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此情此物為君發,唯有紅豆寄相思

2020-12-13 江春暖

《相思》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二集,同系列的動畫共有五集,以嘉定名人雅士的歷史典故改編而成,每集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其中《相思》評分8.4,僅次於第一集《元日》,是該系列中網友們傳頌和評價人數最多的。

《相思》根據清代嘉定寶山文人毛大瀛的《戲鷗居詞話》改編而成,講述了清代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名門千金六娘的婉轉的愛情故事。王初桐自幼家貧,和名門千金六娘青梅竹馬,紅豆定情,卻因門第之差無緣相守。王初桐發奮苦讀,在清廷平小金川之亂,科舉招試,四十八歲的王初桐一舉中士,名列二等。多年後在一個首飾攤上看到一枚紅豆簪,引發他對這段少年愛情的無限回憶。

創作團隊以王維的名篇《相思》為依託,結合歷史名人故事,搭配以純手繪的畫面,使得整個短片蘊含著濃鬱的中國風,因而受到廣大國漫愛好者的追捧。今天,這篇文章就圍繞《相思》來探索國產動畫中的古典元素,在文章最後一部分,基於《相思》的內容,結合現實生活,我將談談傳統婚姻制度對愛情觀的影響的幾點思考。

01.片名點出了愛情故事的主題,純手繪的畫面營造出濃濃的中國水墨畫的意境,王初桐和六娘的愛情故事就在「相思」詩詞中展開

提起動漫總會想起日本的宮崎駿和新海誠,中國動漫雖然起步緩慢,但是依舊有不少有優秀的作品。中國唱詩班系列的動畫帶著強烈的中國畫風,純手繪的畫面古樸細膩、每一部都依託了古典文學作品,意境唯美深邃。

《相思》結合了王維的名篇,以詩句穿插在少年王初桐的愛情的發展的各個階段,下面來一一解讀:

①片名《相思》出自王維的一首詩,暗示著短片愛情的主題

王維的《相思》是千古名篇,又題《江上贈李龜年》,本是寫給好朋友的贈別詩。詩詞中的「紅豆」又名「相思子」,後人多把它當做相思情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那這首詩和王初桐有什麼關係呢?

在短片的開頭,中年王初桐站在琳琅滿目的首飾攤前,挑出了一隻紅豆簪子,老闆告訴他這是廣東的式樣。

王初桐原名元烈,字於楊,又號紅豆痴儂,在他的著作《奩史》中提到過:「紅豆色勝珊瑚,粵中閨閣多雜珠翠以飾首」,短片以「紅豆」貫穿始終。因此導演將王初桐和六娘的愛情故事借《相思》這首詩的意境娓娓道來。

首先,第一句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寓意著幼年桐兒和六娘兩小無猜,懵懂單純的初戀。桐兒和六娘本是近鄰,桐兒灶臺間偶然發現了紅豆,便冒雨拿給六娘看。搖頭晃腦的背誦王維的《相思》,背到最後一句「此物最相思」時,桐兒沒能背完就紅了耳朵根。

其次,第二句詩「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暗示少年王初桐和六娘分離的結局。六娘窗外的紅豆杉上紅豆裂開了豆莢,露出成熟的種子。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街上遇到了秀才模樣的王初桐,一句話還沒說出口,便被身邊的奶娘嚴厲的制止了。兩人相對無言,擦身而過,又不約而同的回頭看向對方,暗含著多少的無奈。

②純手繪的畫面,營造出濃濃的中國水墨畫的意境,與以歷史人物經歷改編的故事相得益彰

作為一部純手繪動畫,《相思》在意境上頗具中國水墨畫的特色。用色清淡雅致,江南水鄉的溫柔旖旎和古典愛情故事的唯美融合的恰到好處,仿佛一副飽含詩意的山水畫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整部短片充滿著濃鬱的中國風:從中年王初桐拿起的紅豆簪,六娘手中的紅豆刺繡,到破繭成蝶的蝴蝶,創作人也以傳統「剪紙手藝」的手法展現出來。古典元素運用得貼切自然,有著真人般的實感。

王初桐和六娘的愛情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當然不可能轟轟烈烈,應當是含蓄婉轉的。正如編劇李夏恩所說:就是這樣淡淡的、難以言喻的,就像江南的春雨一樣,若有若無,仿佛粘在身上,洇溼了衣裳,但轉瞬之間,又幹了,仿佛不曾存在過那樣。

《相思》將背景放在水汽氤氳的江南水鄉,本就帶著幾分淡淡的詩意。色彩豔麗的紅紙傘點綴在灰白色的街道上,大紅喜慶的迎親隊伍穿行在青瓦白牆的徽式建築中,搭配古典儒雅的音樂,沉穩而不失活潑。在讓觀眾在感受古典氣息的同時,也給這段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

