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蒲光樹:情滿鳳翔湖

2021-01-10 封面新聞

文/蒲光樹

左思說「帶二江之雙流」,上天把水給了人類,卻偏偏忘了雙流。雙流城市既不靠江,也不臨河,缺少水的潤澤與靈動。

於是,1990年代,雙流人謀劃擴建白河,引水入城,因水為湖。2006年完成以「五湖」「四海」為標誌的城市公園規劃,建成鳳舞湖、鳳棲湖公園,一舉改變了雙流城市缺水的現狀。「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水潤雙流,花香四季,雙流人引水成景,復原了陸遊筆下的意境。

我有幸住在鳳翔湖公園旁,與公園朝夕相伴。每天,我都要到公園走走。

第一次去公園,我推著童車。

那時鳳翔湖公園剛建成,還沒有完全開放,孫女才兩歲多。我推著童車,漫步在湖邊。柳枝掛著一串串嫩綠,在春風中擺舞。我想起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反覆幾次,孫女就記住了。這是孫女能背《憫農》後的第二首古詩。以後,每當我與孫女走入鳳翔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便順著孫女的童聲從柳絲上滑落進滿湖碧波裡,濺起一湖春意。

慢慢地,孫女長大了一些,不僅能大步流星地走,還能跑了。走進鳳翔湖公園,孫女便要和我賽跑。「爺爺,我讓你12秒,你先跑。」

「一、二、三……」夏天的鳳翔湖摩肩接踵,遊人如織。擔心孫女走失,我邊跑邊回頭。12秒很快過去了,孫女一溜煙超過我,很快消失在人流裡。我慌忙追上:「慢點,不要跑了。」孫女停下,牽著我的手,我們漫步在鳳翔湖邊。

夜幕輕啟,岸邊的路燈、高樓上的霓虹燈倒映水中,我們仿佛走進郭沫若的「街市」,分不清是「遠遠的街燈明了」,還是天上「無數的明星」醒了。鳳翔湖上,浮光躍金,閃閃爍爍,那朦朧、縹緲、曼妙、飄逸的詩意,都在湖面上放著。

「好看不?」 「好看。」孫女高興地說。 「為什麼好看?」 「燈光。」孫女語氣肯定地笑笑。

鳳翔湖確實「好看」,除了孫女眼中的燈光倒映在湖面形成的七彩霓虹,那一湖碧波更讓雙流城市平添了無盡姿色。

「走,我們去看音樂噴泉。」「爺爺,是不是音樂一響,水就跳舞?」「音樂一響,水就跳舞。」這是孫女眼中的音樂噴泉,我驚異於她的想像力。

正如孫女所說,「音樂一響,水就跳舞。」伴隨朦朧的夜色和音樂優美的旋律,在彩燈的映襯下,水披上七彩霓裳,仿佛譚元元、侯宏瀾在此翩翩起舞,時而舒緩曼妙,時而放蕩不羈,時而淺唱低吟,時而高亢激越,鳳翔湖成了「天鵝湖」。

不帶孫女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獨步公園。 尤其是秋冬季節,中午時分,當暖陽捂熱了鳳翔湖,生命裡就真的少了夏秋冬。

找一處向陽的椅子坐下,把太陽抱在懷裡,仿佛抱著一個暖手器,又仿佛鄉下人的烘籠,全身暖暖的。眯著眼,叫停思緒,整個人浸泡在濃濃的暖意裡。然後,或者沿著小溪穿行在林間,看鳥兒的鳴叫從青枝綠葉的罅隙間滾落下來,和著溪流潺潺遠去;或者依橋欄遠眺,目睹風把太陽揉碎,灑在湖面起伏的年輪裡,一點一點地跳躍著。

「山光水色翠嵐拖,第一橋頭春浪多。」「雙流八景」今何見,「五湖」「四海」泛煙波。

行走在湖邊小徑,心裡是滿滿的幸福感。

【作者簡介】

蒲光樹,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散文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華西都市報》《西南商報》《企業家日報》《西南作家》《中國鄉土文學》等。著有散文集《凌霄木棉及其它》。

【「浣花溪」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文學隨筆、散文、散文詩、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2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相關焦點

