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骨病」嚴重 只開放兩層 每次登塔不超20人

2020-12-14 騰訊網

  5月19日,在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僧人們正在繞塔誦經。當日,在山西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舉辦一場佛事活動,為兩天後的第一屆「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預熱。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佛塔。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5月19日,在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信徒在誦經祈福。當日,在山西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舉辦一場佛事活動,為兩天後的第一屆「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預熱。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佛塔。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21日,首屆中國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在應縣木塔旅遊景區開幕,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想攀登這座木塔,卻被告知木塔只開放到第二層,且每次登塔不得超過20人。

  「應縣木塔已漸入老年,它『骨病』嚴重!」應縣木塔文管所所長馬玉江說,「為了保護應縣木塔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只能採取保護和開發相結合的方式,部分向遊客開放。」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早118年,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早833年,它們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應縣木塔高67.31米,約相當於現在20層樓的高度,比西安的大雁塔高出3.3米,比北京妙應寺白塔高16.4米。

  應縣木塔是中國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現存的唯一木結構樓閣式寶塔。建成後歷經954年的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戰火的襲擊,目前塔身變形及結構損壞日益嚴重。

  馬玉江介紹說,目前木塔的下層殘損程度比上層嚴重,例如木塔的第二層是主要荷重部分,但這一層結構變形、構件殘損最嚴重。二層的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殘損的達到30根,中度殘損的2根。正因為如此,近些年來,木塔二層以上不再向遊客開放。

  早在1991年,國家文物局便批准成立了「山西應縣木塔維修工程領導組」,聘請了7位院士及30餘位專家學者,經過多次考察論證,提出了落架大修、抬升維修、現狀加固等幾種維修思路,但到目前為止,維修方案還未最後確定。

  「木塔應用了54種鬥拱結構,全塔上下除了磚石塔基和鐵製塔剎外,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有用一顆鐵釘,數以萬計的構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而固定在一起。因而維修起來難度比較大,目前沒有哪一種方案是完全可靠、安全的。」馬玉江說,「因而,我們現在只能加強保護措施,儘量延長木塔的壽命。」(王飛航)

