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不得共芳菲(楊貴妃與牡丹)_新聞中心_洛陽網

2020-12-23 洛陽網

  在開元二十一年閏三月十三日的大法會上,給善無畏大師擔任翻譯的李華,是既通儒釋道各種學問,又是詩書畫皆絕的傳奇式人物。他家住洛陽陶化裡,與楊玉環家相鄰。他比楊玉環大四歲,從小青梅竹馬,他與玉環會相愛嗎?

  洛陽才子名李華

  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閏三月十三日晨,聖善寺舉行大法會,名為謝佛花花會。能容納一萬人的大佛堂內,座無虛席,佛燈通亮,香菸嫋嫋,佛樂奏響,楊玉環帶比丘尼唱詩班登場,唱佛歌三曲,迎弘正、善無畏大國師登場。

  在當日的大法會上,弘正大師講經時說:「一花一世界,品花知人生!莫嘆前無路,舉頭看,一輪圓月掛天邊。莫嘆世道險,猛回頭,善緣就在你身邊。」

  在法會上,善無畏則用梵語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善無畏的俗家弟子、洛陽名士李華現場口譯。

  楊玉環當時並不知道,李華這個經常嘲笑自己的傲慢公子,實際上深深地愛著自己。

  李華出生於洛陽名門望族,他的遠祖李靈,是趙郡人,任北魏平南將軍、洛州刺史,後舉家遷到洛陽。此後,這個被稱為趙郡李氏的家族,代有英才。李華的高祖李孝端,曾任隋朝懷州司法、洛州司兵參軍。李華的祖父李太衝,是唐高宗時期的祠部郎中。李華的父親李述,是武周后期和唐中宗時期的重臣,任中散大夫、少府監、上柱國。在唐玄宗即位後,李述已致仕。

  開元三年(公元715年),李華出生於洛陽陶化裡李述府邸。陶化裡東鄰的尊賢坊,就是楊玉環家。李華比楊玉環大四歲。

  開元十年(公元722年)二月初十,李述去世。李華的生母是李述的二夫人,與正夫人不合,於是出家於宜陽五花寺。這時李華尚幼,也住到五花寺中。五花寺是連昌宮附屬寺院,有不少高僧。李華在寺中系統地學習佛家經典,並很快精通了梵文。

  兩年後,唐玄宗從長安到洛陽,路過宜陽,駐蹕連昌宮。高僧善無畏隨行駐錫五花寺,李華前往拜謁,善無畏發現這個小孩能用梵語與自己交談,非常驚奇。唐玄宗也很驚奇,但不知道李華的詩文如何,就命他以《春行寄興》為題,現場作詩一首,李華不假思索詠吟道:「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玄宗大悅,當場詔令善無畏收李華為俗家弟子,到洛陽聖善寺陪伴善無畏。

  此後,李華住到聖善寺譯經院,跟從善無畏學習各種佛教知識。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華的嫡母去世,他的兩個兄長將李華的生母從五花寺接回家,讓李華也回家來住,並請了名師為他傳授儒家經典。但李華在寺院長大,有一顆虔誠的向佛之心,一直想受戒出家。

  才子戲言《長門怨》

  李華有兩個好友,一個是杜甫,另一個是賈至。賈至比李華小兩歲,他是賈誼的後代,他的父親賈曾是禮部侍郎,家在洛陽恭安坊,位置在今安樂村原洛陽師院東校區。2004年,在對恭安坊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處院落遺址,這很可能是賈曾、賈至故居遺址。

  上巳節那天,李華也參加了楊玉環的笄禮,他是陪賈至去的,而賈至一直比較喜歡玉環。但李華沒有參加笄禮後的牡丹會,因為他沒有娶妻的打算。

  後來他在寺中的牡丹園見到出家的玉環,有些驚奇。問清緣由後,他沒有表現出同情,而是現場作了一首名為《長門怨》的詩。詩曰:「弱體鴛鴦薦,啼妝翡翠衾。鴉鳴秋殿曉,人靜禁門深。每憶椒房寵,那堪永巷陰。日驚羅帶緩,非復舊來心。」這裡用了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失寵的典故,諷刺楊玉環,暗指杜甫是漢武帝,玉環是陳阿嬌。楊玉環大怒,痛斥而去。

