗憲、張菲、張小燕、陶子這些紅極一時的主持人,臺灣綜藝節目曾經是大陸綜藝節目學習的榜樣。但近年來,臺灣綜藝節目一年不如一年,風光不再。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關鍵詞:娛樂化;本土化改造;借鑑 一、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發展概述 (一)大陸:穩中求進 大陸於20世紀80年代引進綜藝節目,當時最具代表性也是唯一的綜藝節目是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2010年後,湧現出《我要上春晚》《夢想合唱團》及2013年廣受好評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多元化節目。 地方臺由湖南衛視最早推出綜藝節目,1997年的《快樂大本營》掀起了「快樂」熱潮,隨後北京衛視《歡樂總動員》、安徽衛視《超級大贏家》開啟綜藝娛樂路線。2004年作為綜藝發展史上的轉折,以《超級女聲》等節目進入選秀時代。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 本土觀眾越來越買帳
    由於有臺灣歌手黃麗玲的參與,近日湖南衛視開播的《我是歌手3》在臺報紙、電視臺和網絡上引發不小關注,就連制播這一節目的大陸影音網站「芒果TV」,也成為臺灣App下載排行榜的冠軍。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2014年初記者在臺灣採訪期間,發現許多餐館裡正在反覆播放著《中國好聲音》,食客們也樂哈哈跟著看。回溯到2013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版權並播出了《中國好聲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視率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
  • 臺綜藝節目誤解大陸引熱議 網友:優越感是世界通用
    「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大陸產婦不坐月子」,這是出自臺灣新聞和綜藝節目的言論。11月2日,一則題為《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天涯論壇帖子引爆網絡,帖子內容為近年臺灣新聞及綜藝節目截圖,節目主持與嘉賓暢聊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對大陸的印象,高談闊論中充滿誤會和諷刺,網友看了截圖哭笑不得,驚呼「臺灣人是有多不了解大陸」,並反擊臺灣節目嘉賓為「井底之蛙」,「笑死了!真是池淺王八多,廟小妖風大!」該帖子點擊率也突破46萬。
  • 臺綜藝節目展示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臺灣綜藝節目中,主持人也經常會問臺灣居民一些關於大陸的常識問題,但這些臺灣人的回答會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網友特意搜集了諸多臺灣綜藝節目的片段,向讀者展示臺灣人心目中的大陸究竟為何物。1、大陸女孩看到月薪1000元的工作,笑得嘴巴都歪了。
  • 媒體懟「臺獨」砸大陸綜藝:有本事讓年輕人別看
    2013年,臺灣當局宣布開放大陸綜藝節目赴臺後,大陸綜藝節目就以旋風之勢迅速在島內形成氣候。當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播出《中國好聲音》,首播以0.88的好成績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0.77),收視排在第一位。隨後,八大電視臺、TVBS-G臺也相繼播出大陸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有著不錯的收視率。特別是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更是席捲臺灣。
  • 讓臺灣年輕人又愛又恨的大陸綜藝
    青衫溼    《中國有嘻哈》的爆紅不是一枝獨秀,是大陸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的一朵。正如張震嶽所說:「臺灣還沉浸在小清新、小確幸氛圍裡。」 年輕人早已對臺灣綜藝節目失去了期待,他們對新聞資訊的攝取轉向facebook,INS,對綜藝節目的需求也轉向了綜藝發達的韓國與同宗同文的大陸。
  • 臺藝人炮轟大陸綜藝:臺灣20年前就玩過 有夠難看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當天,臺灣的「綜藝大炮」徐乃麟在其主持的新綜藝記者會上,點名批評大陸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雖然外景不錯,但內容不佳;《極限挑戰》「有夠難看」。他說,韓國的綜藝《Running man》和大陸的許多綜藝節目都在玩臺灣20年前玩過的內容,大陸的綜藝就是靠錢砸,請來許多大牌,但節目內容並不怎麼樣。
  • 大陸綜藝節目逆襲臺灣 電視人:錢多完勝點子多
    《我是歌手》的熱浪還沒有結束,隨後播出的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湖南衛視《中國最強音》又接連通過臺灣電視新聞滾動播出,掀起島內「大陸綜藝節目逆襲,臺灣綜藝節目怎麼辦」的「口水仗」。  臺灣電視節目因市場狹小、政策限制等原因,面臨空有創意領先卻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的難題。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節目正在面向全球華人
    湖南衛視供圖中新網4月15日電 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以及現在的跳水節目,越來越多的臺灣觀眾被大陸的節目吸引過去,臺灣《旺報》13日刊載文章指出,因為網絡傳播科技的改變,透過網絡平臺,臺灣人正和全球華人同步收看大陸節目。全文摘編如下:春假尾聲,大陸兩大明星跳水節目陸續播出第一集。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PK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
  • 臺灣綜藝節目和香港綜藝節目哪一個更受大陸觀眾所喜好呢
    臺灣綜藝節目跟香港綜藝節目哪一個更受大陸觀眾所喜好其實看地區,但是總體來看的話,還是臺灣綜藝節目稍佔上風,當然啦,這邊的綜藝節目不包含政論性的節目,這一類的節目臺灣的只能是提供笑料,香港的才是實打實的臺灣綜藝節目為什麼能稍佔上風呢?
