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打造上海南部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

2020-12-10 上觀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得錯綜複雜。

面對挑戰,位於奉賢的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迎難而上,在危中育機,變中尋機。將自身發展重點從「建設開發區」向「經營開發區」轉變,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同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投資步伐、探索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品牌效應。

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開發區完成總稅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0.05%;地方稅收入20.01億元,同比增長3.44%;固定資產投資24.31億元,同比增長47.78%。

化危為機,尋找更多增長點

在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永傑看來,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今年我們招商引資的宗旨就是保存量、促增量、抓平衡。通過形成『5+1』即500個中介、100個優質平臺的密集招商網絡,將招商平臺延伸到更多城市。」李永傑說,開發區立足產業抓招商,緊扣生物醫藥、美麗健康、寵物經濟、中醫藥產業、人工智慧、集成電路、高端智造等行業,切實把招商引資想在腦中、抓在手上、落在實處,形成「抓住一個、引進一串」的產業集群效應。

開發區還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設置了北京、廣州辦事處,發揮平臺優勢,多渠道搜集項目信息、高效率跟進意向投資企業,加強與大企業大集團的接洽溝通。今年1到10月,引進服務貿易型企業1.5萬餘戶,實現稅收近27億元。同時,用心用情做好對接服務,為在談項目籤約落地「鋪路架橋」。目前,在談的土地項目和廠房項目共有米思米、一本生物等30餘個。

面對疫情倒逼催生出的新業態、新模式,開發區也順時應勢加以支持引導。比如將「美谷美購·跨境購」的常態化運作機製作為線上線下相融合方式研究實施,進一步打響「跨境購」品牌效應。同時,充分發揮奉賢綜合保稅區特殊政策優勢,加快「一平臺、三中心」建設,瞄準電商企業及服務平臺,打造跨界融合產業生態圈。

奉賢已集聚了4400家寵物食品、用品企業,開發區擁有以皇譽寵物為代表的寵物經濟企業約50家,主要從事寵物用品、食品銷售、寵物診療服務、寵物美容等,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聚。奉賢綜保區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特殊功能,為區外的愛寵經濟相關的企業提供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與區外企業形成良性互動發展,助推區域愛寵經濟的不斷壯大,打造愛寵經濟發展新高地。目前,綜保區寵物食品跨境電商業務初具規模,截至今年10月31日,已完成寵物食品跨境總單量46.24萬單,銷售額達1.5億元。

優化結構,堅持更高質量發展

按照「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質量提高」的要求,開發區通過加大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鼓勵改造低效用地,以啃硬骨頭的精氣神,狠抓低效企業清退,倒逼企業轉型發展,及時調整「二房東」等轉租現象,加大力度扶持新產業、新業態,推進低效工業用地轉型。同時,重點開展「兩路兩村」低效企業整治工作,不斷盤活存量、補齊短板,引導劣勢企業產業升級,推進園區整合提升。三季度,開發區完成50餘家計500餘畝土地轉型,地塊企業轉型認同度和方案實施度完成率均達到100%,全面完成市級轉型項目和區級目標任務。

面對變化的產調對象和不變的目標總量,產調人員敢於挑戰強信心、刀刃向內扛壓力、實事求是提效率,通過採取「1+X」的工作舉措,一方面嚴格推進已上牆負面清單企業產調節點,作為工作的定量數;另一方面及時查漏補缺,識變應變,深挖存量及問題項目,不斷改變工作作風,提升產調工作的速度與質量。

下一步,開發區還將探索在上海市產業轉移指導目錄的基礎上,編制園區自有產業發展指導目錄,通過健全用地管理機制,規範項目用地準入評估、達產驗收制度,優先保證集聚平臺、重大項目用地。引導鼓勵存量企業向「四新」方向轉型,鼓勵用地單位在不改變用地主體、不重新開發建設等前提下,充分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房產興辦新興服務業,推進工業用地的轉型升級。

產城融合,建設更好營商環境

輸入6位數密碼,進入自己的24平方米空間,廚房、衛浴、空調、熱水器……各項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這是盈邦光學器件(上海)有限公司員工馮宇入住的樂活青年社區。3年多來,1000多名像馮宇一樣的青年人紛至沓來,「樂活」給了馮宇「家一樣的舒適感」。

