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文創賣600萬,陳家祠可以傲嬌了不?

2021-01-09 騰訊網

廣州陳家祠開了一個文創商店,推出一系列工藝品,冰箱貼、小掛飾、雨傘、廣彩、骨雕、木雕……目前該店銷售額已經突破200萬元。如果加上館內其他幾個文創點,總的文創方面的銷售額約達600萬元。

陳家祠開了好頭,請再開大腦洞

文/謝楊柳

顯而易見,文化產品與文創產品之間,只有一字之差。這個字展開來說,就是創意。別小看這點小小不同,因為這大概就相當於金庸與全庸、金康之間的差別——前者是網紅,後者是網黑。

不幸的是,大部分推出文化產品的景區,都自以為是在售賣文創產品。遊客也只好既來之、則買之。這就導致了國內文創產業的基本矛盾:遊客日益增長的文創需求與景區落後的產品創意之間的矛盾……

作為延長旅遊體驗感的不二神器,腦洞大開的文創產品逐漸代替聊勝於無的文化產品,成為景區標配,這絕對符合市場規律。廣州陳家祠力推文創產品,態度可嘉,戰績尚可,部分產品也確實有文化特色。

問題是,其中所體現的創意因素,比起許多成功案例還是略少。舉個故宮博物院的慄子:

從2014年推出的「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到今年中秋節上線的新款故宮月餅,故宮文創系列以上下五千年的氣勢,毫不掩飾囊括粉絲衣食住行的企圖:故宮口紅、故宮面膜、故宮行李箱,連故宮鑰匙扣都可以有……

除了產品本身,故宮文創在走向網紅之路上,還憋出這麼幾個大招:

發布「無節操」推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令四爺一夜刷屏;製作高質量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迅速走紅;經營故宮角樓咖啡館,「康熙最愛巧克力」頗受追捧……

不過故宮畢竟是故宮,家大業大、財粗氣粗,廣州陳家祠是比不了的,但它跟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斤兩總差不了太多,後者不久前推出的「皇后之璽」公交卡,就狠狠地霸了一次屏。

總結上述兩例的成功經驗,那就是:貼近生活而又腦洞大開。相比之下,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產品宣傳,初出茅廬的陳家祠都遜了不止一個陳家洛。

作為深愛嶺南文化的外來搬磚工,筆者對陳家祠只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創意,創意,創意!

套用毛主席那句「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筆者想說的是:創意不是手工掛飾,不是明信片,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懶惰,那樣四處照抄……創意是開發腦洞,是一個腦洞推翻另一個腦洞的頭腦風暴!

具體的腦洞開發路徑可以參考單霽翔先生的話:「(文創產品必須要)深入地研究人們的生活,人們生活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

最後,送上老調:陳家祠的文創之路任重而道遠。但畢竟,人家開了個好頭,且初嘗甜頭,未來大有可期!

@都是套路:故宮文創一年賣15個億……

@麗影:屋脊上的陶塑獸吻、院子裡的呆萌小石獅子、廳堂裡精美的屏風……每一個,都想擁有文創同款!

@Esshan:故宮博物館文創火了之後,很多景點都推出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還有,大家別老開發宮廷文創,我個人更愛民俗類的文創!

@賈萌:我總覺得,文創是手段,文化才是本質,某個文創產品或許會曇花一現,但是文化卻能不斷流傳,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給我們精神的享受。如果我們能從中汲取營養,再加上一點兒浪漫的想像和奇妙的創意,或許就可以創造出老少皆宜、中外通吃的好產品與好故事來。

