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節目正在面向全球華人

2020-12-21 環球網

4月12日晚,歷經3個月的《我是歌手》落下帷幕,內地組合羽泉擊敗其他六位實力強勁的歌手,獲得「歌王」稱號。當晚的總決賽可謂是眾星雲集,除參賽的各位實力唱將外,周華健、黃貫中、等也紛紛現場獻唱。圖為林志炫版的《浮誇》別有風情。湖南衛視供圖

中新網4月15日電 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以及現在的跳水節目,越來越多的臺灣觀眾被大陸的節目吸引過去,臺灣《旺報》13日刊載文章指出,因為網絡傳播科技的改變,透過網絡平臺,臺灣人正和全球華人同步收看大陸節目。

全文摘編如下:

春假尾聲,大陸兩大明星跳水節目陸續播出第一集。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PK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從節目流暢度、節目氣氛、攝影機運動、配樂後制等來看,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可說是大獲全勝!

水立方的節目策劃完整,賽前練習的跟拍訪問,對比明星選手一躍而下的成果。從懼高到克服勇於一跳,就是最好的收視特效藥。用心剪輯出感人的練習畫面,絕對是引人入勝的關鍵。但我很喜歡星跳躍節目尾聲的訪問與回顧,這些屬於幕後花絮、選手心聲,才是吸引觀眾的賣點。

兩節目的跳水選手都有幾位搞笑咖,能為節目緊張的競賽感中,點綴些微搞笑功夫,用以緩和氣氛,是很巧妙的安排。水立方節目中,刻意強化藝人勇於挑戰自我,直接而明白!反觀星跳躍,為公益而跳的目的,似乎有點牽強,不過也是另一種節目安排的形式。

星跳躍的女主持人伊一,在相聲老師牛群跳水上岸後,激動地坐地訪問、擔心,似乎有些作假。當觀眾認為矯情不真的時候,就是轉動遙控器的時刻。而水立方的主持人則中規中矩,但也許因為節目形式太突出,以團體競賽拉高比賽強度,讓觀眾期待與緊張,主持人的角色就略顯不重要。

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以及現在的兩個跳水節目,大陸近年來陸續購買國外節目版權,利用贊助廠商的冠名贊助,從節目核心到製作經費,萬夫莫敵的氣勢,相對為電視臺帶來很高的收益,值得臺灣節目仿效。當然廣告相關法規有待鬆綁,才有機會讓廣告主願意花大錢投資。又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臺灣的綜藝節目到底還在暗地裡抄襲,或是比其它製作節目的人才更有創意?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在臺灣,因網絡傳播科技的改變,透過網絡平臺,我能夠觀看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的節目,節目製作的目標群眾儼然已是全球華人,我們正和全球華人同步收看。

現在大陸各個當紅節目的要角幾乎都可以看見臺灣藝人的身影,他們的一舉一動臺灣媒體都會大肆報導,也能牽動臺灣觀眾。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日子裡,臺灣藝人在大陸節目中的表現,絕對還能繼續成為新聞每天追逐的焦點、專題。

試著關心大陸火紅的電視節目,豐富自己的觀看經驗,從臺灣到大陸,甚至是全球華人。(李冠皇)

