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科全書:適應亞洲胃,奶酪在日本經歷了什麼?

2020-12-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BAI資本」(ID:BAI_VC),作者:鍾成,沃煊皓,36氪經授權發布。

濃縮的都是精華。

隨著兒童奶酪棒廣告在電梯屏幕裡不斷循環,我們不光領教了中國乳製品企業改編兒歌的魔性才能,也記住了「奶酪又被稱作奶黃金」的營銷金句。這也並非是商家的過分營銷,奶酪的確堪稱奶中的黃金。

正如當紅Vtuber菜菜子的好友潘長江老師所言:濃縮的都是精華。

作為液態奶高度濃縮後的產物,雄踞奶製品金字塔頂端的奶酪,無論從營養還是商業的角度來講,都無疑具有著極高的價值。

一般而言,10到12公斤鮮奶只能提煉1公斤奶酪,故而奶酪大幅濃縮了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大約是牛奶的10倍,鈣質也有牛奶的8倍之多。而且由於發酵中乳糖的分解,奶酪也可以被「乳糖不耐」者食用,可以說是老少鹹宜、歐亞通吃的「乳品之王」。

國人一向陌生的「奶酪」,目前正以兒童輔食和網紅食品靈魂配料的方式,逐漸走進中國人的食譜,成為中國奶製品市場的新寵。

由於譯音不同,奶酪又被稱作芝士或起司,三個名字其實指代的都是同一種奶製品(問答題:上圖卡路裡含量總共多少 ) | Unsplash @ Siamitan

根據中國農業部的統計數據,2018年包含奶酪在內的中國幹奶製品加工量增幅達到5.7%,高於液態奶增幅的4.4%。我國奶酪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也預計將長期保持在19%以上。

2019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2019-2028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報告》中,奶酪更是被看作中國未來奶製品消費的突破口。

往日裡低調的奶酪,就此逐漸叉起了腰。

注入靈魂!飲品上的芝士奶蓋,是當下中國奶酪消費的主要場景之一 | 果殼網

廣闊的發展前景,往往暗示著如今尚且薄弱的市場基底。

與世界各國相比,如今中國的人均奶酪消費量還處於一個非常低的程度:據《北京晚報》報導,2019年,中國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每人0.1千克,而在與中國飲食習慣類似的鄰國日本,這一數字則是每人2.32千克。

1966年,奶酪在日本的人均消費量也才0.27千克,看這家人吃多美 | nicovideo.jp

其實,如同當今在中國一樣,奶酪在日本也有過一段不被接受的歷史。從陌生的舶來品,到人見人愛的國民食品,過去50年間,奶酪在日本經歷了一場蛻變與「魔改」。

觀察奶酪在鄰國的崛起,我們或許可以從中預見未來中國奶酪市場的成長路徑。

01 蟄伏:陌生的外國食品

儘管奶酪類製品早在六世紀的日本就已經出現,然而說起現代意義上的奶酪製作,時間還要等到十九世紀後期。

1875年,美國人埃德文·潭恩(Edwin Dun,1848-1931)來到北海道,指導當地進行農牧業建設,作為特聘顧問的埃德文就此將西方的奶酪生產工藝引入日本。也就是在同一年,北海道七重勸業試驗場便生產出首塊日本國產天然奶酪,這成為了日本現代奶酪產業的開端。

把奶製品行業引入北海道的埃德文一家,沒有他,你們誰都吃不上「白い戀人」 | kai-hokkaido.com

1911年,瑞士人沃爾特·格博(Walter Gerber)首次將天然奶酪(Natural Cheese)攪碎加入添加劑,融化重塑後的新奶酪不僅口味可以調節,保質期也大幅延長。再制乾酪(Processed Cheese)的製作工藝就此誕生。

1916年,美國人詹姆斯·卡夫(James Kraft,1874-1953)為再制乾酪技術申請了專利保護,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也就此成為了首個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再制乾酪的公司。

