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竹子的形態和寓意,看作者如何刻畫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

2020-12-24 木石紅樓

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東方文明乃是『竹子文明』。」國學大師陳寅恪也曾說:「中國文化是竹的文化。」中國人愛竹贊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人生貴有胸中竹,竹已然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追求。詩人寫竹,畫家畫竹。文人雅客們常以竹喻人,來讚美某人容貌如竹子般秀美,人品如竹子般高潔。

《紅樓夢》中,唯有瀟湘館遍植翠竹。作者曹雪芹如此安排,目的就是借用竹子的外在形態、和內在寓意,來刻畫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

瀟湘館

竹子的外在形態,刻畫了林黛玉「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的形象。

竹子容貌俊美,形象秀逸而有神韻,素有「檀欒」、「團欒」、「綠玉」、「秀玉」等美稱。西漢辭賦家枚乘在《梁王菟園賦》寫道:「修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並馳道。」「檀欒」就是容貌秀美的意思,多用於形容竹子,後直接用做竹子的別稱。

《紅樓夢》裡,元春省親的時候,寶玉作了一首《有鳳來儀》,就寫到了瀟湘館的秀麗竹子: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此處的「秀玉」,就是形容竹子如美玉般秀麗,寶玉用它指代竹子。

竹子纖細、俊美、秀逸,就和林黛玉纖巧婀娜的身段一樣;竹子隨風搖曳的樣子,就像林黛玉弱柳扶風的樣子。因此,曹雪芹用竹子來比喻林黛玉,就塑造了她「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的形象。

竹子的文化寓意,刻畫了林黛玉清雅脫俗的內在品格。

【一】竹子刻畫了林黛玉「正直,有氣節」的品格。

《三國演義》中,有一回關羽被困麥城。當時他手下只有五六百士兵,還多半受傷,而且倉裡糧草也將耗盡。東吳孫權就派了諸葛瑾去勸降關羽,許諾關羽歸順後即可保全家族。關羽卻寧死不降,他氣憤地說: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關羽正是以玉和竹自喻,來表明自己寧死不降的正直氣節。竹子之所以能寓意「正直、有氣節」,是因為它生而有節,且主幹挺拔、寧折不屈。

《紅樓夢》裡,林黛玉就是這樣一位正直、有氣節的好姑娘。

林黛玉雖然身子骨柔弱,但品格卻很剛毅。她從不為任何目的,去趨炎附勢、阿諛奉承。她甚至都不願意說一句違背本心的話。不管處於什麼困境中,她絕不做有失氣節的事。

黛玉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愛相守一輩子。而她和寶玉的婚事,也是她最大的心病。因為這個心病,她才總處於悲戚焦慮中。

七八歲剛進賈府時,黛玉就很會察言觀色,對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徹。她不會不知道,她和寶玉的婚事上,最大的障礙就是王夫人。

若黛玉能像王熙鳳討好賈母那樣,時常去討好王夫人,以她的聰慧,必定能討得王夫人的歡心。只要討得王夫人歡心,她和寶玉的婚事也就成了。可黛玉不僅不討好王夫人,反而多次得罪王夫人的心腹。

周瑞家的送宮花時,黛玉當著寶玉和諸多丫頭的面,直接譏諷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因為這件事,很多讀者都覺得,黛玉就是小性子、尖酸刻薄。然而,黛玉並非計較宮花,她只是看不慣周瑞家的趨炎附勢罷了。

周瑞家的是個很有心機的人,送東西先送客人,再送自家人,這點規矩不會不懂。何況薛姨媽還吩咐過,先給迎春、探春、惜春送去,再給黛玉送去,剩下的再給王熙鳳送去。可她卻先給王熙鳳送去,最後才給黛玉送去。她這麼做,其實是因為鳳姐是位高權重的管家奶奶,而黛玉卻是一無所有的孤兒。拍好鳳姐的馬屁,她能得到不少好處。

黛玉不會不知道,得罪了周瑞家的,其實就得罪了王夫人,這非常不利於她和寶玉的婚姻。但黛玉眼裡容不得沙子,她看不慣這樣的勢利眼,非要當面譏諷周瑞家的兩句才解氣。

還有一次,寶玉黛玉在薛姨媽家吃晚飯。席間寶玉要吃酒,奶母李嬤嬤堅決不讓喝。寶玉懇求說:「好媽媽,我就喝一盅。」李嬤嬤卻搬出賈政來說:「仔細回去老爺問你的書!」寶玉聽見老爺問書,立刻垂頭喪氣了。這時黛玉看不過去了,噼裡啪啦一通話,把李嬤嬤教訓得啞口無言。

