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老巷生長"新空間" 一步一景皆是"成都味"

2020-12-12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老街老巷生長「新空間」 一步一景皆是「成都味」

  川西傳統工藝品

  「回到成都」文旅體驗點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閑放鬆的空間

  挑兩根實木作梁,許以粉牆黛瓦,再加之輕盈精巧的簷廊,雕而不畫的門窗,開暢通透的庭院,這便有了川西民居的獨特風情。本月初,在錦江區暑襪北一街和嶽府街交匯處,一處名為「回到成都」的極具川西文化特色的文旅體驗點位正式投入運營。院內蜂蝶紛飛、鳥語花香,各種建築錯落有致,移步換景,引來無數雙好奇的眼睛。

  在錦江區暑襪北一街和嶽府街交匯處,一排老街老巷中重生「新空間」,藉助非遺文化和川西民居獨特的魅力,遊客、市民都能在這個兼具包容性與實用性的場景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靜謐處。

  老棚戶變新空間

  古樸雅致的川西民居風格與改造後的特色街區相得益彰,明亮的空間陳設更與灰暗的舊巷形成鮮明的反差,青磚白牆與潛藏在細節處的精緻木雕更讓「回到成都」散發出新的氣息,營造出一種社區新場景。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曾經卻是一個破敗不堪的棚戶區。在「回到成都」項目打造之前,這裡是一個有著40多戶居民的典型棚戶區,院子年久失修,環境雜亂破爛。去年,隨著暑襪北一街特色街區的打造,院子搖身一變,成為了川西文化文旅體驗點,讓人眼前一亮。

  牆外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街道,牆內是清靜自然、古樸典雅的庭院,一牆之隔,讓這個院子隱藏於繁華都市之中,是鬧中取靜的絕佳之處。

  推開兩道古色古香的木門,可以看到院子裡各種建築樸素淡雅,各種植被裝點其間,極為雅致。據「回到成都」項目負責人魯懿曼介紹,這個院子有三進五院,主要建築皆為川西民居風格。「當時我們見到它的時候,這裡是一個非常破敗的院子,我們聘請了專業設計師進行設計,並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來重新打造它,現在院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充分展現川西特色文化的文化綜合體。」魯懿曼說。

  社區裡體驗非遺

  「現代化摩天大樓可以與傳統老街老巷相融於同一個空間,互不幹涉卻又相映成趣,這是我最喜歡的成都街頭風景。」從鬧市轉入寧靜的街巷,酷愛旅行的自媒體創作者陳念覺得「回到成都」正如其名。「走過那麼多城市,再次回到家鄉,這裡匯聚的非遺文化和川西特色讓我再次找到了老成都的感覺。」

  繞著院子走一圈,可以看到很多古建築的痕跡,清代的小青磚、老片磚、拱門、石板、房梁……由於整個院子是從原來的川西院落修繕而來,所以還保留了部分100多年前的建築,再加上一些現代的設計和裝飾,融匯古今,讓整個院子更有韻味。作為川西文化文旅體驗點,院子裡除了有精品民宿,還有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區以及川茶展示體驗區。目前,川菜展示體驗區也完成了最後的修建,已於本月初正式對外開放。「我們這裡一共有三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坊,客人既可以在裡面休閑飲茶,也可以欣賞到藝術家們現場進行的一些川西傳統工藝品的製作,還有一些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也會在藝術館裡進行展示。現在餐廳也開業了,人們還可以品嘗到三道地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菜式,相信一定會有全新的味覺體驗。」魯懿曼告訴記者。