雪印在1932年推出的奶酪產品 | cheesefesta.com

幾乎與歐美同步,再制乾酪的生產工藝也很快傳入了日本。

在1919年和1929年,明治制菓館山工場和北海道制酪組合聯合會,就分別開啟了自己的奶酪製造。他們的後身,明治乳業和雪印乳業,直到今日也仍是日本奶製品市場中數一數二的實力玩家。

經過百年發展,雪印乳業工廠和事業部如今已遍布日本全國 | meg-snow.com

然而異樣的風味以及酷似肥皂的包裝,都使得廣大日本消費者始終對這種外來食物退避三舍。日本的奶酪市場,長時間徘徊在低位。

在日本奶酪產業發展六十年後的1934年,日本當年的人均奶酪消費量不過0.002千克。奶酪產業的騰飛,還要等到30年後的另一個契機: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

02 起飛:從營養劑到國民飲食

自二十世紀50年代起,奶酪開始由罕有問津的怪味食品逐漸演變為時髦的表徵。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日本的奶酪市場迎來了飛速增長。

1960年代,日本奶酪市場,隨著日本經濟一同起飛 | 《奶酪:種類、選擇方法與食用方法》

為了讓世界各國的奧運健兒能在東京吃好喝好,由身到胃全面感受日本的經濟成就。東京奧組委特地從全國徵調了300位西餐廚師,用以應對奧運村的吃喝挑戰。

盛大的奧運村試餐會,幾乎也是一場面向日本全國的西餐推介會 | 日本帝國飯店

這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大受歡迎的法式肉排,奶酪的使用是料理的點睛之筆 | 日本帝國飯店

向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奧運健兒提供餐飲,對當時的日本而言有著不少的難度。為了能讓國際友人品嘗到地道的家鄉美食,時任帝國飯店總廚師長的村上信夫(1921-2005)率領奧運廚師團隊走訪了東京各個大使館,手把手地向使領館工作人員家屬請教西餐技法。

喜笑顏開的村上信夫廚師長與前來採訪的西方記者 | 株式會社JTB

奧運會籌備期間,大量使用奶酪的西餐技法經由廣播電視在日本傳播開來,奶酪借著奧運會的契機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性啟蒙。

東京奧運會開幕前的1963年,奶酪憑藉極高的營養價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隨後被納入了日本「學校給食」菜譜(1954年,日本政府通過《學校給食法》,規定全國中小學為學生義務提供營養午餐,費用由國家財政補貼),成為受國家補助的中小學午餐裡必不可少的靈魂食物。

東京奧運會也讓日本人領略了東西方選手的身體差異,為了改良國民體質,雪印乳業在1965年推出了「冠軍奶酪」,並於同年進入了「學校給食」菜譜 | snfoods.co.jp

奶酪乘著東京奧運會的東風在日本完成了啟蒙,然而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爆發,還要等到70年代西餐熱潮的到來。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讓日本人民領教了大量使用奶酪的西餐魅力,消費者對於奶酪積攢的好奇與市場潛力在隨後的70年代爆發了出來。

1970年代,大量平價的西餐連鎖品牌進入日本,人們得以擁有更多途徑消費正宗的西式奶酪。

大量使用奶酪的國際連鎖披薩店Shakey's 和必勝客在1973年進入日本,奶酪從此由豪華西餐廳的尊貴配料,轉變為搭配樣式豐富的平價美味 | prtimes.jp

早於必勝客兩年,麥當勞1971年就在銀座開出了在日一號店,正如新聞所說:日本飲食的新時代到來了!| ryutsuu.biz

二十世紀70至80年代,奶酪在日本還被主要視為餐飲型產品,集中在餐館和快餐店中消費。而到了二十世紀90年代,奶酪在日本又經歷了一次變化,日本主流消費者的奶酪購買場地由餐廳轉移到了商超,奶酪隨同「速食披薩」「速食意面」等方便食品一道,成為了尋常百姓家中的美味。

至2000年,日本商超渠道銷售的奶酪產品一度佔據奶製品總銷量的70%,約74%的日本消費者表示幾乎每個月都要吃一次奶酪。

在日本,奶酪真正成為了人見人愛的國民美食。

03 啟示:50年間,日本都對奶酪做了什麼?

