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紹興博物館,看王陽明的故事

2020-12-18 錢江晚報

紹興博物館經過兩年多時間策劃的原創特展《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正在熱展。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人。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

縱觀王陽明的人生軌跡,其讀書、做官、為朝廷建立不世功業,這些經歷與以往的士大夫沒有什麼不同,然而有一關鍵點卻使陽明不同凡響,這就是他從小立下了「做聖人之志」。

陽明立下了做聖賢的志向,使他從不屑於經義訓詁、世人羨慕的狀元和做大官的仕途,而是孜孜矻矻艱難地探索聖賢之道。在經過了「格竹窮理」、沉溺雜學、諫言下獄、貶謫龍場等百死千難之後,他終於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格物致知」不應該「心外求理」,而應向「心內求理」。他強調人內心的良知良能是學做聖人的關鍵,這極大地糾正了儒學功利化和工具化的偏向。陽明悟得「心即理」後,逐步建構起「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理論體系,開闢了儒學的新氣象。

可以說,正是陽明有學做聖賢的初心(小目標),又有學做聖賢的路徑(致良知)和方法(知行合一),才能成為繼孔孟之後中國歷史上極少數被尊為聖賢的偉大人物。

自2000年開始,紹興定期祭祀陽明,舉辦相關陽明學術研討會,弘揚陽明心學。

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王陽明個展。我們旨在全方位介紹王陽明生平及其偉大功績的同時,更好地弘揚陽明心學,傳播國學文化。

本次展覽持續到2月28日,亮點多多。

●參展文博單位多至30餘家,其中有多家國家級和一級博物館加盟。如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

●陽明先生書法作品空前匯聚,其中一級文物10餘件。

故宮博物院藏《龍江留別詩卷》、廣東省博物館藏《驄馬歸朝詩敘詩卷》、湖北省博物館藏《良知四絕詩卷》、浙江省博物館藏《奉壽西岡羅老先生詩卷》等著名作品,都是首次外展與觀眾見面。

●展覽的觀賞性、學術性並重。

配合展覽,由紹興博物館編輯、故宮出版社出版的《王陽明書法作品全集》也同步出版發行,這是國內第一本全面展示王陽明墨跡、拓片、文獻的作品全集。

●展陳設計突顯陽明文化。

為更好的表達陽明文化,在展覽色調上,我們以松柏雅綠色作為展板的主色調,把安徽博物院的「清吳桂畫王守仁年譜全冊圖」和「鄒守益王陽明年譜圖冊」作為展覽主要的設計元素,合理地分隔展線和布局,在有限的空間中設置古代文人書房的場景裝置,以體現親民、靈動的陽明心學,給觀眾自然、質樸的文化氣息。

●豐富多彩的教育推廣活動,為不同需求的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

既有專為特展開發的文創系列產品,又有適宜學齡前兒童閱讀的《陽明的故事》系列繪本等等。這套繪本一共6本,是國內第一套講述「陽明的故事」中英文雙語的系列繪本。在繪本首發和推廣的同時,也開啟了紹興博物館和各大幼兒教育機構的精誠合作,共同開展普及陽明文化的系列活動。