  弘正大師雖然同意玉環出家,但並沒有為她剃度,也沒讓她穿僧衣,因為他知道她像許多貴族女子一樣,不過是因為受了挫折,暫時到寺院修行,很快會還俗。

  看著玉環從牡丹園中離去的背影,李華心中忽然有一絲奇特的感覺。此後,他每天都在寺院看著玉環採花、供花,他的心思焉能逃過弘正大師的慧眼?

  在當天的大法會上,李華看到玉環虔誠地唱佛歌,虔誠地斟茶,他的心中突然有一絲恐懼,心想她真成了比丘尼怎麼辦?

  在大法會上,還有華嚴宗、淨土宗等各大門派的大師們講經說法。日過午時,大法會結束,全體僧眾共用佛粥,這是用佛花(牡丹)和糯米、蓮子等共煮的粥。食粥畢,法事圓滿,眾人離去。

  日暮歸來淚滿衣

  這個花季,李華心裡很不平淨,他悄悄地為玉環寫了一首名為《春遊吟》的詩:「初春遍芳甸,千裡藹盈矚。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綠。所思杳何處,宛在吳江曲。可憐不得共芳菲,日暮歸來淚滿衣。」他思念的美人,在大法會後,正和比丘尼們忙碌地製作牡丹香和牡丹皂。

  在聖善寺,佛茶在牡丹花開時,是隨採隨做的。這種加工過的乾花朵就是佛茶,用佛茶和香葛混合,就做成了佛香,即牡丹香。這種工藝,是武則天時期由尚方監創製的。有一首古詩,讚美這種香:「牡丹呈瑞,香葛有情。採花成香,敬我佛靈。女皇行香,祥雲是升。香菸嫋嫋,天下太平。參禪悟道,坐看春風。物無兩忘,修心修性。拈花成香,機緣重重。爰此聖物,亮吾心燈!」

  同時,聖善寺的比丘尼們也要做牡丹皂,這是佛寺中的洗滌用品,也是武則天時期由尚方監創製,然後傳到皇家寺院的,有一首古詩讚美這種香皂:「洛都山水,龍門為尊。女皇行香,率服群臣。先至香山,洗滌舊塵。女捧香皂,臣奉香巾。觀此寶皂,宮中奇珍。採剪國色,九工成魂。養顏神品,萬歲皆春。」

  牡丹香和牡丹皂是在比丘尼院中製作的,聖善寺規定,在製作過程中外人不得擅入,因此一個多月內,李華未見到楊玉環。他心中的思念,又無人訴說,心中非常鬱悶。

  97歲高齡的善無畏大師,對李華非常欣賞,大師自知大限將到,想傳衣缽於李華,故再三催促他出家、剃度、受戒。他該怎麼辦呢?(鄭貞富)