近年來,開發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通過進一步深化「保姆、管家、顧問、政府」四位一體服務理念,真正發揮好「駐企店小二」制度,採取上門走訪、實地調研、現場辦公等形式,真正了解在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及意見建議,暢通政策「最後一公裡」服務。截至今年10月底,「駐企店小二」共走訪服務企業10042家次,共收集問題364條,其中已解決343條,解決率94%。

「我們始終堅持產城融合,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以達到產業、城市和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李永傑說,開發區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推動規劃先行,優化空間布局,把有限的土地資源、空間資源用於發展具備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引領產業升級轉型和經濟增長動力轉化。加快推進綜保區、滬杭公路兩側規劃修編和陳橋路、公誼路等道路改造,通過環城北路景觀樣板段及肖塘路口袋公園建設,加大推進硬環境建設,營造水清、木秀、花豔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提升開發區對外形象。

同時,開發區還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打造東方美谷大道、滬杭公路兩側十字型現代服務發展軸。優化開發區功能布局,統籌產業發展、居住、商業服務業、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職住融合、產居融合。以軌交5號線奉浦站為中心,引進和豐富商業業態,增加中高端購物、餐飲、娛樂、休閒佔比,加強業態管控。探索適合開發區產業特點、服務創新創業的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扶持發展創新創業區域平臺,通過鼓勵研發設計、信息技術、專業檢測檢驗、金融、審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實現產業、城市、生態、文化相互滲透、一體發展,提升開發區配套功能品質及內涵品味。

找準定位,謀求「十四五」更大發展

「在『十三五』收官衝刺、『十四五』謀劃布局的重要當口,開發區正迎來戰略深嵌入、區域大協同、自貿新集群的發展機遇期,更應準確把握自身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入思考謀劃未來發展的重大命題。」李永傑在談到開發區未來發展規劃時表示,「十四五」期間,開發區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上海南部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和發動機的戰略中樞。

按照市委有關要求,嘉定、松江、青浦、奉賢、臨港等五大新城,將按照獨立城市定位,在「十四五」期間大力建設,力求成為「上海未來發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和發動機」,並與中心城區一道,構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內圈」。

在李永傑看來,這意味著奉賢將站在前所未有的「風口」上,面對著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開發區的「十四五」規劃設想、編制,必須要結合全區新一輪大發展的戰略謀劃,圍繞新片區西部門戶、南上海城市中心、長三角活力新市,找準自己的定位,找準自身的「標杆」,深化開發區「1+1+X」產業體系。按照開發區「四個優化、四個轉變」戰略目標,努力營造「新高地」,培育「新動力」,創造「新發展」,形成「新格局」。

具體而言,開發區將立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聚焦「創新型、服務型、開放型、總部型、流量型」五大新經濟業態,聚焦科技賦能、貿易服務、區域協同、產業投資、智慧治理五大領域,通過開放創新、轉變模式、重新出發,實現破瓶頸、調結構、加速度、提權重、收資源,培育開發區新時代發展的新優勢。

同時,緊抓「三大新任務」的戰略契機,圍繞「四個奉賢」建設和「東方美谷+未來空間」雙引擎發展的戰略目標,全力打好開放牌、協調牌、創新牌。實現「四個優化」「四個轉變」,即優化產業結構,由分散向集聚轉變;優化自身經營水平,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優化產城融合發展,由園區向城區轉變;優化投資環境,由粗獷向品質轉變。通過積極謀劃開發區「十四五」創新發展的平臺、資金、機制、路徑,提高「準備度」和「實現度」,打造上海南部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和發動機的戰略中樞。

奉賢綜合保稅區 加快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進程

今年8月20日,隨著50臺液晶觸控顯示面板入區測試,奉賢綜合保稅區內企業上海卓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維修業務首單報關宣告完成。

此單業務金額雖不大,但意義特殊。它是奉賢綜保區全球維修業務的第一單,也是今年全球維修業務新政後上海綜保區全球維修業務的首單,標誌著新政關於全球維修的政策在上海順利落地。