  • 作家陳長榮散文《情滿黔靈畔》
    情 滿 黔 靈 畔作者 陳長榮暮雨初歇,彩霞掛滿了山頭,山間空中迎來了一位長發飄飄的仙女,向我的步伐靠近。情滿黔靈,船影浮動,他們不知道要漂往何處,未來又會怎樣,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滿足。皎潔的月光灑在了船板上,他坐在船頭,膝上放了一把桐木琴,幽幽琴聲在他指尖隱現浮動,她撐了一把油紙傘走到他身旁,靜靜地聽著他那悠揚琴音隨風飄蕩。
  • 鳳翔湖的晚霞,渲染了天空和湖面,淨美如畫
    雙流溼地公園是一個由眾多景點組成的公園群,有「五湖四海」之稱,其中鳳翔湖就是五湖之一。我們喜歡在晚飯後到公園裡健步,看湖水,看晚霞,看穿梭的人來人往,看小孩嬉戲玩耍,別有一番情趣。鳳翔湖面波光粼粼當霞光也慢慢消失後,鳳翔湖變得寧靜、安祥,直到夜色將它悄悄籠罩。緊接著是華燈初上,萬盞燈光把湖水點亮,夜幕下的鳳翔湖顯得更加誘人,目極之處,燈火璀璨,涼風習習,楊柳依依,這景,讓人陶醉。
  • 瑞能煤業邵慶芳散文——情滿廣場
    園中最特別的是石碑旁邊一顆由枯樹打造成的迎客松,傲骨崢嶸、正直樸素,周身斑駁的痕跡象徵著瑞能煤業一路走來的不易,旁邊一副題詞:迎天下朋友,客滿笑而來。聚人間風情,松柏之常青,客滿悅而歸。廣場雖小,也誠摯歡迎朋友的到來。再往裡走,一個由廢舊沉澱池改造而成的圓形蓮池,池裡別致的山,古樸的水車,清澈的水,搖曳的荷,自由嬉戲的魚兒,像一副流動的畫鑲嵌在廣場中心。
  • 成都雙流鳳翔湖,找一方清靜舒適,何必捨近求遠
    找一個近的地方走走,突然想起雙流的鳳翔湖。在雙鳳橋地鐵站旁的加油站加油,上雙楠大道,穿過繞城高速公路,經時代奧特萊斯,過了海濱購物中心向左,出城不到八公裡,就到了雙流新城公園。遊廊內側的美人蕉,花期已過,倔強地立在水中,守著幾片睡蓮,掛滿水珠的花朵,伸出蓮葉的覆蓋,粉白鮮豔。左前方的水邊遊廊,長長地伸向湖心,上面三個中年女性帶著一個小男孩,正在拍照。輕鬆隨意,很是享受。右前方的一個袖珍小島,進入我的眼帘。島上一片水草,簇擁著一棵大樹,枝葉繁茂,樹上有幾隻白鷺,在枝頭上移動。
  • 運河水,遊子情(散文)
    看一看自己漸漸褪去青澀的模樣……夏時看運河的波濤洶湧,冬日看河面的十裡冰封,看著自己漸行漸遠的童年在運河水裡蕩漾,看著自己悄然而至的成年在波濤裡翻滾,就這樣,運河的水看著我長大了……現如今,我已步入了而立之年,在外打拼的我每隔數月才能回鄉探望一番,每每都要在運河岸邊佇立許久,我習慣了隨那拍岸的浪濤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回味家的幸福,回味親人的疼愛,回味故鄉最純最真的情…
  • 寫景散文和抒情散文,了解一下
    偶爾看到一篇散文,一篇讓人細嗅薔薇,心馳神遊的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講究的是神韻,一種美好的神韻,所以,也稱之為美文。神,散文之氣也。神也是情,只要抓住一個「情」字,寫散文也就變得簡單了。寫景散文,可不是簡單的寫景,而是寓情於景。
  • 在世界的來路上逆行——評龔曙光散文新著《滿世界》
    從「走向世界」到「滿世界」在書的序言裡,龔曙光坦承,是康有為的《歐洲十一國遊記》催生了他對「滿世界」的嚮往,也催生了《滿世界》一書。《歐洲十一國遊記》,湖南編輯家鍾叔河先生主編的「走向世界」叢書中的一種。
  • 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總有一條小河在心中流淌》  李培禹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散文在中國,尊為一切文體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稱經典的好散文比比皆是。散文家們認為:首先,傾訴是人的一種本能,就像容器裡的水滿了要漾出來一樣自然。而經由文字來將所感所思記錄下來,又遠勝過口頭的表達。與寫作這一外在行為相同步的,是經驗的整理、思緒的梳理,從飄忽的情感煙雲中觸摸到靈魂的真實狀態,由零碎斷片的感悟裡演繹出完整系統的理念。
  • 我讀季羨林散文_光明日報_光明網
    初讀季羨林先生的散文是在1956年。那時,我正在先師王瑤教授的指導下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學生開設每周四學時、為期一年的中國現代文學史。那是特別強調「文學史一條龍」的年代,而今而後,現代文學史恐怕都不再有如此重頭的分量了。
  • 《情滿雪陽花》中的實力派演員大盤點
    《情滿雪陽花》中的實力派演員大盤點《情滿雪陽花》是林添一執導的都市情感勵志劇,該劇以葉明珠和李超之間的曲折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兩個年輕男女由相遇到相愛、戰勝各種苦難與困擾最終走在一起的愛情故事。李沁《情滿雪陽花》中飾演葉明珠2008年,李沁因在李少紅版《紅樓夢》中飾演少年薛寶釵而被觀眾熟知。《情滿雪陽花》中飾演葉明珠,落難公主,與江磊青梅竹馬,儘管家道中落,但依舊憑藉樂觀積極的心態努力生活。韓棟《情滿雪陽花》中飾演李超2005年2月,出演電視劇《非常24小時》,這是他的第一部電視作品。
