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談|青島南下、濟南北上、煙臺東渡……山東三核齊出擊意欲何為?
3月25日-27日,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領由青島市領導、區市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黨政考察團,一行30餘人到深圳,進行了三整天的考察。
3月28日,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帶領煙臺市相關縣市區及部門負責人、意向合作企業代表,在韓國首爾舉辦了「選擇煙臺·共贏未來」2019中國煙臺(首爾)投資懇談會。
3月29日上午,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率團到北京中關村管委會等地,考察企業並對接有關項目。
一周時間內,山東版圖上GDP前三的三個市,青島南下、濟南北上、煙臺東渡,分別去往東北亞地區最強的三個國際化大都市,考察學習,招商引資。
如此步調一致的動作,是純屬巧合還是早有「預謀」?快跟著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一探究竟。
布局早已展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青島、濟南、煙臺如此大張旗鼓的到深圳、北京、首爾開展一系列活動,顯然也有著周密的部署。
2月21日,中共青島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上,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提出「學深圳、趕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區市各部門與深圳全面對標,學習深圳的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政務服務等,明確「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
2月26日,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商務廳共同主辦的中韓(煙臺)產業園新聞發布暨經貿合作交流會在韓國首爾成功舉行。交流上,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推進辦相關負責人就《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及支持政策進行了發布。煙臺市副市長張代令致辭稱,煙臺市高度重視對韓合作交流和中韓產業園建設,希望以此為契機,與韓國朋友分享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宜業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吸引更多的韓國企業到煙臺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建議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填補京津冀與長三角之間尚無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空白,構築形成新的戰略支點,充分發揮山東作為沿黃省區唯一沿海省份的龍頭優勢,打造黃河經濟帶,與京津冀經濟圈、長江經濟帶南北呼應,構建起我國最為活躍的經濟走廊。
青島要「學深圳、趕深圳」、煙臺想「吸引更多的韓國企業到煙臺投資興業、共謀發展」、濟南希望「填補京津冀與長三角之間尚無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空白」,山東三個最強城市,早就有「預謀」地瞄準了東亞地區最強的三個國際化大都市。
濟青煙各有啥收穫?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青島、濟南、煙臺三市,從過完春節就開始籌劃準備,初春時節就各自朝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奔跑,為的就是能夠在發展中搶先出手,爭取早日把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讓藍圖成為現實。
青島考察團在深圳期間,14個考察點,企業佔到半數,華為、正威、中興、寶能……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名字,且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組織了超過600名企業家參加的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籤署了24個產業合作項目,攬資971億元,涉及高新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總部經濟、科技孵化、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醫養健康、金融創投、證券交易、高端服務等現代產業領域……這場「邂逅」引起了各界關注,媒體直言,南海之畔颳起了「青島旋風」。
煙臺市在韓國首爾舉行的「選擇煙臺·共贏未來」2019中國煙臺(首爾)投資懇談會,吸引了現代汽車、LG電子、LG DISPLAY、LG INNOTEK、SK集團、鬥山機械、大成集團、大宇造船、錦湖石化、宇光、愛茉莉太平洋、G-MARKET、摩爾投資、麥恩整形、我立德醫院等韓國世界500強和知名企業高管參加,集中簽約福山區大韓電子、世紀溫控器、萊山區農產品合作、牟平區正樹環保設備、開發區汽車EPS釹鐵硼磁鐵、高新區京畿水處理、世宗醫療器械、中韓跨境電商平臺、萊陽市乙叉降冰片烯、智能升華儀等10個項目,涉及投資額1.6億美元,貿易額2.7億美元。
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率領的濟南考察團,在北京直奔主題,分別到中關村管委會、中商惠民有限公司考察。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十分看好濟南的未來發展前景,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化雙方合作,進一步推動平臺合作、企業合作、人才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中商惠民有限公司也表示,將積極參與到濟南建設發展中,推動雙方實現共贏發展。3月29日下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雙招雙引」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成功舉辦,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光子集成電路創新研究院(籌)分別與濟南籤約,落地先行區。
善謀又努力的人,收穫自然不會差。在深圳,青島攬資971億元;在首爾,煙臺幾乎將韓國的大企業「一網打盡」;在北京,濟南對接上了與自己「培育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量子科技等十大千億級產業」最匹配的中關村管委會,還一下子招攬來了中科院三個重量級研究所的項目籤約濟南。都可謂滿載而歸。
山東在下一盤大棋
回到文章開頭的疑問,青島、煙臺、濟南的共同出擊,到底是巧合還是早有「預謀」?其實文章看到這,敏銳的讀者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很明顯,山東最強的三個市,如此步調一致而又各有側重的出擊,呈現出全省一盤棋的特點。
2月11日,正月初七,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山東召開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講話中提到,山東要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發展態勢。大力推進創新驅動,實施省級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平臺、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規劃,引領產業向集群化、園區化、高端化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隨後的山東兩會期間,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濟南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和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支持青島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真正成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不論是省委書記提的「三核引領」,還是省長強調的「兩個支持」,都證明了一個事實:山東省委、省政府已經做好規劃,利用青島、濟南、煙臺這三個山東最強市的提升跨越,在整個山東發展全面起勢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發展,新的突破。(劉芝傑 田可新 蘭傳斌)
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