02動畫中多採用隱喻的手法,豐富了故事的內涵,通過細節傳達主人公之間的情感

如果仔細看完短片就會發現,紅色是裡面色彩最為鮮明的顏色,而「紅豆」一共在劇中出現了三次,而且每次都是不一樣的。

短片中的紅豆是一種隱喻,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寓意。另外,在我看來,在短短的十分鐘內出現的紅傘、梨、血、紅線、對聯也不是導演的隨手之舉,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小秀才吃的紅豆是"赤豆",代表兩小無猜,天真爛漫的幼年;幼年桐兒拿著紅豆去找六娘告訴她,這是王維詩中的紅豆。六娘將它熬成紅豆粥,微甜軟糯,一勺一勺地餵給桐兒吃。這個情節被不少網友質疑過,王維詩中的紅豆是相思子,有劇毒,怎麼可以吃呢?

在我看來這是編劇的刻意安排,幼年的童兒和六娘只不過是剛剛萌學的孩子,當然不知道此紅豆非彼紅豆,意在襯託出兩人的天真爛漫。

破莢而出的紅豆是"海紅豆",代表已經已經少男少女已經長大成人;短篇只有短短不到10分鐘,為了使敘事完整,只截取了其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分別是兩人幼年、少年以及王初桐的中年。紅豆脫落,破繭成蝶,導演以紅豆為線索,通過六娘窗外紅豆莢成熟的場景從幼年過渡到兩人的少年時光,暗含著少女出嫁,秀才考取功名的命運。

開篇的紅豆簪中的紅豆是"相思子",代表綿綿不絕的相思意;短片伊始,中年王初桐站在琳琅滿目的首飾攤中,拿起一支紅豆簪,天空下起大雨,滴在簪中的紅豆上,引發他對少年的回憶。這是六娘長大出嫁,他考取功名後的階段,這正是王維詩中的那顆紅豆,味苦,有劇毒,象徵著兩人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

短片雖然不到十分鐘,但意境飽滿,導演對細節的考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且看導演是如何做到的:

六娘家的對聯,從幼年到少年再到出嫁一變在變,暗示著兩分開的結局走向。幼年時是「傳業詩書得真趣,開意花草生遠情」,這時桐兒和六娘兩小無猜,少年時對聯換成「花落為添疏魚影,柳飛欲伴春燕歸」,兩人已經是長大成人,走在街上響起了賣「梨」的吆喝聲,六娘出嫁時對聯是「巧借花容添月色,欲逢良夜度春宵」,六娘刺破手指,鮮血滴在手帕上的紅豆莢上,她剪斷了那根紅線。

對聯的一再更換不僅僅是在兩人成長階段的過度,也是在隱喻兩人的愛情走向。多次出現的紅豆寓意著相思,梨諧音「離」,傘諧音「散」,這些象徵著分離的符號反覆的出現,是在一次次的告訴觀眾這段愛情的悲劇結局,直到最後,六娘剪斷那根連接著紅豆的紅線更是宣告了愛情的終結。

03短篇淡化時代背景和人物經歷,採用倒敘的方式講述王初桐和六娘的少年時光,著重呈現這段愛情求而不得的遺憾,為中年王初桐引發回憶形成合理的解釋

王初桐所處時代是清代,當時女子十五六歲就要出閣嫁人,而男子在仕途上考取功名卻是沒有的定數的,像範進那樣54歲才中舉也不在少數。根據《戲鷗居詞話》:王初桐雖發奮讀書,但屢試不中。清乾隆四十一年,皇帝開科召試,年四十八的王初桐一舉中士,名列二等,授四庫館謄錄,後在山東為官。

短片雖然根據王初桐的故事改編,但是對於時代背景和人物經歷隻字未提,而是著重呈現這段愛情求而不得的遺憾。

短片採用倒敘的手法,從中年王初桐的回憶展開。功成名就的王初桐面對一支紅豆簪回憶起年少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情。王初桐考中進士已然是四十八歲,人到中年,六娘終究是等不到這一天。當時兩人相仿的年紀,懸殊的家世就註定了這段愛情沒有結局。

在歷史中,中年王初桐和六娘最終還是相遇了。根據《戲鷗居詞話》記載,六娘遇人不淑,丈夫放蕩無檢,敗光了家產,將六娘賣入青樓。後來六娘自贖其身,獨居槎水上,某天王初桐行舟於槎水之上,聽到熟悉的琴聲,兩人因此相見。此時,王初桐家有賢妻,兒孫滿堂,兩人常談詩論畫,但終究沒有在一起。

04傳統婚姻制度對愛情觀的影響:基於《相思》的內容,我將分享幾點中國傳統婚姻制度對愛情觀的幾點思考:

中國古代的婚姻講求門當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在出嫁之前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陌生人。王初桐和六娘雖然在小時候很要好,但是在成年後即使在街上遇見,也是能上前說話的。

