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

2020-12-21 海峽網

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近日,他又分享了一張白色「深海怪物」魚的照片,這條魚不但長相怪異,而且生著一對「翅膀」,令眾多網友大開眼界。

在羅曼以前分享的照片中,既有牙齒極其鋒利、樣貌可怕的魚類,比如鯊魚、蜘蛛蟹等;也有像紫色海星一類相對可愛的動物。據悉,深海魚類的生活環境中通常為高壓、低溫、食物稀少、沒有陽光或者陽光極其微弱,因此它們同淺海魚類相貌迥異,也很難被發現進而成為科學家們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在離開深海後較難存活。

延伸閱讀:

1、毒蛇魚(Viper fish)

毒蛇魚

毒蛇魚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層出沒,是這個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魚類之一。這種魚有一些全身黑色,在身體的某些地方長有發光 的器官,包括一個用來作捕食誘餌的長長背鰭。一些毒蛇魚(以及其他許多深海的魚類)並不含有任何的色素成分,所以它們看起來是「透明」的;它們還有大大的 眼睛,為了在黑暗的海底收集到更多的光線;而發光器官是通過一些化學過程實現放出光芒的效果

蝰魚屬於輻鰭魚綱,巨口魚目,巨口魚科,蝰魚屬,是海洋深處的兇猛捕食者之一。均為深海種類,沿體側有發光器,有的在鰭末端和口腔內也有發光器,所發之光有時用於誘集攝食其他魚類。蝰魚因牙大且突出兩顎之外似蝰蛇而得名。體型均小,體型最大的是斯氏蝰魚(Chauliodus sloani),長可達30公分(1英尺)。它們有著大嘴和長長的尖牙,它們的牙如此之長,以至於無法安放在嘴裡,下牙向後一直彎曲都快碰到了眼睛,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捕獵方式是快速遊向獵物,然後把獵物釘在自己的牙齒上。

蝰魚有一個合葉狀的頭骨,下頜可以轉得很開從而吞下大獵物

,胃就像橡皮極具彈性,因此能吞下和本身同大的獵物,而且它們的胃還能起儲存的作用,如果食品多了,就多吞食一些,放到胃裡儲存起來。

蝰魚是晝夜垂直洄遊魚類,白天的時候它們呆在5000英尺(1524米)深處,晚上則來到不到2000英尺(609.6米)深的水域,這裡的食物更加豐富。

它們頭部後面的第一塊脊椎實際上起著減震器的作用,這個樣子恐怖的動物有一個延長的背骨,頂端有一個發光器,然後用它們近親黑巨口魚那種方式逗引獵物。有人曾見到它們一動不動地停在水中,在頭頂不斷晃動這個誘餌來吸引它們的美餐。它們身體側面也有發光器,這些發光器則不是起誘餌作用,主要是用於交配時發信號,以吸引其它的蝰魚。

蝰魚在深海中之所以把自己裝扮得如此「美麗」,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地引誘獵物,進而兇殘地捕食之。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會十分奇特,而蝰魚就是其中最為奇特的深魚類之一,這種外形怪誕魚類的牙齒非常大,其嘴部無法裝配其牙齒,只能將牙齒暴露出來,顯出一副十分可怕的樣子。它遊動時速度很快,能夠飛速地衝向獵物,並用牙齒牢牢地咬住它,牙齒像釘子一樣深深地插入其身體。

由於蝰魚可把自己的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加之其胃極具彈性,所以可吞下與自己同等大的獵物。

2、尖牙(Fangtooth)

尖牙

角高體金眼鯛,英文名:Fangtooth(尖牙)或者Ogrefish(食人魔魚)拉丁名:Anoplogaster

大小:大約6英寸(15.2釐米)

棲息範圍:熱帶和溫帶海洋

棲息深度:深及16,000英尺(4,877米)

