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的頂級幼兒園,媽媽的教育焦慮,是為孩子好嗎

2020-12-23 敏西園長

電視劇《三十而已》,顧佳為了給兒子選擇頂級幼兒園,放下身段、放下尊嚴,去「求爺爺告奶奶」,兒子子言終於錄取了,但是顧佳也是花了大大的成本。

孩子不就上個幼兒園嗎,至於那麼拼嗎?這才是孩子成長剛剛起步階段,還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跟這樣下去,那不知道父母要花多少精力和心思,怪不得現在有這麼多媽媽當得如此「辛苦!」

關鍵是童謠顧佳認為的貴族幼兒園#《三十而已》的頂級幼兒園,能夠給孩子提供頂尖的教育,卻不曾想,自己的兒子竟然被一家委會家長關了小黑屋,孩子心理受到了極大地傷害,哭哭啼啼說不再上這個幼兒園。

我們普通的幼兒園還從來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家委會的家長也沒有像劇中的木子媽媽一樣如此「猖狂」,無法無天。

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對孩子的教育,媽媽真的不要貪慕虛榮,仰視自己所認為的「高端環境高端教育」。要像顧佳的丈夫許幻山的說的好,孩子的教育真的是要順其自然。

顧佳為了讓兒子未來加分,為了能與於太太能見面接觸,花費高昂學費讓孩子去學馬術。但是她兒子並不喜歡馬術,甚至有些仇恨。但是顧佳不顧孩子的感受,她把孩子當成了一顆「棋子」,為了自己家的生意,兒子學馬術,於太太的兒子也在學馬術,這樣她就能天天跟於太太照面,生意就能牽線搭橋。

真的為子言感到可悲,好像顧佳一切都是為了兒子未來的發展,但是從不考慮兒子,不尊重兒子的想法,兒子只是她的一個「工具」,真心是:孩子、家長都活出了「焦慮」,累呀!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都是不惜一切代價,孩子一出生,有的甚至還沒出生,就開始想到孩子的幼兒園應該在哪裡上,小學應該選擇在哪裡?提前花掉全家所有積蓄買學區房,出生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戶口到底上在哪裡?

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開始打聽上小學的事情:小學劃片,如果不是父母認可的學校又將如何去想辦法?孩子們出生後,父母的生活全部都是圍繞著孩子上學。難道孩子身心健康不重要嗎?

近日,西安的一個孟先生,孩子是今年「幼升小」,5月份就開始託關係,託了朋友的朋友幫忙孩子上小學的事情。對方要讓孟先生付10萬解決這個問題。

孟先生在5月份的時候先打了9萬元,這個期間拿了錢要辦事的朋友只是讓等消息,實質什麼事情也沒做。

孟先生自己按照流程在網上申請、搖號,好消息是孟先生的孩子搖號搖中了。最後核實,這個小學今年招生計劃200人,但是實際搖號的只有183人,很顯然搖號肯定100%搖中。

為了孩子上學名額受騙的家長真的也是有的,這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生怕錯過孩子上最好學校的名額,真的是可以理解這類家長的。

我們是一家民辦幼兒園,也是一所集團化辦園模式的幼兒園,做的口碑也比較好,家長也認可,但是跟公立園比起來時,家長首選還是公立園。

每年我們在9月1日前後幾天,都會有一部分孩子退學,也有一部分孩子非得要託關係要進來。原因就是:有的家長在給孩子報名時,選擇「雙保險」,「腳踏兩隻船」,公立園也報名參加搖號,我們的幼兒園也提前交點錢佔個名額。

如果搖號搖中了,9月份會編一些「回老家」了等等理由來退學。還有一部分家長只選擇公立園報名搖號,沒有選中,又來託關係要一個名額進來。

所以,每年計劃好的招生、開學準備都會因為這樣的一些家長,而讓開學都不是那麼順利和暢通,我能理解這些為了孩子的家長。

確實有一些好的幼兒園,孩子報名家長要排一宿的隊。

我們集團的深圳一家幼兒園做的很好,家長口碑良好,雖然是民辦,但是每年報名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是拿著小板凳,一天一夜家長輪流排隊,為的就是能給孩子報上名。

孩子上個幼兒園真的需要擇校嗎?難道不上一個頂級幼兒園,孩子未來就會比不上同齡人嗎?

