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爆發瘟疫到底有多可怕,曾經強大的東漢和明朝直接被瘟疫摧垮

2020-12-11 香茗史館

王朝興衰固然有自身原因,但天災、瘟疫往往也會成為擊垮一個王朝的幕後推手。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上的百姓是最為淳樸的,但凡能夠活得下去,他們就不會生事,而導致百姓們活不下去的,除了王朝的腐敗和官員的壓榨,天災和瘟疫往往才是最為致命的,而中國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代表,便是東漢和明朝。

東漢:天災瘟疫持續爆發,最終擊垮了東漢王朝

翻開東漢末年的史料,尤其是帝王本紀,天災人禍、兵災戰亂簡直如同流水帳一般的歷歷在目,其中尤以桓帝劉志和靈帝劉宏時期最為嚴重,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這簡直與世界末日無異。

漢靈帝劉宏劇照

僅以靈帝劉宏在位期間為例,從建寧元年(168年)正月繼位,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在這十餘年間,天災幾乎就沒有中止過。大致梳理如下:

建寧三年(170年)正月,河南、河內饑荒,以致夫婦相食。

建寧四年(171年)二月,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東地裂,雨雹,山水暴出。

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

熹平三年(174年)秋,洛水泛濫。

熹平四年(175年)六月,三輔之地橫遭蟲災。

熹平六年(177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八月辛丑,京師地震。

熹平七年(178年)二月,四月兩度地震。

光和二年(179年)春,又發大疫。三月,京兆地震。

光和三年(180年)秋,酒泉地震。

光和四年(181年)六月,炎炎夏日,冰雹下的「大如雞子」。

光和六年(183年),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冬,東海、東萊、琅琊井中冰厚尺餘。

常言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東漢這連續不斷的災難之後,同樣爆發了嚴重的瘟疫。史料明確記載,漢桓帝時曾先後爆發三次大疫,而漢靈帝時則又先後爆發了五次疫情,英國著名學者赫伯特·喬治·韋爾斯在《世界綱史》中寫道,「也許是因為窮奢極欲損傷了元氣,漢朝衰落了。在公元2世紀末,一場波及全世界的大瘟疫使中國的制度崩潰了,這是一場使羅馬帝國陷入一百年混亂的瘟疫,而漢朝也像一棵狂風中的朽木一樣傾倒了。」持續的天災瘟疫肆虐,最終將老百姓逼到了絕境。張角的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此拉開了黃巾起義的巨幕,無路可走的百姓們,紛紛走上了起義造反之路。

好不容易平定了黃巾之亂,還不等老百姓休養生息,從建安九年(204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規模更大的瘟疫再度襲來。關於這場瘟疫帶來的慘狀,曹植在《說疫氣》中寫道,「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不僅普通百姓家庭慘遭瘟疫侵襲,就連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四人(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也因瘟疫而死。此外,醫聖張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倖免,他在《傷寒卒病論》中悲痛的回憶道,「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而東漢的都城洛陽,更是有一大半人因瘟疫而死。

根據史料記載,瘟疫爆發之前的桓帝永壽三年(157年),東漢人口為5650萬,而在歷經天災瘟疫之後,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時,全國人口僅存1600餘萬,人口銳減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嚴重的中原地區,到三國末年時,其人口更是不及十分之一。

人口斷崖式的下降,固然有戰爭和災荒,以及因天災人禍而無法完全統計的因素,但根據保守估計,因天災瘟疫而損失的人口也至少達到了2000萬以上。

明朝:瘟疫肆虐十餘年,明朝北部邊防盡毀

從嘉靖年間開始,由於明朝和蒙古之間連續發生戰爭,導致大量漢人被俘或逃往草原,大量牧場被開墾為農田,原本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間被壓縮,增加了人鼠接觸機率。而明末的旱災頻發,在百姓流離失所的同時,老鼠也大量湧入人類居住地,最終釀成了這次肆虐十餘年的大瘟疫。