@田丹:文創產品就是要腦洞大、要「作」!博物館文創皇上都從棺材裡爬出來混「作」了,那就請各大城市、各大景區一起「作」吧,「作」他個「天翻地覆慨而慷」。

@YOYO:故宮文創熱,有趣才是文創的春藥啊。

統籌 | 林圳

本期主持 | 孫磊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審籤 | 蔣錚

實習生 | 梁敏婷

相關焦點

  • 這隻傲嬌的梅花鹿與故宮文創合作了
    再逢暖春,姑蘇城內傳來好消息:《鹿回頭》經再創作變更了尺寸並更名為《天祿永昌·瑞鹿銅塑燻爐》,作為一件重磅的文創產品由故宮文創及保利文創首發上線,首發儀式將在3月25日(下周日)上午於蘇州博物館大廳內舉行。這也是故宮文創、保利文創首次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攜手合作。首發式上,故宮文創馬克、保利文創何輝、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巧生爐創始人陳巧生與陳冠臻父子等嘉賓將蒞臨現場。
  • 大神種了棵多肉,別人給600萬,他不賣!
    最近聽說多肉界又出大事了,有個多肉界的大神種了一棵驚豔四方的多肉,有人出價600萬,可是他不願賣。我們見到的普貨大多都是幾塊到幾十塊的,見到好點的多肉就驚咋呼呼的,不過這600萬一棵確實讓人驚掉了下巴。
  • ...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產品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舉行
    2020年6月9日上午,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主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產品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聚賢堂舉行。  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聚賢堂舉行  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 廣州老外為什麼不去小蠻腰去陳家祠?陳家祠為什麼叫書院?
    可是來廣州旅行的,老外不去小蠻腰,而是陳家祠,這是為什麼呢?逛陳家祠時,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黑人老外,還有白人老外。究其原因,清朝時,官府認為這些合族祠合資而建,以出資多寡決定牌位座次「不循天理,,唯利是圖」,不符合國家禮制,官府禁祠。如《嘉應州志》所記:「奉光緒元年廣東布政史(使)、按察史(使)為出示嚴禁事,查核城內有祠宇八十五處,坐向款式,逐一載明清冊,詳稟立案,嗣後各族不得糾眾添建祠宇,致礙民居等情。光緒八年又能經前牧陳公善圻出示嚴禁慾造之祠宇,後亦無敢倡此舉者矣。」
  • 今年以來陳家祠為群眾提供免費講解6500批次
    大洋網訊 除了今年的特殊情況,每年都有百萬遊客來到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參觀。作為國家4A級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陳家祠「流量」巨大,是嶺南文化、廣州形象的窗口。近年來,結合自身特色,陳家祠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以整個博物館空間為陣地,通過策劃精品展覽、提升遊覽環境和公共服務、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打造充滿文化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 陳家祠什麼時候開放?廣州陳家祠開放時間一覽
    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布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
  • 你的文創產品為什麼賣不出去?
    一為什麼你的文創產品賣不出去外出旅遊,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精心挑選一件富有特色的文創產品留存以示紀念,或贈送親朋好友,是一件令人心悅的事。在當今旅遊景區,文創IP產品絕對成了標配,但很多景區為了文創而設計文創,往往是紀念品不像紀念品、宣傳品不像宣傳品,還有一些,好看有個性,但與景區文化屬性不匹配,商品不像商品、文化不像文化,感覺文創產品成了一個景區花錢賠錢的累贅。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
  • 彩禮高就是「賣女兒」?高中女生,寒假訂婚,彩禮600萬引熱議
    高二,正是一個女孩子最美好的年華,也是一個孩子最該奮鬥的年紀,因為再過一年就該高考了,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等的就是這一刻。然而有的孩子,在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一個來自福建的女生自曝,自己今年上高二,但是寒假的時候,她就要訂婚了。