這種英文名簡潔易憶的魚類卻有個羅裡羅嗦的中文名字——角高體金眼鯛。

這種魚屬於金眼鯛目,樣子看起來深具威脅性,它們的大牙也給了它「尖牙」這個名字,而可怕的外表則讓它得到「食人魔魚」這樣恐怖的英文名字。

尖牙棲息在大洋中特別深的地方,儘管它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處的深淵帶中部都是它們恐怖的家,此處的水壓大 得可怕,而溫度又接近冰點。這裡食物缺乏,所以這些魚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它們多數的食品可能是從上面幾層海洋落下。儘管這種魚並不怕冷,但是它們分布在熱 帶和溫帶海洋的深處,因為那裡才有更多的食品從上面落下。尖牙的成年魚和幼魚看起來差別很大,幼魚的頭骨長,而且是淺灰色,而成年魚卻是大頭大嘴,顏色從 深棕到黑色。幼魚直到長到8釐米才開始像成年魚的樣子。幼魚吃甲殼動物,而成年魚吃魚。

3、深海龍魚(Dragonfish)

深海龍魚

英文名:Deep Sea Dragonfish(深海龍魚)或者Scaleless Dragonfish(無鱗龍魚)

拉丁名:Grammatostomias flagellibarba

大小:大約4-6英寸(10.2-15.2釐米)

棲息範圍:熱帶海洋

棲息深度:深及5,000英尺(1,524米)

黑巨口魚屬於巨口魚目。儘管這種魚不大,但它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

和深海鮟鱇一樣,它有一個大頭,並以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武裝,和深海鮟鱇同樣相似的是它也有一個發光器釣餌,區別只是它的發光器不是長在頭背,而是長在下頜。

和深海鮟鱇一樣,它也是不斷閃爍,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巨口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這些發光器 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黑巨口魚和巨口魚目其它種類的最大區別就是在 它們眼睛下方還有一對發光器,在幽深的海洋深處搜索獵物時可以起探照燈的作用。

來自天空的可見光在中層帶就已經被吸收掉,深層帶形成極暗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黑巨口魚的眼睛特化成筒狀,在大型水晶體下面密布感光細胞。

光合作用帶陽光充足,食物最豐富,但專門以浮遊植物為生的一些甲殼動物、撓足類為逃避表層掠食者,會在白天下淺到數百米深的水域,到晚上安全一 些的時候才洄遊到表層覓食,快到天亮再重返較深的海域。一些深海魚為了捕食撓足類,也會進行日夜洄遊,而進一步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尾隨而至,從而 引發了大規模的動物洄遊活動。這種行為可以增加表層和深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巨口魚就是參與這種晝夜垂直洄遊的魚類之一。

4、鮟鱇

鮟鱇魚

鮟鱇魚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種類多樣:大者可 達1—1.5米。我國只有兩種,—種叫黃鮟鱇,另一種是黑鮟鱇。前者下頜齒多 2行。口內白色,臂鰭條 8~11根;後者下頜齒多 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黃鮟鱇分布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於東海和南海。

鮟鱇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 6根是黃鮟鱇,5 根是黑鮟鱇)。

前兩銀位於吻背部。其頂端有皮質穗。第 2背鰭與臂鰭均位於尾部。胸鰭很寬,側位,圓形,基部成臂狀,有利助身體滑行。腹鰭短小,喉位。尾鰭圓截形。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鮟鱇魚為中型底棲魚類,平時潛伏海底,不善遊泳。

這種鮟鱇全長只有10釐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

強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圖一樣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 Ceratias 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魚遠大於雄魚,左圖大的為雌魚,全長1-1.2米,小的為雄魚,只有8-16釐米,雄魚寄生在雌魚身上而生活。雄魚遇到 雌魚時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為雌魚身體的一部分。左圖雌魚像腹鰭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魚。

