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光樹
左思說「帶二江之雙流」,上天把水給了人類,卻偏偏忘了雙流。雙流城市既不靠江,也不臨河,缺少水的潤澤與靈動。
於是,1990年代,雙流人謀劃擴建白河,引水入城,因水為湖。2006年完成以「五湖」「四海」為標誌的城市公園規劃,建成鳳舞湖、鳳棲湖公園,一舉改變了雙流城市缺水的現狀。「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水潤雙流,花香四季,雙流人引水成景,復原了陸遊筆下的意境。
我有幸住在鳳翔湖公園旁,與公園朝夕相伴。每天,我都要到公園走走。
第一次去公園,我推著童車。
那時鳳翔湖公園剛建成,還沒有完全開放,孫女才兩歲多。我推著童車,漫步在湖邊。柳枝掛著一串串嫩綠,在春風中擺舞。我想起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反覆幾次,孫女就記住了。這是孫女能背《憫農》後的第二首古詩。以後,每當我與孫女走入鳳翔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便順著孫女的童聲從柳絲上滑落進滿湖碧波裡,濺起一湖春意。
慢慢地,孫女長大了一些,不僅能大步流星地走,還能跑了。走進鳳翔湖公園,孫女便要和我賽跑。「爺爺,我讓你12秒,你先跑。」
「一、二、三……」夏天的鳳翔湖摩肩接踵,遊人如織。擔心孫女走失,我邊跑邊回頭。12秒很快過去了,孫女一溜煙超過我,很快消失在人流裡。我慌忙追上:「慢點,不要跑了。」孫女停下,牽著我的手,我們漫步在鳳翔湖邊。
夜幕輕啟,岸邊的路燈、高樓上的霓虹燈倒映水中,我們仿佛走進郭沫若的「街市」,分不清是「遠遠的街燈明了」,還是天上「無數的明星」醒了。鳳翔湖上,浮光躍金,閃閃爍爍,那朦朧、縹緲、曼妙、飄逸的詩意,都在湖面上放著。
「好看不?」 「好看。」孫女高興地說。 「為什麼好看?」 「燈光。」孫女語氣肯定地笑笑。
鳳翔湖確實「好看」,除了孫女眼中的燈光倒映在湖面形成的七彩霓虹,那一湖碧波更讓雙流城市平添了無盡姿色。
「走,我們去看音樂噴泉。」「爺爺,是不是音樂一響,水就跳舞?」「音樂一響,水就跳舞。」這是孫女眼中的音樂噴泉,我驚異於她的想像力。
正如孫女所說,「音樂一響,水就跳舞。」伴隨朦朧的夜色和音樂優美的旋律,在彩燈的映襯下,水披上七彩霓裳,仿佛譚元元、侯宏瀾在此翩翩起舞,時而舒緩曼妙,時而放蕩不羈,時而淺唱低吟,時而高亢激越,鳳翔湖成了「天鵝湖」。
不帶孫女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獨步公園。 尤其是秋冬季節,中午時分,當暖陽捂熱了鳳翔湖,生命裡就真的少了夏秋冬。
找一處向陽的椅子坐下,把太陽抱在懷裡,仿佛抱著一個暖手器,又仿佛鄉下人的烘籠,全身暖暖的。眯著眼,叫停思緒,整個人浸泡在濃濃的暖意裡。然後,或者沿著小溪穿行在林間,看鳥兒的鳴叫從青枝綠葉的罅隙間滾落下來,和著溪流潺潺遠去;或者依橋欄遠眺,目睹風把太陽揉碎,灑在湖面起伏的年輪裡,一點一點地跳躍著。
「山光水色翠嵐拖,第一橋頭春浪多。」「雙流八景」今何見,「五湖」「四海」泛煙波。
行走在湖邊小徑,心裡是滿滿的幸福感。
【作者簡介】
蒲光樹,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散文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華西都市報》《西南商報》《企業家日報》《西南作家》《中國鄉土文學》等。著有散文集《凌霄木棉及其它》。
【「浣花溪」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文學隨筆、散文、散文詩、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2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