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大媽」趨理性,印度人熱情不減

2020-12-17 第一財經

「中國大媽」VS「華爾街」是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市場的最戲劇化的描述。當年,「中國大媽」和「印度大嬸」以強勁的購金需求合力戰勝了「華爾街投機者」。兩年後的今天,「中國大媽」的黃金消費則更趨理性,而印度仍對黃金鐘情不減。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黃金消費量同比小幅下降7%(金飾需求下降10%,投資需求上升3%),印度則同比上升15%(金飾需求上升22%,投資需求下降6%)。

「由於此前股市的火爆、樓市回暖、人民幣匯率趨穩等因素,降低了黃金對中國投資者的吸引力,觀望氣氛較強; 相比之下,印度在傳統上偏愛黃金,視其為實際貨幣,加之印度盧比貶值,黃金消費十分可觀。不過,季風氣候對印度金需影響較大,由於天氣將影響農作物,一旦農業豐收,百姓手頭富裕便會購金。」WGC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王新在接受第一財經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

(數據源於世界黃金協會:中印兩國2013-2015年各季度的黃金需求量)

印度對於黃金的偏愛更體現在民間。印度財政部5月6日提交國會的文件顯示,目前印度央行共持有黃金557.75噸,而印度民眾則持有超過2萬噸黃金,幾乎是央行儲備的40倍。印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其每年進口黃金約800~900噸,中國位列第二。

總體而言,WGC對於今年中國的黃金消費需求表示樂觀,認為儘管飾品消費第一季度有所小幅下降,但4、5月表現仍較為可觀。當前,WGC尚未公布二季度黃金消費數據。根據WGC預測,2015年世界全年黃金消費量將達約4100-4200噸。此外,WGC預計,2015年中印兩國的黃金消費量分別都將達到約900-1000噸,即兩國黃金總消費量或達約1800-2000噸。可見,中印兩國金需佔到越全球的一半,全球「西金東移」的趨勢仍在持續。

在「西金東移」的大背景下,中國也進一步參與到了國際金價定價機制中去。

此前,中國銀行成為首家參與倫敦金銀協會(LBMA)黃金價格定價的中國商業銀行,而倫敦洲際交易所(ICE)表示,預計中國建設銀行將加入LBMA黃金價格的定價。

對此,王新告訴記者,「這一行動充分體現了東方在黃金市場的聲音正在加大,『東金西移』的結果已實際反映在了定價權上。由於東方本身的實金需求就已經佔了全球一半,因此將這一需求反映到定價機制裡去是很重要的,相信未來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中資銀行也會陸續參與其中。」

中國是世界最大黃金進口國,和僅次於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但多年來,中國的黃金行家們一直在抱怨,近一百年來,倫敦金定價機制主體均為歐美銀行,中國在金價上只能跟從倫敦和紐約市場。王新認為這一局面將會扭轉。

他介紹稱,「從『引進來』看,去年9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在上海自貿區推出了國際版,全力打造上海金價,推動黃金的『中國標準』走向國際市場;在『走出去』方面,商業銀行正在用國際網絡走出去,參與LMBA黃金價格定價,且中國也允許中國礦山投資海外金礦,如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的紫金礦業 (Zijin Mining),購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波爾蓋拉(Porgera)金礦的近半股份。」

業內人士也認為,隨著更多中國商業銀行直接參與黃金定盤價,這將更加強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的連續,讓國際金價更好地反映中國的供應和需求,幫助促進中國黃金市場的國際化。未來中國的經濟指標以及國內黃金產銷數據都將對國際價格傳導產生連鎖反應,讓沉寂多年的亞洲清淡市場活躍起來。

總體而言,儘管那場觸目驚心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7年,人類天生的忘性使得黃金的保值和避險功能略顯褪色,加之黃金近期走強趨勢並不顯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臨近也讓美元進一步走強的預期升溫,似乎一切複雜信號消磨了各界對黃金的興趣,但可以確定的是,由於「西金東移」的大趨勢、黃金「不可磨滅」的性質,加之以亞洲為代表的全球央行正不斷積累黃金儲備,黃金的特殊魅力或將永久持續。

