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國人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都抱有著一種「血濃於水」的觀念,很多的國人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有著一種親近感,也相信新加坡對於中國會更加友好。
確實,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據統計顯示,華人佔新加坡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4%。並且在我國抗日戰爭期間,位於新加坡的華人懷著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不僅出錢還出力,新加坡華人對於祖國的幫助,有效的支援了我國前線抗戰,可以說,新加坡華人為我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也有很多紀錄片影像中,都能體現出感人至深的華僑華人對祖國的熱愛。
然而,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美國以中國南海為切口,加緊實施「亞太在平衡戰略」遏制住中國。在此期間,菲律賓和越南兩國也是仗著美國開始興風作浪,菲律賓國家更是發起了「南海仲裁」。我國在南海這個問題上非常被動。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李顯龍作為新加坡總理屢次公開聲明:支持南海仲裁。這樣也加深了新加坡同美國的合作,幫助美國重返亞太。
新加坡這次的做法讓很多國人大跌眼鏡,我國國人這才意識到原來都是自己想像中的新加坡人,新加坡人可能並沒有「血濃於水」的觀念。並且新加坡的這個做法讓很多人感到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曾經擁有深切的愛國之心的新加坡華人,如今變成了中國的敵人,變成對中國並沒有太多感情的人,不僅如此,還要進行反華。
想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要摒棄我們根深蒂固的「親戚」關係,將新加坡作為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的國家來看。
新加坡在全球來說,地理位置是非常優越的,它處於馬來西亞的東南端,東臨南中國海,西經馬來西亞通往印度洋,北與馬來西亞的柔佛州隔著一公裡左右的柔佛海峽,南擱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這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道,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說到的「馬六甲海峽」的出海口。據統計了解到,馬六甲海峽佔據了全球海上貿易的1/4,並且有1/4的運油船會穿過此海峽,這樣的使用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整整三倍;巴拿馬運河的整整五倍。也就是說,新加坡旁的馬六甲海峽運載著佔全球航運油量一半的緣由,以及全球貿易量的1/3商品。
然而有如此優越地段的新加坡,僅僅是一個彈丸小國,無法守住優越的地段,連自身的安全也無法保障,更別說利用自己這如此優異的地理位置來獲取利益。並且僅僅只有720平方公裡面積的國家缺少經濟腹地。也就是說,若與其他國家鬧僵,人家不進口,新加坡整個國家就完了!所以新加坡不得不時時刻刻擔憂自己國家地生存,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脆弱性:時刻擔憂自己的國家安全和缺乏經濟腹地。
為了能夠正常地生存下去,新加坡就必須要保證自己與鄰國的友好關係。新加坡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所以馬來西亞認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離的原因是由於新加坡總統李光耀個人野心以及種族歧視。所以種族關係成為了新加坡的隱患,甚至新加坡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在2019年統計新加坡馬來族佔總人口的33.4%,印度總人口的9%,其它人口佔總人口的3.2%。所以新加坡一直擔憂民族衝突會在國內爆發。
新加坡想要倒向美國,融入西方國家,因為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不管再怎麼發展軍事力量也不可能抵禦其他國家的軍事攻擊,不需要終省的戰略,僅僅是炮火就能覆蓋整個國家,所以要保障自己國家的安全,就需要保證自己的國家不會發生戰爭。所以,美國的保護和支持是新加坡最好的選擇,美國可以保障新加坡區域秩序,防止新加坡國土上發生戰爭。
並且新加坡國民一直對美國感覺非常良好,新加坡的人民並不認為美國是一個到處殺人放火賺取利益的霸權國家,而是一個「充滿善意的霸權國家」,維護了世界經濟的秩序,也維持了東南亞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