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學長」李柘遠,耶魯哈佛雙校學霸,23歲當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
「厚度」這簡單的兩個字,不只包括衣服有厚度、書本有厚度,還有自然界的萬物生靈也均有其生命的厚度,而不同的生命個體,所展現的厚度是不同的。
就比如一些處於弱冠之年的年輕人,當他們還在為自己淺薄的人生履歷所茫然困惑時,總有一些人早已活成小說中的樣子,其生命的厚度令人驚羨。在別人目光的注視中,李柘遠就成長為那些完美主義小說裡自帶光環的男生。
李柘遠究竟有多完美?九零後的他是耶魯和哈佛的雙料學霸,不僅學識過人而且顏值超高,他是著名主持人汪涵讚不絕口的「國民學長」,是時尚總裁蘇芒青睞有加的「雞血男神」,還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大為讚賞的。他能夠「用最低的時間成本完成最高難度的進階,箭無虛發」的真學霸!
能夠得到大咖們毫不吝嗇的讚揚,可以想像,李柘遠是有多優秀。
對很多中國的家長來說,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謀得一份薪水和福利都不錯的工作,就基本上心滿意足了。
而李柘遠的橫空出世,卻讓無數家長羨慕不已,因為他早已超出了無數家長的內心期望:以本科全額獎學金的優厚待遇進入耶魯名校,成為整個福建省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全獎錄取的本科生;接著又考入哈佛學院,二十五歲的他,是全班最年輕的學生;畢業後進入頂尖投行高盛工作,短短兩年就已達到百萬年薪。就連央視主持人朱迅都驚嘆:「李柘遠,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學會自信,李柘遠告訴我們開朗是人生關鍵。
現在的李柘遠是一個外表俊朗,樂觀開朗的鄰家大男孩。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張陽光的面孔背後,曾有過自卑與靦腆。
孩提時代的李柘遠,性格十分內向,不善言談,甚至見到陌生人都會不自覺地臉紅。身為大學教師的柘遠媽媽,很敏銳地意識到小柘遠性格過於內向的問題,便當機立斷全力幫助自己的孩子轉變性格,決定將其培養成一個自信樂光的陽光少年。
「無為而治」,就是柘遠媽媽教育和培養孩子的秘訣,她認為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要學會去融入他們的內心,做孩子傾吐心事的朋友而不是嚴肅刻板的老師。只有放低姿態,不居高臨下的以教訓告誡的口吻去對待孩子,才能和孩子培養出相互信賴的堅固友誼,這樣才有助於把握孩子的想法,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與其說是母子,不如說是忘年交。我對她沒大沒小,她對我沒小沒大。」這是李柘遠發自內心的想法,他與自己母親就像是無話不談的親密老友,陪伴著對方,相互鼓勵,一同成長。母親這種親密無間的教育方法,極大影響著李柘遠的性格養成,讓他從那個靦腆寡言的小不點,漸漸長成了自信開朗的大男孩。平等對待才是溝通的關鍵,對於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
確立小目標,遠大前程終究是始於足下。
你的人生志向是什麼?經常會有長輩以類似的問題去詢問年輕一代,他們希望能夠得到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的確切回答,在他們看來,這既能夠了解自己孩子的人生規劃,又能讓作為長輩的他們得到寬慰與心安。可現實的結果往往是,這些剛剛長大的成年人要麼含糊其辭、避而不談,要麼面露迷茫、無言以對,有明確規劃與目標的寥寥無幾。
人是會不斷成長的,因此迷茫是正常的,優秀如李柘遠,他也在自己邁入成年人門檻的這一階段,有過迷茫與無措。在自己學業結束後,又該規劃些什麼呢?這是李柘遠所擔心和困惑的。因為已是成年人,我們不會再像幼年時的孩子一樣脫口而出:「我要當太空人,」或者「我要做醫生」。
長大後的世界是複雜的,也是充滿魅力的,可在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誰又能準確無誤地精準定位自己未來幾十年的人生?好在李柘遠尋到了解決的思路:未來仍舊可期,把握當下,做好充足的準備。恍然大悟的李柘遠在耶魯畢業後,從未止步,不斷充實自己,先後進入哈佛和高盛,磨礪著自己,也打造著未來。
「別著急,別焦慮,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實,我們都會走得很好。」這是李柘遠對自己人生歷程的感悟。
倘若你還在為自己的未來所糾結迷茫時,不妨以李柘遠的成長經歷為參考,既然人生之路很長,那就在自己的每個人生階段都定下期許,因為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是你生命厚度的累積。一點點走,一點點做,成功不過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