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三百年只此一人,每首詩都用情至深,讀之讓人沉浸其中

2020-12-17 果果職場情商課

誰是倉央嘉措?即便你不甚了解,你也會從各種渠道聽說過他的情詩,你以為他是一位文採斐然的風流才子,其實他是常伴青燈古佛的僧人,你以為他是不問事會不理紅塵的僧人,其實他是極其嚮往愛情的一代情僧,他就是就雪域最大王,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從出生就註定不平凡,在他出生的時候天生異象,所以他就被認為是靈童轉世,他註定要成為布達拉宮中高高在上的活佛,要受到萬民的朝拜所以就被束縛在巴桑寺,每天都要學習很多的經文,絲毫不在意面前的倉央嘉措只是一個幼童而已。

十五歲的倉央嘉措正是嚮往愛情和自由的時候,而他只能和青燈古佛作伴,面對自己喜歡的姑娘卻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愛意,而這一年倉央嘉措被抬進了布達拉宮成為了高高在上的活佛,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了,他還沒來得及和自己心愛的姑娘訣別就從此天涯訣別。

白天的倉央嘉措被迫去讀完一本又一本的佛經,而晚上的倉央嘉措忍不住去想念自己心愛的姑娘,他無法和任何人訴說自己的情感,只好將所有的思念寫在了詩句中: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這個倉央嘉措心心念念的姑娘最終還是嫁給了別人,因為倉央嘉措的僧人的身份,他們註定是無法在一起的,當姑娘為他人披上了嫁衣,倉央嘉措的信念崩塌了,他將這種絕望寫進了詩句中: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忘。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是怎麼樣的一種絕望,才能夠將曾經的美好全盤否定,這樣的打擊讓倉央嘉措徹底崩潰了,他悄悄地離開了布達拉宮企圖找尋自己的自由和愛情。

出了布達拉宮他就不是倉央嘉措而是化名為宕桑旺波的少年,沒有了僧人的身份束縛,倉央嘉措和一個姑娘相愛了,兩個情意相投的少男少女就這樣私定了終身,白天倉央嘉措回到布達拉宮中是萬人敬仰的活佛,而夜晚他就是屬於心愛的姑娘的情郎。

兩個人每天能夠相處的時間很短,倉央嘉措為此充滿了思想,他將思念之情寫在是詩句中:

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

可惜的是這樣的歡愉的夜晚並沒有持續太久,倉央嘉措和姑娘的事情被發現了,有人說這個姑娘勾引了活佛所以當著倉央嘉措的面活活被打死了,而倉央嘉措卻只能無力的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姑娘死亡,他痛恨自己的身份,他想要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但是沒有人聽取倉央嘉措的呼喊,他從出生開始命運就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倉央嘉措犯了戒一夜之間從活佛變成了階下囚,他在被押送的途中寫下了一首詩:

白羽的仙鶴,你的雙翅借給我吧!我不飛往遠處,只到理塘就要折回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倉央嘉措為什麼會寫出這樣一句詩,但是當人們走到了理塘這個地方的時候,人們發現了新的活佛轉世,而倉央嘉措的一生就此落幕,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但他卻留給了我們很多傳說,三百年只此一人,每首詩都用情至深驚豔世人,美得心醉。

人生一定要讀一讀倉央嘉措!

他是一個僧人,也是一個詩人,他是被萬人敬仰的「活佛」,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的詩讀起來總是會讓人感受到些許悲傷,他的詩不僅僅是講述了那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也不缺乏一些對人生的解讀,讀倉央嘉措的詩能夠洗滌我們的心靈。

如果你也喜歡他的詩,小編在這裡向你推薦一本《倉央嘉措詩傳》,從歷史文化中走進倉央嘉措的人生,走進他充滿情感的詩作,總之去讀一讀倉央嘉措的詩吧,你會領會到不一樣的感覺。

同樣,在寫情詩方面我國還有很多優秀的詞人,例如: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相忘。」李清照的「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等等……

若你是一個愛都市、愛古典詩詞的人,這套 「中國古典浪漫詩詞」你一定也會非常喜歡,其中囊括了《倉央嘉措詩傳》以及《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共六冊正版詞傳。

曾經有人質疑古詩詞的存在,現在讀古詩詞除了考試還有什麼用?

