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金寨縣醫保扶貧「對症下藥」 不讓「病根」變「窮根」
為有效遏制因病致貧、返貧的現象發生,金寨縣醫保局嚴格落實各項醫保扶貧政策,精細「對症」,精準「下藥」,不讓「病根」變「窮根」。全員補貼: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以前,醫保費需要自己交,生病了也不敢到醫院看。現在好了,我的醫保費由政府補貼,生病了再也不用擔心了。」
-
文昌市織密醫療保障「防護網」 力阻「病根」變「窮根」
為全面做好醫療保障扶貧工作,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文昌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嚴格對照 「兩不愁三保障」醫療保障標準,緊扣對標補短查漏,積極謀劃,推動形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大病保險 商業補充保險 醫療救助 兜底保障」醫療保障「五道防線」,努力織密醫療保障「防護網」,力阻「病根
-
四川涼山:不讓「病根」變「窮根」 健康扶貧讓脫貧群眾有保障
「小病挺、大病拖」「一人生病,全家致貧」曾經是當地群眾就醫狀況的寫照。近年來,涼山州在省、州共同努力下推動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推進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隊伍培植,建立醫療救助扶持「三道屏障」,讓97.5萬貧困群眾的基本醫療得到保障,達到脫貧標準。
-
甘南州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力阻「病根」變「窮根」
原標題:我州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力阻「病根」變「窮根」 中國甘肅網5月30日訊 據甘南日報報導 (記者 張成芳) 近年來,我州把健康扶貧作為推進精準脫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舉措,圍繞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
和縣:築牢健康扶貧根基 不讓「病根」變「窮根」
為保證慢性病數據的動態更新,該局協調各鎮、衛健部門等部門對轄區內有慢性病辦理訴求的貧困人口進行每周上報、即時上報。同時將疾病診斷日作為慢性病保障日期,確保貧困人口慢性病待遇不受申報時間影響。 「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是醫保健康脫貧的重點工作和基礎工作。今年1至5月份,和縣全面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邊緣戶等特殊人群的基本醫療有保障的排查工作。
-
甘南卓尼:健康扶貧讓貧困戶斬「病根」除「窮根」
原標題:卓尼健康扶貧讓貧困戶斬「病根」除「窮根」 「原來今年國家有了新政策,可以先看病後付費,還有民政補貼,大病兜底保障,真是感謝黨和政府啊」,閆關音高興地說。
-
九江:不讓病根變窮根 醫保扶貧助脫貧
醫保扶貧是「五個一批」脫貧攻堅舉措中「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內容,整合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等在內的多道保障線共同參與扶貧。九江市醫保部門作為醫保扶貧的「主力軍」,通過精準識別到人、待遇保障到位、簡化辦事流程三大舉措,加強對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力度,切實減輕了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
-
7.25萬人脫貧,370個窮村「摘帽」……扶貧,泰州是認真的!
攻堅路上,如何加快促進低收入人口增收?經濟薄弱村能否如期順利摘帽?泰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堅決落實中央對扶貧工作相關要求,強化精準扶貧舉措,深化完善扶貧機制,著力補齊短板,著力探索高質量扶貧新路徑。
-
精準脫貧 破解「三保障」突出問題
圖為南和縣駐蘇史張村精準脫貧工作隊隊長豆佔華(右),幫助蘇合新、任金鳳老兩口在改造完成後的小院裡掛國旗。(資料片) 記者趙永輝攝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年是極為關鍵的一年。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好脫貧攻堅戰,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
-
石臺縣健康扶貧力阻「病根」變「窮根」
近年來,石臺縣積極做好健康民生工程與健康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出臺了一系列健康扶貧政策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症,為全縣貧困人口按期脫貧提供了堅強的健康保障。2017年,該縣貧困人口住院3789人次,住院總費用2498.71萬元,基本醫保報銷1580.08萬元,大病保險報銷156.35萬元,民政救助報銷219.85萬元,財政兜底102.31萬元,綜合報銷比例85.56%;1425名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享受「180」補充醫保政策,財政兜底79.38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慢性病綜合報銷比例95%。
-
泰州養老服務「三張券」破解困難失能老人照護難
泰州養老服務「三張券」破解困難失能老人照護難 發布日期:2018-04-04 17:27 來源:泰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為解決泰州市區經濟困難失能老人照護問題,該市出臺《泰州市區經濟困難失能老人養老服務券實施辦法》。
-
淮安:健康扶貧 醫好「病根」 拔出「窮根」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別超過40%和14%。脫貧攻堅路上,如何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受累?淮安市通過開展健康扶貧「四個全覆蓋」,築牢低收入人口醫療託底保障、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健康扶貧之路。
-
提升就醫便利性 海口全力破解「預約難」「掛號難」
記者2日從市衛健委獲悉,為提升百姓在就醫過程中的體驗及便利性,「破解預約難」「掛號難」等民生「痛點」,海口市衛健委以百姓需求為導向,通過「城市大腦——智慧醫療」項目,整合海口市範圍內市屬醫院的預約掛號資源,建成全市統一的預約掛號資源池。
-
搞計算機出身的他專治就醫難,還打造出「21世紀赤腳醫生」
掛號難 看病難住院難……就醫的種種難處小夥伴們都遭遇過吧今天病起知路難2010年夏天,廖傑遠的小侄兒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一條腿上長了包。整整10個月,輾轉7家醫院,仍不見好轉,最後來到上海的一家大醫院進行了兩次滑膜切除手術。然而,萬萬沒想到,兩次手術,兩次復發。最後,廖傑遠找到了病根:侄兒的病是結核引起的併發症,前面的兩次手術是完全的誤診。
-
瀋陽交警出臺20項便民利企新舉措
核心提示近日,公安部推出了12項公安交管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並將於11月20日正式實施,其中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年齡、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優化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申請條件、試點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等尤為引人關注。
-
丹東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家庭最新認定辦法出臺
丹東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家庭最新認定辦法出臺 2020-09-2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鹽城精準扶貧讓7.6萬低收入人口摘掉「窮帽子」
我市緊緊圍繞全面完成「十三五」省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脫貧任務的目標定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緊扣高質量脫貧要求,紮實推進,精準施策,務求實效。至2019年底,全市剩下的7.6萬「十三五」省級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響水和濱海兩個省重點幫扶縣順利「摘帽」。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我市堅持因村因人分類施策,逐村逐戶制定落實「一戶一檔一措施」和「一村一策一規劃」的「六個一」脫貧方案,做到每戶至少有一項主要增收措施,每村至少發展一個特色產業項目。
-
泰州:打響「幸福水天堂」城市品牌
□本報記者 葉桂華「除了詩和遠方,還有泰州!」7月1日至3日,以泰州直通上海的動車開通為契機,泰州市在滬舉辦「走進大上海 融入長三角」系列活動,城市推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友好市區合作、密集拜訪客商、綠色優質農產品推介、文旅產品推介等重點活動的舉辦,在上海灘形成了「泰州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