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市場不倒閉,請求房東降租」「一撐再撐,再也撐不下了」「房租不降,市場必死!」,昨天,一則「平陽水頭商戶集體拉橫幅懇請房東救援」的微信在朋友圈熱傳。經過多方打探,記者了解到事發地位於平陽縣水頭鎮某商業步行街,經營實體店商家與房東協商降租無果後,選擇拉起橫幅的方式表明態度,懇請房東降租。昨天本報記者趕到現場一探究竟。
現象
平陽水頭商業街區
掛滿橫幅求降租
「虧損市場決定,走留房東商量」「租金再不降,街道必倒閉」「網購瘋狂,實體艱難」……昨天上午,一則「平陽水頭商戶集體拉橫幅懇請房東救援」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有網友對實體商戶深表同情,有網友則質疑這樣的抗議方式是否太過激進。
經過多方打探,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平陽縣水頭鎮二中南路,只見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店鋪上方掛著橫幅。在二中南路上短短三百米的路程,就有16家店鋪打著「求房東降租」的字樣。
記者逛了一圈發現,該商業街區內,皮具、鞋服、化妝品、食品等都有銷售,實體業態很豐富,但走訪了多家店鋪卻發現除了店員或店主,顧客卻寥寥無幾。據一名格子鋪店員透露,因為生意不景氣,幾條商業街區的經營戶集體請求房東降租,前一天交涉無果,上午就只能用拉橫幅的方式來向房東施加壓力。
據了解,除了二中南路,水頭鎮東川街、江山東路、昌學路、興貿路等都有一些實體商戶參與了此次的「拉橫幅求降租」行動。
經營戶
七八年的老租客遇經營困難
希望房東能伸出援手
「希望房東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這是經營戶陳女士在此次風波中最大的心願。
原來,陳女士經營著一家草藥鋪子,在水頭鎮的商業街區已有七八年的時間,店租也從最初的四萬元漲至如今的八萬元。過去生意好,每年房東要求漲租金時,她並沒太在意,去年起生意明顯大不如前,無奈之下還關掉了另一家店鋪,很多老客改從別家微信上買些常用的草藥。「前段時間刮颱風,發大水把店裡的東西都衝走了。」陳女士指著店內的空櫃檯說,很多櫃檯還未恢復陳列,但即便是這樣的損失跟不斷下滑的經營效益,也未能讓房東鬆口說「降租」。
據了解,水頭商業步行街的商家經營成本主要包括幾塊:商品進貨費用、店鋪租金、日常水電開支等。近幾年,以上幾項成本都有較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店鋪租金只升不降給商家們的經營帶來了極大壓力。
「一方面,生意冷清,租金卻越來越貴。另一方面,我們從批發商拿貨費用也在增加,但受到一些網店價格衝擊的影響,零售價一直無法相應提升。」朱女士從事服裝零售生意已有十餘年時間,她說,前些年生意好的時候,每個月至少要去廣州進四趟貨,光用於進貨的費用就有十幾萬元,一年七八萬的租金也還在可承受範圍內。
但是近兩年,實體商家的銷量因電商市場分流而一降再降。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朱女士明顯感受到來自網商、微商的強烈衝擊,「各種瘋狂網購節,實體店很難拼得過啊。」朱女士說,即使將進貨次數變為一月一次,每次只拿幾萬元的貨,但仍會有壓貨現象出現導致虧損,再加上高房租壓力,朱女士內心倍感焦慮。而房東不降租的態度讓她更是惱火。
房東
不漲租金已是讓步
生意好壞是市場現象哪能怪房東
「其實,我們不漲租金已經是變相的讓步了。」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房東介紹,按慣例,一般籤署商鋪租賃合同的時候逢年上漲是常有的事。最高的時候漲幅在10%-15%,但考慮到網購興起,部分商家銷售受到嚴重衝擊,該名房東也表示理解商家的行為,聯合個別房東主動將房租下調了1萬至1.5萬元不等。不過,仍有一些房東不願放下身段,明確表示不會降租。
房東餘女士在電話裡告訴記者,生意有好有壞本是正常現象,優勝劣汰也屬自然法則,「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怪房東呢?」此外,還有部分房東懷揣觀望的態度。「其他房東降了我就降,畢竟當出頭鳥誰也不願意。」一名房東如此說道。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沿街的商家大多以個體戶的形式存在,管理方式粗放,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在市場洗牌加速環境下,一批小商家在連月虧損而房租不降的困境下,只能選擇退出。而剩下的稍有實力的商家,則寄希望於房東在租金方面可以退讓一步,共贏發展。
政府部門表態
這是一場經營戶與房東間的博弈
居委會已介入協商調解
據了解,平陽水頭鎮的商業街是自然形成的沿街店鋪,並非政府規劃的商業街區。平陽縣水頭鎮政府主管商貿徐副鎮長透露,近幾年,一方面由於電商網絡的衝擊,實體店鋪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局面,另一方面新型的商業模式在不斷提升中,百花齊放的商業模式加之如今的大經濟形勢背景下,經營戶對經營效益的預期值與現實便有了較大落差,這也是導致降租風波的最主要原因。
對於經營戶請求房東降租的問題,徐副鎮長認為,這是一場經營戶與房東間的博弈。據了解,有個別房東已經下調租金,有的則還未改變想法,雙方都還未充分溝通。「政府部門將適當引導為主,一方面引導降低經營戶的心理預期值,另一方面也已經委託相關居委會幫助協商調解,並對各方情緒、說法進行一一走訪了解。」
此外,徐副鎮長也表示,拉橫幅的形式稍過偏激,在網際網路時代,作為實體店鋪經營者,應拓寬發展經營渠道、升級自身經營模式,充分發揮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多融入網際網路思維來走出當前的困境,開網店、建立店鋪微信公眾平臺都可以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