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臥陽臺旁邊的通風井(分上下2個空調機位)
    
    目前放置了鋼製支架,看起來空間相對較大
    
    然而一戶通風井實測的數據是:寬度965mm,高度850mm,深度53mm,總面積不到1m2
    目前均價賣到23000元/m2的東部新城高檔小區宏泰風花樹,卻沒有足夠的「設備平臺」用來放置市場上主流的中央空調外機。4月18日,小區的業主們氣憤地在東方論壇發了帖子聲討開發商,然而金報記者這幾日採訪發現,業主們很有可能要啞巴吃黃連了。
    「我們買的都是改善型住房,難不成讓大家在房子裡掛滿分體式空調?」「如果說現在連中央空調的安裝都滿足不了,這還不如安置房了!」
    前天下午,金報記者來到正在施工的工地現場走訪。
    「臺北101締造者」建的房中央空調外機沒法裝?
    宏泰風花樹位於百丈東路和邱隘大道交叉口附近,由寧波宏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鄞州分公司開發。
    早在去年10月22日,金報記者就報導過這個樓盤被業主投訴,存在捂盤惜售的可能,當時市民陳先生在交了兩萬買房誠意金後,苦等半年卻等來每平方米猛漲6000元。時隔半年,這次業主們的情緒更激動了。
    在售樓中心外的大幅廣告牌上,記者看到了「臺北101」、「仁愛帝寶」、「50載臺灣宏泰」等標語,「對,當初就是衝著開發商號稱是臺北101締造者的噱頭,我們才買了房子,以為臺灣來的大開發商總靠譜的。」一眾業主紛紛說道。
    雖然相比目前動輒25000元/㎡的房價,這些業主購買時均價在16000-17000元/㎡左右,然而中央空調外機無處安放的情況,讓大家非常惱火。「如果不是3月底,我們有人提前來工地看了房子的進度,也不會發現這麼嚴重的問題,想當初在賣房時,也有業主問過能不能放下空調外機,售樓人員明確答覆,肯定沒問題的。」業主們告訴記者,在購房時,絕大多數人都注重查看得房率、戶型,而忽略了空調外機的問題,「這年頭還有什麼小區放不了中央空調啊?太扯了。」
    金報記者實測通風井尺寸與主流外機尺寸相差甚遠
    金報記者先來到了2號樓東首137㎡的戶型,3室2廳2衛,次臥陽臺旁邊的通風井(與隔壁業主共用,分上下2個空調機位)。目前放置了鋼製支架,是看起來空間相對較大的位置。
    然而一戶通風井實測的數據是:寬度965mm,高度850mm,深度53mm,總面積不到1㎡。
    業主王先生拿出一份目前市場上主流中央空調品牌外機尺寸的清單,記者看到,包括大金、三菱、日立、約克、格力、美的等眾國內外品牌的外機尺寸,都遠超過現有的空間大小。「我們諮詢過,除了富士通的一個系列可以勉強安裝外,其餘品牌都沒法裝。」王先生表示。
    「難道宏泰對外宣傳的豪宅專家,就是以這樣的漏洞來回饋我們高價購房的小業主嗎?這不是小事情,我們不可能所有業主都使用分體式掛機啊。」大家的反應有些大。
    隨後金報記者又來到10號樓中間套111㎡戶型,相比137㎡的通風井,這裡的高度達到了1150mm,寬度是955mm,不過跟主流品牌的尺寸要求仍然相差甚遠。
    採訪中,金報記者得知絕大多數業主群裡的成員都去自家看過了,發現目前的通風井都沒法放中央空調外機。有的業主向開發商提出整改意見,比如在原先懸空的地方搭建鋼製支架用來擺放,或是更改目前支架的位置,共用的兩戶業主錯落擺放,希望開發商能在交房時把足夠的位置留出來,但是遭到了拒絕。
    問題出在哪兒?
    設備平臺面積早有規定原本應該足夠安放空調外機
    那麼宏泰風花樹在設計時沒有考慮中央空調的擺放問題嗎?
    寧波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鄭川告訴金報記者,早在2009年,寧波市規劃局就在《寧波市建築工程經濟技術指標計算規則》裡對設備平臺做了規定:
    設備平臺是指供空調外機、熱水機組等設備擱置、檢修且與建築內部空間及陽臺空間不相連通的對外敞開的室外空間。
    每套住宅用於放置集中空調外機等的設備平臺只限一個,且未折算前的建築面積不宜大於4.0㎡。
    規定按每居室配置設備平臺1.0㎡的標準計,每套住宅用於放置分體式空調外機的設備平臺的數量不得超過居室個數,設備平臺總建築面積不得大於居室個數(居室指臥室、起居室、書房、餐廳等獨立的室內居住房間)。
    就宏泰風花樹小區來說,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中央空調的擺放位置實際應該在北面的設備平臺上,以137㎡的戶型為例,北面的任意一個平臺都足以放置所有主流品牌的空調外機。
    原來北面設備平臺在售樓時被當做「贈送面積」
    那問題的癥結出在哪兒?
    金報記者從業主手上看到了一份《改造委託協議》,協議的大致內容是,開發商在今年10月交房前,會幫業主把南陽臺和北面的設備平臺統一包起來,算作室內面積,協議右下角有宏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蓋章。正是這份協議,讓業主們覺得買這裡的房子物有所值。
    「因為在購房時,銷售員一直跟我們宣稱,北面的兩個設備平臺作為贈送面積送給我們,樣板房也是這樣設計的,他們說會跟樣板房一模一樣交付給我們,這樣一來,兩個設備平臺包在房間裡,房間的面積一下子變很大,有的戶型的贈送面積甚至達到了15個㎡。」
    「難不成讓我們放棄那麼大的設備平臺,用來放中央空調外機?那贈送面積跑哪兒去了呢?我把它包起來,還用來放設備?太浪費了吧!」在得知房屋本身的設計功能後,業主們久久不能平靜,希望售樓時一直鼓吹贈送面積的開發商給個解決辦法。
    開發商回應
    只預留分體式空調外機空間 中央空調外機擺放自行解決
    昨天下午,金報記者將業主的要求反饋給了宏泰公司這個樓盤的一名賴姓負責人,之後一名姓周的工作人員給予了回復。
    周先生表示,如果要放中央空調外機,北面的任意一個設備平臺都可以放,「包進室內面積了也可以放啊,我們又沒規定這不能用來放設備!」
    被問及目前兩戶共用的通風井尺寸不足以放下主流中央空調外機時,周先生說:「對啊,那個是用來放分體式空調外機的,我們給每個戶型的每個房間都配備了放分體空調外機的位置,如果業主要裝中央空調,自己解決,不是我們開發商考慮的問題。」
    在金報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周先生也表態,開發商從未承諾過解決中央空調外機擺放的問題。對此問題,本報將進一步調查跟蹤。 □記者朱琳攝影記者高遠
    原標題:宏泰風花樹裝不了中央空調 這個鍋該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