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杭州老城區發展重要增長極

2020-12-25 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鄧國芳)工業企業搬離老城區,不僅搬出了企業發展的新天地,也搬出了老城區發展的新天地。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杭氧、杭鍋、杭氧北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有關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在會上強調,要堅持賣理念、賣規劃、賣設計,優化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打造杭州老城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王國平和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副市長許邁永,市政協副主席董建平等一起,聽取了市規劃局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分別匯報了杭氧、杭鍋、杭氧北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方案。

  王國平在充分肯定了前一段三大地塊城市設計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後指出,城市管理者要經營好城市,必須堅持賣理念、賣規劃、賣設計,通過邀請「高手」編制高水平的城市規劃設計,實現城市土地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杭氧、杭鍋、杭氧北三大地塊面積較大、區位重要、交通複雜、工業遺產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實施三大地塊有機更新意義重大,難度也不可小視。市委、市政府和下城區委、區政府要把實施三大地塊有機更新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努力打造下城區乃至杭州市次級商業商務中心,打造杭州老城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王國平強調,優化三大地塊城市設計,要堅持三大地塊「三位一體」,搞好一體化設計。要認真研究會展板塊建築面積與功能、定位,確保建築面積與功能、定位相適應。要深化地鐵站點上蓋物業設計,打造商住結合的地鐵上蓋物業城市綜合體。要堅持「能保則保」,搞好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要充分利用水系,做好「水」的文章,提升土地價值,營造一流商業居住環境。要妥善安排動靜態交通,形成科學合理的路網結構。他還就加快三大地塊徵遷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出要堅持「退二進三」、「優二進三」,加快地塊內相關企業搬遷步伐,同時堅持拆遷安置房建設先行,搞好居民搬遷工作。

  據了解,杭氧、杭鍋地塊總規劃用地面積1.55平方公裡,杭氧北地塊總規劃用地面積約0.59平方公裡。在這2.14平方公裡區域內,已規劃建設三個地鐵站點。考慮到這裡是杭州工業遺產最集中的集聚地,規劃建設中將最大限度地保護工業遺產。設計單位還設想在三大地塊內創造一條杭州城市文化和工業文明的旅遊體驗線,構築杭州城市文化、工業文明長廊。

