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蝨目魚凍斃 業者補養較便宜魚苗
臺灣蝨目魚凍斃 業者補養較便宜魚苗 2012-07-26 08:01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編輯:王思羽 據臺灣時報報導,雲林臺西沿海地區養殖業者鑑於放養的蝨目魚在今年初遭持續寒害凍斃後,炎夏快速生長的青苔藻類撈不勝撈,昨天前往高雄、臺南等地購買五吋長行情每尾由
-
寒流影響產量大減 臺灣蝨目魚漲價六成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最近臺灣島內不只物價油價漲,連原本應該是物美價廉的蝨目魚,也因為過年前後幾波寒流造成養殖蝨目魚陸續凍死,產量大減,最近一周魚價漲漲逾6成,消費者大喊吃不消。業者表示,最快也得到端午節,價格才能回穩。
-
來,喝一碗蝨目魚湯
如果把翻白眼說成是給你一個蝨目魚眼,真的是更有力度的表達古時的清明過後,漁民就會至海邊撈取魚苗,移至魚塭,以塭底的藻類餵食魚,至夏天、秋天魚長成後開始販售。未達上市標準的小魚養起來過冬,明年就能提早開始販賣,如此行事年年月月周而復始。魚塭深度大約只有30至50公分。這是因為蝨目魚以魚塭底部的藻類為食,太深光線抵達不了塭底,藻類就沒辦法生長,蝨目魚就要餓肚子了。
-
蝨目魚丸:好吃佬的例牌小吃
經營蝨目魚丸的小店處在福永臺灣美食街的中間,是一間極小極簡陋的門面,與蝨目魚丸風靡臺灣的名聲很有些不相配。半人高的櫃檯裡面,一口大鍋似乎永遠都在冒著熱騰騰的香氣,一顆顆溜圓的魚丸漂浮在湯水上,一個衣著鮮亮面容清秀的小妹手持湯勺,隨時等候著好吃佬們的召喚。
-
低海拔茶區最嚴重 三月雪傷令臺灣春茶價格飆漲
中新社香港四月二十二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西部茶區受三月雪寒害影響,春茶比去年減產二到五成不等,低海拔茶區最嚴重,春茶價格因減產平均漲了約兩成。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大陸(圖)
據傳大約300年前,鄭成功甫到臺灣,吃到這種魚覺得很好,就問當地人是「什麼魚」,結果被臺灣鄉民以臺語理解為這種魚就叫「蝨目魚」(音同)。之後,鄭成功在臺南國聖港鹿耳門(即安平)建造魚塘,放養蝨目魚,因此在臺灣蝨目魚也被叫做「國姓魚」和「安平魚」。
-
臺灣海鱸產業發展40年仍起伏大 價格差距三十多倍
(黃家富提供)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我國臺灣地區早在1956年時就有七星鱸的人工養殖,當時在桃園地區農民將天然七星鱸苗放入大池塘中和草、鯉、鰱、吳郭魚等魚混養。每年12月到翌年3月,沿海漁民在撈捕蝨目魚苗、烏魚苗的同時,也會捕撈到七星鱸魚苗,但是捕獲量時多時少,魚苗每尾售價在臺幣10元以上。
-
臺灣高雄菜價持續飆漲 苦瓜賣到130元1斤
資料圖取自網絡 中國臺灣網2月2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過了春節,高雄菜價持續飆漲,苦瓜1斤喊到新臺幣130元(新臺幣,下同)、地瓜葉1斤60元、小黃瓜70元,主婦直嘆買不下手以甘藍菜為例,2月7日每公斤批發價是20.9元,但是21日的交易價格已漲到32.5元,漲幅逾5成;苦瓜於年前交易價每公斤120元、21日是125元;青江菜年前交易74元、21日是81元。 零售更是貴得嚇人,苦瓜零售1斤130元、小黃瓜70元、茄子50元、白花椰菜1朵90元。
-
臺灣最勵志的創業故事,居然跟一碗蝨目魚粥有關?
一講到「蝨目魚」的故鄉,第一想到就是臺灣的臺南府城,鄰近養殖漁業的重要產區,是很多漁民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嬌貴的蝨目魚只要離水五分鐘就斃命,鮮味只保留一日,但卻是一條不同部份都有不同食味的魚,全身可食,營養價值高、滋鮮味美。
-
臺南蝨目魚價格上漲 大陸契作起穩定作用
4月2日電臺灣西南沿海養殖特產蝨目魚,近來價格持續看漲。臺灣漁政官員表示,月前的寒害、日本核災都是主要因素。至於大陸在臺南的蝨目魚契作採購,對市場影響還待觀察,若能發揮穩定市場價格作用,樂觀其成。 臺南蝨目魚產地價格,每臺斤(600公克)過去從新臺幣20幾元到40幾元不等,今年農曆春節過後已有連續幾波調漲,近日價格還衝到61元,甚至70元。
-
你知道什麼是臺灣第一魚?還是鄭成功命名?