我們一定要知道古詩詞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是凝聚了古人對語言的最高境界,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區別有文化和沒文化,當你看到非常美的景色,你會說「哇塞」,而古人會用詩詞表達「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想要誇獎一個人時候,你會說「你真棒」,而古人會用詩詞表達「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有文化內涵和沒有文化內涵的表達方式一下子就不同了,所以閒暇時候讀一讀詩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升內涵,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喲!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用情最真摯的5首,千古意境,妙不可言!
    唐詩至李杜、宋詞至東坡,光芒萬丈,璀璨奪目,後世難出其右。品讀千古詩歌,感悟墨韻書香,領略人性之美。《唐詩三百首》中用情至深的5首,千古意境,妙不可言!用情至深的5首唐詩·其一《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哪首現代詩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01覺成觀點我最喜歡的現代詩是倉央嘉措的詩。倉央嘉措的幾首詩,我都比較喜歡。如《那一世》《我問佛》等等。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這首詩寫的唯美、感人,真情流露在字裡行間,對情人的那種思念之情躍然紙上,讓人覺得刻骨銘心。
  • 踏著詩歌去旅行5:在西藏品讀倉央嘉措的情歌 感受人間真情
    倉央嘉措從小經歷14年的鄉村生活,有了大量塵世生活體驗和對自然的熱愛,傳說他有一位熱愛的姑娘,這些都激發了他詩的靈感。他成為活佛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70餘首詩歌。 「那東山頂上,升起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瑪的面容,時時浮在了心上。」
  • 倉央嘉措的經典表白詩,句句肉麻,短短幾句打動世間不少女人的心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詩句之一,讀上去是那麼霸氣,但現實對他來說卻又是骨感得令人心疼。作為雪域最大的王,他是個傀儡,二十幾歲時他死於押解途中。作為一個有情的男人,他連自己心愛的女子都保不住。好在,他的詩傳了下來!
  • 心煩意亂時讀一讀常建這首詩,比讀任何的佛經都有用,讓人更寧靜
    雖然我個人沒有這樣的信仰,但是從那些人的身上,我發現更多的是虛偽,這著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佛明明是勸慰世人,可是現在卻變成了財神爺。其實一個真正有修養之人,根本不用去理會什麼佛,也無需去讀佛經,只需要讀一讀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以此來提升自己的修養即可。
  • 倉央嘉措與愛人分離後寫下這首情詩,開篇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在詩壇,他的詩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將他的藏文詩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在民間,他是一位「網紅詩人」,他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等經典詩句深受網友的喜愛。在倉央嘉措的情詩中,我們總能讀到他的至情至性。
  • 倉央嘉措情詩六十六首
    此詩可謂君子之愛人也,因及於其屋之幡 十三手寫瑤箋被雨淋,模糊點畫費探尋,縱然滅卻書中字,難滅情人一片心。 十四小印圓勻黛色深,私鉗紙尾意沉吟,煩君刻畫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 三十膩婥仙人不易尋,前朝遇我忽成禽,無端又被盧桑奪,一入侯門似海深。 註:膩婥拉榮,譯言為奪人魂魄之神女。盧桑人名,當時有力權貴也。藏人謂此詩有故事,未詳。  三十一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作寶看,直到一朝遺失後,每思奇痛徹心肝。
  • 倉央嘉措最美最經典8首情詩,句句入心,讀了欲罷不能,淚雨潸襟
    倉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可他也是個情種。活佛的身份使他無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於世俗禮。相傳倉央嘉措在家鄉曾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
  • 這些被誤傳為倉央嘉措的詩歌,都美到了極致
    你可能聽過其中的句子但可能沒有讀過全詩《十誡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十誡詩 》除了前兩句與最後兩句之外,中間的句子是後人新加上去的,《步步驚心》的讀者皎月清風在評文《最好的結局》續了第三和第四條; 另一外讀者白衣悠藍在評文《執手相看魂欲銷——讀<步步驚心>有感》中加續,添加了第五到第十條。所以這首詩,並非完全來自於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最痴情的一首詩,只有4句,卻全傾所愛,簡直美到骨子裡