日本奶酪消費量在50多年的時間裡增長超過20倍。獲得如今的市場成就,日本本土的奶製品企業究竟都做了什麼?

1963年日本政府將奶酪列入「學校給食」食譜,為一代中小學生培養起食用奶酪的習慣,隨著這代中小學生長大,日本在70年代迎來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奶酪消費者。

為了抓住這波消費者紅利,1973年,11家日本本地奶酪生產商聯合組建了「日本奶酪促進委員會」,開始有組織和計劃地在全國舉行奶酪推介活動。10多年間,由委員會組織的各項研討會和奶酪展銷會層出不窮。70年代,日本餐廳中各種含有奶酪菜品的推出,就有著委員會的一份功勞。

1992年,「奶酪促進委員會」和由24家奶酪進口貿易商發起的「日本進口奶酪促進協會」合作,開創了「日本奶酪日」,每年為期2天的促進活動自此成為了日本奶酪業界的盛事。截至2019年,「日本奶酪日」一連開辦了28屆,配套的系列商業宣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一代人日本人的奶酪消費意識。

「奶酪日」是日本奶酪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11月11日準時召開 | 2019 Cheese Festa

1994年,日本再度發起「農村奶酪普及」事業,讓奶酪走出城市,深入農村。

由於生產經驗所限,自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廠商就普遍選擇與國際大公司合作,在謀求穩定的供應合作關係外,也廣泛學習起配方和工藝上的知識。

1970年,日本奶製品企業森永就與卡夫率先建立起合作關係,此後明治與波頓,味之素與達能,均先後達成了戰略合作。長時間的合作交流,為此後日本奶製品企業的崛起完成了原始積累。

日本的奶製品企業與國際品牌很早就建立起合作 | 2017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品鑑論壇

由於較早與國際接軌,日本奶製品的國家標準就比中國高出許多。比如同樣是再制乾酪,美國國標要求乾酪含量大於51%,日本國標要求含量大於40%,而中國則僅要求大於15% | 《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再制乾酪》

經歷了多年積累,日本本土廠商在80年代逐漸完善了工藝並實現了擴展,日本奶酪市場也在此後由直接進口再制乾酪,逐漸轉變為進口天然奶酪,然後自行製作適應於本地需求的再制乾酪。

受日本「奶酪進口的關稅定額體系」影響,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日本已幾乎不再進口國外的再制乾酪,然而本土旺盛的再制乾酪需求,已經完全可以由日本本土企業滿足。

為了滿足不同時代日本消費者的需求,日本的奶製品企業也順應消費者的習慣,陸續推出了不同樣式的奶酪產品。

1970年代,西式奶酪蛋糕在日本風行,日本廠商順勢推出了適用於蛋糕烘焙的原料級奶酪產品,跟隨著西式蛋糕房和快餐店的流行,享受了一批消費升級的紅利。

1980年,日本奶酪產業的龍頭企業雪印乳業專門成立了產品研發中心,並根據日本人的口味喜好推出了「Sakeru Cheese」,這款口味溫和的奶酪可以用手撕著吃,一度成為了當時的明星產品。這也被認為是日本廠商不再對西方亦步亦趨,開始為本土消費者量身訂製產品的第一步。

1980年代開始銷售的雪印「手撕奶酪」,又解悶兒又解饞| meg-snow.com

90年代,由於日本家庭規模的減小與日本人早餐習慣的改變,日本奶酪廠商配合當時流行的吐司麵包,配套推出了一系列拉絲能力更強、融化更快的再制乾酪產品。1993年,天然奶酪取代再制乾酪,成為了日本奶酪消費中的重頭。日本奶酪廠商在穩守再制乾酪之餘,也開始重新重視天然奶酪的生產。

