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是青島人的根
太平山原稱會山,海拔150餘米,是青島市區第一高峰,德佔時期稱其伊爾梯斯山,建有炮臺,日佔後被改稱為了旭山,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太平山。在它還被稱為會山以前,那時候的村落稱為會前村,是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是青島人的根,後來德國人在此發現了優質的泉水,建立起了中外聞名的汽水廠,遠銷歐美,成為了上世紀初青島名啤飲料的象徵。
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暗含泉水交匯的意思,至今匯泉體育場、匯泉廣場仍然存在,太平山以前為什麼會叫會山呢?原因是在淺海周邊太平山的海拔最高,以前面對黃海之濱,人們在大海的遠處能隱約可見此山,因此而得名會山。還有一種說法說太平山叫做匯泉山,早先山腳下。
現在中山公園以東有一條水溝,裡面有一個泉眼,長年流水不斷,過路的行人口渴了可以來取水喝,時間長了人們便把這座山稱作為匯泉山,而以前佔山村的老人卻說太平山的前身就是展山,清代展山曾改名為關山,村民也被更改為了關山童,後來依照原展山的諧音改名為湛山。
取海水清湛之意,由盞山到湛山,後人還演繹出了一段歷史故事,串起了幾個地方的名字,如洪山坡、河馬石等,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大蛤蟆修煉成精,匿身於佔山之中,經常出來禍害百姓,當地人苦不堪言。天庭派二郎神楊戩下凡斬妖,二郎神手持斬妖寶劍,跨天馬來到人間,在湛山處找到了蛤蟆精,雙方你來我往打得天昏地暗,最終二郎神將蛤蟆精殺死。
血液染紅了山坡,以後人們便稱著那裡圍洪山坡,當然這都是後來人們的演繹,真假無可考證。明朝初年,這裡一片荒山,山上經常有狼、狐狸等野獸出沒,每每到了夜晚人們都提心弔膽,害怕野獸突然襲擊。為了保護村子的平安,借二郎神斬妖之名人們籌錢蓋了二郎廟,以此來震懾周圍的野獸,二郎廟建成後香火旺盛,可惜在德國佔領期間被摧毀了!只能在老照片中欣賞當時的風貌了。太平山樹木茂盛、山勢嶙峋、蜿蜒起伏,向西延伸至青島山、小魚山,西麓山下有中山公園,東路有佔山廟寺,北路遊櫸林山公園,中山公園原是會前村村址。
德國強佔膠州灣租借青島後將該村土地收購,廢村拆房,取名為森林公園。日本統治青島時又擴種櫻花,形成了一條長近千米,貫穿公園南北的櫻花路。中山公園,東傍太平山與植物園相接,北靠青島動物園、櫸林公園,西依百花苑,是島城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綜合性公園。解放後公園煥然一新,每年的五一前後櫻花盛開,島城前來賞花的市民人潮湧動,絡繹不絕。
太平山的北側是櫸林山公園,因園內櫸林成片,鬱鬱蔥蔥,所以取名為櫸林山公園,公園建有亭閣和花巖石大象雕塑、母子像、人工湖、走廊、樂園等設施和景點。青島市區第一高峰太平山是登高觀景地之一,在海拔110米處有青島旅遊觀光電視塔,塔高230米,是中國第一鋼塔,在世界上僅次於巴黎艾菲爾鐵塔和日本東京電視塔,乘坐高速電梯升至旋轉餐廳,觀看海上日出,眺望海天景色,極目遠望,島城風光盡收眼底。山上還架起了露天觀景索道,從中山公園到湛山寺,坐在索道上就可以全方位的看到島城景觀,近距離地感受山林的秀麗,回味百年前的歷史滄桑,太平是戰亂年代人們對未來最大的期望,如今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時候更珍惜守護來之不易的天下太平,有時在繁忙的日子裡還抽空約上知己好友,來到太平山登電視塔,遊覽觀景,或許也算是忙裡偷閒吧!雕刻崢嶸舊時光的閒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