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一節節課程,還在於學校提供的各種公共教學設施和公共生活空間。學生們身體的不在場,不可避免地讓大學的意義變得模糊。
文 |田蔚琪 陳星萌 林浩瑤編輯 | 小豆
二月底本是澳洲大學秋季開學的日子,在澳洲完成本科學業的小何,也迎來了自己作為研究生的第一學期。本來他還慶幸自己在澳洲山火進一步蔓延前趕回了國,如今卻因為疫情的影響回不了學校。
留學美國的悅悅決定先休學一學期。年初,美國政府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2月2號後,禁止任何在過去14天曾到過中國境內的外籍旅客,進入美國境內。快要到期的籤證,還看不到鬆動跡象的入境限制令,讓悅悅焦頭爛額,「第一次體會到想上學也上不了的心態。」
難以跨越的國境線
新冠病毒的跨國傳播持續加速。2月23日,韓國將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27日,韓國累計確診案例已經突破千例,遠在歐洲的義大利全國累計確診人數升至470例,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於24日表示,目前沒有看到COVID-19在全球不受控制地蔓延,但要盡所能為潛在的大流行做好準備。
來源:新浪新聞數據統計截止至2月27日15時
美國、新加坡、澳洲等留學熱門目的地,相繼開啟了中國公民入境管制。根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整理的數據,截止到2月16日,採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國家已經擴大到了133個。
在2020這個聽上去頗具科幻色彩的年份,邊境的開放措施卻受疫情影響被縮緊。對這一屆的留學生來說,求學的第一難題成了如何跨越國境線到達學校。除此之外,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雅思、託福等考試紛紛取消,一批學生或許因此無法拿到入學offer(錄取)。
「曲線入境」, 泰國成留學生熱門中轉地
2020年初,留學美國的悅悅的F-1籤證快要到期了。她本來計劃在聖誕假期回國時進行更新,可是沒想到籤證被行政審查,直到開學時也沒有審批下來。正當她望眼欲穿等待籤證時,1月31號,美國政府突然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2月2日起禁止任何在過去14天內曾到過中國境內的外籍旅客進入美國境內。
遙遙無期的籤證審查,暫時閉館的美國大使館,不知道什麼時候解除的旅行禁令,讓悅悅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她決定先休學一個學期,待疫情結束後再重返校園,參加秋季學期的課程。這意味著悅悅在學業、時間以及金錢上,將作出巨大的犧牲。
澳大利亞入境處
「不知道在哪裡補這一整個學期的課,同時之前在機票改籤上已經花費了很多錢,交的學費也不一定能退。」正在和校方交涉休學後相關事宜的悅悅,焦頭爛額。「第一次體會到想上學也上不了的心態,」悅悅苦笑著說。
留學生小何也有同樣的感受。去年10月底,剛剛在澳洲完成本科學業的小何,趕在澳洲山火進一步蔓延前回了國,準備假期之後再回到雪梨大學開啟新的研究生生活。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小何的假期被迫「延長」。2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宣布澳洲拒絕除永久居民外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旅行者,2月12日,澳洲境外的澳洲學生籤證辦理暫時呈停擺狀態。
去年12月的澳洲天空(受訪者供圖)
「現在學校決定2月24日開始遠程上課。雖說一樣都是上課,但上網課和在教室上課真的感覺差好遠,特別像我這種新生,才第一學期什麼經驗都沒有,很容易跟不上。」
對小何這種研一新生來說,棘手的還有之後的環境適應問題。為了讓新生更快地適應與融入新環境,國外大學會在新生入學前一周舉辦迎新周。今年受疫情影響,準備赴澳學習的中國留學新生都只能錯過迎新周了。小何無奈地說:「我原本還想提前一點回去,好更快適應融入的,結果現在不僅早不了,還要推遲這麼多。」
像小何這樣回不了學校的人還有很多。2月13日,澳洲移民局更新了措施,稱學生只有在赴澳前,在中國大陸以外停留超過連續14天後,才會獲準進入澳大利亞。
於是,一些不甘束手等待的學生們籌划起了「曲線入境」——先到第三國呆滿14天,再從第三國出發到澳洲。泰國由於入境政策較為寬鬆,且物價較低,成了中轉國首選地。
無法返澳的澳洲學生討論入境事宜(受訪者供圖)
江江,一位在美國洛杉磯上學的學生,也迫不得已選擇了這種「曲線入境」的方式。
她首先從廣州飛到泰國曼谷,逗留兩周後,再飛往洛杉磯。這期間所有的花費都只能自己承擔。面對如此高昂的入境代價,江江雖然心痛卻也無可奈何。
「總不可能不上學呀,而且這個學期我要畢業了。辛苦讀了四年,最後連畢業證都拿不到就太虧了!」江江只能安慰自己要學會苦中作樂,「之前我都沒去過曼谷,就當是去深度遊了。」
如今,江江已經順利入境美國,但是一些在澳大利亞上學的留學生的入境之旅,卻沒有那麼順利。
14天的隔離期未到,澳洲方又將入境限制延長了一周。一位選擇在泰國中轉的網友評論道:「我住的酒店大廳就可以湊齊雪梨、墨爾本等各大高校的學生。」