進入二十一世紀,日本的奶酪口味愈發呈現出了本土化、多元化的色彩,針對成年人研製的佐酒奶酪、零食奶酪層出不窮。

毛豆奶酪、火腿奶酪、明太子奶酪,啥玩意都有 | 2017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品鑑論壇

日本本土廠商憑藉敏銳的嗅覺,也總能分得其中最大的一杯羹。

從陌生的營養補劑,到流行的國民食品,奶酪市場的成熟在日本經歷了50年的時間。回看鄰國走過的歷程,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汲取不少經驗與鑑鏡。

然而在奶製品爭議不斷,奶酪製作工藝瓶頸亟待解決的當下,想要打造一個成熟的奶酪市場,中國奶製品企業無疑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張書義就認為,在國產奶酪工藝中,如何有效處理乳清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 中國經濟網

我們盼望看到令人自豪的國民級奶酪製品。

但在此之前,我們其實更加期待早日喝上平價且優質的國產液態奶。

本文參考:

  • 11月11日は「チーズの日」恵比壽でチーズの祭典へ,Tokyo Headline.com, 2019年11月11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19日。

  • 64年五輪、殺気立っていた選手村廚房 量も味も追求,日本経済新聞夕刊,2017年10月30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0日。

  • SN食品研究所沿革,SNF株式會社 SN食品研究所官網,瀏覽日期2020年7月17日。

  • 本間るみ子:《チーズ: 種類・選び方・おいしい食べ方》,保育社,1997年。

  • 石川博也:日本の食文化繁栄の礎を築いた1964年大會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選手村食堂運営での挑戦,TOKYOレガシー,2017年12月12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18日。

  • 學校給食の歴史,學校給食研究改善協會官網,瀏覽日期2020年7月20日。

  • Fooddaily每日食品網:奶酪創新:日本市場的啟示:如何永葆活力,每日食品網,2017年5月8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劉延東:在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政府網,2011年11月24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王敏傑:專訪「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董事長柴琇:打贏疫情攻堅戰,但堅持不打價格戰,《國際金融報》,2020年7月17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王營,李忠利:奶中黃金:中國人要學會吃奶酪,21世紀經濟報導,2019年6月6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吳曉薇:張書義:國內奶酪產業發展存在四大問題,中國經濟網,2019年5月28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新財富酷魚:未來是淡的,日本食品消費變遷史:生活越來越好,口味越來越淡,每日食品,2016年6月15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新浪財經:分論壇百姓如何參與北京經濟生活實錄,新浪財經,2006年8月22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楊濱: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啟動,《北京晚報》,2017年2月22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2018-2019年中國乳品行業大數據分析報告》,2019年,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妙可藍多2019年年度報告》,2020年4月29日,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再制奶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10年,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乾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10年,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組,2019年,瀏覽日期2020年7月21日。