相關焦點

  • 《經典洛陽》帶您雲賞牡丹_新聞中心_洛陽網
    4月的洛陽最美,北宋的司馬光在《看花四絕句》這首詩中,把洛陽牡丹盛開時人賞花、花悅人的場景描寫得淋漓盡致。  其實,不光洛陽人愛牡丹。您看,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重頭戲——「雲賞牡丹、花開滿屏」24小時大型線上直播活動,開播僅12個小時,直播觀看人數達1670萬,宣傳覆蓋人數超過1億。
  • 洛陽牡丹產業迎來大發展!這倆地方要建牡丹特色小鎮,還有新規劃…
    、工作室、牡丹畫創作中心,打造國際知名的創新產業平臺和5A級旅遊景區等。時間: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區域:老城區介紹:規劃佔地面積10平方公裡,建設牡丹觀賞區、華夏之根文化主題公園、牡丹研發中心、牡丹深加工交易基地、牡丹養生養老區等。
  • 龍門西山種植牡丹忙 今春首批牡丹花開可期
    5日,在洛陽盛世牡丹生態園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加緊種植牡丹、芍藥等,今春首批牡丹花開可期。 該牡丹生態園項目位於龍門西山上的田山村北,總面積300畝,由洛陽市神州牡丹園藝有限公司進行規劃建設,打造成集牡丹種植、花草培育、苗圃移栽、觀景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園區,自2020年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圖片來源於網絡:古代四大美女李白為楊貴妃寫的這三首《清平調》,一點也不清平,絕美的華麗辭藻,七言樂府詩體,句句華美引人入勝,楊貴妃的美麗容顏恍若眼前。圖片來源於網絡:賀知章有一天河南又進貢了開得正豔的牡丹,唐玄宗安排了歌舞酒宴,和楊貴妃月下品酒賞花,醉意朦朧,看楊貴妃是越看越美,越覺得自己獲得了一枚珍寶。可是唐玄宗居然找不到合適的詩詞來詠嘆站在身邊的美人,覺得十分掃興。
  • 楊貴妃:不愛「妖貓」 愛「妖猿」
    安史之亂以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受盡鐵蹄蹂躪的民眾就更不客氣了,給玄宗多少還留點面子,對楊貴妃就基本以「紅顏禍水」視之,各種文藝作品都大加諷刺和譴責,包括白居易的《長恨歌》,無論「從此君王不早朝」還是「姊妹弟兄皆列土」,都絕不僅僅是對什麼美好愛情的歌頌。
  • 加快建設副中心 致力打造增長極_洛陽網專題報導_新聞中心_洛陽網
    經過3天緊張的起苗、去葉、修根、剪枝、分品種打捆、貼標籤等一系列工序,落「滬」的千餘株牡丹於29日下午在...1000萬元,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低...,聽取我市副中心城市建設有關情況匯報,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 這部TVB《楊貴妃》中的四位美女美得各有特色,卻都是可憐之人!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真真切切,有李白的詩為她作證,有盛大的舞為她陪襯,也有浩蕩的劫難,了卻一生,盛世的綺麗、盛世的倉皇,難怪影視版本如此之多,TVB2000年也拍過「楊貴妃」的電視劇,是TVB拍攝的第二部同名電視劇,主要講述了楊貴妃(楊玉環)
  • 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工作方案確定 共策劃五大項活動
    今天在鄭州舉行的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牡丹文化節工作方案。本屆牡丹文化節的舉辦時間為4月5日至5月5日,共策劃五大項活動。  今天在鄭州舉行的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牡丹文化節工作方案。本屆牡丹文化節的舉辦時間為4月5日至5月5日,共策劃五大項活動。
  • 《清平調》三首:李白是怎樣誇讚楊貴妃的?
    據說有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去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面對眼前美景,唐玄宗忽然覺得,名花美人當前,舊詞舊曲有些不適宜,就命人去寫新詞奉上。宮廷樂師李龜年趕緊跑去找李白,說皇上搖頭寫詩。結果李白頭天酒喝多了,宿醉未醒。這可怎麼辦呢?
  • 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公益廣告宣傳方案出爐