你說我們小時候沒有上個幼兒園,但是自己喜歡看書,勤奮好學,現在不照樣很有激情地在各個崗位上貢獻價值嗎!

媽媽的教育焦慮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破解:

1、 尊重孩子,尊重家人的意見。

關於孩子未來的規劃,夫妻兩人要共同商議,達成一致,還要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尊重孩子內心。孩子不喜歡切忌強行「獨斷安排」,孩子不是「傀儡」,即使再小也是一個有特點的個體。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不是來完成父母沒實現的夢想。

2、 不要攀比,結合自家情況,因地制宜。

孩子的教育,現在很多家長有一種盲目「跟風」攀比的心理,生怕孩子落後。如有的媽媽聽到某某同班同學報了奧數班,一定也要給自己孩子報一個,孩子的意見也不遵從,家長自行做主。

自己家裡住的地段適合在哪上就在哪上,就近最好最安全,切忌捨近求遠。自己家的經濟狀況、收入等進行權衡,切忌做出《三十而已》電視劇中顧佳賣掉手鐲,也要給兒子報學孩子不喜歡的馬術。

3、 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兒孫自有兒孫福。

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最重要,不要一味地24小時離不開學習,好像孩子出生就為了考高分,考名校而來,孩子從出生就被焦慮的媽媽進行了學習「綁架」。

孩子的身體發育、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品德素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都是孩子一生最實用的東西,這些甚至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我在教育兒子也曾焦慮過,我的爸爸媽媽經常把一句古語說給我聽「兒孫自有兒孫福」,就是這句話讓我淡然很多。

對待孩子的教育少一些功利心、少一些虛榮心、少一些攀比心,用一顆平常的心來對待孩子的教育,媽媽的教育焦慮會少很多!孩子的成長路上你輕鬆孩子也輕鬆!