接下來,我將基於《相思》的故事內容,談談在傳統婚姻制度下對愛情觀的幾點思考:

①傳統婚姻制度講求門當戶對、父母之命,王初桐和六娘的愛情悲劇是必然而非偶然

歷史中王初桐和六娘確有其人,他們是傳統包辦婚姻制度下的被犧牲愛情的代表。王初桐和六娘年紀相仿,如果先和六娘成親,再去追求功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六娘是名門千金,王初桐由寡母撫養,家中貧寒,而十六七歲的秀才既沒有相當的家世,功名也遙遙無期,陳母(六娘母親)自然是不肯把六娘嫁與他的。

傳統的包辦婚姻制度限制了年輕人對自己婚姻的自主權。早在《大清律例.戶律.婚姻.男女婚姻》中,就明確賦予了尊長對卑幼的主婚權。如果了解了這個故事背景,就能夠理解六娘在出嫁前為何沒有給王初桐開門,他們終究是不能走到一起的。因為在當時男女私定終身的情況是不被認可的,不僅為社會輿論所不齒,還會被國家法律規定強制離異。

②在這種傳統的婚姻制度中也並非都是盲婚啞嫁,仍存在一定的「情理」

「禮教」有則有,但是它並非是泯滅人性的。六娘出身名門,陳母將六娘許配給富家子弟並非是出於錢財,也是為了六娘日後的生活有保障。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他們只是考慮的不夠更深遠。

同為清代女子的芸娘與沈復的結合,雖然也是包辦,但是並非算盲婚啞嫁。芸娘是沈復的表姐,從小定親,但是後來芸娘家道中落,沈母就有意悔婚。沈復極力勸阻,他和芸娘的婚後生活最後被傳為佳話。所以,這種制度本身也並非是泯滅人性。

在我看來,故事結局雖然看著有些「虐心」,但《相思》所呈現的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男女愛情,王初桐和六娘的愛情悲劇是必然而非偶然,這樣的結局更加符合時代的背景。

總結:

《相思》是一部充滿著濃濃的中國風的動漫,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結合詩詞意境,短片始終都洋溢著一種濃鬱的古典美感,含蓄雋永。短片雖然只有短短分鐘,但是詳略得當,故事結構完整,在讓觀眾感受到古典美感的同時,也展現了不同時代的愛情觀。

