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達人Joyce想10月份去趟歐洲,往年身邊一些朋友走歐洲四國的常規路線價格都在單人1.2萬元左右,今年「十一」這些線路都漲到了1.7萬元。
新《旅遊法》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令禁止「零負團費」、增加購物點、強迫購物等行為。各旅行社已開始對屆時的旅行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國內國外旅遊產品均出現了上漲。
對遊客來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即將正式實施的《旅遊法》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招徠、組織、接待旅遊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
對於新《旅遊法》,浙江新世界國旅總經理許敏表示:「這個肯定是個好事情,讓旅遊回歸真正市場化運營,市面上是有一些旅遊產品以低價來吸引消費者,這類投機取巧的事情以後也不用去想了。」
「旅行產品競爭,大家都在打價格牌,比如原先香港遊單人價格是2999元,後來出來個『199元遊香港』,大家立馬就會覺得2999元去香港玩一趟真貴,其實2999元香港遊是個很正常的價格。不少賣家以低價來破壞旅遊市場的,新《旅遊法》其實就是對這些亂象的整頓。」許敏一再表示新《旅遊法》既保護了消費者,又保護了旅行社的發展。
浙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市場部經理陳丹雲稱:「以後再也沒有199元去香港了,這種看似很划算的跟團產品,吃住行都跟常規香港產品一樣,以價格吸引消費者,從購物提成裡賺取利潤,基本上已偏離品質旅遊太遠太遠了。」
歐美線路比以往貴了很多目前,一些東南亞、歐洲、澳洲等地的旅遊產品中,均有不少購物點行程。一位旅行社人士對記者說:「很多旅行產品都是以虧本的價格在賣,然後從購物點等地方收取另一部分利潤來填補。新《旅遊法》實施後,購物點不得納入行程,旅行產品將回歸正常價位,所以之前那些打價格牌的產品都需要重新調整,大家看到漲價,那是肯定的。」
新法嚴格杜絕「零負團費」、強制購物等「潛規則」,加之國慶黃金周的影響,這必然導致10月份出行的旅遊團費上漲。像國內的海南、雲南,出境的東南亞、歐洲、澳洲等線路,旅遊團費將會「水漲船高」。
記者在不少旅行社網站上查到,「歐洲四國遊產品」往年「十一」期間價格在1.2萬元左右,今年「十一」都調整到了1.7萬元,甚至還有更高的。
「其實之前1.2萬元價位的旅行產品裡,到了歐洲可能會有自費項目,比如塞納河遊船、紅磨坊表演等,現在只是把自費項目都標到了產品裡,價格也不會相差太遠。」旅遊達人何小姐表示,其實一個是出遊前把價格透明化了,提前買單,一個是到了旅遊地再掏腰包,對於消費者來說,總共花的錢也差不多。
不少東南亞線路會明顯上漲現在很多旅行社還在觀望階段,很多出境遊的價格還沒有出來,尤其是東南亞線路。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出境去東南亞的線路價格還沒有出來,已經出來的出境遊是歐洲、美國等線路,這些線路跟去年同期比漲幅約30%。而東南亞線路的漲幅會更明顯。」
業內分析,新《旅遊法》出臺後,比較受消費者關注的東南亞路線可能會非常明顯地漲價。
對此,杭州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玲中解析道:「其實仔細算一筆帳,是省錢的。去掉了購物點,增加了新的景點以及以前去不到的景點,遊程的品質高了,花的錢反而少了。」
目前,杭城各大旅行社關於「十一」出遊的線路在具體內容和價格上都沒有完全整合出來,張玲中告訴記者:「具體落地到各個城市,還要再開會定價,規範的樣本和合同應該在本周就能出來。」
記者從各大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十一」境外線路的一些自由行價格都已經出來,跟團遊由於新《旅遊法》出臺後的合同樣本還沒有出來,很多行程都未掛價。不過,許敏表示:「其實東南亞的一些海島遊基本都沒有什麼購物點以及自費項目,這些沒有購物點的旅遊產品,去年『十一』的價格是5000元,今年還是5000元。」
不少旅行社在推9月特價「因為新《旅遊法》,我們9月生意太好了,位置都賣光了。」陳丹雲告訴記者,很多「十一」有出行計劃的消費者,發現9月價格非常划算,都選在了9月。
在新《旅遊法》實施前的最後幾天,旅遊市場會有一個「小高潮」。「9月抄底遊,價格會比暑期有所回落,不少旅行社都推出9月特價線路,報團的人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
也有網友表示,跟團價格這麼一漲,有些人本來就是想挑個便宜團出門的,現在這樣還不如自由行。新《旅遊法》實施後,旅遊產品價格上漲會不會影響到出遊格局,自由行的遊客會不會多起來?旅行社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我看來,選擇跟團還是自由行是依照個人的旅遊能力、到達目的地的便利程度來決定的。新《旅遊法》只會讓旅行社在產品類別上更加細分,消費者可選擇的產品反而更多了。」
一位在線旅遊網站的工作人員分析:「價格上升後,市場的接受度還很難判斷,不過在線旅遊網站的產品60%以自由行產品為主,受到的影響比較小。」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旅行社對於新《旅遊法》實施後的國慶旅遊市場都持觀望態度,所以旅行社比較謹慎,也不敢向航空公司多拿位置。一位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稱:「目前來看,我們對國慶的旅遊市場有點小擔憂,因為今年從旅行社反饋回來的機位(預訂數)比往年的訂單少了一些。」
對國慶旅遊市場的漲價現象,許敏表示:「短期影響肯定會有的,我們倒是不擔心價格問題,擔心的是根據新《旅遊法》,各地的執行不統一,對於新法落地怎麼執行,還沒有統一的規定。」
旅遊團費高漲,消費者買不買帳?「上個月跟團去了趟韓國,在首爾2天時間,免稅店跑了三個,人參店去了一家。」經常出去旅遊的方小姐表示自己其實很少參加跟團遊,但基本上都是以自由行為主。
她不選擇跟團,最主要的原因是,行程裡面有很多自己不是很願意去的地方,太浪費時間,「比如上個月去韓國,出門前還告訴自己要理性消費的,但是一進免稅店,看見各種品牌價格都低得不買就跟虧了似的,結果三家免稅店跑下來,七七八八加起來消費了近2萬元。」
郭女士稱:「有些跟團產品看似價格低,其實拉你去很多購物點,你一個行程跑下來花的錢,可能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預算。但現在大部分人出去旅遊就是抱著玩得開心、花得開心的心態,很多人覺得,不管怎樣錢花了,好歹還買回來很多東西。」
「新《旅遊法》出臺了,以後再也不會有那些便宜的出境遊了?」有網友發微博吐槽。
旅遊團費大幅上漲勢必會影響消費者的旅遊欲望,但其實《旅遊法》出臺後的「漲價」並非是真的「漲」,而是將旅遊價格正常化。省中旅市場部的金晶說,「旅遊法出臺後打擊的是「零負團費」、強制購物等業內亂象,低價團將難以生存。《旅遊法》是將旅遊項目、旅遊費用透明化,有利於打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旅遊法》出臺後,亂收費、強制購物的現象會減少,花多少錢也一目了然,出遊會更放心」,網友「小饅頭要給自己幸福」說。網友「佛龕black」也表示,「要的就是純玩團,購物沒好貨,純玩團才會玩得開心」。
旅遊達人「tt」說:「我平時都是自由行的,但是帶父母出行就會選擇跟團,如果團費上漲點,取消大量的購物點後,旅遊品質就高了,我還是很願意選擇這種出行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