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僧人們正在繞塔誦經。當日,在山西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舉辦一場佛事活動,為兩天後的第一屆「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預熱。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佛塔。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5月19日,在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信徒在誦經祈福。當日,在山西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舉辦一場佛事活動,為兩天後的第一屆「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預熱。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佛塔。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21日,首屆中國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在應縣木塔旅遊景區開幕,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想攀登這座木塔,卻被告知木塔只開放到第二層,且每次登塔不得超過20人。
「應縣木塔已漸入老年,它『骨病』嚴重!」應縣木塔文管所所長馬玉江說,「為了保護應縣木塔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只能採取保護和開發相結合的方式,部分向遊客開放。」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早118年,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早833年,它們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應縣木塔高67.31米,約相當於現在20層樓的高度,比西安的大雁塔高出3.3米,比北京妙應寺白塔高16.4米。
應縣木塔是中國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現存的唯一木結構樓閣式寶塔。建成後歷經954年的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戰火的襲擊,目前塔身變形及結構損壞日益嚴重。
馬玉江介紹說,目前木塔的下層殘損程度比上層嚴重,例如木塔的第二層是主要荷重部分,但這一層結構變形、構件殘損最嚴重。二層的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殘損的達到30根,中度殘損的2根。正因為如此,近些年來,木塔二層以上不再向遊客開放。
早在1991年,國家文物局便批准成立了「山西應縣木塔維修工程領導組」,聘請了7位院士及30餘位專家學者,經過多次考察論證,提出了落架大修、抬升維修、現狀加固等幾種維修思路,但到目前為止,維修方案還未最後確定。
「木塔應用了54種鬥拱結構,全塔上下除了磚石塔基和鐵製塔剎外,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有用一顆鐵釘,數以萬計的構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而固定在一起。因而維修起來難度比較大,目前沒有哪一種方案是完全可靠、安全的。」馬玉江說,「因而,我們現在只能加強保護措施,儘量延長木塔的壽命。」(王飛航)
(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