相關焦點

  • 狗狗喝奶沒問題,但吃奶酪呢?給狗狗們餵奶酪需要注意什麼?
    奶酪是一種深受大家喜愛的食品,很多人的家裡都備有奶酪。但是狗可以吃奶酪嗎?奶酪是由動物的奶製成的乳製品,通常是用牛奶,有時則是山羊或綿羊的奶。由於牛奶蛋白的凝結和牛奶中脂肪的含量不同,使得奶酪擁有各種不同的質地和味道。國際乳製品協會的說法是,據說奶酪是由4000年前的一位阿拉伯的商人意外發明的。他把牛奶裝在羊胃做成的袋子裡,帶著他穿越沙漠。
  • 你的「奶酪」是什麼?
    他們每天都早起去找尋奶酪,直到一天,他們四人同時找到了一個有著數也數不完的奶酪房間,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從此之後,他們每天都會來這間房間吃奶酪。如果這樣,我們就犯了很大的錯誤,其實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奶酪,擔心離開房間後,就什麼也沒有,其實在新的崗位或者部門,我們適應變化,很有可能發掘出更大的奶酪,就像「唧唧」一樣,接受變化,並且迅速適應變化。
  • 小小奶酪棒,撬動奶酪千億市場需求
    奶酪棒的快速放量正在加速我國乳製品的消費升級,驅動奶酪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外資品牌憑藉原材料乾酪和產品先發優勢,目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龍頭百吉福的市佔率達22.7%(其中奶酪棒單品的市佔率超50%)。由於奶酪屬於舶來品,國內消費者初期不適應海外主流的天然奶酪,而更偏好於口感柔和、味道多樣化的再制奶酪。
  • 什麼?我們竟然誇一塊奶酪你很棒棒?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時說:「一個為世界提供300種以上奶酪的國家是不應該滅亡的。」法國戴高樂總統的看法則是:「要統治一個擁有600種奶酪的國家,是很困難的。」這兩位大兄弟為啥這樣說呢?因為在西方,奶酪是全民食物,無論男女老少,很多都是「沒奶酪就活不了的人」。
  • 奶油奶酪是「非熟成」芝士,那白奶酪是什麼?
    不用懷疑,芝士就是奶酪,是甜品中經常使用的素材。酸、甜、鹹、香,不同的芝士有著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據傳說,最早是阿拉伯商人在穿越沙漠時攜帶了用羊胃製作的口袋來盛裝牛奶,結果途中牛奶就凝固成塊了,商人不捨得丟棄,小心翼翼的嘗了一塊,發現非常美味,於是就記錄了下來。其實這是羊胃中含有粗製凝乳酶,才令牛奶產生了這樣神奇的變化。
  • 借鑑日本百年奶酪品牌,本土奶酪零售市場如何取得新突破?
    對標日本,國內奶酪市場千億可期,亟待本土品牌崛起復盤日本奶酪行業百年發展歷程,國內奶酪市場千億可期日本與國內飲食結構相似,在乳製品行業發展的進程中亦存在由液態奶到奶酪的消費升級過程,因而對國內奶酪行業的未來發展具備很好的借鑑意義。
  • 美媒稱讚越南大叻生產的奶酪是亞洲最好吃的奶酪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出報導,備受國內外遊客歡迎的林同省大叻市又因生產出奶酪是亞洲最好吃的奶酪之一而聞名遐邇。   1900年代初期,林同省大叻市是法國人佔領越南期間的夏季避暑勝地。 此地受歡迎到獲得綽號「小巴黎」的程度。該地區建築裝飾藝術風格,以及美食都受到法國的影響。
  • 恆天然全新價值1.4億美元的奶酪工廠投產 全球供應斯坦霍普奶酪
    澳大利亞斯坦霍普2017年8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代表恆天然最先進水準的澳大利亞斯坦霍普 (Stanhope) 奶酪工廠正式投產,標誌著該工廠在經歷了兩年半之前的火災後,全面回歸生產。
  • 令亞洲人難以適應
    歐洲節奏如此之慢,令亞洲人難以適應。因為慢,所以懶……下午16:55抵達機場。我想,時間還早,況且俄羅斯白天長,可以入境之後隨處逛逛,然後再到酒店辦入住手續。這個好久究竟有多少分鐘,咱們中國人幾乎無法準確判斷,因為在國內從來不會有這樣長時間的耐心等待,這種經歷大家都未曾有過。有很多中國人。大家習慣了在國內接受高效服務,所以會時不時抱怨:太慢了,真太慢了……雖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但是跟國內隨便哪個機場的擁擠程度相比,這裡都是小巫見大巫。
  • 胃不好吃什麼可以養胃 胃不好怎麼辦