除了上網課,學校還給了另兩個選擇
留澳學生難以跨越赤道回到南半球,香港留學生也無法跨越一江之隔返學。
「我想讀跟政策相關的專業,城大的公共管理是亞洲第一。」為了讀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玲玲最終放棄了國內的保研機會,以及五個英國學校的offer,選擇了香港城市大學進行研究生學業學習。但沒想到,2019年的香港留學生,上半學年碰上了「修例風波」,下半學年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真正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其實只有三個月。從去年11月14號學校宣布全面停課之後,玲玲就已回到家中,直到今年2月才用網課開啟了新的學期。
1月28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暫停所有類別赴港澳旅遊籤證的受理與審批,香港各大高校也相繼延遲了入學時間。
除了上網課,玲玲的學校還給了學生另外兩個選擇:一個是退學,一個是休學。但比起香港本地的學生,內地學生的選擇空間十分有限,做出選擇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更為高昂。按照香港的租房慣例,從內地赴港讀書的一年制碩士課程學生,一般都被要求在入住前付清接下來一年的房租費用。就玲玲來說,僅租房費用便花去了72000港幣,居住率雖然不高,但房費不會有一絲的減免退還。
學校提供的選擇郵件
香港的一年碩士課程的學費一般在10萬到40萬港幣之間。玲玲就讀的項目一年學費14萬港幣。學費不僅包括上課的課程,還包括課堂之外的許多資源,比如更多樣化的教學討論方式,圖書館、展覽館等公共教學設施的使用等。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幾十萬的學費,只買到了網課。
「我其實比較在意一些課堂以外的資源,包括學校的講座,圖書館的workshop(培訓),以及課程裡面包含的fieldtrip(戶外教學)……目前已經取消了兩次fieldship(戶外教學)了,現在不能在學校,我覺得挺可惜的。」玲玲說。
香港城市大學的展覽館
大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一節節課程,還在於學校提供的各種公共教學設施和公共生活空間。學生們身體的不在場,不可避免地讓學校的意義變得有所缺憾。當幾十萬的學費變成了買網課,千辛萬苦拿到的入學資格,也變得有些價值模糊。
在不可抗力的因素麵前,玲玲其實也是無辜的受害者。「遇到現在這些事,我都要不斷自我心理建設。」
託福、GRE、雅思全停,申請之路難上加難
這一屆的英國留學申請被稱為最難的一屆。
英國脫歐之後的籤證利好政策,以及受香港的局勢影響,申請人數和申請要求跟著英鎊一起水漲船高。更麻煩的是,受疫情影響,3月份的託福、GRE、雅思全部停考,這讓急需語言成績的預留學生陷入了無限的焦慮之中。
鴿子是一名設計類專業大四的學生。為了申請一個好學校,大三那一年她開啟了「爆肝」模式。「過程非常滄桑。」最後三個月,她平均每天睡眠時間4個小時,累了就直接睡在工作室的沙發上,連著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沾床。
因為藝術設計最後的成品需要去攝影棚找攝影師拍大片,攝影師和模特都需要提前很久預約,模特要四個小時起拍,一小時花費400塊,攝影師則一天一萬,取消預約錢不退。為了設計出滿意的作品,鴿子在拍片前36個小時沒有合眼。
好在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她投了6個offer,在1月中旬的時候,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藝術院校)給她拋來了橄欖枝。因為英國藝術類的專業要求入學前提交成績就可以,所以她必須在6月份之前把成績考出來。當時沒有想到雅思會被停考,她本來準備3月份考雅思,然後多刷幾次分數。結果三月份報了兩場考試,全被停掉了。
畢業設計也沒有著落,設計類的同學需要拿出設計作品,鴿子已經做好了設計稿,但是工廠沒有開門,也沒有辦法生產。中期和論文也都沒寫,「要是5月份開學的話就爽了,開學即畢業。」
聽說17號的時候UKVI(籤證及移民類雅思考試)會放考位,鴿子蹲到凌晨,卻發現沒有開放。因為有親戚在加拿大,鴿子也考慮過去加拿大考,但是現在出國並不方便,也沒有直航的機票,只能轉機,「而且也有 『投毒』的嫌疑。」
鴿子決定還是繼續等,「總不能不開吧。反正考試取消了,準備時間也長了。一刷衝7我可以。」
對於毛毛來說,他的計劃也全都被打亂了。
他今年大三,本來打算出國和考研同時準備,現在的他在提前準備語言。1月16號的時候他在家考過一次雅思,但是沒有拿到理想的成績,短暫調整後他又報了2月24日的雅思考試,本來計劃著過完元宵就回學校上面授課,但是考試取消了,而且在學校的面授課也沒辦法繼續上了。
在毛毛的計劃裡,四月中旬就要結束雅思的學習,開始準備考研的內容了,「考個好點的研究生最起碼也要9個月,不能沒有書讀啊。」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來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