相關焦點

  • 熱度最高電視劇《三十而已》藏龍臥虎,竟有這麼多老演員
    最近最火,熱度最高,觀眾口碑也非常好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你們看了嗎?如果還沒有看,一定要去追一下!關於家庭、事業、愛情、自我,這四個課題,是每個女性一輩子都會面臨的問題,尤其是30歲的女性。也正是如此,電視劇《三十而已》播出以後,網上討論爭議聲居高不下,熱度不減。然而在追這部劇的時候,卻注意到電視劇《三十而已》臥虎藏龍,裡面竟有這麼多的老演員,不知道你們認出來了沒有?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的暴發戶「王太太」,「王太太」是顧佳(童瑤飾)為了幫助自己的兒子許子言順利進入頂級幼兒園而拖的關係人。
  • 華人媽媽談芬蘭教育:幼兒園上什麼課?孩子說了算
    中國僑網10月24日電 英國《華聞周刊》微信公眾號刊發一篇文章,一位華人媽媽講述把女兒送到芬蘭讀幼兒園的經歷。文章作者劉海琴是芬蘭LTL-LiveTravel Learn公司創始人,曾在廣東著名中學和國際教育中心擔任教師,現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從事教育學博士研究。海琴的女兒Lexi今年6歲,現在芬蘭學前班就讀。對芬蘭的義務教育,海琴有著切身的體會。
  • 三十而已:顧佳,一個媽媽狠起來有多可怕!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簡直說出了廣大女性朋友,特別是媽媽的心聲!劇中顧佳的角色,一個有「超能力」的全職媽媽,被譽為完美人妻,完美媽媽。 很多媽媽都說,看著顧佳一路「乘風破浪」簡直不要太爽!網友打趣地把顧佳的言行總結為「顧學」,紛紛膜拜學習。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徐明說,身邊的家長都很憂慮,從胎教、親子班到拼命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費勁巴拉地送孩子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再到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如今又到了幼兒園沒上完就退園上學前班,為的是搶先一步為小學打基礎,「也為上小學時面試加分。另外很多家長也在暗暗努力,給孩子報班,請老師專門輔導,聽著都讓人感到壓力山大」。
  • 北京順義媽媽的焦慮:做優雅太太,生產精英孩子,成為全能管家
    在電視劇《三十而已》裡,女主角顧佳就是個優雅太太,除了基本的家務事和教育孩子,她還去報了普拉提課、烘焙課、法語課、陶藝課、縫紉課、泰拳課等興趣班——太太的生活並不輕鬆。 直播現場,有粉絲在下面留言說:太做作了,裝,看不下去了。有太太坐在桌子前,一隻手抬起來,拿著酒杯,不停地輕輕晃動。
  • 梅耶·馬斯克 楊瀾 鄧亞萍 「學霸」母親的三十而已 沒時間焦慮
    ——鄧亞萍  談「三十而已」  30歲無需焦慮,「小車不倒儘管騎」  新京報: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熱播,也引發30歲以上女性在職場、生活中關於困惑和焦慮方面的熱議。你們是否害怕過這個年齡以及有過焦慮?  梅耶·馬斯克:我從不害怕變老。30歲時我還沒離婚,所以還處在擔驚受怕、極不愉快的婚姻狀態之中。
  • 德瑞高老師:孩子初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破?
    德瑞高老師:孩子初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破?近期有位家長諮詢我這樣一個問題,說準備明年開春就讓寶寶上幼兒園了。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為寶寶準備一些什麼才能讓他以後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呢?我們寶寶去上幼兒園的第一個階段,很可能會面臨一個難題,叫做:分離焦慮期。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分離焦慮期呢?首先用我們蒙氏老師的一句話,請你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我依然愛你,我並不是不要你了,我什麼時候來接你,我希望你能給我講一講你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 想買鉑金包的「顧佳」,全世界有相似焦慮的媽媽們
    所以在《三十而已》裡,顧佳是千萬百計也必須要拿到這個闊太圈「敲門磚」的。高處的視野固然讓人安心並感到富足。但「人上人」又哪是那麼容易成為的?馬丁捫心自問,鉑金包的本質是什麼?「誠信盼望,無止境等待,接著失望,求而不得,包上一針一線都是血淚。」光鮮亮麗的外表一層層剝下,剩下最多的東西竟然是焦慮。身份焦慮是第一關。人人都盼望著擠進更高階層,也恐懼被現有階層拋棄。
  • 疫情後遺症 「媽媽不要去上班」,孩子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02平時多給孩子做積極的心理建設 我們家長在平時要經常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孩子要去上幼兒園之前,告訴他: 你是個有勇氣的好孩子,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了,你很棒; 幼兒園有很多小夥伴,會和你一起做遊戲,可好玩了;