相關焦點

  • 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很多臺灣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第一時間收看大陸電視節目,有島內網友稱,兩岸綜藝節目兩相對比,高下立判,臺灣節目「潰敗到完全沒面子」。高收視率臺灣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節目,早年通過網絡傳送到大陸、香港,甚至全球華人,令臺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綜藝王國」。但近年來臺灣綜藝節目陷入低潮,大陸綜藝節目不斷「登島」,引發臺灣年輕一代熱捧。
  • 大陸節目屢屢走紅引臺灣反思 政客指責頻惹爭議
    臺灣沒有鼎盛的大眾小說創作團隊,沒辦法扮演內容產業火車頭的角色,恐怕才是臺灣沒有好作品可以源源不絕地推出的原因。  報導說,要希望能改善臺灣的影視產業環境,得先改善臺灣的出版環境。可遺憾的是,臺灣的出版業高度仰仗翻譯作品獲利,對於投資本土創作人才的興趣缺缺,能夠單靠寫作維生的人如鳳毛麟角,能寫之人又大多往獎金豐厚的文學獎鑽去,使得高雅創作領域人才濟濟,大眾文藝創作卻凋零稀落。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 本土觀眾越來越買帳
    很多臺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一渠道同步觀看了《我是歌手》的最新進展。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得2014年初記者在臺灣採訪期間,發現許多餐館裡正在反覆播放著《中國好聲音》,食客們也樂哈哈跟著看。回溯到2013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版權並播出了《中國好聲音》,首播就以上佳的收視率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
  • 大陸綜藝節目逆襲臺灣 電視人:錢多完勝點子多
    「臺灣以前做節目,也是模仿外國成品,那時還沒有引進版權的概念。現在大陸綜藝因為重金向外國購買版權,短時間內攝像、燈光等技術都快速提升。老外走了,技術留下了。有這麼大的市場和資金,良性循環下,可以訓練不少人才出來。這是一個好現象,對華人娛樂圈來說,我們都與有榮焉。」  曾製作《你猜》、《Wow!
  • 為看大陸電視劇 港臺人民學「翻牆」
    當來自臺灣的崔西在英國留學時初遇到來自中國大陸的室友時,她試圖與對方聊聊自己正在關注的電視劇。    不過,迎接她的是大陸朋友的一臉茫然與少許震驚:「你說的是那部芒果臺的自製電視劇?你們還看大陸電視劇?」    事實上,很多大陸電視節目在臺灣都頗受歡迎,以至於「安裝衛星天線收看大陸電視頻道是否違法」近日在臺灣成了一個話題。
  • 臺灣人喜歡大陸的電視劇電影嗎?
    我看過好幾檔臺灣的娛樂節目,臺灣人很喜歡大陸的節目,僅僅一部《甄嬛傳》在臺灣就播了十幾遍,還有人看。早些年,臺灣古裝劇再大陸很火,譬如《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包青天》等,但是最近一年,情況絕對反轉,大陸的電視劇在臺灣很火。
  • 大陸「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海外網中國形象傳播平臺,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島內政論節目又鬧笑話。綠媒5日一檔政論節目提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一事時,主持人聲稱「大陸人都以為中國第一個登月」,不知美國「阿波羅11號」的存在。主持人言論一出,被網友群嘲「井底之蛙」。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此外,浙江衛視《我愛記歌詞》和《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兒》,安徽衛視《非常靜距離》和《颶風行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推動了綜藝節目發展步伐。 總之,大陸綜藝發展速度較快,後期主要以引進外來節目並融入本土化特色為主,迎合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但從傳播效果看,大陸綜藝節目同質化現象明顯,缺乏創新;生命力長久的綜藝節目少;利用內容吸引觀眾的綜藝節目較少。
  • 臺灣節目常誤讀大陸 對岸同胞:別較真
    臺灣節目常誤讀大陸 言論讓人大跌眼鏡。  據新浪網消息 近日,一篇題為《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帖子引爆網絡,帖子中羅列了很多臺灣節目對大陸誤讀的截屏,比如節目嘉賓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沒有熱水器等,這樣的言論讓人大跌眼鏡。對此,新浪娛樂採訪了幾位經常往來大陸、臺灣兩地的臺灣同胞,他們的反應一致是:「跟這類節目認真,你就輸了。」
  •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娛樂綜藝節目,咱中國內地有那麼多個省級電視臺,每一個省級電視臺都會有很多的娛樂綜藝節目,所以咱中國人熟悉的內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也有很多,比如何炅汪涵,謝娜,大組,華少,等等。
