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佔據漢中,營建張魯城,寧強縣與勉縣境內的「張魯城」考辨

2020-12-24 司馬長史

我在前文介紹陽平關時,曾提到漢中地區的一個歷史地名「張魯城」。從諸多史料的記載中可以得知,這是張魯取得漢中後,依託漢中地區修築的一座用來施政、布道、防禦等三重功效為一體的城池與關防。但是,由於歷史過於久遠,張魯城在歷經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古城已經蕩然無存。所以,關於張魯城的具體位置,迄今為止在學術界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筆者結合史料記載,對張魯城做一個簡單的概述。

「張魯城」一詞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的《水經注》中。該書在描述「沔水」與「濜水」時稱,沔水向東流經白馬戎後,濜水自南注入沔水。濜水的源頭在武都郡的氐中,向南流經張魯城東側。這是「張魯城」出現在史料中的最早記載。而且,該書還明確指出,此處的「張魯城」,就是漢末初平年間,劉焉派張魯佔據漢中後,由張魯依託險峻的山勢修築,並用來割據漢中的地方。

不過,由於《水經注》未能對「張魯城」的具體位置進行明確標註,以致於迄今為止,關於「張魯城」的位置出現了四種說法。

「勉縣勉陽鎮」說;

這一說法出自於如今的地名工具書。據《中國歷史地名詞典》載,「張魯城」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勉陽鎮(菜園子)西邊的白馬河西岸。該書中對「張魯城」的位置進行了一個大致的界定,但是,所指的地域非常廣泛,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指向。

「寧強縣陽平關鎮」說;

《中國歷史地名大詞典》中,將「張魯城」的位置界定在今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西的陽平關鎮境內。在《通典》、《元和郡縣誌》等史籍中的記載,也都傾向於支持此說。

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還是出自於《水經注》中。該書載,濜水上遊右邊的山上有張天師堂。其中,還引用了晉代地理學家庾仲雍的註解稱,張天師堂即為張魯治,而張魯治所在的山為白馬塞,在白馬賽的東邊有白馬城,又名陽平關。由於此處位於濜水匯入沔水的進水口,所以,又名濜口城。

後世的史料多將寧強縣陽平關與勉縣陽平關混為一談,導致了張魯城的位置出現了偏差。關於寧強縣的「陽平關」,我在前文介紹陽平關時已經有過論述。寧強縣陽平關舊稱陽安關,自宋代起才更名為陽平關。這與《水經注》中所指的陽平關不是一處,所以,張魯城位於寧強縣陽平關鎮的說法有些牽強,而這一說法也被近代大多數學者們否定。

「勉縣茶葉鎮說」;

《水經注》中較為詳細的記載了沔水和濜水的流經地。其中,明確指明,沔水過張魯城後與濜水匯流,而濜水又流經張魯治,而且,在濜水上遊還有白馬塞山、天師堂與陽平關相對。

從該記載中可以明確三個關鍵點:一、張魯城與武都郡的氐中較為接近;二、濜水先後經過張魯城、張魯治;三、張魯治東對陽平關。部分學者根據此三點信息,通過地理考察、考證認為:「張魯治」即為張魯割據漢中期間布道時的核心地域,而修築「張魯城」的目的,則是要起到保護核心地區的防禦作用。根據《水經注》中提到的「武都郡的氐中」,據相關學者考證,此處所指即為今勉縣與略陽縣相接的地區。漢末三國時期,該地區是氐人的聚居區。

依據以上考證,「張魯城」的位置應該在漢末時期沔縣與略陽交界處的「隘埡口」,即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茶葉鎮艾葉口村一帶。迄今為止有部分學者支持這一說法,但是,究竟結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勉縣武侯鎮」說;

這一說法指出「張魯城」的具體位置,在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武侯鎮的走馬嶺山上。筆者在前篇介紹古陽平關時曾提到過這一點。

據《天師道史略》載,張魯佔據漢中之後,推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鎮戍漢中地區。而漢中地區的核心教區為「陽平治」,該處所指的陽平,並非是一處關隘,而是指定的一大片,包含古陽平關、陽平關在內的區域治所。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西徵張魯時,與張衛進行的第一戰就在走馬嶺山上的古陽平關。此戰中所指的古陽平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橫山十餘裡。這說明此處關城非常大,如果按照當時曹操自三月出兵隴右地區,同年七月進攻漢中的時間來推算,期間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張衛在三個月的時間內,還要在險要的山上構築十餘裡的關城,這種可能性顯然不大。所以,筆者認為,古陽平關應該是在已有的關城之外另建的一個外城,然後與已有關城相連,在關鍵部位形成一個雙重保護的作用。

根據以上兩處史料中的記載,再加上《水經注》所載的,「張魯城」就是張魯為割據漢中而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防禦工程。由此可以斷言,古陽平關所依附的原有成關就是「張魯城」。

另據《漢中地區志》與《沔縣新志》載,張魯割據漢中期間,走馬嶺山上建有天師堂,是「五鬥米道」的核心教區陽平治。這與《天師道史略》中的記載相符,另外,也跟《水經注》中「張魯治」的位置相符合。