相關焦點

  • 詩詞:世間情愛幾許,唯有紅豆可寄相思。(美文)
    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根據當時社會的民族風情寫就的膾炙人口的《相思》詩,它反映出那個歷史時空的青年男女在確定終身大事時,以紅豆飾品作為情物相贈情人的動人情景。從此,紅豆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徵。愛情無價,紅豆無價。相思紅豆的寓意,不僅包括男女之情,還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患難與共分離後的情,民族國家之情,人類相依相愛之情。
  • 廣東平遠縣相思谷有國內最大相思紅豆林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的這一首《相思》,是不是讓你想起了相思之情?其實,古詩當中的「相思樹」是真的有其物。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上舉鎮的相思谷景區,被譽為粵閩贛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也是一睹相思樹的好去處。這個地方不僅可以賞楓葉,還可以尋覓「相思樹」,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原始相思紅豆林。紅豆自古以來就是愛情和友情的信物,為世人所鍾愛和珍藏。
  • 中國唱詩班《紅豆》: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中國唱詩班《紅豆》: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是一部純中國風的動畫,內容也來源自中國詩詞,廣受好評。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五話,而其中第一話的《相思》無疑為這部系列動畫開了個好頭。王維的《相思》貫穿全劇以秀才和六娘求而不得的愛情為動畫內容。講述的年少懵懂的感情,門第之間的溝壑,不得相守的遺憾。動畫的開始便是在一片江南煙雨中,年少的秀才見紅豆簪回想往事。秀才給六娘看」王維詩裡的紅豆「背不完的詩一如他們不能相守的命運,而後學堂上老師的教鞭與六娘要看紅豆重合,被發現時六娘餵紅豆與後面吃紅豆粥重合。
  • 詩詞典故:紅豆相思——相思竟然如此美麗
    「紅豆相思」這個典故出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人一般用它來作為愛情的象徵,喻義男女之間的思念。「紅豆相思」讓相思變得美麗,成為美好相思的代名詞。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28:王維《相思》紅豆最相思
    >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詩句譯文: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採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紅豆賞析:《相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創作的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絕。此詩寫相思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
  • 水上相思林中景,紅豆為你等千年!
    水上相思林位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羅東村,景區內有幾百畝的亞熱帶原始水源森林,林中一股股清沏的泉水漫過森林,並在林中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個碧綠的清潭猶如一顆顆散落林中的珍珠。在這裡,你可以盡情感受原始叢林的神秘,也可以在林中水潭或者水中享受清涼和戲水的樂趣。
  • 一碗紅豆湯,兩行相思淚。不為紅豆,為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偉大的唐朝詩人王維,賦予了紅豆相思之意。卻被我們這些俗人一頓饕餮大餐,全部用來祭了五脹六腑,頗有些大煞風景。細細想來,本不屬於"五穀」的紅豆,原是古人寄託相思的神聖之物。無論是廟堂高客,還是山村野夫,皆願採一把紅豆於懷,寄一份相思於情。此閒情雅致,非今人所能比擬!
  • 顧山的紅豆樹開花了,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在眾多描寫紅豆樹的詩句中,唐朝詩人王維的這首詩家喻戶曉、最為有名。 赤豆和紅豆傻傻分不清 小編你等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此物最相思【應景小點~美味的奶油紅豆塔塔】
    年終各種忙碌中。這幾天一直在想情人節做點什麼吃食來應景。收拾冰箱找到上次酸奶芝士撻的撻皮還剩一半沒用掉。匆忙間做了些紅豆沙,便有了這款【奶油紅豆撻】。謝謝綠子寶貝寄來的紅豆,做的豆沙顏色一級棒。 紅豆,又名相思子。撇開它的營養價值先不說,古時開始,它便是各種情思的寄託表達之物。
  • 【相思】相思原文_相思注釋_相思賞析_王維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
    相思原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相思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像;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託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
  • 相思
    相思原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相思注釋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2、採擷:採摘。  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 一曲相思只為君
    與君相遇,是我的榮幸。無盡摯語藏心中,相思常常夢裡逢。永難忘,於君昨日重逢,訴不完的蜜語激動,心緒悠悠唯有君懂。心曲萬千,只有君懂。百轉千回訴與字,字字句句含淚傾。將情寄於藍天滄海冥,燕兒聞聽也心疼,委婉哀怨振翅鳴。欲生翅,萬裡行,永攜手,共一生,相視一笑無言中,無聲勝有聲。斑駁之下有雙影,婆娑並肩融。觀世間美景,聽箏音琴聲。
  • 相思:我予紅豆寄相思,換一段相對無言的別離
    伊洛洛這裡要介紹的是這個系列其中的一部《相思》,它描述了一段以紅豆為引的相思情感,細膩而深刻,畫船兩別的無奈,紅線殘斷的不舍……睹物思人,小小紅豆子化作滿眼相思動畫的開頭男主在街頭的小攤上尋得一個紅豆簪子,由此展開了一段關於紅豆的往事。
  • 王維《相思》賞析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注釋: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2、採擷:採摘。希望你多採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賞析: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
  • 王維的《相思》居然不是描寫愛情,而是表達對好友的相思之意
    一說起紅豆,就想到相思。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刻骨銘心的思念與牽掛。納蘭容若的「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是生死相隔的悼念與想望。《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詞的題目又叫做《相思子》,還作《江上贈李龜年》。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表達對友人相思的作品。李龜年是誰?
  • 腸斷絕,淚還續,閒人莫作相思曲!「相思」的古詩詞,珍藏!
    王維: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白:長相思,摧心肝。李白: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俞彥: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 6款紅豆甜品做法合集,此物最相思此物最好吃,快來看看吧
    6款紅豆甜品做法合集,此物最相思此物最好吃,快來看看吧紅豆生南國,出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想必大家都應該聽過這句詩吧,紅豆最相思,也非常好吃有營養,接下來小編就教你6款紅豆甜品做法,快來學習吧,做起來也都是比較簡單的,你還在等什麼!【陳皮紅豆沙】所需材料:半碗紅豆,陳皮3片,冰糖適量。
  • 經年離別風吹絮,紅豆相思賦予誰——關於紅豆的詩詞20首
    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這種紅豆被稱為相思豆。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大自然賦於它一種別樣的特質:質堅如鑽、色豔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
  • 公園遇見的臺灣相思樹,此「相思」非彼「相思」
    查資料得知,臺灣相思(學名:Acacia confusaMerr.):常綠喬木,高6-15米,無毛;枝灰色或褐色,無刺,小枝纖細。苗期第一片真葉為羽狀複葉,長大後小葉退化。頭狀花序球形,單生或2-3個簇生於葉腋,直徑約1釐米;總花梗纖弱,長8-10毫米;花金黃色,有微香;花瓣淡綠色,長約2毫米。
  • 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
    紅豆樹果莢和種子(@辰山壽海洋 攝)上海辰山植物園公號曾發過國內豆科植物研究後起之秀——蔣凱文的一篇科普文,遂決定舊文新發但這寄託感情的「紅豆」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豆」呢?很遺憾,相思之意當然不能由能吃的紅豆代表,不然那也太隨意了些(當然主要是顏值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