相關焦點

  • 【洛報專版】添彩副中心建設 助力打造增長極——老城區著力做好...
    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重新審視和謀劃了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命題。
  • 洛陽老城區:添彩建設副中心 助力打造增長極
    古都科創園先進位造業集中開工儀式 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重新審視和謀劃了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命題。
  • 打造中部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紮實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開展產業集聚區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推動金融機構依據評價結果,對優質企業實施提高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等優惠政策,通過「騰籠換鳥」為先進位造業和新興產業打造發展空間。扭住戰略基點,培育形成強大內需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 金華義烏都市區加快形成全省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日前,《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出爐。規劃提出,杭州、寧波、溫州和金華—義烏四大都市區經濟加快發展,城市集聚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在長三角城市群的地位逐步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發展勢頭良好,美麗縣城、縣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城市化結構形態更為合理。「十三五」新型城市化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浙江城鄉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居全國各省區首位,城鄉收入比約為2.07∶1,是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全面進入全民養老醫保時代。
  • 富春江鎮 打造城鎮發展「新增長極」
    據悉,裝備製造產業園二期,是富春江鎮「123」發展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計劃通過2至3年的努力,打造集研發、製造為一體的智能製造、智能裝備、精密器械產業集聚區。根據項目規劃,在3月25日全面完成橫山村、七裡瀧村公墓擴建,在清明前完成墳墓遷移工作,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徵地工作。
  • 浙江麗水: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新增長極
    原標題:浙江麗水: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新增長極   近日,京東
  • 江西發布支持贛東北發展意見 將上饒列為贛東重要增長極
    延伸閱讀:江西省政府支持贛東北擴大開放 贛東北將形成「一極兩都」  本報南昌訊記者左陽天報導:鄱陽湖區域有南昌為核心的城市群,贛南的發展有原中央蘇區振興政策。記者2日從江西省發改委獲悉,我省日前發布《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贛東北擴大開放合作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贛東北地區錯位發展,形成「一極兩都」開放開發格局。上饒將打造我省東部的重要增長極,景德鎮市建設「世界瓷都」,鷹潭市建設「世界銅都」。  上饒構建贛浙閩皖交界區域中心城市  上饒、景德鎮、鷹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 【小康故事】榮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面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榮昌的發展讓人充滿了想像:榮昌要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的增長極。發展轉折 源於打了一副「成渝牌」通過梳理榮昌的發展歷史脈絡可以發現,榮昌經濟的爆發增長只是近3年的事情。過去的榮昌,一直都是以農業和傳統手工業見長,由此也形成了榮昌豬、榮昌陶、榮昌夏布、榮昌摺扇等頗具知名度的「榮昌四寶」。
  • 李希: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
    在勝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希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情況,強調黨委和政府要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積極作為、用心服務,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並勉勵企業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掌握髮展主動權。
  • 全力發展工業 打造經濟增長極
    烏石鎮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鎮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到2020年達到17.8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分別增長13%與7%,到2020年達到9.634億元與8.9億元。全力發展工業 壯大經濟總量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以項目建設大突破推動工業經濟大發展,實現經濟大提速。
  • 首都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在哪
    但是如今,南城已經成了北京發展的「新的增長極」,是什麼讓南城華麗轉身呢?  還記得去年,北京發布了《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這已是北京第三輪城南三年行動計劃了,也由此宣告了南部地區發展將「全面提速」。
  • 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打造上海南部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
    將自身發展重點從「建設開發區」向「經營開發區」轉變,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同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投資步伐、探索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品牌效應。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開發區完成總稅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0.05%;地方稅收入20.01億元,同比增長3.44%;固定資產投資24.31億元,同比增長47.78%。
  • 把冷鏈經濟打造成為防城港市經濟增長極
    防城港市市長班忠柏表示,把冷鏈經濟打造成為防城港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班忠柏說,冷鏈物流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際合作日益深化,中國農產品和海產品貿易呈現爆發式增長,冷鏈產品市場需求日益旺盛。     防城港市作為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具有連接越南,面向東協的獨特優勢,建設中越冷鏈物流大通道條件得天獨厚。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海洋經濟成煙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十三五」以來,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煙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煙臺海洋優勢和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轉換海洋經濟新舊動能為抓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搶抓機遇,向海圖強,吹響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衝鋒號」。
  • 王清憲:膠東經濟圈五市握指成拳、聯動發展,打造新增長極
    本次大會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以「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分為開幕、致辭、展望「十四五」、共促「一體化」四個階段,旨在展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形象、搭建資源對接新平臺,推動膠東五市加快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 市北區譜RCEP港城發展新篇 助百年老城區煥新
    身處腹地的老城區,總是第一時間迎著從膠州灣吹來的海風,承載著百年歷史的浸潤洗禮。直面時代發起的挑戰,老城在變局中開新局的唯一辦法,就是蝶變!剛剛出爐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港城聯動」「老城復興」寫進了2021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在主動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中,市北區搶抓RCEP重大開放戰略機遇,塑造老城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榮昌 當好「橋頭堡」 搶抓新機遇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今年5月,榮昌被列入重慶主城都市區後,該區就自身發展明確了新的目標要求: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找準定位服務成渝協同發展榮昌區位於重慶最西端,與四川瀘州、內江、資陽3個地級市的4個縣(區)接壤,有86萬人口,素有重慶「西大門」之稱。
  • 汕頭:在新發展格局中打造重要發展極
    汕頭市招商局港口集團華港貨櫃公司經理陳順洪興奮地告訴記者,汕頭港作為國家沿海主要港口和「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節點港口,歷來是粵東、閩西、贛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門戶,現有500噸級以上泊位92個,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21個,碼頭通過能力5307萬噸,貨櫃200萬標箱。
  • 湛江:打造濱海旅遊新增長極
    不僅如此,湛江還要將這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濱海美景轉化為經濟實力,打造成重要增長極。不久的將來,一個包括湛江灣、特呈島、南三島、東海島、硇洲島、南屏島「五島一灣」的濱海旅遊產業園區將闊步走出深閨,將其曼妙的身姿展現在世人的眼前。小海島開發沒砍一棵樹特呈島原本是湛江市的一個小島,離霞山區只有十多分鐘的海程。島上居住環境簡陋,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
  • 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武廣新城開發建設 打造耒陽發展新的增長極
    她指出,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武廣新城,是推動新時代耒陽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是夯實衡陽副中心地位、爭當大湘南縣域發展「領頭雁」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戰略站位,找準發展路徑,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擔當實幹、開拓奮進,將武廣新城打造成「生態新城、文化新城、財富新城」,形成耒陽經濟新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