羊齒鮟鱇 Gigantactis vanhoeffeni,全長30釐米,具有體長兩倍以上長的「釣竿」。

疏棘鮟鱇 Himantolophus groenlandicus,全長60釐米,具有繩結和繩條一樣的「釣竿」。

相關焦點

  • 深海魚長有翅膀 白色長翅深海魚什麼樣子?照片曝光
    漁民捕獲長相怪異深海魚  【深海魚長有翅膀】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
  • 漁民捕獲長相怪異深海魚竟長有「翅膀」(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 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原標題: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1、龍魚這種龍魚出現在侏羅紀時代,如今,它們被發現生長於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部分地區、亞洲和澳洲。它們有時會被當做觀賞魚類,但是它們異常貪婪和兇猛,捕食小型動物,包括鳥類和蝙蝠,它們可以跳躍至2米左右的高空。在中國,龍魚因其外貌被稱為i「金龍魚」,它們還被看做是幸運的先兆。
  • 最奇異魚類真容曝光長什麼樣深海最奇異魚類盤點有哪些
    近日,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摩爾曼斯克的科學家兼探險家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Fedortsov)在網上分享了一組照片,展示的是他從不同的深海海域中捕撈到的各種奇異生物,為人們揭開了海底生物的神秘面紗。羅曼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漁民,所以他也繼承家業開始了捕魚生涯。
  • 格陵蘭島海域發現38種怪異外來深海物種(組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由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彼德-穆勒所領導的一項科考研究最近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發現了38種怪異的外來深海物種。這些物種都是首次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發現。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和深海捕魚的結果。  1.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
    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老師陳健說,翻車魚在東海比較常見,但基本上不會在市場上出現,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它的名字不吉利,漁民捕上翻車魚,會馬上放生;二是翻車魚本身並不好吃,身體裡含有大量的組胺,體內寄生蟲也很多。」
  • 盤點深海中存在著10種鮮為人知的「可怕」生物
    ,今天小編來聊聊,深海裡有哪些「可怕」生物?,肉眼可以直接看到它們的內臟器官,由於這種魚生活在深海8000米左右的地方,科學家對它的了解並不是很多,只知道它的骨骼相當有彈性,來承受深海的壓力。077,深海龍魚單從外觀來看,深海龍魚和食人魚很相似,都有極其鋒利的牙齒,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即便身長只有15釐米左右,而除此之外,深海龍魚還有一個非常的特點
  • 印尼漁民捕獲一條深海怪魚「白龍」,引起日本網友的不安與驚恐!
    海外網12月11日電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漁民,在印度洋深海,捕獲一條一條長約3米的深海怪魚,只見它全是披著白麟,形同一條「白龍」!
  • 深海怪魚,滿嘴獠牙的帆蜥魚,讓人覺得可怕不敢有食慾!
    帆蜥魚外形看起來非常嚇人,體型一般長達2米以上,最為明顯的就是魚嘴裡長滿了誇張的獠牙,密密麻麻的小牙齒,可見攻擊殺傷力有多強。除了魚嘴獠牙,還有就是這種魚的背鰭又長又高、呈帆狀,所以稱為帆蜥魚。很多人都會被帆蜥魚可怕的外形嚇倒,但是一般是很難發現遇見這種魚的,帆蜥魚主要生活在大西洋深海中,基本不會出現在淺水海域,不會來淺水區域活動,除非是生病或受傷的帆蜥魚,才會被海浪衝到岸邊,那時幾乎沒有殺傷攻擊力。
  • 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同伴看後大驚:龍你個大頭鬼,不要命了!
    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同伴看後大驚:龍你個大頭鬼,不要命了!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魚類,它們不僅維持了海洋生態的平衡,而且也為當地的漁民帶去了財富,當地的漁民每天都會捕魚來售賣,這天漁民們像往常一樣出海捕魚,當他們守望時卻有了大收穫。
  • 溫柔又喜歡惡作劇的調皮大魚,來自深海的小可愛,為何漁民都怕它