崇禎帝朱由檢劇照

崇禎六年(1633年),山西興縣爆發瘟疫,次年百姓紛紛逃離,隨之導致瘟疫開始向周圍地區擴散。崇禎九年(1636年)至崇禎十年(1637年),與興縣隔河相望的陝西榆林府、延安府開始相繼爆發瘟疫,史載,「(崇禎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崇禎十三年(1640年),瘟疫開始蔓延至河北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瘟疫傳染,人死八九」。至崇禎十四年(1641年),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兇」,廣平府、順德府、真定府也相繼爆發瘟疫,「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京師開始爆發瘟疫,史載,「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由於腺鼠疫患者往往會導致淋巴結腫大,因而被百姓們稱之為「疙瘩瘟」。

崇禎十五年(1642年),瘟疫開始蔓延至天津,每日因感染瘟疫死亡者不下數百人,幾乎是逐門逐戶而過,無人能夠倖免。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腺鼠疫開始轉化為肺鼠疫,夏燮的《明通鑑》記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崇禎實錄》則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京師尚且如此,可見當時的慘狀。

根據史學家的推測,明朝崇禎年間的這次大瘟疫,直接導致陝、晉、冀三省損失人口千萬左右,僅京師便有不少於20萬人死於這場瘟疫,佔到了當時京城人口的20%甚至更多,發展到最後,京師甚至連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這場瘟疫,可以說成為了壓死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例如孫傳庭便因為鼠疫橫行,人死過半而遲遲無法出兵,最終在朝廷的催促下,不得不帶著缺衣少食的士兵強行出戰,結果最終戰敗身亡。

明末時期,隨著衛所制的全面崩壞,明朝成建制的精銳部隊其實僅僅只剩下了九邊重鎮,而這場瘟疫直接摧毀了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當李自成從西安發兵攻向京城之時,這幾大邊鎮不僅無力抵抗,甚至連自保都不可能,最終導致李自成很輕鬆的便殺到了北京城下。

與此同時,明朝駐守京師的軍隊原本有10餘萬人,而在這場瘟疫之後,只剩下了五萬多老弱病殘,面對殺至城下的闖軍,守城將官甚至不得不低聲下氣求人守城,結果仍是「逾五六日尚未集」,以致不得不調遣宮中三四千太監參與守城。而即便如此,城防仍然極度空虛,平均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而剛剛經歷瘟疫的明軍更是「鳩形鵠面,充數而已」,這杖還怎麼打。