  • 臺灣綜藝節目稱大陸男對臺灣女有無限遐想 但高攀不上
    臺灣綜藝節目截圖原標題:獨家報導:大陸男對臺灣女有無限美好遐想?「哈哈哈哈,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臺灣的電視媒體這樣誤導民眾,有人相信嗎?記者就此進行了了解。 臺電子媒體諷:「偏見、可笑和愚昧」臺灣電子媒體東森新聞雲以《有錢人吃泡麵、真有馬勒戈壁……臺灣電視節目笑翻大陸網友》為題,對此消息進行了綜合報導,文中出現「大陸網友熱議著 灣灣 (臺灣人的暱稱)的偏見、可笑和愚昧」這樣的字眼。
  • 臺媒:臺綜藝節目慘沒落 哈韓國哈大陸漸成風潮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10年前,臺灣的綜藝節目還是大陸各大節目,爭相模仿的對象,曾幾何時,現在的臺灣綜藝節目,除了《康熙來了》還能保持收視率之外,已經沒有其他可以稱道的節目了,有點類似當年的香港電影,只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粗製濫造,結果最終只能大敗收場。
  • 九孔欲進軍大陸影視界 坦言臺灣綜藝節目走下坡
    首次來大陸拍片的臺灣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九孔坦言,因為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臺灣的綜藝節目受到不小的衝擊,他很期待在大陸多拍一些影視作品,並開玩笑稱希望好友任賢齊的公司能「收留」他,幫他接戲。  期待來大陸多接片   在臺灣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中善於模仿各界知名人物的九孔,這次在《瘋狂的賽車》中扮演一個有壞心、缺壞膽的反面角色,受到了不少觀摩影片媒體的好評。這部影片也被視為九孔進入大陸影視圈的「敲門磚」。對此,九孔坦言自己期待多來大陸拍攝影視劇,「如果有人願意找我去演,我很願意嘗試。」
  • 臺灣選秀節目《DD52》模仿《創造101》?臺灣綜藝的轉變
    超期待日後的錄製~今天的節目記者發表會很圓滿,開心」。據媒體報導,此次楊丞琳和潘帥合作的綜藝節目為《菱格世代DD52》,號稱臺灣史上最大的唱跳造星節目,將有50多位女孩子參與並進行選拔,是不是有點類似於前兩年內地的綜藝節目《創造101》。
  • 臺作家盛讚《朗讀者》:臺灣節目失去競爭力
    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科技顧問、專欄作家馮忠鵬的評論文章說,經過朋友介紹,看過幾個大陸電視臺所拍攝的節目,深深感到,臺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已經失去競爭力!由央視製作的《朗讀者》節目,引導觀眾去瀏覽許多中外名著,由主持人與來賓,包括不少臺籍演員,以親身經驗做解讀,那種震撼力,真是無以倫比。節目更讓人可以接觸到許多平日無暇閱讀的書本,讓人沾染到書卷氣,潛移默化一個人的思想與氣質。臺灣影視圈如果不積極提升演員素質,影視節目不再追求深度與廣度,恐怕很快就會被兩岸的觀眾淘汰。
  • 歐弟離開天天向上,反映出臺灣綜藝現狀,大陸進不去,本土守不住
    其實歐弟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離開的這個問題,探討下來一點營養價值都沒有,說白了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歐弟歷時四年以後提及《天天向上》反而從另一方面凸顯了一個問題:臺灣綜藝節目很不好混。如今的臺灣綜藝界有二個困難:大陸進不去,本土又守不住!
  • 藝人負面新聞多 星空衛視悄"斬"臺灣綜藝節目
    由胡瓜主持的綜藝節目《歡樂幸運星》正在星空衛視播放,節目會否因為胡瓜形象問題停播呢?星空表示暫時還要看節目的製作臺衛視中文臺的安排。在臺灣藝人頻傳吸毒、詐賭等負面新聞之後,內地電視臺似乎也動搖了對臺灣綜藝節目的信心,星空、華娛近期都主打自製綜藝節目,或者引進歐美娛樂節目來替代臺灣綜藝。
  •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娛樂綜藝節目,咱中國內地有那麼多個省級電視臺,每一個省級電視臺都會有很多的娛樂綜藝節目,所以咱中國人熟悉的內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也有很多,比如何炅汪涵,謝娜,大組,華少,等等。
  • 曹啟泰嘆臺灣綜藝節目製作費低:回不去了
    臺籍主持人曹啟泰最初在臺灣華視出道,到大陸發展後,已16年未在華視主持,22日與小禎出席關懷資深藝人的除夕特別節目《永遠的星星》記者會,象徵性的收了約10萬(新臺幣,下同)的紅包,感嘆現今臺灣製作費低,很難重回臺灣螢光幕。   但曹啟泰也表示,「有意義或能促進兩岸發展的節目,我還是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