  「『回到成都』對於我們更像是回到家中。」對於家住附近華興社區的居民張莉莉來說,每天夜幕降臨後與愛人一起帶著孩子來這裡稍坐片刻,已經成為她近一個多月來的新習慣。「雖然一開始不知道這間房子是幹什麼的,但這裡卻給我們附近的老街坊帶來了更多休閑放鬆的空間。」傍晚,來院子裡喝茶納涼、參觀非遺展品的市民陸續多了起來。人們泡一杯清香的川茶,坐在滿是花香的院子裡,和三五好友閑談逗趣,近距離體驗川西傳統民俗工藝。房間內部的燈光透過雕欄散發出去,旁邊的兩棵大樹倚靠在身邊,樹影與居民樓的燈火彼此纏繞,不做一板一眼的界限劃分,讓社區的每個部分都相互延續。(成都日報記者 李萌 文/圖)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老街老巷生長「新空間」 一步一景皆是「成都味」
    本月初,在錦江區暑襪北一街和嶽府街交匯處,一處名為「回到成都」的極具川西文化特色的文旅體驗點位正式投入運營。院內蜂蝶紛飛、鳥語花香,各種建築錯落有致,移步換景,引來無數雙好奇的眼睛。 在錦江區暑襪北一街和嶽府街交匯處,一排老街老巷中重生「新空間」,藉助非遺文化和川西民居獨特的魅力,遊客、市民都能在這個兼具包容性與實用性的場景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靜謐處。
  • 成都社區營造裡的老街文化 「老巷生輝」擦亮居民生活
    成都社區營造裡的老街文化 「老巷生輝」擦亮居民生活 2019-08-19 15:26:00
  • 武漢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這些老街老巷,似乎已經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了。但就是因為少了一份聒噪多了一份淡然,所有的快樂,都那麼簡單又真實,而這無憂無慮的時光多半隨著時間,消散在老街老巷裡了。住在一樓的住戶,似乎家家都有「私人花園」。
  • 這條老街既有「蜀都味」也有「國際範」
    擁有百年歷史的成都郵電局大樓。如今,依託天府錦城項目「八街九坊十景」打造,華興街以「天府文化體驗街區」的全新姿態再次走入公眾視野——圍繞「弘揚川劇文化、展現民國風情」,老街換新顏的華興街配套多種業態,形成「蜀都味、國際範」的開放式體驗空間。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
  • 走進西安老街老巷:一門,一街,一廟。
    在一處高聳著的樓牌上面,寫著「湘子門」三個大字,與對面的「書院門」隔街相望。往裡面走,有一座小的寺廟,便是湘子廟了。隨著城市的建設,這樣的老街越來越少,它是許多老西安人記憶的代表。趁著它們還在,不妨出來走走,來品味西安老街的味道。
  • 連雲港海州區海州街道:一步一景 文明花開古城老巷
    為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優化居民出行環境,延續居民對歷史人文的記憶,連雲港市海州區海州街道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積極開展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對硯池社區參府巷進行淨化、綠化、美化、文化,在一系列充滿創意的打造下,參府巷成為一條集歷史底蘊、黨的建設、文明宣傳等為一體的特色古街老巷。古巷蝶變居民紛紛點讚青磚黛瓦、古韻悠悠。
  •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
    是時候來重慶這些冷門又值得一去的老街老巷去看看了~絕對是拍照和散步的絕佳好地方~1、金剛碑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2、琵琶山正街 路線:乘坐433路公交車到銅罐驛鎮後,換成435路沙灣站瞎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7、下浩老街
  • 樂山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老街老巷記錄著這座城市的驕傲與遺憾,珍藏著人們的回憶與夢想。儘管時光匆忙,對於那些曾經在老街老巷生活過的舊時光,卻如此難忘。對於很多樂山人來說,窄小狹長的巷子也是兒時不可缺少的回憶。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經由它們,留下刻痕,每一條巷子都那麼不簡單……新城的高樓大廈一棟棟拔起,現在也只能在老城區看到老街老巷了吧,但很多樂山人小時候最愛做的事,就是和小夥伴們在巷子裡穿來穿去~灰色或者紅色的磚,被太陽曬得發黃的木門,還有老舊的門牌號,好像都停駐在那裡