    昨日,記者從市創建辦獲悉,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公益廣告宣傳方案確定。25日前,更多展示洛陽特色的公益廣告將出現在大家身邊。  昨日,記者從市創建辦獲悉,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公益廣告宣傳方案確定。25日前,更多展示洛陽特色的公益廣告將出現在大家身邊。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種種跡象表明,早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或更早,牡丹花就已經移種到了京城。唐高宗曾經宴集群臣賞花,下令各賦《宴賞雙頭牡丹》詩;葬於神龍二年(706年)的永泰公主,在她的石槨線畫中也發現了牡丹圖案;中唐文人舒元輿在《牡丹賦》中提到,武則天的家鄉西河郡(即汾州,隋稱西河郡。
  • 奈良城裡的楊貴妃櫻
    最出名的李白《清平調》中「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把楊貴妃比作雍容華貴的國花牡丹;白居易的《長恨歌》則用「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形容貴妃連哭相都堪比雨打梨花一樣美豔。美人比花並不新奇,櫻花種類也有數百,為何獨有一種以美人命名的貴妃櫻?這就要從日本的貴妃櫻說起了。  每年四月,日本古城奈良都會迎來櫻花的繁盛期。
  • 唯有牡丹真國色:10首最經典的牡丹花詩詞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盛唐時期,牡丹最風流。諸多唐朝詩人都有作品。劉禹錫這首賞牡丹,通過與芍藥、芙蕖的對比,顯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國色。憑著這句詩,劉禹錫歷來被稱為「讚美牡丹第一人」。其實,劉禹錫還寫過很多牡丹詩,比如:《和令狐相公別牡丹》:平章宅裡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 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這裡生活了十多年,曾是唐朝三大宮殿之一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地方就是西安興慶宮公園,原為唐朝皇宮——興慶宮,唐玄宗在此居住和執政30多年,他和楊貴妃在這裡也生活了有十多年。唐玄宗李隆基於公元712-756年在位,公元728年興慶宮建成,玄宗便到興慶宮辦公和居住,此地成為當時的統治中心,安史之亂玄宗逃往成都並退位,叛亂平息後返回興慶宮當太上皇居住了三年左右,總計在興慶宮呆了31年左右。
  • 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0年4月2日10:00,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發布內容:介紹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相關情況。
  • 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蘇軾,為什麼指責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禍國?
    為了楊貴妃那傾城一笑,多少百姓葬身在了峽谷之中? 喜歡吃荔枝的蘇軾,去指責楊貴妃勞民傷財是因為:荔枝本身並不珍貴,可楊貴妃的奢侈,是三天之內吃到幾千裡外的新鮮荔枝。那麼古代荔枝運輸,有多難呢? 荔枝之難,首在保鮮。
  • 日本的山口百惠,是唐代楊貴妃的後裔嗎?
    據歷史記載:安史之亂結束後,唐玄宗派人尋找楊貴妃屍體,準備重新安葬,但沒有找到,只發現了貴妃隨身攜帶的香囊。這就是懸疑之處了,楊貴妃的屍體怎麼不見了?難道她沒有死?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把話題轉到日本。在日本山口縣,有一個叫久津的村子,因楊貴妃而出名。
  • 牡丹想當國花,梅蘭菊都不同意
    基於同樣的理由,牡丹在今年花協的投票中有28.8萬人支持,也代表不了14億國人的選擇。/ 圖蟲創意到唐玄宗時,牡丹的地位一如楊貴妃,人人為之痴狂。據唐人李濬撰寫的筆記《松窗雜錄》,前年因《妖貓傳》火遍網際網路的李白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是玄宗和楊貴妃在賞牡丹時,命李白作的詩。
  • 河南洛陽崔氏牡丹栽培技藝:讓一代花王生生不息
    崔氏牡丹栽培技藝傳承人崔大利介紹,1957年,她的父親崔月奇在嵩縣五馬寺林場學木工時,把一株野生牡丹從白雲山黑龍潭移栽到家中。在崔家人的精心養護下,1997年,這株牡丹一分為二,成了大小兩株。
  • ​賞牡丹花王·品千年文化 成都漫花莊園牡丹文化旅遊節這樣玩!
    4月2日,成都漫花莊園景區推出「賞牡丹花王·品千年文化」第六屆牡丹花節。據了解,該活動將持續至4月6日。    活動當天,漫花莊園迎來了近千人流量,現場人潮湧動,熱鬧非凡。「鎮園之寶」千年牡丹花王,深藏著千年前楊貴妃與唐玄宗的唯美故事:相傳,楊貴妃十分喜愛牡丹雍容華貴的氣質,唐玄宗為博美人一笑,便開始在宮廷中種植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