全球維修作為工業4.0時代的戰略性產業,是檢驗一個國家或地區先進位造及其配套高端服務業的一項重要競爭力指標。從2019年3月5日,卓耘電子首次遞交拓展全球維修業務的申請,到今年8月成功開單,在海關總署、上海海關、市商務委、市生態環境局和奉賢區相關部門指導支持下,奉賢綜保區聯合奉賢海關、卓耘電子已經努力籌備了一年多。

受全球疫情影響,今年1到7月卓耘電子業務總量同比去年下降10%。全球維修業務拓展後,企業對全球各大品牌商的維修業務都可以承接,包括日漸增長的境內維修業務。據統計,卓耘電子全球維修業務拓展後,全年業務量預計將同比增長5%。

近年來,奉賢綜合保稅區充分發揮地理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圍繞「一平臺三中心」,不斷推進「東方美谷」城市產業名片命名的國際服務貿易集成平臺、保稅研發設計中心、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保稅檢測維修中心的建設。同時,通過加大卡口智能化改造、設置跨境電商查驗點等軟硬體設施升級,完善跨境電商相關配套,全力打造跨境電商示範園區。今年10月22日,淘寶全球購奉賢美渠跨境倉宣布正式開倉。這是繼外高橋跨境倉之後,淘寶全球購在上海開啟的第二個官方合作倉,也是奉賢首個淘寶全球購跨境倉。

作為奉賢外貿經濟新業態,跨境電商是奉賢加速轉型升級,擴大出口,滿足群眾消費需求的重要渠道。早在2018年,奉賢綜保區轉型發展之初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園區跨境電商相關的軟硬體設施配套進行改造升級。2019年9月綜保區產業定位研究明確:圍繞著「一平臺三中心」進行重點建設。

在產業規劃的指引下,2019年9月29日,綜保區跨境電商第一單順利通關;2019年12月11日,奉賢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出臺《奉賢綜合保稅區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細化落實了對跨境電商的扶持政策;2019年12月17日,為推進跨境電商功能建設而搭建的跨境購線上平臺「美谷美購」試運行,與其融合發展的線下展示平臺奉賢綜保區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一期項目完成裝修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3月31日,奉賢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發展規划進一步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外貿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奉賢綜保區牢牢抓住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利用跨境電商能突破時空限制、減少中間環節、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優勢,加大力度推動「一平臺三中心」建設。

東方美谷國際服務貿易平臺核心內容就是發展跨境電商業務,並以此為基礎,擴展到支付、物流、服務、交易等各個環節,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給跨境電商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今年1到10月,奉賢綜保區實現稅收總額4.4億元,其中地方稅收9634萬元,海關稅收3.44億元,跨境電商業務綜合稅達1182.09萬元。

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將「美谷美購」線上平臺、區內的保稅倉儲和區外的保稅展示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系統對接「前店」與「後庫」,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運作。今年「五五購物節」期間,奉賢綜保區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和獨有的跨境電商功能,為開發區化妝品企業搭建了雙線購平臺———「美谷美購跨境購」,並融入了直播、培訓、帶貨、明星等元素,開展化妝品、日用品、寵物食品為主的展示、銷售、體驗,讓奉賢市民在家門口體會到線下體驗、線上購買商品的樂趣。

為了給跨境電商項目騰出更多的空間,奉賢綜保區盤活區內存量資產,將約3萬平方米廠房改造成倉庫,供電商項目入駐。上海美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今年新入駐的跨境電商之一,作為擁有10年運營經驗的國內電商,其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內貿易和進口一般貿易,此次進軍跨境電商領域,對其開發客戶資源、擴大貿易規模、拓展新業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今年8月20日在杭州舉辦的「淘寶全球購跨境業務發布暨年度品牌大會」上,上海美渠公司運營的位於奉賢綜合保稅區的美渠跨境倉被授予淘寶全球購跨境倉的官方指定合作倉。經過2個月的籌備,美渠跨境倉具備了從海外運輸、進境申報、貨物存儲、一件代發、快遞配送、分銷運營等全供應鏈服務功能,可以幫助國外商家解決運輸、倉儲、備案、清關等難題。作為淘寶全球購國內首批跨境倉之一,也是在上海的兩大跨境倉之一,奉賢美渠倉日訂單處理能力可以達到5萬單以上,吸引了曼秀雷敦、愛德愛麗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入駐。