  • 廣州文化名片,民間藝術的瑰寶——陳家祠
    陳家祠原稱陳氏書院,是廣東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中國清代宗祠建築。2002年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 廣州古建築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 羅盤帶我去旅行之陳家祠
    可見古代書法家不墨守成規,以人為本來寫字,足矣見得其智慧。用花崗巖可以更好的防腐防潮溼。 這個花崗巖的雕塑屬於蓮花造型的雕法。在乾隆時期,乾隆喜歡蓮花,很多雕塑都是會有蓮花圖案。陳家祠是光緒年間建造。那個就不叫祠堂了。據說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毀壞的牌位很多,僅保存下來2個牌位。
  • 陳家祠,廣州必去的景點之一
    陳家祠,始建於1890年,是廣東著名的宗祠建築,建築採用了大量的石雕、磚雕、灰塑、鐵鑄、繪畫、陶瓷,非常的精美,是嶺南文化的精髓,想了解廣東,就過來陳家祠看一看就對了。陳家祠裡面有很豐富的藏品,細細欣賞的話,一天也出不來,建議花個半天時間留在這裡觀賞這些文化的遺存,另外這裡還可以買到相當多的紀念品,比如有書法大師現場揮毫的墨寶,精美的瓷器、陶塑、玉器等等,小件很適合做手信。我個人感覺這裡是交通最方便的景區,陳家祠地鐵站一出來就是,票價也不貴,15塊,特別推薦,廣州必去的景點之一。
  • 看荔灣陳家祠房價走勢
    其中荔灣陳家祠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9850元/平,環比10月下降0.1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0.17%。一、陳家祠二手房房價走勢荔灣陳家祠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9850元/平,環比10月下降0.1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0.17%。最近一年中,3個月房價上漲,8個月房價下跌,1個月房價持平。
  • 己亥冬至遊花城之三:陳家祠
    陳伯陶鄉試中了頭名當然就要進京參加下一年的會試,他就在廣州備考,結果因為家中變故沒有去成。這一下就耽誤了好幾科,一直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才又有機會參加壬辰科會試。陳伯陶很早就在廣州上學,學校就在越秀山下,叫做菊坡精舍,老師是嶺南大儒、東塾先生陳澧。陳伯陶常在廣州流連,深感行動不便、坐臥不安、居無定所、食不果腹。
  • 陳曉平:誰創建了陳家祠︱「出口轉內銷」的藝術瑰寶
    陳家祠由清末廣東72縣陳氏族人集資建成,但陳家祠的創建過程與隨後的管理,主要掌握在新會人、臺山人手裡,這兩個縣的「三行佬」長期執香港建築業之牛耳。陳家祠建築風格民間氣息、商業氣息太濃,不受廣府文人歡迎,它的身價名聲,主要得益於一場漫長的「出口轉內銷」運動。
  • 廣州陳家祠:嶺南建築藝術明珠
    廣東廣州,薈萃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的陳家祠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圖片來自東方IC)陳家祠的彩繪灰塑和磚雕裝飾精美無比,堪稱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瑰寶。(圖片來自東方IC)羊城新八景之一:廣州陳家祠。
  • 陳家祠旁,這條小吃街大變樣
    據了解,龍源新街因美食聚集,又有附近陳家祠的引流,是周邊遠近聞名的網紅小吃街。然而,人氣雖旺,這裡一直因為路面狹窄、電線雜亂、房屋老舊、設施破敗,給居住在此的街坊和前來打卡的遊人帶來諸多不便。記者了解到,近日,金花街陳家祠片區微改造項目基本完工,龍源新街以嶄新的面貌示人,給了不少打卡者驚喜,「誰說美食藏陋巷?環境很不錯啊。」
  • 陳家祠旁,這條小吃街大變樣!
    據了解,龍源新街因美食聚集,又有附近陳家祠的引流,是周邊遠近聞名的網紅小吃街。然而,人氣雖旺,這裡一直因為路面狹窄、電線雜亂、房屋老舊、設施破敗,給居住在此的街坊和前來打卡的遊人帶來諸多不便。記者了解到,近日,金花街陳家祠片區微改造項目基本完工,龍源新街以嶄新的面貌示人,給了不少打卡者驚喜,「誰說美食藏陋巷?環境很不錯啊。」
  • 春節去陳家祠觀賞臉譜製作(2013)
    陳家祠:觀賞臉譜製作  時間;2月9日~2月15日  地點;陳家祠  2月9日~2月15日  門票八折。  年初三到年初六9:00~15:00,佛山木版年畫展示及現場製作。  怎麼去陳家祠?  1、公交前往:  附近公交站點:陳家祠、陳家祠總站(中山七路)  2、地鐵前往:  廣州地鐵1號線陳家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