  • 成都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老街老巷裡的餐館
    他現在經營一家建材店,經常出入於老城區老街老巷裡的一家餐館。翌日,他打電話給我說,阿桂也從外地回來了,聽到你,他邀請我們去老街老巷餐館聚聚,見個面,敘敘舊。經他這麼一說,我才想起,那時是有隔壁一個屁大的小孩,喜歡二胡,天天跟著我們屁股後面,攆他也不走,想必他就是阿桂吧。
  • 老街老巷(圖)
    老街老巷(圖) 2010-10-09 11
  • 老巷釋放商貿新活力——走進長沙老街之都正街
    吳大爺家有一棟6層的房子,一、二層自己家裡人住,三層至六層出租,每月收入有幾千元。他開心地說:「原來巷子裡亂糟糟的,自從棚戶改造後,環境變好了,尤其是現在,我們這裡成了旅遊景點,各方麵條件都改善了,經常有外地的遊客到這裡來參觀。」經過歷史的變遷,都正街漸漸褪去昔日的風採。
  • 兩新黨建與百年老巷的社創之約
    11月16日,船山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黨支部、區涪江兒女志願者協會黨支部積極響應,組織社工、志願者代表召開實訓現場會,以百福社區老董家巷特點切入,圍繞「問題導向,資源視角,文化紐帶,機制創新」展開走訪和思考,協助鎮江寺街道社區實施商居聯盟老街自治課題探索,推進社會組織參與型社區建設,助力百年老巷孕育時代新機。
  • 一步一景皆成詩,一樹一花都是景 !輕奢打卡天津恆酒店
    周邊超多風景名勝,是整個大京津地區5A級風景區中,唯 一以自然山水資源成名的旅遊勝地。一步一景皆成詩,一樹一花都是景 ,恆大酒店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獨享」一山(盤山)二湖(翠屏湖,金海湖)三寺(獨樂寺,北少林寺和萬佛寺)一關(黃崖關長城)「等旅遊勝地,交通非常便利。
  • 美文—三生三世,一步一景
    文丨畢松雲圖丨網 絡滇東之南,有一美景,喚作普者黑。青丘白淺,墨淵上神,東華帝君,青睞於此。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田園山水,世間罕見,邀君一遊,不見不散!興起之時,忘身份與地位,棄權力與金錢,拋煩惱與憂愁夏有荷花,景有三季一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古今中外,詠荷者多。荷者,可賞可食,可飲可品,內服外用,皆無不可。秋有美食,魚蝦肥美,野菜遍地。
  • 外地人都不知道的百年老巷,又破又舊,卻有40萬成都人在這出生
    在人民公園附近就有著這樣一條老巷子,據說只有真正的老 成都 人才能明白這條超過百年的老街代表的意義,還有專門的社區巴士依然穿行其間當真的走進老巷子裡,才會發現原來在成都繁華的市區裡,還會有這樣一處幽靜的巷子
  • 粉牆黛瓦青石路,一步一景皆成詩——武義古街
    相傳武則天執政時,新設郡縣均冠以「武」字,因縣東有百義山,故以武義名縣。武義山川秀美,物華天寶,螢石儲量居全國之首,溫泉資源「華東第一、全國一流」,素有「螢石之鄉、溫泉之城」的美譽。熟溪廊橋武義古街不長,僅327米,卻有1300多歷史,「粉牆黛瓦青石路,一步一景皆成詩
  • 十二條成都老街 你認得到幾條?②
    如今的蜀都大道人民西路,天府隧道的西口。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昨夜一驚北風起,去留無意滿地黃。  從11月初到12月,成都市民就迫不及待地尋找銀杏打卡地。
  • 南京充滿煙火氣的老街老巷,再不去就沒了!
    那些隱藏在城市深處,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生活裡的一部分,它們的消息又時不時牽動著大家的心弦。與評事街毗鄰的老巷很多,綾莊巷、千章巷、走馬巷、大板巷、水巷、老坊巷等,共同組成了一片老南京的獨特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