相關焦點

  • 古代爆發瘟疫到底有多可怕,曾經強大的東漢和明朝直接被瘟疫摧垮
    王朝興衰固然有自身原因,但天災、瘟疫往往也會成為擊垮一個王朝的幕後推手。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上的百姓是最為淳樸的,但凡能夠活得下去,他們就不會生事,而導致百姓們活不下去的,除了王朝的腐敗和官員的壓榨,天災和瘟疫往往才是最為致命的,而中國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代表,便是東漢和明朝。
  • 東漢末年的瘟疫留給我們什麼教訓?中國人又是怎麼熬過來的?
    那麼,提到中國古代的瘟疫,我們最能直接想到的就是東漢末年的大瘟疫!那麼,東漢末年的瘟疫是什麼呢? 最權威的當屬東漢末年的名醫,當事人,有醫聖之稱的張仲景的說法——傷寒病。因為這場瘟疫,張仲景的家族也有一百多人被剝奪了姓名。為了攻克這種瘟疫,張仲景潛心研究,寫出了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傷寒雜病論》。 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張仲景但是所說的傷寒病與現在的傷寒病還是有很多區別的,現代的傷寒病多指一種消化系統傳染病。
  • 瘟疫在古代有多可怕?看看史上5大瘟疫,人類太難了……
    瘟疫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極大,人類的歷史多次被瘟疫所改變,可以預見,人類與病毒的競賽將永無止境。我們來看看,曾經深刻影響過人類歷史的5大瘟疫,每一次,都是觸目驚心!
  • 古代中醫戰勝瘟疫的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爭頻發,疫情不斷,中醫醫聖張仲景的家族也不能倖免,他在《傷寒雜病論序》中這樣寫到,自己的家族原本有二百多人,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因為傷寒而死亡的就有三分之二。
  • 歷史上記載的那些瘟疫,其中兩次大規模瘟疫直接摧毀了兩個王朝
    古代由於醫療水平相對較差,導致面對瘟疫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再加上古代交通通訊手段較為落後,瘟疫爆發之後朝廷也很難迅速組織人力予以施救,從而導致古代瘟疫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在古代眾多瘟疫之中,尤以東漢末年和明朝末年的瘟疫最為恐怖,這兩次大瘟疫無疑成為了壓垮東漢和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瘟疫與國運
    到了東漢後期,由於東漢帝國長期進行與西北羌族的戰爭,長期戰爭帶來的的死亡、逃難和饑荒,導致當時漢帝國內部的瘟疫開始大規模流行,到了漢靈帝時期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東漢帝國連續發生了五次大瘟疫。
  • 病毒傳染橫行:我國古代瘟疫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近一個月以來,疫情瘋狂肆虐,國家和全民的抗疫鏖戰仍在艱苦進行中。行業專家也在加緊研製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藥處方,尋找病毒產生的原因,各種抗擊救治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可怕的傳染病事件,當時人們將其稱為瘟疫,這些疫情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夏,陝西關中地區連降暴雨十幾日,引發洪水泛濫,都城長安的平地上水深都可以達到四尺以上。大暴雨引起糧田被衝毀,糧食顆粒無收。
  • 瘟疫在古代有多可怕?看看史上5大瘟疫,人類太難了……
    瘟疫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極大,人類的歷史多次被瘟疫所改變,可以預見,人類與病毒的競賽將永無止境。我們來看看,曾經深刻影響過人類歷史的5大瘟疫,每一次,都是觸目驚心!
  • 公元217年那場瘟疫,東漢建安七子幾遭「團滅」
    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在河大「開學第一課」分享《歷史視角看瘟疫》時說,甲骨文中有「蟲、蠱、瘧疾、疾年」這些文字的記載,特別是「癘」字,「就是把疾病的『病』,裡邊的甲乙丙丁的『丙』去掉,換上一個百千萬的『萬』。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文字學中間,是指瘟疫的」。「癘」字還出現在了《尚書》《山海經》《左傳》中。
  • 東漢末年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瘟疫,為什麼?
    瘟疫在現代人看來也仍然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傳染病,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得了這種病的人,只能等死。 其他的王朝隔了很久才可能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瘟疫橫行。而東漢末年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瘟疫,死傷無數,卻依然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治理方法,百姓人心惶惶,那到底是為什麼造成了東漢末年大規模瘟疫頻發?瘟疫頻發的社會現狀又給東漢末年的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 東漢末年爆發瘟疫死傷無數 14歲的張...
