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16的珠江愷撒堡獎學金演奏會,我到現在還不認識陳韻劼。也是有幸吧,當時陳韻劼是塊不為人知的金子。雖然在國際上屢獲大獎但在國內不是像李雲迪郎朗那樣知名。象徵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之一的中央音樂學院,在六年來引進的首位鋼琴家,可想而知他的鋼琴水平有多高。在國外媒體他被稱作東方的李斯特。就像吳牧野被稱作中國的蕭邦一樣。
成長曆練中慢慢發現,要想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賦水平之外發展空間發展平臺也是非常重要,鋼琴家就是鋼琴家,在沒有輝煌的時候,他們用藝術去揭示生命,從那次開始蘭州演出之後,我對鋼琴家又有了新的認識。
陳韻劼下飛機的第一句話不是你們這裡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而是你們能不能找一個琴房讓他練琴。當然問這句話的不僅僅是他一位鋼琴家,許多鋼琴家都會詢問這樣的問題。現在能教不能彈的老師比比皆是吧,他這些老師一旦從大學校園來出來以後就沉溺於每天的教學當中,鋼琴練習與演奏幾乎已經荒廢,只能說做一個能夠演奏的鋼琴老師真的不容易。
後來我想鋼琴家如果不練琴能夠完成一場音樂會是沒有問題的。對於鋼琴家來說能夠每一次都達到最好的狀態,最好的技術發揮出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他們是對於聽眾的尊重,對於藝術的崇敬而去追求完美,儘管沒有完美。
當初來蘭州進行演出之前大家對陳韻劼其實沒有什麼影響,就連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場音樂會我們宣傳是非常成功的,民族大學1000多人的禮堂爆滿,當時聽眾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客戶,那次贈票活動也是我們首次向我們的客戶傳遞的一種新的理念,用音樂傳遞品牌。
現在我才知道,鋼琴家在上臺之前不需要舒適的環境去休息,而是在演出之前進行長時間的練琴。一般的鋼琴家能夠在演出之前練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而那次陳韻劼從中午一直練到了演出前。
我的感覺是這個人太能彈了。中途洗個臉,也不去外面吃飯,怕浪費時間,午餐和晚餐都要求比較低,簡單的盒飯就可以了。我們還擔心鋼琴家不好招呼呢,這遠比我們想像的簡單一些,都不用操心他。
在那次愷撒堡獎學金演奏會以後陳韻劼在全國各地開大師班,開演奏會。就在2016年那年身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他成為了愷撒堡藝術家。陳韻劼的鋼琴音樂也是被很多人喜歡,屬於實力派的,就是很能彈。感覺無所不能的鋼琴家。
陳韻劼的演奏技巧在鋼琴界都是大師級別的。今年2018愷撒堡蘭州國際鋼琴藝術周的首場演出他又來蘭州了。和上次一樣,簡單的午飯,一間安靜的琴房。當晚蘭州金城劇院的演出又是爆滿。人們已經很熟悉他的演奏所帶來的震撼。他每次演出用的最多的鋼琴就是愷撒堡,他說愷撒堡是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一流的鋼琴家 ,一流的鋼琴。你可能不知道,陳韻劼的愛人也是一名鋼琴演奏家。並且他的愛人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