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一篇散文,一篇讓人細嗅薔薇,心馳神遊的散文。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講究的是神韻,一種美好的神韻,所以,也稱之為美文。
神,散文之氣也。神也是情,只要抓住一個「情」字,寫散文也就變得簡單了。散文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01寫景散文
寫景散文,可不是簡單的寫景,而是寓情於景。一切花草樹木都呈現出一股生命的氣息,有生命,自然也會產生情感。因此,寫景散文多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例如美文《山口》:
黎明,山間雲山霧罩,霧氣像一縷縷白綢,飄浮在半山腰,又像壽星爺爺那白白的鬍鬚、多麼飄逸,多麼綿長。一切朦朦朧朧,勝若仙境。
這一段文字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山間的情絲拉了出來,有了神韻。
散文的語言特點是凝練,優美。凝練,以最少的字表達最豐富的情感,省去不必要的字眼,就會騰出空間,一個給讀者想像的空間,只要一想,自然也就產生一種含蓄美——優美。
02抒情散文
許多人寫文章,常常有著強烈的訴說衝動,總想一說為快,這種直抒胸臆的文章,多為抒情散文。比如茅盾的《白楊禮讚》開篇就一抒為快: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再如《懂你》:喜歡在那一方陽光中,牽著你的手;喜歡在那如約而至的幽香裡,抱你轉圈;喜歡就會懂你,懂你就會愛你,愛你,就不能沒有你!
呃!起雞皮疙瘩了,這個抒情還真直接。
03敘事散文
一聽到敘事,當然離不開情節,而散文中的情節,是以故事入情,也只有自己切身經歷過的事情,才能入情。
所以,寫作敘事散文,最好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再結合個人的文化底蘊,才能創作出一篇入情至深的情節性散文。
如冰心的散文《小桔燈》,作者去看小姑娘的媽媽,小姑娘給作者做了一個小燈籠。雖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不再是一件小事,而是蘊含著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情感。
這種敘事性散文體裁,正是「情不深無影,愛不深無言」的體現,終究也沒逃過一個「情」字。
以上三種散文體裁,不管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情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