(黃河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應縣木塔「骨病」嚴重 只開放兩層 每次登塔不超20人
    當日,在山西應縣木塔釋迦塔院內舉辦一場佛事活動,為兩天後的第一屆「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預熱。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佛塔。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21日,首屆中國應縣釋迦塔國際旅遊文化節在應縣木塔旅遊景區開幕,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想攀登這座木塔,卻被告知木塔只開放到第二層,且每次登塔不得超過20人。
  • 200萬網友「雲登塔」探訪應縣木塔「木結構史詩」
    6月20日,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第三場,在應縣木塔隆重開講。現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常務副館長王南講授《千年一塔看應縣》,並連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館長劉暢,探討設立古建築「全科醫院」,修繕日益傾斜的木塔。
  • 《千年一塔看應縣》「人文清華」講壇應縣木塔專場實錄(附有登至...
    在應縣木塔放佛像的中央位置,永寧寺塔是一根巨大的從上到下的剎柱,為了穩定這根剎柱,還要在它旁邊築起夯土墩。差不多(應縣木塔)內槽所有的面積在永寧寺塔裡就是一個土墩,然後沿著土墩的四面開龕造像,進到永寧寺塔的每一層,就像進了一個雲岡石窟的塔廟窟一樣,只剩下很狹窄的空間可以轉一圈了。主持人:雖然能看到佛,但是他並沒有佔據中間的空間。
  •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應縣木塔
    小編三次前往應縣木塔旅遊考察。木塔仿古一條街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木塔是牌匾的博物館由於塔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內外兩槽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柱頭間有欄額和普柏枋,柱腳間有地伏等水平構件,內外槽之間有梁枋相連接
  • 《千年一塔看應縣》「人文清華」講壇應縣木塔專場實錄(附有登至...
    在應縣木塔放佛像的中央位置,永寧寺塔是一根巨大的從上到下的剎柱,為了穩定這根剎柱,還要在它旁邊築起夯土墩。差不多(應縣木塔)內槽所有的面積在永寧寺塔裡就是一個土墩,然後沿著土墩的四面開龕造像,進到永寧寺塔的每一層,就像進了一個雲岡石窟的塔廟窟一樣,只剩下很狹窄的空間可以轉一圈了。主持人:雖然能看到佛,但是他並沒有佔據中間的空間。
  • 第六站應縣木塔
    世界三大奇塔為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應縣木塔。釋迦塔除經受日夜、四季變化、風霜雨雪侵蝕外,還遭受了多次炮擊,強地震襲擊,僅烈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幾次。但是,仍然千年屹立於此。為什麼應縣木塔千年不倒呢?
  • 應縣木塔——風雨千年第一塔,中華文明的扛鼎之作
    應縣木塔名氣之大,就算沒有到過山西的人都知道,應縣的交通並不方便,幾經折騰一定要來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參觀應縣木塔。沿著景區仿古的街道就到了佛宮寺的售票處,門口的「浮圖寶剎」就像一個鬥拱模型,看出鬥拱繁複的製作工藝。
  • 閒話應縣木塔
    這兩個有關應縣木塔由來的傳說,在應縣人中口口相傳。但無論哪種傳說也僅僅只是傳說。應縣木塔究竟由何人所建,連塔基上的石碑也沒作詳細記栽,只裁有可考證的最初年限是遼清零二年。█  帶國家地理中文網標誌圖片均轉自該網,攝影:張利偉 辛怡 無論晴天還是陰天,無論站在哪個方向,應縣人只要登在高處朝城裡望,就能將木塔看的一清二楚。
  • 山西應縣木塔
    其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應縣木塔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應縣木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 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應縣木塔:屹立不倒的千年一塔
    應縣木塔,是世界現存最高的木塔,歷經千年,地震震不倒、炮彈炸不倒,其中隱藏了多少秘密?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成員梁思成、莫宗江通過精心測繪,揭開了這座「木結構史詩」的神秘面紗。近日,清華大學後輩學人再次登上這座木塔,通過「人文清華」講壇節目,向大家講述這千年一塔的前世今生。
  • 應縣木塔變形嚴重——拯救國寶何時開始?
    對木塔結構產生了嚴重影響。  《梁思成全集》裡記錄,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的梁思成、莫宗江等人,第一次調查測繪應縣木塔時,認為「這塔的現狀尚不壞,雖略有朽裂處」。當時,應縣有關人士想修塔,梁思成還熱心地準備加入。
  • 中國應縣木塔,世界奇塔建築
    對古建有點了解的都知道山西有座遼代木塔,應縣木塔。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是「佛宮寺釋迦塔」的俗稱。2009年來到這裡,一睹這座與比薩斜塔、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的神奇。遼興宗時期朝政治穩固,皇帝、皇后兩口子信佛、侫佛,動用全國力量建寺、建塔,在這種背景下應縣木塔應運而生。應縣木塔建在四米高的臺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塔高徑比約2.2,比例相當敦厚,使得木塔高峻而又不失凝重,將應縣木塔穩噹噹地坐落在大地上。
  • 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應縣木塔:屹立不倒的千年一塔
    應縣木塔,是世界現存最高的木塔,歷經千年,地震震不倒、炮彈炸不倒,其中隱藏了多少秘密?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成員梁思成、莫宗江通過精心測繪,揭開了這座「木結構史詩」的神秘面紗。近日,清華大學後輩學人再次登上這座木塔,通過「人文清華」講壇節目,向大家講述這千年一塔的前世今生。
  • 木結構的應縣木塔,為何能千年不倒?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常務副館長王南講授《千年一塔看應縣》,與「人文清華」講壇製片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小琴教授一同登塔,並爬上塔剎下的南天門感受梁思成與莫宗江當年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測繪用學術報國的拳拳之心,同時連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館長劉暢,探討設立古建築「全科醫院」修繕日益傾斜的木塔。近200萬網友一起「登塔」,走進這部木結構的史詩。
  • 應縣木塔,一座歷經千年的木塔,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
    ,但從外面看又好像是有九層,實際情況是塔的結構在每兩層的中間都各設了一個暗層,這樣加起來一共就有了九層。每一層八角形塔簷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優美結構,但也都是由各種千變萬化又結實牢固的鬥拱來支撐著,全塔共應用了五十四種的鬥拱構造,沒有用一根鐵釘,故被稱為是中國古建築裡的鬥拱博物館!應縣木塔也是當今世界上三大奇塔之一,另外二座分別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以及法國的艾菲爾鐵塔!
  • 應縣木塔:雲薄萬栱的古今傳奇
    中國歷史上最高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比應縣木塔還高兩倍,可是它「得房率」很低,在應縣木塔設置佛像的中央位置,永寧寺塔是一根巨大的從上到下的剎柱,而為了穩定這根剎柱,還要在它旁邊築起巨大的夯土墩,相當於應縣木塔內槽所有的面積在永寧寺塔裡就是一個大土墩,然後沿著土墩的四面開龕造像,進到永寧寺塔的每一層,就像進了一個雲岡石窟的「塔廟窟」(即中央為巨大塔柱,四周有迴廊可供轉塔的石窟)一樣,只剩下很狹窄的空間可以轉一圈了
  • 應縣木塔:雲薄萬的古今傳奇
    中國歷史上最高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比應縣木塔還高兩倍,可是它「得房率」很低,在應縣木塔設置佛像的中央位置,永寧寺塔是一根巨大的從上到下的剎柱,而為了穩定這根剎柱,還要在它旁邊築起巨大的夯土墩,相當於應縣木塔內槽所有的面積在永寧寺塔裡就是一個大土墩,然後沿著土墩的四面開龕造像,進到永寧寺塔的每一層,就像進了一個雲岡石窟的「塔廟窟」(即中央為巨大塔柱,四周有迴廊可供轉塔的石窟)一樣,只剩下很狹窄的空間可以轉一圈了
  • 漫長的討論:重修應縣木塔的權利
    這座五層高塔,早在1991年時,遊客最高就只能登到二層。2008年,木塔徹底不讓遊客上了。但沒有人能明確說出它歪斜的具體情況。乍一看應縣木塔確實像「筒中筒」。這座建造於遼清寧二年(1056)的九層木塔全高65.84米,約合普通住宅樓23層高,每個明層的八角形平面都分內槽和外槽,外槽空間供人通行、禮拜,而內槽裡的寬敞空間則供奉佛像。
  • 山西建築奇蹟——應縣木塔
    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發生6.5級強烈地震,有聲如雷,波及木塔; 元順帝時,應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動; 350年前明王朝時,山西靈丘一帶曾發生烈度為9級的強震,房屋倒坍,人死幾千,而木塔無損;
  • 應縣木塔:結構精巧的傳奇作品
    是誰笑成這百層塔高聳讓不知名鳥雀來盤旋是誰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從每一層琉璃的簷邊搖上雲這首詩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林徽因所寫的一首詩,名字叫做《深笑》,她所描述的高塔如果形容的是山西省應縣宋代木塔就再形象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