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淺藍色的海水跟隨季風指引,馱著浪花奔騰,各類海鮮珍品恣意生長。這裡是北緯28°14',東經121°23',地理坐標上的名字叫玉環。
每年,驍勇的漁民在祈福平安後向大海進軍,慷慨的大自然予以他們富足的饋贈。沉甸甸的漁船回港,從深淺不同的海域帶來數百種海鮮。
隨著天氣轉涼,胃口也逐漸恢復了飽滿的戰鬥力。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裡,還有什麼比吃海鮮更過癮的事兒?!
在玉環,我們可以在這些地方大飽口福。
東沙漁村
東沙,偏居一隅的絕美村落。從漁村入口處到環海路終點,一路色彩鮮亮的牆繪漁民畫,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浮雕,懸掛民居外牆的漁網、浮漂、海螺盆栽盡入眼帘,濃鬱的「海」味撲面而來;活靈活現的漁民銅雕,熟悉親切的漁區生活場景,令人回味無窮。
東沙漁村的原住民大多是來自福建、惠安、東山一帶的漁民後裔,對海鮮品加工、儲存、烹飪和食用套路與規矩很多,手工特製的漁家點心融合古今,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東沙味道。
在這裡,碼頭到餐桌的距離是20米,漁船一靠岸,只需漁老大一聲吆喝,村民們就簇擁過去挑選第一撥最肥美的魚蝦蟹螺。
一定要嘗嘗望潮,經過酸菜燉煮的望潮,肉質醇香爽口,嚼勁十足。
水潺也是非嘗不可,如豆腐一般白嫩細軟,裹上麵粉油炸而成的水潺餅外脆內嫩,唇齒留香。
靈門漁港
長廊、船塢、漁港、海灘,海水親吻著礁石,兩隻海鳥繞著漁船頂上的紅旗飛,靈門村的一切都是靜謐而美好。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靈門人將海文化,吃出了新花樣。他們號稱「大海的搬運工」。海裡撈一船海鮮上來,直接進了鍋,芳香撲鼻。
靈門漁港,國家二級漁港。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這裡的海鮮大排檔遠近聞名,一筐筐剛打撈上岸的海鮮,還透著海水的鹹味就被搬上了餐桌。現點現烹,配一杯啤酒,爽就一個字。
這裡的蟹也是出名的,肥美的蟹被切成兩半,蟹肉和蟹膏分量足,色香味俱全。這梭子蟹的滋味,絕對讓你欲罷不能!
雞山島
雞山島位於玉環東面海洋中,西與坎門街道隔海相望,北與幹江鎮遙遙相對,看她橫亙在海面上若隱若現,還真有點像雞冠。
臨近披山漁場,島上漁業資源豐富,漁船一搜接著一搜出海打漁,往來不息。島民歷來以海洋捕撈為業,魚蝦多經幹曬或醃製銷往外埠,尤以蝦米聞名,因此有「蝦米之鄉」的美譽。
雞山是僅僅為了吃也值得一去的地方,海鮮之「鮮」美名在外,經常會有杭州、寧波那邊的人特意來島上吃。來了異鄉的客人,熱情的玉環人也會拽著他們一起往雞山跑,為的就是讓客人深深地記住這裡的鮮美滋味。
如果要用味道來形容雞山,我會說「鯗味」。不僅碼頭欄杆的一排排曬魚架上,鋪滿了正在晾曬的鰻魚,走在巷弄間,屋與屋的縫隙之間拉了許多繩子,晾曬著各種魚鯗,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鹿島
「浙江鼓浪嶼,台州夏威夷」。千萬年的自然演變,造就山上山灣盤繞,銀溪回谷的自然景觀,海蝕地貌形成的陡崖、洞穴奇觀達到20多處,處處雄偉瑰麗,變化多端,堪稱海山奇觀。
大鹿島漁家美食是玉環大鹿島景區持續深化打造的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已成為大鹿島「旅遊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玉環市特色美食的集聚地和代表地。
玉環本土特色小吃,海鮮年糕、敲魚面、魚丸、龍頭魚餅、魚皮餛飩、蝦餃、海蝦等味道醇厚,佐著濤聲用餐,浪漫柔美有情調。其中的海鮮大餐更是讓人難忘。
青蟹、蟶子、大蝦……整船整船活蹦亂跳的魚蝦被捕回來,梅童魚、佛手、望潮……各色海鮮美食歡聚一堂,吃著海鮮聽著歌,大快朵頤,逍遙快活。
入冬的玉環
滿眼的風光旖旎如畫
藏漁港之美,蘊海天之秀
似一曲穿越時空的交響樂
訴說與天、水、魚美好的暢想
時值海鮮當道
怎麼能不來玉環品嘗海鮮大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