此外,近代相關學者及地方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對走馬嶺山上的古城遺蹟進行了大量的發掘與考證,最終得出的結論,也一致認為,走馬嶺山上的古城遺蹟就是漢末三國時期,張魯割據漢中時修築的,集施政、布道、防禦為一體的「張魯城」遺址。

最後一點,筆者在論述陽平關時,就根據《三國志》與《水經注》的對比,發現其中提及陽平關的位置有所出入。所以,在記載「張魯城」的位置時也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差。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張魯城」在勉縣武侯鎮的說法較為準確。

參考書籍:《水經注》、《三國志》、《漢中地區志》、《沔縣新志》、《元和郡縣誌》、《天師道史略》、《通典》

相關焦點

  • 勉縣有座女郎廟,埋著張魯之女張琪瑛!
    溫泉位於漢水南岸距勉縣縣城12公裡的溫泉鎮郭家灣村,南對鳳凰山,西接馬鞍山,東靠漾家河,北臨漢江水。溫泉之水,千年不竭,是陝南地區唯一的天然古溫泉。《水經注·沔水》記載:「漢水又東,又會溫泉水。水發山北平地,池方數十步,泉源沸湧,冬夏湯湯,望之則白氣浩然,言能瘥百病雲。洗浴者皆有硫磺氣,趕集者常有百數。」
  • 陝西漢中五大著名旅遊景點,有青木川古鎮,喜歡的一定不要錯過了
    漢中是陝西省西南部的一個歷史悠久、如詩如畫、時尚現代的城市,「天府之國」說的是這裡,「西北小江南」說的是這裡,「中國最美油菜花海」說的也是這裡,這裡的山川形勝、人文歷史、氣候生態、特產珍寶等等,無不在用事實告訴你——漢中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 漢中擬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來了!
    、勉縣新鋪鎮餘家溝村、勉縣金泉鎮群英村、寧強縣鐵鎖關鎮周家壩村、寧強縣陽平關鎮張家河村、寧強縣代家壩鎮兩河口村、略陽縣興州街道辦事處靈巖寺村、略陽縣白水江鎮梁家灣村、略陽縣馬蹄灣鎮史家莊村、鎮巴縣永樂鎮白陽村、鎮巴縣觀音鎮大市川村、鎮巴縣大池鎮茶園河村、留壩縣江口鎮柳川溝村、留壩縣火燒店鎮佛爺壩村、佛坪縣西岔河鎮銀廠溝村、佛坪縣陳家壩鎮孔家灣村4
  • 曹操拿下漢中基地,是因為一群鹿?張魯輸得真冤
    漢中這個地方又多好呢,這裡不僅土地肥沃、百姓生活富足,而且地理位置絕好,四面都環繞著山,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個大盆地,易守難攻,只要佔據了這裡,向外可以向四面進攻,向內就是一個無法輕易攻下的城,這裡可以說是各方勢力能找到的最好的軍事基地了,誰擁有這裡可以說就掌握了主動權,而在這裡被孫權曹操劉備三方虎視眈眈看著的時候,這裡正被張魯佔據著。
  • 【三國聖地 美麗勉縣】4條線路帶您玩遍2018漢中油菜花節勉縣主會場
    是不是沒看明白,接下來,小編從漢中出發,為大家按開車路線為大家詳解:1.漢中——勉縣北出口——周家山鎮——勉縣縣城——武侯祠——諸葛古鎮——武侯墓。2.漢中—西漢高速勉縣出入口—元墩鎮—阜川鎮。(西漢高速線路)【這條路可以體驗一番鄉鎮油菜花海的獨特美】
  • 漢中勉縣高山茶園
    題記:周末我們去漢中元墩龍灣看完油菜花,之後又去到漢中勉縣欣賞萬畝高山茶園,到時候已經是下午五六點了。
  • 同樣是政教合一,黃巾軍全軍覆沒,為何張魯能佔據漢中?
    但是在漢中,張魯卻憑藉著五鬥米教三代張天師的身份割據一方長達二十三年,直到建安20年,公元215年才投降曹操,還被封為列侯。同樣推崇的是道教,同樣是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立足,在黃巾軍被剿滅之後,為何張魯仍然能以天師教的名義割據一方?甚至在佔據漢中之後,為什麼朝廷對張魯坐視不理,沒有去討伐張魯呢?
  • 春天在漢中踏青,我已經被美景陶醉
    位於陝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轄漢臺區、南鄭區、城固縣、留壩縣、勉縣、佛坪縣、略陽縣、寧強縣、西鄉縣、鎮巴縣、洋縣2區9縣那麼漢中人周末踏青去哪玩?
  • 漢中勉縣武侯祠,劉禪下旨撥款修建,被譽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勉縣武侯祠,位於陝西漢中市勉縣城西,距離城南定軍山武侯墓僅四公裡。勉縣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63年,是蜀漢後主劉禪親自下詔、撥款建立的,既是全國最早的一座武侯祠,也是唯一的一座諸葛亮「官祠」,因此,勉縣武侯祠被譽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 追趕超越中的漢中公安,快來了解一下!