  • 張愛玲的散文真是妙不可言
    張愛玲在散文中曾將世俗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場景稱為是「心酸眼亮的一剎那」。因為俗世中的一切,終歸是短暫的、「剎那」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可留戀的,所以在張愛玲的散文中,熱鬧的俗世生活是她的背景音樂,其主題是對人生本質的思考。
  • 張怡微《散文課》:在散文中理解自己的有限,成為更好的人
    「散文」作為一種文體,古已有之,在我國古代,文以載道,散文享有很高的聲譽。而現代散文,是五四以來與詩歌、戲劇、小說相併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作家、復旦大學創意寫作MFA專業碩士導師張怡微的新作《散文課》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重點推出。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海外文摘》雜誌社執行主編蔣建偉發表了《2020年中國散文工作報告》。本次年會共評選出散文精銳獎等4個年度獎項。河南南陽市詩人、散文作家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20章)榮獲二等獎。武建華(左三)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頒獎大會主席臺上領獎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計20章。
  • 品嘗情、理、景的味道—讀李國選散文隨筆集《今生偏又遇著他》
    作為文友,我愛咂摸他在軍內報刊發表的散文、報告文學、雜文等文學作品,感覺他的內心世界寬廣、精神生活充實,尤其是細膩的情感、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思想支撐著他創作的主體,並得以充分的抒發。最近,李國選又有了新作—散文隨筆集《今生偏又遇著他》。這部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40萬字的大書,收入了作者近幾年發表的 112 篇散文隨筆,展現了作者豐碩的創作成果。
  • 秋光爛漫·情滿甘坑
    在堅決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甘坑客家小鎮從玩、看、住、吃、遊、娛全方面打造為期兩個月的「秋光爛漫·情滿甘坑」主題活動,開啟「喜悅之秋」的新篇章,邀遊客不受拘束地享受一場美好的秋日客韻之旅,帶來「豐收」的歡樂。
  • 百車遊銅陵 情滿後備箱
    百車遊銅陵 情滿後備箱 2020-05-26 14:32:00來源:央廣網
  • 「情滿旅途」迎新春 服務區裡年味濃
    天寒心暖  回家路上高速路政人以實際行動用心服務溫暖每一位歸家人的旅途銅仁·松桃盤信服務區松桃路政執法大隊在松銅高速公路盤信服務區開展「情滿旅途黔東南·凱裡三棵樹服務區雷山路政執法大隊在滬昆高速公路三棵樹服務區,開展情滿旅途主題宣傳活動,為過往司乘人員送上滿滿的祝「福」。
  • 劉高娟:看春望夏|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散文之窗:這春的意味濃鬱的使人有種不真實的錯覺,日頭似乎和夏天一樣悠長高遠起來,連那鳥兒縹緲的鳴叫聲,也似在谷穗成熟的幽澗般迴旋的餘音———在那幽草澗邊生的水域,我曾蹚過那條小河,騎在對岸那棵低矮的桑椹樹上,把那黑紫色的桑椹一把把揉進嘴裡
  • 徐軍||情滿「東坡古道」
    情滿「東坡古道」徐軍富陽新登有一條「葛溪古道」,因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曾數次造訪新登,在葛溪古道上留下詩文和足跡,所以,新登鄉邦文史學者又將「葛溪古道」稱為「東坡古道」。據史料記載,北宋熙寧四年,蘇東坡因議新法與王安石政見相左,主動請示外調,任杭州通判。蘇軾在任期間,曾多次造訪新登。有確切時間記載的是兩次。
  • 愛滿月圓,情滿半山
    活動當天,在大家的精心布置下,天花板上早早掛滿了燈籠。工作人員現場教大家如何製作燈籠,在工作人員耐心指點下,大家很快捧出了一盞盞美麗的燈籠,並和自己的作品留下了美美的紀念。活動還專門設置了「幸福塗鴉」環節。大家拿著水彩筆,用「愛」在畫布上一筆一划塗畫出自己的一家。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整個畫布最終由「小家」組成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