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公園二期明年5月底建成 將成為全省最大人工紅樹林生態公園

2020-12-10 臺海網

下潭尾紅樹林溼地公園美麗景觀。

臺海網6月8日訊 據廈門網報導 空中,一隻只白鷺等水生鳥類展翅飛翔,不時在林中覓食;水中,各種魚兒嬉戲遊玩;退潮時,招潮蟹探頭探腦鑽出洞來……在翔安區火炬大橋兩側,昔日雜亂的淤泥灘地如今已經變成鬱鬱蔥蔥的「海上森林」。如今,已初具規模的下潭尾紅樹林溼地公園成了不少市民放鬆休閒的好去處。

一個好消息是,隨著公園一期的完工,二期也將於明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屆時,這裡將成為全市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題,同時也是全省面積最大的人工紅樹林生態溼地公園。

生態修復 紅樹林連綿成片

沿著寬敞平坦的木棧道一路行走,依海而生的秋茄、桐花樹、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紅樹林連綿成片,海風輕拂,讓人心曠神怡。

據悉,公園一期已種植紅樹林42.8萬平方米。目前紅樹林長勢良好,底棲生物、鳥類多樣性迅速得到恢復。

廈門大學對已完工的一期工程進行生物環境本底調查顯示,相比生態修復前,目前紅樹林生態修復區內魚類、貝類和蝦蟹類的物種數提高了2.4倍、生物量提高了3.6倍、個體數提高了3.3倍。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重大重點項目辦主任餘炎鋒介紹,項目完工後將形成海洋生態修復人工種植紅樹林85萬平方米,在保護和維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改善灣區水質、提升海岸海域海島生態環境功能、維護海洋生態安全等多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固碳釋氧 已形成「城市綠肺」

「在下潭尾溼地公園,海風吹過,不會有黏黏的感覺。這裡的空氣品質非常好,就得益於紅樹林的固碳釋氧作用。」餘炎鋒說。

據市海洋局介紹,目前廈門灣紅樹林分布在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和翔安5個區的27個點,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儼然已成為「城市綠肺」。

2018年,市海洋局曾委託集美大學課題組對廈門灣紅樹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了初步評估,研究結果表明:重要棲息地、濱海城市的綠化功能、實物產品和生態旅遊是廈門灣紅樹林服務功能價值的前四位。

示範樣板 廈門會晤「零碳排放」

目前,下潭尾溼地公園二期不僅被納入國家藍色海灣整治項目,也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碳中和林的示範基地。也就是說,該項目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產生的溫室氣體,通過以種植紅樹林的方式中和。具體來說,就是在廈門市翔安區下潭尾溼地公園種植紅樹林580畝,用20年時間將本次會晤碳排放全部吸收,實現「零碳排放」目標——這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史上尚屬首次,該項目將成為國內外大型會議碳中和林的又一示範樣板。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將成為廈門市通過造林方式實現零排放目標的第一個大型國際會議。

記者了解到,下潭尾溼地公園預計將於明年5月底前全部建成。截至目前,二期水工部分已完成95%,景觀部分已完成45%,新增紅樹林已種植面積18萬平方米佔合同工程量的63.89%。(廈門日報)