奉賢綜合保稅區即將開工建設的13.5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將釋放更多的物理空間給跨境電商產業。下一步,奉賢綜合保稅區將以進博會為抓手,充分利用區內的空間優勢和自貿區新片區的政策優勢,將化妝品、食品等美麗健康產業作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切入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集聚一批優質電商企業,讓奉賢成為未來全球跨境電商的集聚地,打響發展的新品牌

相關焦點

  • 上海市開發區綜合評價出爐,前10名中閔行佔30%!莘莊工業區高居第三
    近日,2020年上海市開發區綜合評價30強名單發布。上海市開發區綜合評價前30強中,莘莊工業區位列全市開發區第3位,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列第5,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前10;2020年綜合發展指數合計數,閔行區整體成績名列前茅。此次榜單還評出了上海市開發區綜合評價大中小型園區前10強。
  • 36秒|徐匯濱江:打造上海未來最具活力的「新外灘」
    齊魯網7月25日訊 7月24日-25日,山東省黨政代表團在上海進行考察學習,一天半的時間裡,代表團一行趕赴上海化學工業區、上海中心大廈陸家嘴金融城黨群服務中心、上海自貿區企業服務中心、張江科學城、徐匯濱江規劃展示中心等地考察學習。
  • 日照嵐山經濟開發區 讓開發區更具活力
    原標題:【改革攻堅在行動】山東市場化改革讓開發區更具活力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1日訊 山東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加靈活實用的開發運營機制,推動開發區聚焦主責主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
  • 四川南部:工業挑起經濟發展大梁
    南部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以來,南部經濟開發區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工業園,現已完成政府投資3.9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   近年來,南部縣科學謀劃,精心布局,築巢引鳳。   「我們始終堅持招大引強、招強引優,不能『撿到籃子裡都是菜』,這是對南部工業負責,對南部未來負責。」縣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從招商前沿就嚴格把關,綜合評判招引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019年,南部經濟開發區在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同時,以優異成績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的縣級城市工業園區。
  • 上海海港綜合開發區啟動建設 打造物流中轉基地
    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解放日報消息,正當上海洋山深水港開發建設之際,奉賢區快速作出反應。昨天,為迎合深水港開發,奉賢區在平安鎮闢出18.6平方公裡,建設上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打造現代物流裝備產業基地及海鐵聯運的中轉基地。  上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地處上海東南部,與洋山深水港隔水相望,與海港新城相距僅9公裡。
  • 打造杭州老城區發展重要增長極
    本報訊(記者 鄧國芳)工業企業搬離老城區,不僅搬出了企業發展的新天地,也搬出了老城區發展的新天地。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杭氧、杭鍋、杭氧北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有關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在會上強調,要堅持賣理念、賣規劃、賣設計,優化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打造杭州老城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王國平和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副市長許邁永,市政協副主席董建平等一起,聽取了市規劃局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分別匯報了杭氧、杭鍋、杭氧北三大地塊城市設計方案。
  • 馬旭明率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市松江區學習考察 聚焦工業 聚力創新...
    松江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總面積604.6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76萬,是上海連接整個長三角、輻射長江流域的核心區域。松江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標準實施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旅遊產業發展三大舉措,實現了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局面。
  • 珠海鬥門:產業集群活力迸發 打造珠海西進戰略新增長極
    (3)產業發展:產業基礎雄厚,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已形成特色體系為更好的搶抓港珠澳大橋經濟效益,全面承接香港、澳門、深圳高端產業外溢,珠海積極構建「一軸貫通、兩帶支撐、三區拓展」的產業布局,有序引導提升園區產業集聚,工業增加值持續攀升,2019年珠海工業增加值達1206億元,同比增長4%,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388家,較2018年增加152家
  • 北海經濟開發區:聚力產業集群 「塑形」濱州新增長極
    崛起:財政收入年均增速79.5%的現象級迸發2014年,我市為北海的發展規劃了「兩個十年」,即21世紀前十年,是開發建設濱州新區的十年,2011年到2020年,是建設北海新城、開闢濱州產業新增長極的十年。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北海綜合實力有了長足進步。
  • 珠海鬥門:產業集群活力迸發,打造珠海西進戰略新增長極
    (3)產業發展:產業基礎雄厚,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已形成特色體系為更好的搶抓港珠澳大橋經濟效益,全面承接香港、澳門、深圳高端產業外溢,珠海積極構建「一軸貫通、兩帶支撐、三區拓展」的產業布局,有序引導提升園區產業集聚,工業增加值持續攀升,2019年珠海工業增加值達1206億元,同比增長4%,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388家,較2018年增加152家