相關焦點

  • 黃金零售價 572元/克 「中國大媽」又出手了
    「鄭州大媽」買金、賣金熱情高漲「是金子總會發光的」。2020年以來,隨著價格持續飆升,黃金已成為市場上最為火爆的品種之一。黃金最近有多瘋狂?記者注意到,7月24日,國際金價突破1900美元/盎司關口後,7月27日,國際金價越過2011年的歷史高點。7月28日,現貨黃金更是一度飆升至1981.17美元的紀錄高位,逼近2000美元大關。
  • 黃金零售價572元/克創新高 「中國大媽」已經出手
    「鄭州大媽」買金、賣金熱情高漲「是金子總會發光的」。2020年以來,隨著價格持續飆升,黃金已成為市場上最為火爆的品種之一。黃金最近有多瘋狂?記者注意到,7月24日,國際金價突破1900美元/盎司關口後,7月27日,國際金價越過2011年的歷史高點。
  • 寶石協會提醒:黃金消費旺季更需理性購買
    對此,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提醒,消費者應根據需求理性買金。    黃金銷售旺季商家紛紛讓利    上周末,東街口某百貨在福州率先推出「金飾9.5折」、「金條9.7折」的讓利活動。千足金每克231元,金飾打折後每克還可便宜10元錢。因為黃金很少打折,此舉推出後,甚是吸引眼球。
  • 中國大媽買金容易賣金很難 黃金首飾回購貶值最多
    搶金熱「退燒」後,不少中國大媽趨於理性,幾欲「贖身」卻發現已被套牢,黃金縱然漲了幾十塊,但是一筆筆不菲的賣金紅利卻被銀行和金店狠狠咬掉了一大口。  買金沒門檻,賣金門檻高,黃金回購成了「燙手的山芋」。只賣金不收金的現象在深圳非常普遍,而銀行則嚴格查「戶口」,只收自家出售的黃金,手續費、贖買費讓原本看似不菲的炒金紅利大打折扣。
  • 有人變現6公斤黃金 「解套」後的中國大媽再度出手買黃金
    而在黃金市場上,有人一口氣變現了6公斤黃金。解套後的中國大媽則再度出手,爭相購買黃金。中國大媽再度出手買黃金隨著近期國際金價的大幅上漲,讓深套已久的中國大媽終於舒了一口氣。早在2013年4月國際金價大跌,中國大媽瘋狂搶金一戰成名。然而,沒過多久,由於金價暴跌,她們紛紛被套牢。
  • 印度人疑惑:我們的黃金這麼便宜,為什麼中國遊客不買?
    黃金的價值很高,很多人也是喜歡這個東西,並且黃金的價值一直都是保持著一個比較平均的水平線,黃金的報紙是非常不錯的,我國人民對於黃金的熱情也是很高的,有的甚至是到一種瘋狂的狀態。印度人也是知道中國人喜歡黃金,印度的黃金也是比較多的,價格還相對的比較低廉,但是他們發現即使印度的黃金價格很低,中國遊客卻很少購買,頂多是去看個熱鬧,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 你覺得「中國大媽」一詞,是褒義還是貶義呢?
    「中國大媽」一詞源於美國媒體調侃中國女性大量買入黃金,導致世界黃金價格大幅波動,而產生的新名詞。《華爾街日報》甚至專創了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中國大媽的黃金購買力,使國際黃金價格創下了2013年最大單日漲幅。
  • 印度黃金價格僅「白菜價」,為啥沒人買了?中國大媽:我們可不傻
    而這些也是只有親眼看過以後才會知道的,就比如說印度人特別喜歡黃金。印度很多女性身上都很喜歡掛滿很多黃金的首飾,不然也不會是全球都公認的最喜歡金子的國家了。不過這也是和印度的過去有關的,眾所周知,印度過去常年鬧饑荒,成千上萬人都會因為災難而流離失所。而這種情況下,印度人也只能將他們所有的積蓄都變成黃金,掛在身上就是為了逃難的時候更加方便。
  • 中國大媽去印度旅遊,看到商店黃金便宜,導遊卻告訴她一定不要買
    他們開始通過旅遊來幫助自己減輕壓力,現如今中國能夠旅遊的城市非常多。相信對於這一點很多人也是能夠理解的,這是近年來,中國走出國門的遊客也不少。非洲的原始部落有很多,他們對這些原始部落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幾年走出國門的遊客中,我們也是可以看到,去印度旅遊的不在少數。
  • 黃金價格不斷上漲,印度黃金卻是「白菜價」,為啥中國人卻不買?
    ,但遊客卻很少在這個國家買黃金,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即使是沒有去過印度的人,也能從印度的影視作品中,看出印度人對於黃金的熱愛。印度的黃金賣出白菜價,為啥中國遊客卻基本不買?很多人不解,為啥印度農民並不富裕,卻可以買得起黃金,而到了印度的人就可以理解了,因為印度的黃金實在是太便宜了,說是白菜價也不為過,幾百塊錢就可以買下一條又大又粗的金鍊子,但是這些金鍊子,即使是中國大媽也不會想要購買。
  • 中國大媽效仿印度人賣西瓜,2小時賣500斤西瓜,路人:看到就想買
    因為印度的旅遊口碑太差,再加上本國高發的強姦事件、環境的髒亂差及治安環境的落後,讓很多國人都不願意去到印象旅遊。這是因為印度的貧富差距比世界上任務一個國家都大,以至於在同一座城市,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火車站,在其周邊也會存在著一大片貧民窟,因此很多人都說印度是一座貧窮而又富庶、浪漫而又辛酸、傷感而又性感的國家。
  • 媒體稱「中國大媽」10天鯨吞300噸黃金