相關焦點

  • 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明年5月底完工
    這樣的愜意生活就在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據了解,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將於明年5月底完工到那時,市民朋友可以目前已種植的紅樹林長勢良好,有白骨壤、桐花樹、秋茄、木欖、紅海欖、海芒果、老鼠簕等品種,成了各種底棲生物、海鳥青睞的家園,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公園一期種植了紅樹林近50萬平方米,二期36萬平方米的紅樹林也將於今年年底前全部種植完畢,屆時,公園裡紅樹林的總面積將達到85萬平方米,成為廈門乃至福建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溼地生態公園。
  • 三亞紅樹林生態公園
    >來源:景觀中國網 紅樹林生態公園的設計方案通過強有力的生態還原策略,以及保護與開發策略,最終將其打造成一個以紅樹林保護為核心的集生態涵養、科普教育、休閒遊憩於一體的紅樹林生態科普樂園
  • 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明年5月底前完工 市民可暢行4.2公裡長"海上...
    (本報記者王火炎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洪鷺燕)  依海而生的秋茄、桐花樹、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紅樹林連綿成片,滿目蔥蘢;白鷺等鳥類在紅樹林裡棲息覓食、翩躚飛舞,退潮時的招潮蟹探頭探腦,好不愜意;4.2公裡長的木棧道蜿蜒著向大海延伸,「海上森林」觸手可及……  記者昨日了解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紅樹林公園——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 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明年5月底前完工!市民可暢行4.2公裡長「海上...
    (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依海而生的秋茄、桐花樹、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紅樹林連綿成片,滿目蔥蘢;白鷺等鳥類在紅樹林裡棲息覓食、翩躚飛舞,退潮時的招潮蟹探頭探腦,好不愜意;4.2公裡長的木棧道蜿蜒著向大海延伸,「海上森林」觸手可及……  記者昨日了解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紅樹林公園——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將於明年5月底前完工。
  • 翔安紅樹林央視都點讚 將建成廈門面積最大的濱海溼地公園
    作為今後廈門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溼地,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不僅能有效改善周圍環境的生態系統,未來還將建成集科普、環保、旅遊、休閒、觀賞、健身為一體的濱海溼地公園。接下來,晨報記者將帶您一起,揭開這塊區域海洋「綠心」的神秘面紗。一期紅樹林去年成「網紅」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位於環東海域東北角,翔安區火炬大橋東西兩側海域。歷史上為河流入海口,由海水和淡水相交形成。
  • 廢舊池塘變身武漢最大人工溼地,市民逛公園還能踢足球
    楚天都市報11月25日訊(記者簡俊暉 通訊員 張敏 彭宇 羅傑 陳小鋒)逛溼地公園的同時,還能踢足球、打籃球、擊門球。昨日,在武漢開發區壇山島人工溼地施工現場,項目總工程師王永生對楚天都市報記者介紹,這座兼顧景觀與運動功能於一體人工溼地公園,有望明年1月底前對外試開放。
  • 河源高新區東洲壩溼地水生態公園明年4月建成開放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河源國家高新區獲悉,作為在建中的河源高新區中央活力區首批重要生態項目之一,被定位為生態公園的東洲壩溼地水生態公園(又稱東洲島),目前,該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明年4月可建成開放並投入使用。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碧水繞島,綠意盎然……11月27日,當記者乘著渡輪來到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時,眼前展現的便是這樣一幅清新自然的生態畫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朝詩人的詩句用在此地再貼切不過。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 紅樹林溼地公園在廈門環東海域開建 種植面積將超28萬平方米
    ­  預計兩三年後,在廈門環東海域,集濱海棧道、紅樹林、生態島嶼、觀景平臺於一體的紅樹林溼地公園將優雅亮相,成為市民親近紅樹林的科普園地和鳥類的生態棲息地。昨日(23日),記者從廈門市環東海域新城暨現代服務業基地指揮部獲悉,作為廈門濱海旅遊浪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種植面積將超過28萬平方米的紅樹林綠化工程,已於22日開工建設。
  • 明年廣東溼地公園將達280個 全省溼地保護率達52%