賈家的老規矩,奶母地位比年輕主子還高。王熙鳳見了李嬤嬤,尚且一口一個媽媽。黛玉卻在親戚家裡,當眾教育李嬤嬤,李嬤嬤豈能不記仇?作為寶玉的奶母,李嬤嬤自然和王夫人關係不淺。黛玉不會想不到,得罪李嬤嬤,對自己和寶玉的婚事很不利。可她就是看不慣李嬤嬤倚老賣老的樣子,非要當眾教訓幾句才罷。

黛玉譏諷周瑞家的,刻薄李嬤嬤,和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一樣,都是因為骨子有著不媚世俗的風骨,有著寧折不屈的氣節。

黛玉最終的死亡,或許也和氣節有關。

有一回,寶玉把北靜王送的鶺鴒香串拿出來,轉贈給黛玉。黛玉張口就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曹雪芹不會無緣無故寫這個情節,這必定伏筆了黛玉和北靜王會有糾葛。

想必賈家落難後,北靜王曾有心救黛玉。而他唯一能救黛玉的方式,就是納黛玉為妾,或者娶黛玉為續玄。可黛玉心裡只有寶玉,並把其他男人一概視為「臭男人」。她寧死不嫁北靜王,可又不敢抗命。於是她選擇了自盡,以保全自己對寶玉的一片純情。

這正應了《葬花吟》中所說: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真實結局誰也不知道,畢竟八十回後原稿丟失。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黛玉絕不會為了苟活,而嫁給其他人。如果真被迫許配給北靜王,她會選擇默默死去,保住自己的純潔和氣節。這和關羽情願戰死,也不願意投降一樣,都有著竹子般寧折不屈的氣節。因此,曹雪芹用竹子比喻黛玉,就賦予了她「正直、寧折不屈、有氣節」的高潔品格。

【二】竹子刻畫了林黛玉「清高」的品格。

「清高」既可做褒義詞,又可做貶義詞。

做褒義詞時,「清高」是指:不同流合汙,堅守純潔的高尚品格。

抽花籤時,黛玉抽到的是芙蓉花,也即荷花。當時眾人都笑著說:「這個好極。除了她,別人不配做芙蓉。」周敦頤的《愛蓮說》,歌頌的就是蓮花純潔高尚的品格。其中有一句,直接點明了荷花的純潔品格:「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除了芙蓉外,竹子也可寓意品格清高、純潔高尚。杜甫在《嚴鄭公宅同詠竹》中寫到: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這首詩就讚美了竹子潔身自好、純潔高尚。其中「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異曲同工,都是讚美不願同流合汙的清高品格。

賈府表面上看繁花似錦,可內裡早已是汙濁不堪。探春曾說,賈家主子們,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母也說過,賈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面眼」。

在這種環境中,黛玉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城府而不城府,不阿諛奉承,不同流合汙,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如竹子般雨後無塵。黛玉就是這樣純潔本真,如荷花竹子般清高。

但「清高」是把雙刃劍,品性清高卻又缺少圓融的人,往往容易孤高自傲。

「清高」做貶義詞時,就是孤高自傲,孤芳自賞之意。

寶釵剛進賈府時,賈府上下人等,就將黛玉和寶釵比較了一番。在他們看來,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而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黛玉孤傲的表現,就在於她前期說話尖酸刻薄。對看不慣的人和事,她常忍不住當面譏諷,或者直接視而不見。

比如周瑞家的勢利眼,李嬤嬤倚老賣老,黛玉看不慣她們,於是就藉機當面刻薄她們。再比如趙姨娘倒三不著兩,黛玉前期都不正眼瞧她。黛玉並非因為這些人地位卑微,才看不起他們,而是因為著實反感他們的人品。

對那些人品好的下人們,黛玉素來愛護有加。她對紫鵑就如對親姐妹般,她對香菱也很疼愛。對勢力小人,她總是不屑一顧,甚至當面譏諷;對良善之人,她真心以待,並不計較身份地位。