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

時間:即日—2018.2.28

地點:紹興博物館書畫一廳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王陽明個展在紹興博物館展出
    紹興是王陽明故裡,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2017年是王陽明誕辰545周年。紹興博物館經過兩年多的籌備策劃的「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特展目前正在紹興博物館書畫一廳內展出。陽明文化帶回家 陽明故事走出去展覽之外,博物館還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推廣活動,為不同需求的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博物館設置了「知行合一」結構拼圖、「儒學聖賢」滑塊拼圖、陽明先生遺像拓片、陽明文獻木刻印製,以及展覽手冊蓋章等互動環節。
  • 還不了解王陽明?紹興博物館這場特展一定不能錯過
    10月31日,是王陽明誕辰
  • 溼地博物館有場展覽 王陽明的故事都有了
    2019-03-01 18: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俞靜漪這幾年,陽明心學、「知行合一」得到廣泛傳播,很多人都不知道,明代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其實是我們浙江人,紹興就是陽明先生的故裡。
  • 崇義縣博物館,王陽明在崇義的「故事」都在這兒
    在崇義縣遊玩期間,除了王陽明國家森林公園外,還去了崇義縣博物館,博物館位於陽明大道,緊挨王陽明國家森林公園,據悉這座博物館始建於2015年,也正是王陽明奉請設立崇義縣500周年之際,是一座以展示和傳播王陽明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吸引了眾多周邊遊客的到來,我也是在遊覽完王陽明國家森林公園後便來到了這裡。
  • 紹興的「陽明洞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王陽明?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她有許多說不盡的故事、道不盡的秘密。同時,紹興歷史文化中還有不少疑案和謎團,讓我們一起探尋。    陽 明 洞 天 之 謎  紹興蘭亭附近的王陽明墓一直是「陽明學說」追隨者的晉謁之處,作為明代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知行合一」的主張流傳甚廣,至今在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仍有很大影響。
  • 來溼地博物館吧,王陽明的故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魯佳這幾年,陽明心學、「知行合一」被越來越廣泛的傳播,很多人都不知道,明代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其實是我們浙江人,紹興就是陽明先生的故裡。今天開始,中國溼地博物館和紹興博物館聯合舉辦「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特展,講述陽明先生的生平和思想,通過書法作品及拓片集中展示陽明先生的心學理念。展覽將持續至4月14日。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藏《龍江留別詩卷》、廣東省博物館藏《驄馬歸朝詩敘》、湖北省博物館藏《良知詩四絕卷》、浙江省博物館藏《奉壽西岡羅老先生詩卷》等文物及複製品近50件(組)。
  • 王陽明是紹興深為驕傲和自豪的古越之子
    王陽明在紹興的蹤跡是全國最多的,遍布大街小巷、山山水水,現尚存的王陽明府第遺存、陽明洞天、王陽明墓等,成為王陽明最重要的遺存。王陽明吸收了越地精神並升華成心學,紹興獨特的詩性精神使得王陽明的哲學充滿了紹興特質。在王陽明的身上,體現出了獨特的紹興人文情懷和紹興風骨,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的又一儒學聖人。
  • 王陽明是誰?為何500年後世界各地爭相傳承他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一一解讀在浙江紹興紀念王陽明的場所,如陽明小學、龍瑞宮、陽明洞天、觀象臺、稽山書院、陽明墓、紹興博物館陽明的故事專題等。紹興是陽明心學的成熟地、傳播地,也是王陽明最後的歸宿地;是王陽明生活時間最長、王門後學影響最大的地方,更是陽明遺址遺蹟最多、遺存較完整的地方。
  • 浙江紹興王陽明故居遺址得到考古發掘確認
    新華社杭州12月23日電(記者馮源)記者從剛剛舉行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上獲悉,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工作,明代大儒、心學宗師王陽明在浙江紹興的故居遺址揭開了神秘面紗。考古工作者表示,這是首個經考古發掘確認的王陽明居住遺址。
  • 王陽明的一生傳奇故事!
    但其實想要真正將書裡的東西運用起來達到讓生活更美好的目的其實還是很難得,畢竟看這種心理類的書籍需要你有一定的悟性或者有老師來指點並且監督你在生活裡踐行,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我覺得想要學習王陽明所提出來的觀點倒不如來看看他的生平並且研習幾個關鍵的思想。
  • 王陽明的生平故事
    王陽明的生平故事  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於肺炎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
  • 你知道王陽明走過的紹興兩座古橋嗎?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宋明理學的重要人物。他於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於紹興府餘姚縣瑞雲樓,嘉靖七年(1528)(農曆)病逝於江西南安歸途舟中。而紹興則是其重要哲學思想——「心學」發端並最終完臻之地,又是他的第二故鄉和身後長眠之所。
  • 「發現紹興」——網絡新媒體走近紹興陽明故裡
    就如同紹興文理學院越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潘承玉所言:「沒有紹興,沒有越文化的薰陶,就沒有王陽明,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把個體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打破了階層固化。正因為如此,作為故鄉的紹興,作為與王陽明淵源最深厚的紹興,更應該研究好王陽明」。
  • 輪迴故事:王陽明的神通與輪迴故事
    編者按:王陽明是明代大儒,宋明理學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心學大家,與陸象山合稱陸王,對後世中國思想史、軍事史影響很深遠,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合於一身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陽明早年曾出入佛道兩家,因此留下一些故事。
  • 陽明心學已成為熱潮,紹興陽明故裡也成為必去之地
    之於紹興,應該說是魯迅先生的《三味書屋》,《孔乙己》給種了草,也可以說是陸遊和唐琬的愛情和那首釵頭鳳給了情懷,是陽明先生的陽明心學給力理念。所以紹興之行是不得不去的,當踏上紹興的土地的那一刻,這一路應該是開始了追逐他們給予的足跡吧。
  • 浙江紹興王陽明故居遺址得到考古發掘確認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杭州12月23日電(記者馮源)記者從剛剛舉行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上獲悉,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工作,明代大儒、心學宗師王陽明在浙江紹興的故居遺址揭開了神秘面紗。考古工作者表示,這是首個經考古發掘確認的王陽明居住遺址。王陽明出生於當時的紹興府餘姚縣,10歲時隨父遷居紹興府城。
  • 紹興:歡迎回來,陽明先生!
    這是學術界公認的王陽明研究領域裡的一部巨著,分上中下三冊,洋洋近千頁。  張校軍說,這套書,他已經是讀第二遍了。  他手頭在看的是中冊。書頁中有許多用鋼筆寫的批註,記下閱讀的心得、質疑。  書中47頁寫到,正德五年(1510年)十一月,王陽明入京朝覲。在上京途中,王陽明共寫了6首詩歌,抒發自己在政治大潮中的無力感。
  • 浙江紹興祭祀王陽明逝世490周年 專家共話心學當代意義
    中新網紹興1月9日電 (項菁 葛晶)「歷史上,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期,亦是當地陽明心學研究的高峰期。」1月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陽明心學研究學者,以及紹興當地政府機關、學校、企業等社會各界代表共500餘人,在王陽明墓前紀念先賢。如今,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各地頻現「陽明熱」。
  • 紹興一戶人家有傳家寶 家譜中發現王陽明散佚之作
    最近幾年,國內很多地方掀起王陽明研究熱潮,紹興的王陽明故居、王陽明墓、陽明洞天、稽山書院4處遺蹟已被大家熟知。「新昌和王陽明也很有淵源!」近日,有新昌讀者向記者爆料稱:400多年前,在新昌南山村,一對90歲的老夫妻做壽,王陽明特意為他們寫了壽序。後來,這篇壽序被保存在《南山王氏宗譜》中,代代相傳。這對老夫妻何許人也?為何王陽明會為他們賀壽?
  • 王陽明——不得不說的故事!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