    2018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守「六個確保不發生」底線思維,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全力推進43項重點工作和「341」現代警務實戰體系建設亮點工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等「九個專項行動」,全力抓好保穩定、護安全、促和諧各項工作措施落實,有力推動了全市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取得明顯進步,有效維護了全市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為漢中
  • 漢中旅遊景區推介
    漢中市旅遊協會自駕車分會 黎明 供稿漢中市旅遊協會自駕車分會 黎明 供稿漢中周邊熱門景區:漢中龍頭山國際旅遊度假區、漢中勉縣九昱漢水溫泉旅遊度假區、勉縣「諸葛街景區」、鎮巴縣漁渡生態旅遊風景區「巴山玉溶洞景區」、南鄭喜神壩西溝景區、 南鄭區梁山鎮前豐村「鳳凰玫瑰莊園」、漢臺區鋪鎮薰衣草生態園、漢中花果山農業觀光園、古褒國旅遊休閒度假區 、漢中漢山景區金石谷景「漢山夜明珠」、寧強縣草川子風景區
  • 陽安鐵路增建二線勉縣至寧強段開通
    歷經近五年的建設,由中鐵二十局集團承建的國內首條整線一次性完成電氣化改造的鐵路——陽安鐵路增建二線寧強至勉縣段於11月19日順利開通。 陽安二線線路全長329公裡,西起寶成鐵路陽平關車站,經陝西寧強、勉縣、漢中、洋縣、西鄉、石泉等縣(市)境,東抵陝南安康,與襄渝鐵路接軌。該條線橫貫陝南,是連接寶成、襄渝兩條鐵路幹線的聯絡線,也是我國第二條電氣化鐵路。
  • 眉縣、隴縣、鳳縣、乾縣、富縣、洋縣、勉縣、佳縣,盤點單字縣
    眉縣、隴縣、鳳縣、乾縣、富縣、洋縣、勉縣、佳縣,盤點陝西單字縣;眉縣太白山、隴縣關山、鳳縣花椒、乾縣乾陵、富縣蘋果、洋縣朱䴉、勉縣定軍山、佳縣紅棗,快來圍觀陝西單字縣的名片!所以洋縣境內有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此外還有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朱䴉一起並稱為「秦嶺四寶」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都有在洋縣出沒。七、勉縣勉縣,漢中市下轄縣。秦置沔陽縣(因位於沔水北面得名),隋為西縣,元屬沔州,明降為沔縣,後復,1912年廢州為沔縣,196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沔縣"改為"勉縣",一直沿用至今。
  • 漢中:陝西的小江南,勉縣武侯墓,在定軍山腳下,山環水抱
    漢中是個好地方,被譽為陝西的小江南,對漢中最早的印象就是漢中師範學院,有同學後來就去那裡上學了。漢中,在《三國演義》裡,多次提到。劉備在59歲時,成為漢中王。在這之前,劉邦也被封為漢中王。再就是蘇固,是漢中太守。
  • 陝西漢中市2區9縣,建成區面積排名,最大縣城位於漢中平原最西端
    轄區內除了漢中平原外,其餘地區都是大山區,平地很少,地形條件不是很優越。漢中市因古代歷史地名而聞名全國,是個歷史古城,境內漢水是其主要河流。目前漢中擁有高鐵、多條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等高等級公路,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
  • 漢中地區何等重要?漢中之戰後,曹操兵敗離去劉備稱王
    在眾多小型割據勢力中,張魯割據的漢中,由於夾在曹操、劉備勢力之間,便成為了曹、劉都想爭奪的一塊地盤。 說起東漢時的漢中,其實是指益州北部一郡,治所南鄭(今天的漢中市漢臺區),轄九縣,地域遠大於今天的漢中市。漢中北橫秦嶺,南亙巴山,四周可謂是高山深丘,中間為帶狀盆地,漢水橫貫其間,可謂是,物產豐富,兵家之良地。此外,漢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當秦、隴、蜀三地的咽喉要衝。
  • 中國鄉鎮:因牛頭寺而知名,勉縣經濟人口大鎮—漢中勉縣老道寺鎮
    在距離漢中20公裡左右,勉縣東部約22公裡的地方,有這樣一個鄉鎮,它北倚牛頭山,南臨漢江河,北環路、川陝公路(226縣道)、108國道橫貫東西,是勉縣經濟文化繁榮發達的鄉鎮之一,這就是老道寺鎮。勉縣五中資料顯示,勉縣五中原名勉縣八中,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縣直完全中學,地處勉縣老道寺鎮紀寨村,輻射老道寺鎮,長林鎮(現併入老道寺鎮),新街子鎮,原來的黃沙鎮(現併入周家山鎮
  • 曹操徵討張魯奪取漢中,史書記載這場離奇戰爭,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兩川之地分為東川和西川,劉備剛奪取西川,待他站穩腳跟後下一步必定是向東川拓張,東川現在張魯的掌控中,而漢中便是打開西川的門戶。曹操在赤壁吃了大虧,所以近期也無力對東吳下手,收復西涼之後,直取漢中,便可揮師西川徵討劉備。依靠傳教布施盤踞漢中多年的張魯立即感受到了戰爭的烏雲正飄向漢中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