    肇慶星湖溼地公園水杉林大洋網訊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廣東省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海豐溼地,被聯合國批准為國際重要溼地;海珠溼地,建成不到10年,已成為廣州中心城區最宜居的寶地截至目前,廣東省溼地面積175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10%。其中,紅樹林溼地2萬公頃,是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廣東省將把溼地公園建設作為省政府重點工作強力推進,到2020年全省溼地公園總數達到280個,全省溼地保護率達52%,其中珠三角地區將達到155個。
  • 翔安規劃設計海濱生態溼地公園 下潭尾種紅樹林
    紅樹林(資料圖)晨報訊(記者 袁曉敏 通訊員 蔡江沈) 昨日上午,記者從翔安區海域綜合整治和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規劃設計125公頃的濱海生態溼地公園———翔安下潭尾灣濱海生態溼地已完成4個人工灘涂島的築島工作,其中3號島已全部完成紅樹林的種植,並通過了驗收,力爭明年完成一期項目施工。
  • 合肥濱湖溼地公園二期本月開工 預計明年5月1日建成
    12月6日,記者獲悉,濱湖溼地公園的二期工程將在本月開工,繼續為巢湖畔增添新看點;本月底從環巢湖大道通向3個景點的連接線工程,也將交付使用、通車放行。另外,下個月,環巢湖大道上4座大橋也將全面開工「賽進度」。  濱湖溼地公園二期建設本月開工  本月中旬起,濱湖溼地公園將啟動二期建設。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退塘 轉變發展方式 重建溼地生態冬日暖陽醉人,11月30日,來自陝西的遊客李潔和幾位好姐妹來到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中遊玩。「坐在觀光亭裡,被茂盛的綠植環繞,看著鷺鳥在周邊成群飛舞,真讓人心情舒暢。」遊客們所處區域是恢復重建區,也是改觀最大的區域之一。
  • 明年廣東溼地公園將達280個 全省溼地保護率達52%,珠三角地區溼地...
    ;海豐溼地,被聯合國批准為國際重要溼地;海珠溼地,建成不到10年,已成為廣州中心城區最宜居的寶地,吸引眾多大型企業在此「築巢」……廣東是溼地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廣東省溼地面積175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10%。其中,紅樹林溼地2萬公頃,是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廣東省將把溼地公園建設作為省政府重點工作強力推進,到2020年全省溼地公園總數達到280個,全省溼地保護率達52%,其中珠三角地區將達到155個。
  • 航拍| 文昌八門灣紅樹林公園將於10月1日開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9月16日消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袁琛 特約記者黃良策)位於文昌市濱灣路南段的八門灣紅樹林公園將於10月1日正式對外開園,記者9月16日從公園方面獲悉。八門灣紅樹林享有「超級天然氧吧」和「海上森林公園」之美譽,今年8月11日起關閉,此次是重新開園。
  • [分享]新加坡裕廊溼地公園資料下載
    雙溪布洛溼地自然保護區(SBWR)是位於新加坡西北部地區的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61公頃。 分類:公園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16張  雙溪布洛溼地自然保護區(SBWR)是位於新加坡西北部地區的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61公頃。
  • 橋園公園:天津市內首座人工生態溼地公園
    2006年天津市改善城鄉人民生活20件實事中提到「建成北辰區宜白公園、河東區橋園等大型公園和綠地」。其中,橋園公園自今年6月開工以來,工程進度已過半,這座佔地22公頃的大型景觀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天津市內首座人工生態溼地公園,也將為快速路沿線再添一景。
  • 溫州洞頭霓嶼欲打造省內最大 紅樹林生態溼地公園
    「2016年,我們種下這20畝紅樹林試驗田,樹苗現在已經長到了60釐米左右。前面那片是今年6月剛剛完成種植的400餘畝,目前生長情況很好。」洞頭區霓嶼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光指著眼前長勢喜人的紅樹林說道。接下來,依託這片已長成的紅樹林,該區正規劃建設海洋溼地公園,整體規模將達3000餘畝。
  • 官坡湖公園明年建成 文昌迎千畝"生態城市客廳"
    10月27日,文昌市官坡湖公園項目徵地工作小組負責人周世波高興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文昌市高度重視官坡湖公園建設,相關工作正穩步推進中,計劃明年4月底建成,屆時一座佔地約1255畝的複合型田園溼地綜合體公園將成為文昌的「生態城市客廳」,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幸福指數。官坡湖綜合公園位於文昌火車站附近,文昌大道將用地分為東西兩個地塊。
  • 臨港溼地公園二期對外開放 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吸引上百種鳥類棲息
    內容提要:碧水映著藍天、鳥兒淺灘嬉戲、水生植物叢生……經過兩年的建設,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溼地公園二期項目日前順利完工,對外開放。天津北方網訊:碧水映著藍天、鳥兒淺灘嬉戲、水生植物叢生……經過兩年的建設,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溼地公園二期項目日前順利完工,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