    很多人由於平時的飲食不規律,導致胃部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問題,那麼胃不好吃什麼可以養胃呢?怎麼知道自己的胃不好呢,胃不好有哪些症狀?在日常的飲食中胃不好什麼不能吃?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胃不好吃什麼可以養胃木瓜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於分解並加快蛋白質吸收,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主張空腹食用。
  • 吉士汀奶酪逆風翻盤的背後,究竟做對了什麼?
    近年來,中國乳品消費正在快速步入奶酪時代,而中國奶酪市場卻長期由進口奶酪品牌佔據主導地位。自2018年起,國產奶酪品牌也開始全面發力,與進口品牌形成正面交鋒態勢。2020年問世的國產奶酪品牌吉士汀,產品一上市便遇上了疫情,但是在近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產品熱銷全國,部分區域市場銷量第一的好成績。那麼,吉士汀逆風翻盤的背後,究竟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國產奶酪品牌借鑑與參考呢?
  • 全球最大肉食加工巨頭巴西JBS:洋品牌要適應中國胃
    A:JBS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成功的國際擴張和蛋白質多樣化戰略,這使得公司在所有主要消費市場中都能處於有利地位,這也意味著我們能迅速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適應全球消費趨勢。當然,JBS的戰略,都以嚴格的生產質量流程和高標準的健康標準作為後盾。
  • 富力雷鳥:感謝在亞洲的八年生活 中國比日本更熱情
    富力雷鳥:感謝在亞洲的八年生活 中國比日本更熱情
  • 奶酪公開課——奶酪的古老傳說
    此古老傳說版本如下:一位阿拉伯商人為了穿越沙漠,便將牛奶放入綿羊胃製成的小袋子中進行保存,沒想到羊胃裡的牛奶在凝乳酶與陽光的熱作用下分解成了凝乳和乳清,他用乳清在沙漠中解了口渴後,又吃了凝乳,意外地發現凝乳有著令人驚奇而愉悅的口感,而且還能滿足他的飢餓感——這就是第一個奶酪的誕生。
  • 誰動了「你」的「奶酪」?
    誰動了「你」的「奶酪"?今天小編用了一個半小時左右看了一本經典書籍——《誰動了我的奶酪?》。人生猶如「迷宮」,每個人都在尋找各自的「奶酪」——穩定的工作,身心的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甜蜜美滿的愛情,或是令人充滿想像的財富……據悉,世界上多家公司已採用書中的理念運作!!!那麼裡面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 國際奶酪峰會傳遞信號 乳業轉型升級需動一動「奶酪」
    黑龍江日報4月28日訊 27日,2018中國國際乳業合作大會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開幕第一天,展會現場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以奶酪為主題的中央廚房。只見大廚們在現場忙碌著製作奶酪春卷、奶酪餡餅、芝士飯糰等各色奶酪食品,現場觀眾參與互動十分積極。
  • 日本精緻食玩NUNU』S HOUSE,裝甜品的胃表示餓了
    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幣種。哈哈哈 ,請各位欣賞。——食玩吧吧友玩偶遊戲w喜歡吃甜食的女人,脾氣都不壞,她們的壞情緒可以被巧克力、蛋糕、布丁、奶酪等一切甜美的食物代謝殆盡。女人和甜品有著諸多共同點。首先兩者都有吸引人的外觀,或精緻,或秀美,所謂秀色可餐。其次兩者的內在都細膩、柔軟。
  • 麵包中的「戰鬥包」 | 日本人氣紅豆奶酪餐包!
    說到法國麵包中的經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法棍,那麼說到日本麵包中的經典,就不得不說一說紅豆麵包!
  • 日本街頭的亞洲食品超市裡,究竟有什麼?
    也有亞洲超市,當想念家鄉的味道時,可以去亞洲超市買點中國食材,自己做一些中國菜來打賞自己的胃,緩解一下對家鄉的思念。但這樣的亞洲超市長什麼樣我還真沒有見識過!五一前去日本遊玩,在街頭閒逛時,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家賣中國食品的亞洲超市(也有部分其他亞洲國家的食品),店招做的很高,估計樓上就是店家的住宅。因為規模不大,更像是一家南北貨食品食材鋪子。
  • 日本太田胃散拯救你的胃!
    太田胃散宣傳視頻:   太田胃散   在日本,太田胃散基本上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腸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