  • 長三角議事廳|上海新城建設20年③「十四五」新城發展建議
    上海市主要領導明確要求,應該成為具輻射帶動作用的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功能,上海「五個新城」應該成為上海市最現代、最生態、最便利、最具活力的新增長極和發展空間。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上海市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比重從2005年的58.1%大幅躍升至2019年的93.7%,市郊成為支撐上海科創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工業基地。
  • 中部地區極具發展活力,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山西朔州
    特別是近年來,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一直領先,多項重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十一五」時期綜合考核,被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優秀市。 朔州市右玉縣誕生了聞名全國的「右玉精神」。朔州先後獲得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城市綜合整治先進市、中國最佳粵商投資城市、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中國低碳貢獻城市、中國經濟轉型示範城市、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100強,農村公共服務「五個全覆蓋」建設先進市、中國招商引資最具影響力城市、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
  • 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 運東建設國家級開發區宜居腹地
    按照該方案,吳江將建設成為蘇州城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區。根據《實施方案》,吳江將統籌生態、生產、生活三大空間,打造「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集約型」的空間格局,優化全域功能布局,重塑經濟地理。
  • 大同開發區 全力打造轉型綜改主戰場
    > 大同市按照國家及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部署要求,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主攻方向,以建設「千億級開發區」和充滿強大活力、蓬勃發展的經濟強區為目標,舉全市之力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把開發區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新興產業的集聚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創新驅動的主引擎、綠色發展的先行區
  • 【小康故事】榮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二是因為其經濟活力:2019年,榮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9.1%,居全市第一;共籤約項目341個,合同金額1269億元,工業招商項目落地轉化率70.1%,居全市第一。三是因為其敢為人先:全國第一個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國家貨運機場,三件大事「無中生有」,一件一件相繼落地。
  • 發力「四新」,南京南崛起新增長極
    環湖線主線西側向北接入S269省道,向東連接S123省道,構成固城湖環路,並通過西沿線接入西部幹線,建成後將成為固城湖南側最重要的交通和景觀通道。 9月的高淳到處熱火朝天。今年以來,圍繞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高淳區排出7個市級新基建項目和12個區級新基建項目,著力打造開發區(高新園)、慢管會、南京高職園、現代農業園、高鐵樞紐區、通航產業園六大功能載體,加快推進全區新基建建設。
  • 宜賓最具潛力區縣?不是敘州不是長寧,而在這個地區
    那麼宜賓市轄區內各區縣,未來哪個地區是最具有潛力的呢?綜合來看,宜賓未來最具潛力的區縣為翠屏區。翠屏區是目前宜賓市各轄區發展得最好的地方,同時也是宜賓市未來最具潛力的地區。翠屏區是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區、四川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試點縣、四川省雙擁模範區。2019年,翠屏區地區生產總值944.84億元,比2018年增長9.7%。
  • 浙江麗水: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新增長極
    原標題:浙江麗水: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新增長極   近日,京東
  • 鄭州市代市長侯紅:打造國家極具活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聚焦現代化、國際化和創新強、樞紐強、生態強、文旅強、法治強的「兩化五強」遠景發展目標,錨定「一二三四五」的發展路徑,著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一)以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為總目標;(二)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兩大戰略引領鄭州高質量發展;(三)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賦予鄭州「在全省發揮更大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國同類城市競爭中形成更多比較優勢、在國際上贏得更大影響力」的「三個在」努力方向;(四)加快建設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開放門戶、國家先進位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五)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 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上海雙城合作 全力打造「產業新城」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文/攝)  6月17日,記者從合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上海產業園)是合肥市與上海市「雙城合作」的重要載體平臺,在區位交通、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土地資源等方面具有巨大發展潛能,是合肥市東向發展的新平臺、創新發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