    提及倉央嘉措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陌生,倉央嘉措是誰?幹嘛的?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話?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風靡全網的一位紅衣僧人?這就是倉央嘉措,一位14歲就進入布達拉宮的小僧。這個小僧與他人不同,出家人都是斷情絕愛的,而他被譽為「雪域最大的王,人世間最美的情郎」。
  • 以史讀詩 以詩讀人
    王立群於2018年推出《賞詞如風》《賞詞如月》,2019年推出《人間煙火皆是詩》,這三本的著眼點在「品讀」上,品讀的對象定位在宋代,大體包攬了宋代知名的作品與文人。而這一次,《唐十家詩傳》嘗試跳脫出市場上較為通行的詩詞類圖書的路子,為讀者閱讀開拓了新的眼界和方式。 「唐十家」,意為精選10位唐代著名詩人。
  • 倉央體詩歌流派創始人金罡與他的倉央嘉措史詩
    很多人初讀不懂,再讀不懂,三讀、四讀還是不懂。他的詩帶著一種空靈物象,他在物象中穿行,卻不沾不帶,自成境界,那境界是超越現實的。他在倉央嘉措複雜糾葛的命運裡縱情,把一首首情詩寫的唯美雋永,生動入心。跳出了愛情詩描寫過於纏綿、軟巴拉塌、小情小調的小意象。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今天這首愛情詩,可以當作愛情描寫手法的一個範本。
  • 倉央嘉措4首詩,寫盡深情與命運
    星象之說也許不一定可信,但他出生之時,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已經圓寂,藏族地區的政治鬥爭便十分激烈,但時任藏王桑傑嘉措秘而不宣,而是秘密派人下山尋找他的轉世靈童。這便尋到了剛出生的倉央嘉措,15歲時被接入布達拉宮,並實行坐床儀式,正式成為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就這樣被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泥潭。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讀倉央嘉措的詩,是一種享受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七言四句,總共28個字,卻把倉央嘉措的愛情表現得淋漓極致。如果拋開倉央嘉措的故事,這首詩就算是放在文化鼎盛的中原也堪稱一絕。這首詩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卻把愛而不得的矛盾刻畫地入木三分。
  • 倉央嘉措絕美之作,僅幾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讀法,都美得令人心醉
    近些年很多人對倉央嘉措的情詩提出了不小的質疑,認為他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漢學教育,所有情詩都是用藏文寫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漢語詩作都是譯者們翻譯而來,所以與其說是倉央嘉措寫的好,不如說是譯者們寫得妙。對於這種說法小編不認同,譯者的功勞不可否認,但若是原詩不夠美根本就無法吸引大量學者去研究,沒有原詩的意境也無法激起譯者的靈感。
  • 6首詩告訴你,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的詩到底有多美?
    很多人讀詩,會把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進行對比,他們的詩,都是飽含深情,一個身在朝堂,一個心在原野。嚴格來說,二人可以算作一個時代的人,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儘管在不同地域,他們的時光是交匯的。
  • 男人對你用情至深的標誌:三個「捨不得」
    所以當一個男人對你用情至深的時候,就會有這三個「捨不得」的表現:男人對你用情至深的標誌:三個「捨不得」 捨不得離開你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裡,很多男人談戀愛只是為了「玩玩而已」,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有大把的時間拿來揮霍
  • 《全唐詩》四萬多首,這首24字情詩,想結婚或已結婚的都該讀一讀
    很多時候,我們讀著古人的愛情詩詞,以為那不過紙上的風花雪月,哀哀怨怨,卻不知在字句背後藏著作者的多少無奈。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首六言絕句,就是這樣一首令人有些無奈的詩作,詩名《八至》,作者是唐代著名才女李冶。李冶與魚玄機等人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都說紅顏薄命,才女又何嘗不是如此。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這兩句被作為愛情世界中的千古名句,更是因為這句話寫出了不同程度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時至今日,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很多事物不都存在於兩難之中嗎?它永遠與喜愛它的讀者存在一個共鳴點,也正是這個共鳴點觸動了多數人的心弦。
  •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情至深處乃忘情丨周末讀詩
    古詩十九首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詩非一時一人之作,據詩中提到的地名和普遍表達的情緒,大致推測應當為東漢末年亂離時期的文人作品。「庭中有奇樹」是十九首中寫愛情的一首。意思挺簡單,意味卻很深長。第一句就引人深思。庭中之樹,按理乃日日所見之物,何以稱「奇」?這倒讓人覺得奇了。再讀第二句「綠葉發花滋」,可算作對「奇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