  • 臺媒:大陸拍美食令人驚豔 臺灣節目應深入報導
    吃慣路邊攤的民眾,對食物是否新鮮、來源是否衛生、屬於何種地方口味等,似乎不十分在乎;多數隻要好吃、排隊的人多、價格大眾化,就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因此美食節目又似乎特別偏愛報導夜市或路邊攤的「美食」,因為觀眾比較不會雞蛋裡挑骨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就跟許多臺灣政論節目一樣,一窩蜂粗製濫造雷同的美食節目,幾乎泛濫成災。
  • 在臺灣想看大陸電視直播?配個C+路由器就好了
    在臺灣想看大陸電視直播?配個C+路由器就好了 來源:財訊網 • 2020-05-18 18:23:22       在臺灣朋友都知道,想看大陸的視頻和電影電視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 臺灣大學生最愛看的大陸節目前5名芒果臺佔兩名額(一)
    最受大陸觀眾喜愛的臺灣綜藝節目是什麼?相信許多人能脫口說出《康熙來了》、《我猜》、《綜藝大哥大》等多個節目名稱。那麼,你知道大陸哪些節目時最受臺灣觀眾歡迎的麼?本報訊 昨天和一個臺灣朋友聊MSN,聊到了臺灣綜藝節目在大陸如何如何火熱,然後朋友興趣大發,說他們其實也看大陸節目,而且最近正在做一個《大陸TV節目研究報告》,要諮詢我,因為他們調研還在進行中,我只能算是節選一部分結果給大家看看,不過真的太給力了,當時我就震驚了!
  • 臺綜藝節目展示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臺灣綜藝節目中,主持人也經常會問臺灣居民一些關於大陸的常識問題,但這些臺灣人的回答會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網友特意搜集了諸多臺灣綜藝節目的片段,向讀者展示臺灣人心目中的大陸究竟為何物。1、大陸女孩看到月薪1000元的工作,笑得嘴巴都歪了。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無論是雙方的會談,或是民間的交流,臺灣與大陸的交流在當時紛紛創下許多成績。雖然這群人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論及對岸家鄉仍舊是滿滿回憶,這不但是大時代下兩岸的無奈,也是我們明白早年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史料。 了解大陸的途徑相當多元,隨著兩岸之間的開放,加上科技、文化、影視的傳播,我們越來越能了解兩岸之間的差異與相似性,面對彼此的差異雙方需相互包容,但對於彼此的相似性,我們可以相互發揚光大。
  • 九孔欲進軍大陸影視界 坦言臺灣綜藝節目走下坡
    首次來大陸拍片的臺灣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九孔坦言,因為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臺灣的綜藝節目受到不小的衝擊,他很期待在大陸多拍一些影視作品,並開玩笑稱希望好友任賢齊的公司能「收留」他,幫他接戲。  期待來大陸多接片   在臺灣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中善於模仿各界知名人物的九孔,這次在《瘋狂的賽車》中扮演一個有壞心、缺壞膽的反面角色,受到了不少觀摩影片媒體的好評。這部影片也被視為九孔進入大陸影視圈的「敲門磚」。對此,九孔坦言自己期待多來大陸拍攝影視劇,「如果有人願意找我去演,我很願意嘗試。」
  • 臺灣這樣看大陸帖子真相:民眾確實對大陸有誤解
    「哈哈哈哈,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2日下午,天涯的娛樂八卦版版主「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在新浪微博發了這麼一條帖子,並連結了天涯網址。  記者點入「好玩的帖」,發現全是臺灣電視節目截圖,有「河南河北,是中國(大陸)最貧窮的城市」、「大陸有一個地方叫馬勒戈壁」等誇張言論,還有「大陸人看大S就像仙女」、「大陸男生高攀不上臺灣女生,但對我們都會有無限的、美好的遐想」等讓人啼笑皆非的話。  2天來,該微博已超過16萬人轉發,天涯帖子被點擊73萬多次。  臺灣人真是這樣看大陸人的嗎?
  • 大陸人看臺灣:從「大S嫁給大陸人」說起
    大S敬上」新華網消息,臺灣《旺報》今天在「大陸人看臺灣」欄目發表了文章《從大S嫁給大陸人說起》,文章如下:有好幾次,身邊的大陸朋友都問及我對大S嫁給大陸人的看法,言談之間,似乎很是興奮,我猜測這種高興透露出很強烈的信號:大陸人的自豪感開始膨脹。你想想看,一個曾經多麼知名的臺灣女明星,最後也不嫁給了一個大陸人嗎?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臺灣路人對大陸的誤解,連節目嘉賓都看不下去了
    【文/觀察者網 林西】大家都知道,臺灣對大陸一直充滿著各種誤解,但你永遠不知道這誤解能有多深。在3月16日播出的《WTO姐妹會》節目中,除了主持人和幾位嘉賓,還請了來自日本、澳洲、義大利、西班牙、美國、韓國、泰國和大陸的8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