    而大海在人們的認知中一直都是可怕而神秘的。因為大海能夠最直接的展示出大自然的可怕之處。而海洋生物同樣讓人非常的著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種來自深海的既溫柔又喜歡惡作劇的調皮大魚。但是不少漁民都非常害怕這種魚類,究竟是為何呢。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來著深海的小可愛吧。
  • 日本漁民深海捕魚,在魚肚子裡發現這些東西,專家:應引起警惕
    日本漁民深海捕魚,在魚肚子裡發現這些東西,專家:應引起警惕相信大家也知道,地球上第一個出現的生物就是在海洋中誕生的,可以說海洋是孕育了人類的生命源泉。雖然人類對海洋有一些畏懼,但是對此並沒有很重視,依然有很多人喜歡將垃圾倒入海洋中,讓海洋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很多海洋地區都受到了汙染。
  • 五種深海醜魚,這些魚長得也太隨心所欲了
    五種你聞所未聞的深海醜魚,個個長得隨心所欲,醜到爆炸,果然深海沒人去,這些魚就隨便長長啊!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趨光性,於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第三種:斧頭魚亦稱「星光魚」。深海星光魚科[Sternoptychidae]的一些魚類。屬硬骨魚類鮭形目、巨口魚亞目、星光魚科。體側扁而高,尾部較細小,形似斧頭,故名。眼大,口近垂直,腹側常有數群發光器。
  • 揭秘:深海裡生存的安康魚,漁民究竟是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
    提起安康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生存於深海之中的魚類,而且長相奇醜無比,在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裡比較容易買到。問題在於很多網友好奇的是,這種深海魚居然可以買到?奇怪的是漁民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呢?
  • 世界上最恐怖的深海魚合集 各個長得奇形怪狀
    可是人類對海洋的探索非常少,深海中有哪些生物是人類所不知道的呢?深海中還有多少秘密呢?下面獵奇家就給大家列出世界上樣子最恐怖的深海魚們,大家可不要被嚇到哦1.毒蛇魚毒蛇魚是最為奇特的深魚類之一,這種外形怪誕魚類的牙齒非常大,其嘴部無法裝配其牙齒,只能將牙齒暴露出來,顯出一副十分可怕的樣子,遊動時速度很快,能夠飛速地衝向獵物,並用牙齒牢牢地咬住它,牙齒像釘子一樣深深地插入其身體
  • 深海魚類真的是造物主的「失誤」?
    地球陽光對深海魚類的外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長觸手」、「歪嘴巴」、「骨骼外長」等等是深海魚類比較鮮明的特徵,這是因為深海沒有自然光線,為了生存它們進化出了特別強大的嗅覺於此相對的,它們的視覺退化的非常嚴重,所以很多深海魚類其實都是「瞎子」。深海魚類的大部分「長相」都是為了強化自己的除了視覺外的其它感覺器官,所以長的就「奇怪」了。
  • 十大最不尋常的深海生物 模樣真是千奇百怪!
    在深海中有許多未知的和看不見的海洋生物,其中大部分尚未被探索,深海中有無數的植物和海洋生物,大多數新發現的深海生物看起來都很可怕,令人毛骨悚然和怪異,下面列出的是十大最不尋常的深海生物。6.蝰魚在深海中發現的最兇猛的掠食者之一是蝰蝰魚,它是最恐怖的十大深海生物之一,有著鋒利的尖牙,為了攻擊它的獵物,這個生物用它鋒利的牙齒高速撞擊它的獵物,長背脊椎骨上有一個發光的器官是它的另一個有趣的特徵。
  • 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的8種神秘而又怪異的生物
    在所有的科學發現當中,深海生物的發覺尤為不易,而科學家們也的確發現了一些非常神秘的生物。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的8種神秘而又怪異的生物。這種所謂的蜥蜴魚被稱為「半深海龍」,它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自己埋在水下1000到2500米深的海底。當毫無防備的獵物遊過的時候,它就會從沉積物中竄出來,用它可怕的嘴將食物捕獲。而且一旦你被它咬住,獵物就無法逃脫,獵物越是掙扎,就越能深入它的嘴巴。
  • 常見的深海魚有哪些?深海魚的營養價值怎樣?
    海魚分深海魚、近海魚、冷水魚,如挪威的鮭魚就是冷深海域的魚。深海汙染少,深海魚大多自然生長,冷水魚生長時期長,因此更具有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一、深海魚對人體益處多多深海魚,通常指在海平面下600米—2700米的魚類,它們肉質雪白、細膩、口感嫩爽、純正可口,是無汙染的低脂肪高蛋白綠色食品,營養成分和含量比一般的魚類更齊全、更豐富。
  •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原標題: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劍吻鯊(goblin shark):這是一種深海生物,擁有鋒利的牙齒。幸運的是,這種鯊魚對人類幾乎沒有威脅,因為它們大多數都吃海底魚類。據悉,劍吻鯊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從墨西哥灣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