她不媚世俗,不同流合汙,有時又有點孤高自許,就像竹子一樣清高。曹雪芹用竹子來比喻她,也就塑造了她這種清高的品格。

【三】竹子刻畫了黛玉「虛懷若谷」的大度品格。

「虛懷若谷」出自於《道德經》——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曠兮其若谷」,說的是心胸如山谷那樣開闊寬廣,後演變為「虛懷若谷」。竹子因其外直中空的特點,被賦予「虛懷若谷」的寓意。而曹雪芹以竹喻黛玉,也就賦予了她「虛懷若谷」的大度品格。

不少讀者都認為,黛玉真的只是個小性子,行動愛惱人的人。但曹雪芹寫了好幾件事,都說明黛玉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前期她因為寶釵的「金玉良姻」,以及誤解寶釵內心藏奸,所以多次譏諷寶釵。

劉姥姥遊大觀園那回,黛玉在行酒令時,說了兩句《牡丹亭》、《西廂記》裡的話。後來寶釵就悄悄拉了黛玉去蘅蕪苑,教育她不要讀雜書,以免移了性情。這時黛玉才看出,原來寶釵是個極好的人,以前是自己誤會了寶釵。

從這之後,黛玉就放下了對寶釵的成見,並打心眼裡把寶釵當親姐姐。更難能可貴的是,黛玉還當著寶釵的面,對自己做了一番深刻檢討: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怨不得雲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

黛玉這番話,真沒幾個人說得出口。一般人即使認識到自己誤解了對方,也很難做到當面道歉。黛玉不僅勇於道歉,還直言自己多心。放下對寶釵的成見後,黛玉就對寶釵付出全部真心,她不僅把寶釵當親姐姐,還把薛姨媽當親媽,把寶琴當親妹妹。甚至賈母疼寶琴一度超過黛玉,黛玉也一點都不吃醋。若不是心胸寬廣之人,斷不能做到這個程度。

黛玉對湘雲的態度,也可以看出她心胸寬大。寶釵及笄之年生日宴上,湘雲快人快語,當眾說戲子像黛玉。本來湘雲也就隨口一說,黛玉也無所謂。可惜這時候寶玉橫插一槓,他怕黛玉多心,於是就向湘雲使了個眼色。

因為這個眼色,湘雲生氣了,黛玉也生氣了。湘雲和寶玉吵架時,還直接說黛玉小性子,行動愛惱人,會轄制寶玉。黛玉的房間就在隔壁,湘雲的話她當然聽見了,但她一點都沒計較。相反,她還拿著寶玉的偈語和曲子,找湘雲一起看。第二天,她又找寶釵來一起看。黛玉這樣沒心沒肺的樣子,怎麼看都不像小性子,愛惱人的姑娘。

還有一次,湘雲和襲人在屋裡聊天。兩人聊著聊著,又說到黛玉如何小性子。其實黛玉那會子剛好在窗外,這些話她也聽到了,但她並沒有計較過湘雲和襲人。從這幾件事看來,黛玉其實是個很大度的人。

曹雪芹用竹子來比喻她,也就刻畫了她如竹子般虛懷若谷的大度品格。

【四】竹子刻畫了黛玉「淡泊名利」的品格。

竹生山野間,遠離塵世喧囂,有淡泊名利之意。因此,道教佛教也崇奉竹子。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開壇講經的第一個寺廟,就是「竹林精舍」。觀世音所在之處,就叫「紫竹林」。

此外,自古淡泊名利的文人,都喜歡寄情於竹林。

比如魏晉時期,嵇康、阮籍、阮鹹、向繡、王戎、山濤、劉伶,七人常於一片竹林裡相聚。七人志趣相投,又都愛竹,於是以竹自喻,號稱「竹林七賢」。在這片竹林中,他們飲酒吟詩,琴棋書畫,清談玄理,不問人間名利。

唐朝時,李白和山東名士孔巢父、裴政等六人,曾在徂徠山下的竹溪隱居,世人稱之為「竹溪六逸」。他們在竹溪舉杯邀月,詩酒相歡。

竹林七賢

林黛玉也有著文人淡泊名利的高雅品格,她也喜歡寄情於竹林。她選擇瀟湘館,就是因為愛那千百竿翠竹,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

寶玉獨愛黛玉,關鍵原因之一就是,黛玉超脫世俗之外,沒有功名利祿之心。有一回,湘雲勸寶玉去見賈雨村,會會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仕途經濟學問。寶玉當時就翻臉,直接對湘雲下逐客令。襲人怕湘雲尷尬,立刻打圓場說:

上回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

寶玉答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寶玉說的沒錯,黛玉的確從不勸寶玉讀書,不勸寶玉去應酬官場。這不僅是因為她愛寶玉,更是因為她本就淡泊名利。

因此,曹雪芹用竹子來比喻黛玉,就賦予了她竹子般淡泊名利的品格。

結語:

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掩映於千百竿翠竹中。「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如此清雅脫俗的竹林,曹雪芹獨獨給了黛玉的瀟湘館。

曹雪芹如此安排,目的就是為了以竹喻人,來刻畫林黛玉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品格:

竹子容貌纖細俊美、秀逸而有神韻,隨風搖曳時如弱柳扶風——刻畫了林黛玉「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的外在形象。

竹子未出土時先有節,且主幹挺拔、寧折不屈——刻畫了林黛玉正直、有氣節的品格。

竹子雨過而無塵,猶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刻畫了林黛玉潔身自好的清高品格。

竹子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刻畫了林黛玉虛懷若谷的大度品格。

竹子於空野外默默生長,不追名逐利——刻畫了林黛玉淡泊名利的品格。

李紈探春等人說,只有黛玉配做芙蓉。其實,瀟湘館那片竹林,同樣也只有超凡脫俗的黛玉才配擁有。

本文由木石紅樓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這首《魁奪菊花詩》,詳盡地刻畫出了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點
    本文由作者依依聊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讀林黛玉的《魁奪菊花詩》三首《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林黛玉,《紅樓夢》中的人物。賈寶玉的表妹。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母親死後,寓居外祖母家。父亡後,遂長期在賈府中,度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自小體弱多病,聰慧敏感,深感環境的壓抑,蔑視權勢利祿。與封建傳統思想的若干方面產生尖銳矛盾,形成了孤高自許、目無下塵而又自傷無力、鬱悒悲愁的性格特點。
  •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薛寶釵兩人,究竟誰更美麗
    《紅樓夢》中關於林黛玉的容貌身段如何,作者從沒有正面描繪,不要說她的容貌,就連她的衣服首飾妝容都很少提及。這應該是作者為了塑造林黛玉飄逸出塵的形象刻意為之,不把她的美貌具體化,只著重刻畫她的神態氣韻,才華靈性,嬌弱病態。
  • 玉雕素材——竹子
    千百年來,人們都會賦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而竹於風霜凌厲中蒼翠依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在一些玉雕作品,竹子和其他造型相結合,又誕生了更多美好寓意。比如,和知了在一起,意為「知足常樂」,竹子和蝙蝠在一起意為「祝福」……可以說,竹在玉雕作品中起到了營造雅趣氛圍的作用,令人愛不釋手。
  • 《紅樓夢》:以美學的角度,看《紅樓夢》裡夢幻與現實的較量
    例如,約發班揚的小說《天路歷程》中,許多人物都有特殊寓意的名字。紅樓夢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由外及裡,由深入淺出的方式描繪出了清代的社會背景以及當時社會下的思想和觀念。在《紅樓夢》中的故事,不管是賈家還是在江南的甄家,故事都是「甄(甄)賈(假)難(南)留(六)」,完美的揭示了四大家族必定衰落的結局。
  • 紅樓夢:賈寶玉送林黛玉舊手帕有何寓意?為什麼書中寶玉用小名?
    紅樓夢:賈寶玉送林黛玉舊手帕有何寓意?為什麼書中寶玉用小名?賈寶玉送林黛玉舊手帕有何寓意?寶玉曾送黛玉舊絲帕,有多種可能則,寶玉給黛玉送絲帕是用來表情絲、思念的。周汝昌先生有一解:這裡不得不說到《紅樓夢》中的兩個人物:賈芸和小紅。這二人,在曹雪芹的筆下都是出色的人才。賈芸在他本族中是個可愛可敬的最有出息的子弟,家境不好,早年喪父無力結婚,單身侍奉母親,能夠體貼母親,是個孝子。小紅呢?和賈芸是地造天設的一對。生得細巧幹淨俏麗,口齒明快爽利,當差做事精明過人,備受風姐賞識,但在怡紅院,寶玉貼身的大丫環們個個才貌雙全,豈容她接近寶玉?