    CFP供圖  新快報訊 4月26日,國際金價創下年內最大單日漲幅,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周四(當地時間)收盤大漲2.7%,報1462美元/盎司。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歷了兩周前創紀錄的跌幅之後,世界各國引發搶金熱潮,中國投資人購金熱情更是被引爆——業內預測,10天內中國內地投資人就鯨吞了實物黃金300噸,約佔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
  • 買空超市、吃空郵輪、買空黃金……「中國大媽」怎麼了?
    把「大媽」和「黃金」這兩個詞用來網絡檢索,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新聞:2013年4月15日,黃金價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國民眾衝進最近的店鋪搶購黃金製品,一買就是幾公斤,他們被稱作是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
  • 印度人至今不理解:我們18K黃金「白送」了,中國遊客為什麼不買
    印度人至今不理解:我們18K黃金「白送」了,中國遊客為什麼不買?相信大家對印度這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說印度的經濟非常落後,當然,也有人認為印度的富人生活質量很高,那麼印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 ...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中國黃金協會、上海黃金飾品行業...
    11月19日,「變局·挑戰·機遇」——2020珠寶產業資本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寶協基金、星河控股集團主辦,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及世界黃金協會指導;論壇上,世界黃金協會行業拓展總監陳志君先生就《全球黃金市場最新發展趨勢報告暨中國金飾消費洞察》報告的要點進行了講解;《硬足金飾品行業標準》是國內首個硬足金產品品類的行業標準,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中國黃金協會
  • 印度人最喜歡黃金,為什麼他們不敢去越南的純金酒店:太骯髒
    現在很多國家都比較希望發展自己的旅遊業,尤其是東南亞等國家,背靠中國這個世界上境外遊客人次最多的大國,很多東南亞國家都希望極力爭取中國遊客。而越南人覺得,我們中國的文化中是比較喜歡黃金的,認為黃金比較吉利。於是,就打造了一個24k純金酒店,希望能夠吸引中國遊客。
  • 印度人表示:我們的黃金又多又便宜,中國人為什麼都不喜歡?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世界各國都在蓬勃的發展著,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世界各國的交流往來日益密切,而就像是中國,在近些年來中國大量的人都會選擇出國旅遊,在旅遊的同時增長閱歷還有放鬆身心。印度,中國的鄰國,與中國的西藏和新疆領土接壤,每年去印度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是不計其數,中國遊客都會想去體驗印度這種「異域風情」,每當在印度旅遊的時候,你總能看到很多印度人都披金戴銀,感覺經濟發展的並不好,但是很多人都買得起昂貴的黃金。
  • 泰國「黃金」堪稱白菜價,為何愛囤黃金的中國大媽卻不感冒了?
    旅遊業絕對是當下中國的一大熱門產業,中國的出國遊熱,帶動了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很多國家都特別歡迎中國遊客,為了吸引中國遊客更是有了很多優惠的價格折扣,中文導遊,中文商標等等,都是為了吸引中國遊客前去消費以促進他們的經濟發展,比起歐美國家我們更傾向於,不那麼發達的東南亞國家,價格實惠
  • 探訪深圳羅湖水貝:「中國大媽」布包裡價值百萬,老街區藏著黃金...
    來源:國際金融報俗語說:「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羅湖,羅湖珠寶看水貝」。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跟隨世界黃金協會一行來到溫暖如春的深圳羅湖區水貝,走訪多家企業生產車間,與一線企業對話交流,試圖揭開金飾企業的神秘面紗。
  • 「實探」黃金瘋漲,中國大媽這次不見了!櫃檯冷清,珠寶店被逼直播賣貨
    尤其喜歡買實物黃金,很多人樸實地認為,紙黃金存在變成「紙」的風險,但是實物黃金不會,最慘的就是黃金降價,賣出的時候賠點錢而已。實物黃金,看得見,摸得著,變現方便,捏著踏實。在國際市場上,黃金也被看作保值、抗通脹的避險工具。幾年前,黃金投資讓「中國大媽」一戰成名,讓人津津樂道,黃金似乎成為低門檻的投資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