每年春暖花開季節,蝨目魚便從外洋遊到臺灣海峽東南部進行產卵繁殖,盛期在5月至6月。此時便成了臺灣漁民捕獲蝨目魚的季節。於此同時,蝨目魚完成了傳宗接代,留下大量的魚苗後,又返回外洋。待他晃悠悠走到售賣蝨目魚肚湯的攤販時,已經沒有太多的胃容量。然而屏幕裡的五郎還是硬塞下了一碗蝨目魚肚湯,直呼「好舒心」。我想,於五郎來說,吃過了太多好東西,此刻舒心的感覺,大抵是一種「鄉愁」在作祟吧。
-
寒流來襲 石斑魚養殖戶拉帆布幫魚禦寒
由於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加上華南雲雨區東移,高雄石斑魚及蝨目魚養殖戶擔心這波寒流來襲,對養殖漁業帶來寒害,昨天紛紛在魚塭拉起防風網及帆布,盼減輕損失。據高市府海洋局統計,高雄養殖漁業總面積約4119公頃,鹹水養殖魚塭約2323公頃、淡水養殖魚塭1786公頃,內陸養殖池塘10公頃,其中永安石斑魚年產量約8千公噸、彌陀等地蝨目魚年產量2萬3千公噸,產值佔臺灣前2名。
-
烤蝨目魚肚
她吃了兩塊魚皮湯,一份乾魚腸;我一樣,多了一碗蝨目魚粥。 對面賣豆漿攤的老闆娘說我長得像外國人。我從小被認為有點像番仔,可能真的是雜種,也許祖先混了荷蘭種。我摟著雙問,那我女朋友呢?也像外國妞? 「你不要亂講話,人家可能會相信,覺得你是變態的怪叔叔。」小妞糾正我別太輕佻。
-
聽林烈堂講臺灣蝨目魚產業發展史
林烈堂與蝨目種魚林烈堂先生(2015年2月5日)接受邱宏茂先生帶領的高雄市小港高中學生採訪,林烈堂先生對魚苗養殖過程做了詳盡的敘述臺灣光復後研究繼續進行,1969年成立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做為研究對蝦和海水魚種苗中心,有大型水泥池培養蝨目魚種魚,也曾經在臺灣南部東面的南仁灣海面上設定置網,在陸地上設大型圓形水泥池和宿舍,以便捕捉野生種魚做為試驗材料,曾經捕獲到野生蝨目魚。在研究過程中,不管臺南分所或臺東分所,都非常積極的想要突破技術繁殖蝨目魚苗,很可惜一直都沒辦法達成。
-
一碗令人讚嘆的蝨目魚湯圖
工作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又加班到深夜才下班,難免想吃點宵夜來犒賞自己一天的辛勞,不妨走一趟花蓮和平路,這裡有豐富的宵夜與熱炒,然而一碗蝨目魚湯配上香味四溢的滷肉飯則是您絕佳的選擇 店內的招牌蝨目魚湯,採用當天早上購買的新鮮蝨目魚,所以魚肉吃起來鮮嫩又可口,且湯頭部份是將蝨目魚骨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喝起來才有鮮甜的口感,配上些許的薑絲更是對味。
-
澎湖魚貨因寒害銳減 海產業者憂生計
澎湖魚貨因寒害銳減 海產業者憂生計 2008年02月29日 11: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2月29日電 據臺灣
-
臺灣海鱸產業發展40年起伏仍大,魚價如過山車
每年12月到翌年3月,沿海魚民在撈捕蝨目魚苗、烏魚苗的同時,也會捕撈到七星鱸魚苗,但是捕獲量時多時少,魚苗每尾售價在臺幣10元以上。臺灣能抓到的海苗數量有限,不敷養殖所需,得從我國大陸走私進口,當時一尾2.1-2.4公分的七星鱸魚苗售價高達15元一尾,大家還是搶著買來飼養,因為成魚價格高,魚苗貴也划算。    業者指出,大陸的七星鱸魚苗從山東到福建都有,當時大陸還未養殖七星鱸,他們從福建開始捕撈野生魚苗,一路往北抓到了山東青島。
-
陰差陽錯,臺灣塭養海鱺開闢出新市場!
近年產量約1500-2500噸左右,魚塭養殖比例逐漸上升,根據2014年統計,箱網養殖與魚塭養殖比例為64:36,分別為872噸與525噸。 危機就是轉機 在過去的海鱺養殖產業鏈裡,臺灣陸上魚塭僅僅扮演前期階段角色,負責繁殖、孵化、魚苗培育及前期養殖階段,體型達到1公斤後,由澎湖、屏東及琉球等地區沿海箱網接手養成,加工銷售。直至2011年魚塭養殖海鱺打進婚宴辦桌通路,臺灣才建立陸上魚溫養殖的產銷體系,這也是標準「危機就是轉機」的故事。
-
乾魚腸、魚皮湯、幹煎魚肚……什麼魚從頭到尾都能吃?
蝨目魚粥。蝨目魚的魅力看來無人能擋,焦夫人在「跟蹤」一次之後,也加入了赴蝨目魚之約的大部隊。大陸人對這種魚普遍比較陌生,但對大部分臺灣人來說,從小到大吃過的蝨目魚數不勝數。因為蝨目魚湯濃如牛奶,英文諢名「牛奶魚」(milk fish)。