  • 紅樓夢:鍾靈毓秀、孤標傲世的林黛玉
    第二節鍾靈毓秀、孤標傲世的林黛玉眾所周知,林黛玉前世是西方靈河岸的絳珠仙草,為報神瑣侍者雨露灌溉之恩而來,這便是「木石前盟」,說的就是賈寶玉和她之間的愛情。今天,我們就主要要來講述一下紅樓夢中這個比較孤標傲世的林黛玉。
  • 木芙蓉意象與林黛玉形象
    如宋王安石《木芙蓉》說的「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欲妝慵」、範成大《題羔羊齋外木芙蓉》言的「慵妝酣酒夕陽濃,洗盡霜痕看綺絲。」而黛玉,在《紅樓夢》 一書裡有著「病西施」的稱號,最常見的便是她將睡未睡、將醒未醒的慵懶姿態。「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瀟湘館春困發幽情」這兩回恰好描寫了林黛玉嬌弱嬌慵,嫵媚過人的形象。
  • 林黛玉的瀟湘館,竹和泉都很重要,曹雪芹說:這叫有鳳來儀!
    因此,僅從位置看,大觀園、榮國府真正的女主人是寶釵,無論怡紅院與瀟湘館離得有多麼近,再怎麼相望,也是不可能有結果的。這是作者在此就給出的暗示。二、瀟湘館的竹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千百竿湘妃竹是瀟湘館最重要的標籤,我們中華傳統文化裡,尤其是文人最崇尚梅蘭竹菊,而對竹的理解就是它的高潔(高、節)和堅貞,是最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性和氣節的,人們形容一個君子,對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潔。瀟湘館裡的竹子品種很特別,是湘妃竹,竹身點點淚斑,似美人落淚,又兼娥皇女英抱竹痛哭、血淚撒竹淚盡而亡,湘妃竹由此而來。
  • 以花比美人,看紅樓夢作者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
    《紅樓夢》從表面看是描寫閨閣閒情的小說,實際卻是用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開創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寫成,所以讀《紅樓夢》之前,要先了解屈原的《楚辭·離騷》中「香草美人」的寓意。 歷代注釋《楚辭》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多說了。
  • 公司和家中掛竹子題材的畫到底好不好?竹畫有什麼寓意?
    從古至今,竹子就深受人們喜愛,不管是被竹子中空有節、堅韌挺拔、四季常青等自然屬性所吸引,還是被其清秀素雅、樸實無華、虛懷若谷的精神所折服,人們都對竹子有一種特殊的偏愛。蘇軾也曾經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以竹入畫,然後將國畫竹子掛在家裡,有什麼好處嗎?掛在哪裡好?
  • 《紅樓夢》|林黛玉如何英譯?
    《紅樓夢》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被翻譯成了哪些語言?有哪些重要的譯本?從世界文學史上看,這部作品有怎樣的地位?外國人如何閱讀《紅樓夢》?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這些冷知識。
  • 《紅樓夢》中的一隻大蝴蝶風箏,美麗又詭異,刻畫出林黛玉之死?
    放風箏除晦氣,能治好林黛玉的陳年疾病?絳珠仙子魂歸太虛:慘烈《紅樓夢》中的女孩大多命運多桀,遭遇坎坷,但在她們如柳絮般輕柔短暫的青春歲月中,也有過幾段揮灑青春的美好時光。蘆雪庵吃鹿肉,聯詠梅詩,秋日暖陽下評比詠菊詩,春光明媚中填柳絮詞……貴族小姐們連玩耍都這麼高雅、有情調。
  • 瀟湘館的竹子和林美人
    持讚美角度的,如有的作者認為:瀟湘館遍植竹子,則取義竹如美人。《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密意瀟湘館春困發幽情」裡寫道,「寶玉……然後便到了「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瀟湘館。同樣是遍植竹子的瀟湘館,該作者是這樣認為的:鳳尾是什麼?鳳尾就是美觀的竹葉。龍吟就是音調好聽的笛子。竹影婆娑,涼意十分,幽窗下棋,手指猶涼。
  • 瀟湘館那麼多竹子,林黛玉們為何從來不寫「詠竹詩」?她們怕什麼