  • 中產拽著孩子跑,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始
    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好的教育,中產家庭尤甚。 在這裡,可以將中產泛化為受過高等教育、已在城市初步站穩腳跟的家庭——先不管淨資產有沒有到位,至少心態已經到位了。 當中產家庭們一頭扎入這場馬拉松裡,一切才剛剛開始。
  • 耳提面命,言傳身教,《三十而已》為你展現為母則強的拳拳愛心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這部讚揚獨立且有個性的女性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的情感電視劇,立足於現實,真實反映都市男女到三十歲的黃金年齡不得不面臨的困局。她們找到了在三十歲適合自己的人生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
  • 江疏影的《三十而已》為何如此好看?
    《三十而已》兒子受欺負,顧佳化身女超人暴揍同學惡毒媽媽!播放2天,豆瓣評分8.1分,近萬人給新劇《三十而已》打出四星以上的好評!看到出來,這部由張曉波執導,江疏影、童謠、楊玏、毛曉彤領銜主演都市情感勵志劇還是深受觀眾的喜愛的。那麼這部電視劇到底好在哪裡呢?為何會有那麼多的觀眾給出了自己的好評?
  • 烘焙人《三十而已》
    當然如此完美的人設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就算是全職媽媽,顧佳的生活也不是只圍著孩子和老公打轉,除了每天基本的家務和教育兒子子言外,她還學烘焙、普拉提、法語、花藝、縫紉、泰拳等等,堪稱時間管理大師。如果說電視劇裡的主角總是會被編劇大開「金手指」那麼顧佳的最大的「金手指」大概非烘焙莫屬。人生敲門磚!
  • 《三十而已》:擇校不是混圈子,孩子的名校「入場券」究竟是什麼?
    說孩子的《隱秘的角落》剛大火,說女人的《三十而已》又霸屏了。 三個女主角中話題度最高的是完美的「精英型媽媽」顧佳:上學時學霸,職場雷厲風行和丈夫白手起家創辦煙花公司,為陪伴孩子所以當起了全職媽媽,婚姻事業兩手抓,外人豔羨不已,而她自己所言:作為一名三歲男孩的母親,在出月子時,顧佳便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 《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媽媽,別焦慮。媽媽,我愛你
    文|時小墨ZYT 小時候媽媽經常對我們常說的話有哪些?你還記得嗎? 「把電視關了,去寫作業!」 「媽媽,作業寫好了。」
  • 「你無須焦慮,只管前行」 鄧亞萍、楊瀾、梅耶·馬斯克的「三十...
    圖片來源:論壇視頻截圖梅耶·馬斯克:離開一段不幸的婚姻31歲時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收官,女性、三十歲、焦慮,這三個詞又不知不覺的被揉在了一起咀嚼現在回過頭來看她們的30歲,會有焦慮嗎?鏡頭前的梅耶·馬斯克一頭白髮、妝容精緻、談吐優雅、思路清晰,她身上的標籤很多,營養師、超模、特斯拉總裁埃隆·馬斯克的媽媽,72歲的她當被問起這個問題時,回望四十多年前艱難的經歷,答案是堅定和坦然的。
  • 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人選,竟然不是媽媽
    又有一批寶寶即將進入幼兒園,後臺關於入園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擔心娃吃飯不好的,擔心孩子被欺負的,擔心老師不喜歡自家孩子的……媽媽們焦慮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畢竟年糕剛入園的時候,我也經歷過這樣七上八下的心理過程。年糕是個慢熱的小孩,當年為了幫他適應我做了很多準備。
  • 家長的教育焦慮已成社會焦慮 不要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
    陳藝媽媽當年曾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大學。談起給孩子報班,她說,這也沒辦法,家家如此,人家孩子都上,你不上也不行啊。據說一年級的小朋友考96分,老師就會約談家長。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只要進到家長群,從早到晚,大家交流的都是給孩子上各種班,為考名校做準備,感覺不學孩子將來就無立足之地。「你想想天天看這些,能不焦慮嗎?但不看又不行,家有兒女呀。」
  • 張志勇:是時候為全民教育焦慮「降降溫」了
    你想上名校嗎?就先上培訓機構接受高價培訓吧! 其實,這種通過所謂「佔坑」來搶奪名校學位的現象,正在向全國許多地方蔓延。 今天有多少家庭不得不為—— 上一所好的幼兒園,焦慮! 上一所好的小學,焦慮! 上一所好的初中,焦慮!
  • 三十而已?三十而已!
    最近的電視劇、綜藝,真的就和二十歲女性和三十歲女性這兩個群體直接對槓了。綜藝上,《青春有你2》、《創造營3》兩檔以年輕小姑娘為主要參賽選手的選秀節目大出風頭,30+的姐姐們在《浪姐》也浪的風生水起,引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