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隨著同學們的返校復學,
校園也重新煥發了生機,
路上的行人和車輛也多了起來。
在此要提醒各位小夥伴們,
在享受愜意生活的同時,
也請務必注意校園交通安全!
01
行走及乘車需注意
(1)注意拐彎處和交叉路口拐彎處存在視覺盲區,要過馬路時,我們應注意觀察前後方來車,確保安全再通過。交叉路口是交通問題多發區,是多方向車流、人流的匯聚點,交通狀況較直行路段更為複雜,穿過路口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2)不盲目過斑馬線 有些同學對於斑馬線存在一種「盲目信任」,認為從斑馬線過馬路就是絕對安全的,但事實上有斑馬線而無紅綠燈的話,很多車輛會因為來不及避讓或一時看不清前方路況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同學們在過馬路時即使走斑馬線也要注意觀察來車,不要大意。
(3)不要橫穿馬路 不少同學是沿著單行線上下課的,正因為如此往往在需要過馬路時忽視後方來車而逕自穿行,如果此時後方有來車的話就會相當危險,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在道路上行走時 應走人行道,無人行道時靠右邊行走。走路時要集中精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與機動車搶道,不突然橫穿馬路、翻越護攔,過街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不進入標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險」等標誌的地方。
(5)乘坐交通工具時 乘坐市內公共運輸等車停穩後,依次上車,不擠不搶。車輛行駛中不得把身體伸出窗外;乘坐長途客車、中巴車時不能貪圖便宜,乘坐車況不好的車,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為這些車輛安全沒有保障。乘坐火車、輪船、飛機時必須遵守車站、碼頭和機場的各項安全管理規定。
校園騎行安全需知
02
(1)不當低頭族、耳機黨在騎車時,不少同學有邊騎車邊玩手機、聽歌等習慣,這難免會對身邊的人流車流情況降低警惕,一方面容易發生碰撞,還容易被路上的碎石、小坑等絆倒,另一方面還難以及時避讓通行車輛,造成交通意外。而如果耳機聲音過大,甚至會遮掩汽車的鳴笛聲,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同學們騎車時還是要專心通行,勿分心於他物。
(2)不騎車帶人騎車帶人首先需要一定的騎行技術,因為在帶人之後增加了控制車頭方向的難度,而且很多被載的同學往往「不老實」,有的自行車後面根本沒有後座,被載者只能站在自行車車架上,十分危險。兩人同行,騎車同學的注意力也往往難以集中,對於路況的注意力會下降,這也容易造成安全問題。
(3)不並排騎車在路上,有些同學為了更方便聊天,常常幾個人騎著自行車並在一起走,這樣不僅佔道,影響到別的同學和車輛通行,加重擁堵情況;還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表現,非常不安全。
(4)不騎「飛車 」校園內,宿舍與教室、圖書館等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所以許多大學生選擇騎車出行,這也成為了大學裡的一道風景線。但部分學生騎車技術也實在「高超」,居然騎著自行車與汽車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禍根。
03
注意電動自行車騎行安全
校園騎行三要素:佩戴頭盔、不帶人、不超速(15碼以內)。安全騎行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自2020年4月在全國各地開展以來,公安交管部門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頭盔的行為,助推公民養成安全習慣。
安全
注意機動車行駛安全
04
機動車應注意遵守行車規範,嚴格按照校園交通標識標牌行駛,不得違停,嚴禁鳴笛、超速,在流量集中的路段要放慢車速,主動禮讓行人,並在規定位置停車。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各位親們注意要減速慢行哦~
05
交通事故的處置
1.及時報案
發生交通事故後一定要及時報案,切忌與對方「私了」。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校內報警電話:6043 8388(北辰)、6020 4380(紅橋)。
2.保護現場
事故現場的勘查是劃分事故責任的依據之一。發生交通事故後一定要保護好事故現場,必要時可進行拍照留底。
3.控制肇事者
交警到來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控制肇事者,如果實在無法辦到,請儘量記住肇事車輛的車型、牌號、顏色等特徵,便於日後交警對事故的處理。
歡迎點讚轉發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