    林黛玉小性,動輒生氣,她號瀟湘妃子,雖然竹子是好題材,眾人害怕林黛玉生氣,也都避諱不敢提議詠竹子。[三]另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竹子關乎林黛玉一生命運,甚至對寶黛二人來說極其重要。賈元春之所以將「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就在於由竹子想到瀟湘妃子再想到舜帝。藉以歌頌當今皇帝賢明。但林黛玉居住瀟湘館有鳳來儀,又號瀟湘妃子,註定她的結局與妃子相關。尤其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說的就是王昭君出塞嫁於匈奴為王妃的典故。關於寶黛愛情的結局,林黛玉寫過唯一一首與竹子相關的詩文,就是誰也沒看過的《題帕三絕》。
  • 上海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置身其中,仿佛走進《紅樓夢》場景中
    你看看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就神遊過,這就是想要表達的「太虛幻境」之意。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這裡的每個景點都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紅樓夢》裡的故事情節,太有意思了,真的很值得參觀!同時,照壁還起著烘託和遮蔽的作用。這塊照壁藏著很深的故事,照壁正面刻畫了四組圖案,靈感來自於曹雪芹先生提到的《紅樓夢》故事的來源。
  • 上海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置身其中,仿佛走進《紅樓夢》場景中
    你看看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就神遊過,這就是想要表達的「太虛幻境」之意。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這裡的每個景點都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紅樓夢》裡的故事情節,太有意思了,真的很值得參觀!同時,照壁還起著烘託和遮蔽的作用。這塊照壁藏著很深的故事,照壁正面刻畫了四組圖案,靈感來自於曹雪芹先生提到的《紅樓夢》故事的來源。
  • 曹雪芹把紅樓夢當成了一個風箏,斷了線,和林黛玉一樣淚盡而亡
    曹雪芹把《紅樓夢》當成了一個風箏,放出去的時候就收不回來了,所以千裡伏線,字字珠璣,將現實寫向了未來,將末世寫入了紅樓,後來末世又和夢一樣飛走了。林黛玉是個很浪漫的人,表面看不出來,雖然美如西子,且弱不禁風,楊柳岸曉風殘月,尤其是思想,如同風箏,飛向天外天,一年360日被風刀霜劍嚴相逼,痛不欲生,哭哭啼啼,雖然有養容丸,且不能救心靈,最終也是鬱郁而亡。
  • 《紅樓夢》裡女一號是林黛玉,為何很多人喜歡女二號薛寶釵
    筆者認為,女一號嘛,有時候難免會被編劇和導演完美化,甚至被完美到不太接地氣的地步,讓人產生敬而遠之或者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距離感。女二號則不然,一般來說,女二號或者是女一號的對立面,或者是女一號的襯託和僚機,所以在形象設計上女二號就要更人性化一些,更為真實,自然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
  • 《紅樓夢》的作者幾次描寫仙鶴,是為了渲染寶黛愛情的氛圍
    《紅樓夢》的作者幾次描寫仙鶴,是為了渲染寶黛愛情的氛圍陳能雄/文小說《紅樓夢》的作者是一位寫景寫情的高手,他眼裡的花草鳥獸都富於靈性,善於通過眼前的事物,來襯託當時的情境。他剛入住大觀園時,怡然自得,閒來看庭前仙鶴飛舞,寫下了「苔鎖石紋容睡鶴」、「松影一庭惟見鶴」的詩句。院中的兩隻仙鶴相依相伴,就如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璧人。小說作者幾次對仙鶴進行描寫,每次形態各異,是為了渲染賈寶玉和林黛玉各個階段的愛情氛圍。第一階段:雙鶴剔翎,互相展現美麗,想吸引對方的注意,這象徵賈寶玉和林黛玉心中的愛情種子在萌芽。
  • 林黛玉和玉嬌龍的傲氣,也適合現在的你?
    作者:玉山原諒我淺薄——這兩個形象,有時在我的腦海裡會疊做一處,撕扯不開,分不清楚:是下世還淚的絳珠仙草,林黛玉;還是憧憬著江湖綺夢的王府千金,玉嬌龍?就是那麼驕傲,就是不識抬舉,得罪你,也就得罪了。但是,或許有人和我一樣,不可理喻地就是歆慕這種方式。雖然,我分不清,這是林黛玉式的,還是玉嬌龍式的。(一)林黛玉:不是挑剩的,也不給我《紅樓夢》第七回,周姨娘受託給姑娘們送些宮花。送到林黛玉那裡,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