    翻看過青島大小村志幾十部,幾乎每一篇村志的開始都記錄了古代瘟疫給人口繁衍造成的影響。回顧中國歷史,我們將目光鎖定在東漢末年,因為這個朝代戰亂頻仍,災荒不斷,雪上加霜的是,瘟疫流行,甚至有史書記載約有2000萬人在這次瘟疫中死去。一個14歲的少年憑一己之力救下了全村人的性命,一戰成名,並創作了《傷寒雜病論》,用良方遏制病毒蔓延,這個少年就是後來的醫聖——張仲景。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瘟疫高峰期是什麼時候?
    及至東漢,瘟疫更是來勢兇猛。 尤其是東漢末年,在王朝的統治中心——中原地區,一種可怕的疫病以空前的速度席捲每一個角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白骨露於野 千裡無雞鳴 東漢末年的這次大瘟疫,被統稱為「傷寒」。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我們總是關注戰爭,實際上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是那些瘋狂的瘟疫,尤其是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後的古代及尚不發達的近代,那才是人口大幅減少的第一大殺器,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後。這場瘟疫也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給歐洲人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也讓「黑」這個詞成為了最不詳的詞語,比如黑色星期五。這場鼠疫持續時間也跟明朝滅亡有關,當年李自成之所以輕鬆拿下北京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京城內正在爆發鼠疫也有很大關係,至於這場鼠疫是不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不得而知。
  • 歷史上因瘟疫而走向滅亡的幾個朝代,真的是天災人禍
    歷史上瘟疫對人民的威脅不曾間斷,層出不窮的新型病毒對人們生存造成了莫大的挑戰,大規模瘟疫的爆發,不僅會對一個國家產生深遠影響,甚至還會決定整個朝代的命運。接下來我們說說中國歷史因瘟疫而發生巨大變化的朝代,有的直接導致一個王朝的滅亡。
  • 中國古代瘟疫與吳又可的「雜氣說」
    中國古代的「疫」與「瘟」中國古代將傳染病稱為「瘟疫」,從詞源發展上說,先有「疫」,後有「瘟」。甲骨文和金文中均無「疫」字,這並不表示商周之際沒有大規模的傳染病,當時因為人口較少,且爆發次數較少,所以人們對瘟疫的認識並不深刻。到了戰國時期,人口增加,傳染病開始大規模流行,於是在《墨子·兼愛下》中就出現了「疫」字:「今歲有癘疫,萬民多有勤苦凍餒。」
  • 瘟疫一次次襲來:一部人類痛史
    從蒙古高原發端的殘酷瘟疫,在逐漸摧毀羅馬帝國的同時,也在摧毀著當時與羅馬帝國並稱為世界雙雄的大漢帝國。到了東漢後期,由於東漢帝國長期進行與西北羌族的戰爭,長期戰爭帶來的死亡、逃難和饑荒,導致當時漢帝國內部的瘟疫開始大規模流行,到了漢靈帝時期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東漢帝國連續發生了五次大瘟疫。
  • 美國會成為第一個被瘟疫擊倒的現代大國嗎?
    歷史上被瘟疫消滅的古國和部族有很多,比如古埃及、古羅馬以及中國古代的東漢王朝、明王朝的覆滅背後均有瘟疫的影響,瘟疫讓一個大國走衰,今天現代國家的組織結構遠比古代國家更為複雜,自從人類歷史進入近現代以後還從未出現過被瘟疫所滅的國家。
  • 歷史上死亡人數較多的五次大瘟疫,每次都造成了上千萬人死亡
    從古至今,人類曾遭遇過無數的瘟疫,尤其是古代時期,由於醫療水平和衛生情況相對較差,不僅導致大量人口死於瘟疫,更對世界各地的文化、經濟等產生了極大影響。那麼,歷史上都爆發過哪些死亡人數較多的瘟疫呢?簡單介紹五例。
  • 假如世界真的爆發瘟疫,全球有哪些最安全的地方?諾亞方舟在哪?
    我們都知道新肺炎其實有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其實關於這個病毒,在2015年《瘟疫公司》中的MOD中就已經出現,玩家們則稱這位上傳這個MOD的玩家為預言帝。而病毒對於人類的侵襲,從幾百年前就開始了,大家所知的天花,黑死病,西班牙流感,都曾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病毒不僅存在遊戲中,殊不知,在遊戲中,也曾經爆發過一種病毒,讓玩家大批的死亡。
  • 瘟疫與歷史
    中國古代的瘟疫和防治。中國古代最早可能發生過的傳染性瘟疫是什麼時間?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了。但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殷墟甲骨文已經有了。「蟲 蠱 瘧疾 疾年」這些文字的記載,特別是「癘」也就是把疾病的病,裡邊的甲乙丙丁的丙去掉,換上一個百千萬的萬。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文字學中間,是指瘟疫的。這個字在《尚書》、《山海經》和《左傳》中間都出現了,並且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